《星際穿越》持續熱映 片中詩歌引翻譯熱潮

2021-01-18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文學漫步穿越星際

 

  墨菲書架上的書暴露了導演諾蘭的閱讀喜好。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新片《星際穿越》持續熱映,用「蟲洞」「五維空間」等名詞徵服一批理科生後,片中的文學元素也讓「文青」們躍躍欲試。影片中,狄蘭·託馬斯的那首詩引起了一陣翻譯熱潮,音樂人高曉松、詩人伊沙等都嘗試了不同的翻譯。對於中國科幻迷來說,則免不了拿這部影片與中國科幻大神劉慈欣的《三體》進行比較,也有不少文學愛好者把視線對準了墨菲的書架。                          

  1 託馬斯詩作哪個譯版好?

  作家陸源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解讀

  克里斯多福·諾蘭在倫敦大學學院上學時,主修的是英國文學專業,而狄蘭·託馬斯被看作是自奧登以來英國最重要的詩人。片中為何多次響起託馬斯的詩Do not go gentle intothatgoodnight(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諾蘭曾這樣回答記者:「很重要的一點是這首詩全篇都在講人是怎麼樣對抗死亡,怎麼樣面對死亡,關於這個主題我再也沒有看到任何人用英文寫得比它更好。」

  這首詩歌在中國引起翻譯熱潮,除了巫寧坤、海岸的譯本外,音樂人高曉松、詩人伊沙和不少網友都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解讀Do not go gentle intothatgoodnight。青年作家陸源今年策劃出版了託馬斯帶有自傳性質的短篇小說集《青年狗藝術家的畫像》。他說:「看電影時,聽到狄蘭·託馬斯的詩歌心裡很震撼,我很早就讀過這首詩,知道它是說什麼,跟電影場景聯繫在一起時很震撼。」

  陸源覺得,諾蘭對託馬斯的這首詩理解很透徹,「他不是為了用而用,而是把很多意象化的東西表現在電影裡。影片中有兩個場景印象深刻:一個是布蘭德教授在彌留之際讀出『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白晝將盡,暮年仍應燃燒咆哮』,這是他個人在生命最後依然在努力,暮年仍在燃燒。這首詩是託馬斯寫給晚年父親的,聯想到電影場景很讓人感動。」

  讓陸源感到震撼的另一個場景是當火箭升空時,響起了這首詩,「如果把整個人類比作一個人的話,他同樣到了暮年,面對將要滅亡的時刻,暮年的人類依然做著最後一搏。這種大的意象化含義很震撼。」

  陸源接受採訪時手裡拿著海岸、傅浩、魯萌翻譯的《狄蘭·託馬斯詩選》,這本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黃皮書幾乎快被他翻爛了。談到幾個翻譯版本之間的比較,他舉例說書中譯者海岸把「goodnight」翻譯成「良宵」,此前巫寧坤老師翻譯為「良夜」,這兩種翻譯沒太大區別。他說:「我不屬於特別挑剔的讀者,只要翻譯得不是特別離譜,還是能接受的。我這兩天也看到幾個不同的版本,它們之間是相互補充、相互借鑑的,每個人可以有自己的解讀,不必爭個你死我活。作為讀者和觀眾,也可以從不同的版本中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詩人伊沙

  無法接受巫寧坤「良夜」版

  問及對翻譯版本的看法,詩人伊沙接受採訪時稱自己作為詩人還是很較真的,「有的人喜歡吃粗糧,那沒辦法。看電影的時候,我發現觀眾離場最多是穿越時,影片拋出來大量的科學知識,很多人主觀上不想去接受這些知識。作為詩人來講,我無法接受巫寧坤的譯本,在影院看到時就不相信它,第二天我就翻譯了一個版本,之前我也翻譯過託馬斯的詩」。

  在伊沙看來,翻譯詩歌的譯者最好是寫過詩的,「詩人翻譯詩歌可能最有發言權,比如此前版本裡把goodnight翻譯成良夜,這種新造詞語我不喜歡。並不是說新詞不好,而是用的方式和傳達的思想。還比如,我把聰明的人翻譯成智者,善良的人翻譯成仁者,狂暴的人翻譯成勇者,這都是很詩人化的表達。」

  談到對《星際穿越》帶火了託馬斯這首詩的說法,詩人伊沙很不贊同。他說:「這其實是一種很第三世界的說法,還有媒體說是電影激活了一部舊作,不能這麼說,其實很多中國讀者根本沒讀過這首詩。但它在英國、英語世界是家喻戶曉的,是他們中學課本中讀到的詩。電影院裡是聽到自己耳熟能詳的詩,就像中國觀眾看一個中國電影聽到李白的《靜夜思》。」

  伊沙認為,除了影片中的黑洞、五維空間等元素構成的敘事結構,最打動人心的是對人類命運的憂患意識。「前段時間我在美國待了一禮拜,那裡的風景還是挺美的,在這種環境下依然能拍出這樣的電影。反觀我們國內的自然環境,其實真的應該反思,那種對人類命運的關切。」

  伊沙表示,這首詩升華了電影的內涵,是點睛之筆,如果明年諾蘭拿了小金人,最應該感謝的就是狄蘭·託馬斯。

  2 《三體》和《星際》哪個強?

  《科幻世界》副總編

  都是我們現實生活的延續

  隨著《星際穿越》的熱映,很多中國科幻愛好者把它跟劉慈欣的《三體》進行比較。《三體》又名《地球往事三部曲》,被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裡程碑之作,將中國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有網友說:「沒看過《三體》的人會覺得這是一部神片,看過《三體》的會覺得劉慈欣探討宇宙生存下的人性更加宏偉和深刻。」

  《科幻世界》副總編姚海軍接受採訪時說:「很多科幻愛好者在看《星際穿越》的時候,會不自覺地聯想到劉慈欣的《三體》,實際上一部小說和一部影片是沒法正面比較的。兩者都是有超凡的想像,也都足夠宏大。雖然寫的是浩渺的太空,《三體》甚至寫到了宇宙的終結,它們都和我們的現實產生千絲萬縷的聯繫,都是我們現實生活的延續。」

  姚海軍認為,《星際穿越》之所以有這樣的熱度,很重要的原因是有飽滿的情感在裡面,這也是跟《2012》等電影不同的地方。「從生命個體的角度有父女的親情,宏觀的角度是科學家對整個人類的愛,這種愛對留在地球上的人來說是殘酷的,但對物種來說卻是最終極的一種愛。」另一方面來說,由《星際穿越》熱度引起觀眾對國內科幻作品的關注,也是一件好事。

  談到中國科幻電影的問題,姚海軍說:「主要是好的科幻作品太少,這些年中國科幻文學的發展是很迅速的,但是比起讀者的期待來說還是不足的。劉慈欣這樣的科幻作家太少了,我們掰著手指頭數,可能也就數出四五個來。《三體》這樣的作品更是屈指可數的,跟美國的那種產業化模式比起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前不久《三體》的英文版在美國出版,姚海軍表示,從他收到的一些反饋來說,評價都比較好。

  劉慈欣此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兩者在題材上比較接近,都是將地球上的大災難和太空聯繫起來。他不覺得諾蘭會從《三體》中受到啟發,影片中的黑洞、時間旅行、五維空間在科幻小說裡是非常常見的。「其實它關於黑洞的那部分更像咱們國家的另一部科幻小說,叫《飛向人馬座》,是中國科幻之父鄭文光寫的,幾乎跟裡面的情節一模一樣,可是很多人沒有看過那個小說。」

  3 墨菲書架上有哪些書?

  在影片《星際穿越》中,墨菲書架不僅僅是串聯起「五維空間」與現實世界,同時也架起了庫珀和墨菲這對父女之間「愛」的橋梁。正如片中所說:「唯有愛能使我們超越維度、時間和空間。」而那個龐大書架上的書,也被細心的影迷挖出書名。

  其中,能夠看到書名的包括伊恩·班克斯的《捕蜂器》、T.S.艾略特的《詩歌選集》、史蒂芬·金的《末日逼近》第一版、託馬斯·品欽的《萬有引力之虹》、簡·奧斯丁的《愛瑪》、瑪德琳·英格的《時間的皺紋》、博爾赫斯的《迷宮》、萊·波·哈特利的《送信人》、艾勃特的《平面國》。

  在電影上映之前,就有影迷通過一個畫面截圖發現了6本書,包括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馬克·哈普林的《冬日傳奇》、馬丁·阿米斯的《時間箭》、特德·摩根的《毛姆傳》,以及伊莎貝爾·沃爾夫的OutoftheBlue、柯蒂斯和戴安·歐伯漢斯利夫婦的《下風口:一個原子的故事》。

  此外,也有資深科幻小說愛好者列出了可以與《星際穿越》並駕齊驅的科幻大作,比如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西蒙斯的《海伯利安》系列,威爾森的《時間迴旋》,以及克拉克的《太空漫遊》系列等。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張晶雪 )

相關焦點

  • 《星際穿越》熱映話題足 社交網絡引發星際效應
    》已於11月12以2D/中國巨幕/IMAX2D格式登陸內地市場,目前正在各大院線熱映。該片上映後連續六天問鼎票房榜冠軍,持續佔據各大熱門話題討論榜單,由此引發的「星際效應」以威猛之勢迅速襲卷全國。  效應一:引爆全民觀影狂潮  11月12日《星際穿越》登陸內地市場,首日以32%的排片收穫4300萬人民幣,勇奪當日票房榜冠軍。11月17日,影片上映六天繼續以近三成比重佔據各大院線排片之首。
  • 電影《三體》能否超越《星際穿越》成為科幻片中的經典?
    《星際穿越》熱映的時候,曾經有媒體採訪到了《三體》的作者劉慈欣,劉慈欣表示《星際穿越》的很多情節他看不懂,為什麼五維空間是那樣的?為什麼人能完整無缺的進入黑洞?為什麼那個星球上時間過得那麼慢?相信很多《星際穿越》的觀眾看過影片之後都有很多的懵懂,不過不可否認的是《星際穿越》是科幻電影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在當前的科幻電影之中絕對可以列入三甲之列。
  • 《星際穿越》創影院復工後單日票房紀錄
    本文轉自【網易娛樂】;由傳奇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經典科幻燒腦巨製《星際穿越》8月2日重映,引爆觀影熱潮,單日票房突破1970萬元,創影院復工以來單日票房最高紀錄。此次《星際穿越》重映引爆觀影熱潮,很多觀眾都藉助這一千載難逢的機會走進影院,感受大銀幕上穿越時空的震撼。不少網友感嘆想看IMAX卻一票難求,重溫經典的觀影熱潮帶來傲人的票房成績,《星際穿越》單日票房突破1970萬元,創影院復工以來單日票房最高紀錄,為影市復甦注入新活力。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出品、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科幻燒腦巨製《星際穿越》現正在全國院線熱映。
  • 當前標籤:星際穿越
    《星際穿越》首次上映是在2014年。《星際穿越》的故事講述了未來的地球氣候環境急劇惡化、糧食嚴重緊缺,人類已經難以生存...《星際穿越》電影花絮...》正在熱映中。》正在熱映,劇中人類文明正面臨毀滅的危險,但是太空人們看到了一絲希望:因為土星附近神秘地出現了一個蟲洞。
  • 《星際穿越》重映引觀影熱潮 創影院復工以來單日票房最高紀錄
    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經典科幻燒腦巨製《星際穿越》8月2日重映,引發觀影熱潮,單日票房突破1970萬元,創影院復工以來單日票房最高紀錄。而影片評分也伴隨重映一路高漲,同時也令觀眾對諾蘭導演的新作《信條》更加期待。
  • 【信息圖示】《星際穿越》時間線
    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的新片《星際穿越》正在影院熱映。片中給出了有史以來最為真實的黑洞模擬,而創作這個模擬的人,則是著名物理學家基普·索恩(Kip Thorne)。在影片中,主角一行人一會兒跳蟲洞一會跳黑洞,在太空中折騰了一大圈,最後居然還回到了【嗶——】。
  • 《星際穿越》熱映 5款APP帶你看懂諾蘭「燒腦」大片
    原標題:《星際穿越》熱映 5款APP帶你看懂諾蘭「燒腦」大片   諾蘭科幻大片《星際穿越》在中國上映首周就斬獲2.6億票房,作為2014年最受期待的燒腦大片,影片中的「蟲洞」、「多維空間」、「時間稀釋」等眾多天文、物理冷知識,讓眾多網友紛紛表示無法看懂,並在網絡中引發了一輪科學討論浪潮。
  • "燒腦"電影星際穿越熱映 真的很好看真的很難懂
    雖然被指責「燒腦」和「高冷」,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星際穿越》在中國上映後依然引發觀影浪潮。   昨日,華西都市記者走訪成都各大影院發現,由於周末,該片的IMAX票幾乎一票難求,影迷在影院排長隊購票入場,成都女影迷王小姐告訴記者:「票太難買了,今天專門去電影院看到排起好長的隊,只有躲過高峰期,過段時間再去看。」
  • 《星際穿越》創影院復工後單日票房紀錄 宇宙奇觀銀幕重現引發觀影...
    由傳奇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經典科幻燒腦巨製《星際穿越》8月2日重映,引爆觀影熱潮,單日票房突破1970萬元,創影院復工以來單日票房最高紀錄。而影片評分也伴隨重映一路高漲,目前憑藉貓眼9.4分、淘票票9.3分、豆瓣9.3分的超高評分成為當之無愧的科幻高分神作,同時也令觀眾對諾蘭導演的新作《信條》更加期待。
  • 電影《滅絕》口碑持續升溫 新穎視角引觀眾點讚
    電影《滅絕》口碑持續升溫 新穎視角引觀眾點讚 電影場景未來感十足1905電影網訊 自1月18日在內地上映後,美國科幻懸疑片《滅絕》掀起了春節前最後一波科幻熱潮。
  • 星際穿越之探索器
    星際穿越之探索器是一款休閒冒險類遊戲。 隨著星際穿越電影的熱映,相關題材的遊戲也多了起來,這一款遊戲也是順應潮流,在遊戲中你要駕駛探索器在太空中穿行,注意別死了。 遊戲特色: 太空場景。 電影題材。
  • 詩歌翻譯哪家強?《星際穿越》中詩歌的7個譯本
    《星際穿越》(Interstellar)是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一部原創科幻冒險電影,由馬修·麥康納、安妮·海瑟薇、傑西卡·查斯坦及麥可·凱恩主演,基於知名理論物理學家基普·索恩的黑洞理論經過合理演化之後,加入人物和相關情節改編而成。
  • 星際穿越:穿越蟲洞的未來
    《星際穿越》是克裡斯多福諾蘭在2014年執導的科幻電影,劇中穿越蟲洞、穿越時空的設定,十分有未來感。故事即從人類尋找新的居住地發想,當沙塵暴四起,植物病毒蔓延,全球糧食危機,地球的人類該如何生存?放棄地球,到外太空在找一個適合生存的基地嗎?
  • 《星際穿越》掀起讀託馬斯詩潮流 高曉松趕時髦譯新版
    [摘要]借《星際穿越》的話題效應,狄蘭·託馬斯的《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蔚然成風。《星際穿越》熱映,帶動了科幻熱,也掀起了狄蘭·託馬斯的詩潮。上一次由電影引發對詩歌的熱議,已不知何時。詩歌最近有點火。
  • 專家解讀蟲洞理論 「星際穿越」真的可行嗎
    ■俞陶然正在熱映的美國影片《星際穿越》,引發公眾對理論物理學的興趣。除了人們耳熟能詳的黑洞,蟲洞、五維時空這兩個概念對許多人來說仍較陌生。為此,記者採訪了著名科普作家、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客座研究員卞毓麟。
  • 《星際探索》「宇宙之謎」預告 多維解讀引熱議
    由布拉德·皮特領銜主演、入圍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好萊塢科幻災難冒險巨製《星際探索》正在全國熱映。影片今日曝光「宇宙之謎」版預告,片中皮特為拯救地球危機開啟硬核太空冒險,一路等待他的不僅有九死一生的重重考驗,更有出人意料的終極謎底,瑰麗太空奇景、火爆動作場面和一波三折的懸念故事完美融合,引爆極致太空視聽盛宴!而電影對「探索」主題的全方位表達更是耐人尋味,解鎖未知宇宙是探索,挖掘內心世界同樣是探索,多維度解讀引發網友熱議。
  • 《星際穿越》與《奧德賽》的隱秘關聯
    敘述的框架就那么二三個副標題是「《星際穿越》與《奧德賽》的關聯」。《奧德賽》是「荷馬史詩」的第二部,奧德修斯的旅程。我們也知道在《星際》裡面,導演諾蘭在很多地方向庫布裡克的電影《2001太空漫遊》致敬。《2001太空漫遊》的英文是「2001: A Space Odyssey 」,就是「太空的奧德賽」。
  • 星際穿越裡《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的不同翻譯
  • 看懂《星際穿越》必備的物理名詞
    享受《星際穿越》帶來的視聽震撼之餘,很多觀眾也抱怨沒有看懂劇情。觀眾看不懂,也不是因為不愛動腦筋,而是知識儲備不夠,對片中的基本物理概念缺少了解。我們就將片中涉及的科學術語和現象做一番簡單的科普,只要十分鐘,助你毫無障礙理解《星際穿越》。
  • 諾蘭新作《星際穿越》預告 眾星雲集穿越蟲洞
    繼《盜夢空間》後,備受期待的克里斯多福·諾蘭科幻新作《星際穿越》於北京時間5月17日正式發布2分半鐘全新劇場版預告片,正式展露本片的故事脈絡,中文版預告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