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峰
諾蘭的舊作《星際穿越》自從8月2日在內地重映後,迅速衝上了單日票房榜冠軍,時隔六年後,影迷再次在大銀幕上看到這部充滿人文色彩的科幻文藝片,紛紛感慨「活久見」「重看《星際穿越》是有生之年系列」。
無獨有偶,8月3日,電視劇版《三體》官宣主演陣容,面對劉慈欣這部科幻巨製,近年來影視界屢次放風要拍攝影視劇,卻讓書迷在一次又一次的「放鴿子」中被傷透了心。真正的經典科幻片應該具備怎樣的素質?我國目前的影視拍攝水平能否支撐起《三體》這種體量的科幻小說?不管是科幻迷、影迷還是業內人士,都有話要說。
《星際穿越》吸引人心的,不僅僅是瑰麗的宇宙和無情的時間
8月2日,內地電影單日票房為5280.3萬,這是自7月20日影院實現有序復工以來全國單日票房首次突破5000萬,其中,《星際穿越》在復映首日票房將近2000萬,成為單日票房冠軍。
截至8月4日16點10分,《星際穿越》的復映票房為3372.4萬,當日票房511.72萬,票房佔比為39.2%,成為影院復工後提振影市的利器。經典重映也引發了觀眾對《星際穿越》的熱議,#星際穿越重映#等話題接連登上微博熱搜,許多人感嘆表示經典電影永不過時。
影迷「冷靜」感慨,和六年前看《星際穿越》不同,「這次我關注到了更多細節,比如庫珀年少的兒子是『甜茶』扮演的,但2014年我並不認識他,2017年因為《call me by your name》而喜歡上他。六年前我也不理解庫珀兒子這個角色,認為他是平庸而多餘的,這次再看,我理解了這個角色的內涵,只有他相信父親終有一天要回來,23年來每次向父親坦陳心扉的也是他,為了守護父親,他始終不願意搬家,雖然農民身份的他看上去很平庸,但蘊含著守護者的平凡和偉大。」
影迷「諾蘭腦殘粉」認為,《星際穿越》不僅僅是一部硬核科幻片,更是一部關於父親和女兒之間的愛與承諾的故事,影片折射了人類最真實最溫暖的情感與守候,並將這種感情自然地滲入到「太空移民」這樣一個宏大而充滿悲壯感的人類史詩當中。在一個宏大的敘事中包裹真誠而樸素的情感,這正是諾蘭所擅長的。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在觀影現場注意到,有一些影迷在討論為什麼諾蘭不把《星際穿越》拍成3D版的,事實上,在2014年該片首映前,諾蘭曾當面回答過記者的這個問題,他認為太空題材電影最合適的表現形式是IMAX2D。「3D效果更多的是把銀幕縮小,讓觀眾感覺就自己一個人在看電影,任何事物都是撲面而來,但太空主題的場景更多是在宇宙裡,每個天體都非常宏偉,場景也很廣闊,3D並不是最好的選擇,反倒是2D電影更能讓觀眾感覺到影片的規模,讓你意識到有很多人和你一起看電影,這可能是一種更好的觀影體驗。」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星際穿越》不但沒有3D版的,片尾也沒有彩蛋。
張魯一、于和偉能完美詮釋《三體》嗎?
8月2日,騰訊視頻宣布了電視劇版《三體》的主創陣容。該劇將由白一驄任編劇,楊磊執導,演員方面,張魯一出演汪淼,于和偉飾演史強,陳瑾和王子文分別出演老年和青年葉文潔,原著中的常偉思和申玉菲則分別由林永健和李小冉扮演。目前該劇已正式開拍。
劉慈欣的《三體》何日影像化?這可能是全體科幻迷內心的痛,2015年,《三體》被評為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這部硬科幻小說系列由《三體》《黑暗森林》《死神永生》三部小說組成,被譽為迄今為止中國當代最傑出的科幻小說,是中國科幻文學的裡程碑之作,將中國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2009年,導演張番番接下了電影版《三體》的項目,2013年9月,電影《三體》正式公示立項,由馮紹峰、張靜初等主演,宣布將於2016年上映。然而該片經歷了數次跳票,始終不能與觀眾見面。
2020年7月,十元文化宣布《大聖歸來》的導演田曉鵬將正式執導《三體》真人版大電影,這也表示張番番版的《三體》正式流產。如今電視劇版《三體》正式官宣主演陣容,這次的演員明顯傾向於實力派,在演技方面觀眾並不擔心,但《三體》宏大的敘事場景以及各種視覺畫面如何在一部電視劇中體現出來?「多年來,人們都說內容和劇本是一部影視劇的根本,《三體》可能是個例外,故事不用擔心,電影技術是制約它的重要環節。」電影人李鑫如是說。
優秀的科幻片應該真實和詩意兼具
8月1日,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主講了上海電影節的電影學堂,他執導的科幻電影《沙丘》將於年內定檔,談到一部優秀電影的最重要元素時,維倫紐瓦回答:詩意。「觀眾為什麼要去看電影?是因為要在影像的詩意中找到感動。當你與別人交談時,偶爾提到某部電影的名字,你的腦海裡會自發地出現一些場景,那些因為某種原因而深深印刻下來的場景,會觸動你的內心深處,因為它們有著更深刻的意義,而這些含義是製作團隊在拍攝時就精心策劃的。這些設計元素創造了一種無形的含義,這些含義是不可言喻的,這就是電影詩意的美。」
維倫紐瓦認為,電影的靈魂是臺詞和演員,為了最大能量地釋放這個靈魂,導演需要去激發演員。而激發演員的基礎是大量的真實元素,維倫紐瓦追求自然的表演,真實場景是他為演員打造的創作空間。13歲時,維倫紐瓦就和朋友把《沙丘》小說裡的人物和沙蟲畫成了故事板。故事裡描繪的無盡沙漠,激勵了維倫紐瓦積累大製片經驗,以期有朝一日有能力將書中宏大的世界架構視覺化,沙漠更內化成了維倫紐瓦的潛意識。
維倫紐瓦坦言,對他影響最深的導演是史蒂文·史匹柏,他說:「他是當今在世的最偉大的導演之一,創造了無數經典場景,攝影技巧無與倫比,我最喜歡的電影就是《第三類接觸》。」還有很多導演也對他產生了深刻影響,比如斯坦利·庫布裡克、英格瑪·伯格曼、雷德利·斯科特、雅克·歐迪亞等等,他特別提到了諾蘭,「諾蘭在我心中也是無可超越的存在,絕大多數導演做不到的事情他卻可以。在操作巨大體量項目的同時,還能保持自己的個人風格,我可以說是諾蘭的頭號粉絲了。」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張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