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三體》要拍成電影這麼難?

2020-11-29 赤兔快賺

其實《三體》要被拍成電影的消息早在2015年就傳出來了。當時消息一出來,粉絲立刻就炸毛了。為啥?因為這是要爛掉的節奏啊。

不過好在,《三體》電影終於沒能如約而至,讓粉絲們至少還保留了一絲希望。

《三體》電影上映時間一推再推,去年更是有很多人爆出《三體》無法如期上映的一些內幕。很多人也很好奇,《三體》電影為什麼會這麼難產呢?作為一名影視專業出身的小編,下面小編就從影視專業的角度來談一談為什麼《三體》的影視化很難。

《三體》的體量太大,難以用電影承載

《三體》小說一共有三部,由《三體》、《黑暗森林》和《死神永生》三部構成。這三部小說組成了宏大的《三體》宇宙。如果要製作成電影的話,至少也得是《魔戒》三部曲的長度才能夠承載。《魔戒》電影系列時長加起來達到了560分鐘,平均每部電影的長度在三個小時左右。

以現在的國內電影市場環境來說,拍攝時長達到三個小時的電影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這關係到影院的排片數量。比如一部時長兩小時的電影,我一個影廳24小時播放,可以排11場(扣除每一場之間的間隔時間),而一部時長三小時的電影,我只能排7場。電影院的運營成本並沒有減少,但是收入卻會減少很多。所以把《三體》拍成類似《魔戒》三部曲的規格是不太現實的。這也就是百科上面《三體》電影預估時長為120min的原因了,因為電影時長達到三個小時的話,很可能立項都通過不了的。

不過,用120min的時間來把《三體》第一部的故事講完,還是太勉強了一些。《三體》第一部是屬於重劇情,科幻場面並不多,所以有充足的時間把整個《三體》系列的故事背景和起因交代清楚是很重要的。同樣是作為《魔戒》系列電影鋪墊的第一部,電影時長也達到了178min。《三體》想用兩個小時的時間把那麼宏大的背景和眾多人物交代清楚簡直是痴心妄想。

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

《三體》電影的製片方是遊族影業,遊族影業CEO孔二狗在接受採訪時還曾經大言不慚的說:《三體》的電影預算沒有上限,每一部《三體》電影的預算至少有2億元。

我只想跟二狗說:小夥砸,你太年輕啦,2億就想拍個大片出來?別做夢了!

前面也說過了,《三體》的體量是非常大的,除了需要足夠的時長來承載,其中的很多硬科幻場面也是《三體》影視化的一個難點。難點並不在於實現眾多硬科幻場面的技術,而是在於把《三體》三部曲拍攝出來所需要的資金投入。《三體》的體量應該是和《魔戒》三部曲相當的,《魔戒》三部曲的投資達到了281000000美元,也就是2.8億美元。放到現在的好萊塢來說,可能感覺並不是什麼特別大的投資,不過你別忘了那個是十幾年前的2.8億。

不過,就算是這樣的製作成本對很多國內的製片公司來說也是不會輕易拿出來的。因為收回成本的風險是比較大的。《三體》真要拍成電影,可以參考兩三年前的《星際穿越》,當時《星際穿越》的製片成本達到了2.3億美金,也就是15億人民幣的投資。這樣的投資規模即使是多家發行公司聯合投資也是很難做到的。

而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三體》中的很多硬科幻場面沒有辦法做出來,影片的質量肯定會大打折扣。

技術難度和導演的原因

我們都知道世界上最優秀的科幻片都是出自史匹柏、詹姆斯卡梅隆等著名大導演之手。而這些大導演無一例外的都是技術狂人。詹姆斯卡梅隆12歲時寫的第一部科幻小說就是他的第一部科幻片《深淵》的原型。而詹姆斯卡梅隆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羅傑·考執導的影片《世紀爭霸戰》中任藝術總監,製作特效模型 。史匹柏前一段時間憑藉《頭號玩家》這部科幻片引發了80、90後的集體懷舊狂潮,電影中令人炫目的特效場面還有不少的彩蛋讓無數人為之著迷。

而《三體》電影的導演張番番呢?所有作品中,評分最高的是2006年的電視劇《不能失去你》,電影方面的成績就慘不忍睹了,只有2001年的《天使不寂寞》有7.3分,至於其他的那些《密室》系列和《信箱》都沒過及格線。至於拍攝科幻片的經驗更是天方夜譚了。

張番番還曾經說過自己為了拍攝《三體》還專門去美國學習了半年綠幕技術。這話騙一騙電影門外漢還行,這綠幕技術可是電影中最基本、最普通的技術了,美國八十年代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使用了啊老鐵!

所以,就以中國目前的特效水準和導演水平來說,《三體》難產應該也是一件幸事。至少神作還沒有被他們糟蹋。

現在,作為《三體》的粉絲,我們還是希望《三體》能保持現狀,技術和資金沒有達到真正的高水準的那一天就不要輕易的影視化。

相關焦點

  • 把《三體》拍成電影,為什麼這麼難?除了缺錢,這3點也很困難
    值得一提的是,遊族影業執行長孔祥照在第一次籤署《三體》版權時也高呼:「我們必須自己拍,要毀也要毀到我們中國人手裡。」但事實證明,這些似乎都沒有實現。那麼,《三體》這部電影拍攝困難的原因是什麼呢?筆者認為,《三體》問題的難點在於其風格定位。
  • 《流浪地球》都拍成了電影,為什麼當年的《三體》沒拍成?
    而《三體》早在2015年就有報導說要拍成電影了,但現在都到了2019年了,轉眼過去了4年時間,電影《三體》卻仍然無下文。究竟是哪些原因讓電影《三體》夭折了呢?或者說《三體》拍成電影為什麼這麼難?在這樣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人想不對電影感興趣,甚至想不優秀都難!但是國內的電影人們,尤其是在科幻電影方面的實力和經驗還不是特別成熟。當年的《三體》電影的導演張番番,以往許多的作品連評分超過6分的都很少,只有評分最高的2006年的電視劇《不能失去你》勉強被觀眾認可,讓這樣一位毫無科幻片經驗的導演擔起了拍攝《三體》的重任實在是勉為其難,雖然張番番確實很有勇氣接此大片,但畢竟有心無力。
  • 《三體》拍成電影,有個難題堪稱無解,關鍵是還繞不過去
    《三體》作為一個大ip,一直以來都有拍成電影的消息佔據了各大娛樂媒體的頭條。不僅是美國好萊塢打算拍《三體》,其實早在2015年的時候就有公司想要拍攝,但最終由於種種原因,這個項目就這麼美了。對於很多粉絲來說,對《三體》影視化可謂是既有期待又有恐懼。
  • 《三體》拍成電影,有個難題堪稱無解,關鍵是還不能繞過去
    最近幾天,關於將科幻巨著《三體》拍成電影的新聞,佔據了各大娛樂媒體的頭條。上一次有公司宣布將《三體》拍成電影,還是在2015年,但最後因為種種原因,該項目突然之間就沒了後文。現在,《三體》項目捲土重來,對很多書迷來講,心情是既期待又害怕。
  • 卡梅隆對話劉慈欣:想看《三體》拍成電影
    本文圖均為 北京頭條客戶端 圖 2月18日,卡梅隆來到北京與劉慈欣對談時,又表示他期待中國可以把《三體》拍成電影。他還笑言,如果小說《三體》在美國銷售得好,要感謝他,因為他沒少為大家安利這部作品。說起來,《三體》的話題還是由劉慈欣引出的,他給卡梅隆介紹,今年中國春節有兩部成本很高的科幻電影上映,且都獲得巨大成功,這可能是中國科幻電影良好的開端。由此他問卡梅隆:「如果中國科幻片繼續發展下去,你想看到怎樣的科幻片?」卡梅隆的回答就是「拍《三體》」。
  • 《三體》的影視化,究竟為啥這麼難?除了缺錢,這3點也是硬傷
    值得一提的是,最初「遊族影業」的CEO孔祥照在剛籤下《三體》版權的時分,還叫囂著:「必定要我國人自己來拍,要毀也要毀到咱們我國人手裡。」但事實證明,這些好像都沒有實現。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三體》的影視化這麼困難呢?
  • 《三體》要拍成電影了,但網際網路電影是什麼東西?
    可能關注娛樂板塊新聞的讀者已經知道了這個消息,華語科幻小說《三體》正式宣布將拍攝電影,作者劉慈欣本人擔任監製。他也曾經自編自導自演了微電影《失戀 33 年》,豆瓣 4.7 分,男主是孔祥照自己,女主叫王李丹妮,就是在 18 禁電影《一路向西》演女主的那位。為了寫這個文章,我甚至還跑去看了一下這個《失戀 33 年》,居然發現這個爛片我曾經看過,但是幾乎毫無印象,所以他拍的片子連爛都爛得這麼平庸,爛得這麼沒有特點。
  • 劉慈欣:《三體》被拍成電影處境比較險惡
    但現在網際網路行業經常所談的規律,卻是「我的層次很低,我把你拉到同樣的層次來消滅你這麼一個策略」,這個策略是不是正常的一個策略呢,這很難回答,但是這肯定是一個階段性的策略。  「《三體》被拍成電影處境比較險惡,要麼非常成功,要麼被人罵死」  趙何娟:不知道大劉老師有沒有一些新的正在構思的作品?  劉慈欣:  作為一個作者認真去構思創作一個小說的話,一輩子寫不出幾本書來,有的人一輩子就寫出一本來。
  • 《三體》為什麼流浪:《三體》電影難產的背後
    代劉慈欣領獎的是劉宇昆,因為劉慈欣的存在,這個優秀的美籍華人科幻作家被稱為「小劉」,他也是《三體》英文版的翻譯者。 在中國,不是雨果獎捧劉慈欣,而是劉慈欣普及了雨果獎。在此之前,只有科幻圈和深度科幻迷才知道有世界科幻大會這麼個活動,有雨果獎這麼個獎,還是世界科幻最高獎項之一。
  • 國產巔峰科幻小說《三體》最有望成為國產《復仇者聯盟》的電影!
    因為故事足夠恢弘複雜,過程極具生動科幻,我也有了感慨,這要是拍成電影,那就是國產的《復仇者聯盟》或是《星球大戰》這一類的電影,假如國產科幻小說由中國人自己拍成電影再開發成遊戲,那真是圓了多少人的國產夢。我這麼一個門外漢都有這樣的想法,就更不用說電影圈和遊戲圈內的大佬了,因為它足夠好看,口碑足夠好。
  • 【物理科普】三體問題為什麼這麼難?
    前方高能:大量動圖+表情來襲三體問題是指,在給定質量,初始坐標,初始速度的三個質點,在受萬有引力的作用下,它們的運動規律是什麼樣的?比如只考慮地球,月亮,太陽的萬有引力,他們的運動軌跡是什麼樣的呢?這個問題為什麼這麼難???
  • 卡梅隆談中國科幻:《三體》要拍成六部曲,否則就是在拿錢打水漂
    2019年,電影《流浪地球》上映,這部由吳京參演的電影最終獲得了46.7億上的驚人成績,一時之間成為了國內科幻界的現象級作品。不僅打開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大門,還帶動了大劉其他科幻小說的銷量。同時,粉絲們的目光也放在了劉慈欣的作品《三體》上,期待成為影視化。
  • 《三體》的拍攝有多難?劉慈欣已低價出售版權,卻還是沒拍成!
    這句話出自於霍金之口,而《三體》這部引人矚目的科幻小說很好的詮釋了霍金的這一觀點。這其中的不謀而合可以看作是巧合,也可以理解為《三體》受到大眾歡迎的主要原因。到這裡很多人會產生一個疑問,甚至就連《三體》迷也會有對此感到疑惑,究竟《三體》有什麼魅力會吸引大眾的目光呢?其實在解答這個疑問之後,就會明白為什麼這部小說拍成影視作品有多麼難,就算作者劉慈欣低價出售版權依然無法實現。
  • 《流浪地球》電影票房46億,《三體》電影卻「流產」,原因何在?
    只有一家製作公司問過《三體》改編的影視作品的版權問題。2009年,劉慈欣因為擔心《三體》改編的版權賣不出去,以極低的價格賣給了那家公司,這家有眼光的公司就是2015年《三體》電影的導演張番番。那時傳出張番番要拍攝電影《三體》,消息一出來,粉絲們就立刻炸開了。為什麼?因為大家都預感到了這鐵定是要爛的節奏啊。
  • 《三體》早已拍成電影,為什麼遲遲沒上映?小說中到底在說什麼?
    《三體》被拍攝成電視劇的消息讓不少喜歡這部小說的網友感到萬分激動。根據網上曝光的備案公示表來看,劇版《三體》共計24集。而劇版《三體》的消息,也讓人聯想到了被「冷落」多年的電影《三體》。影版《三體》早在2015年就拍攝,但是該片至今都未上映。那究竟電影《三體》為什麼被停了?又為何被禁播?而三體到底講什麼?三體到底講什麼《三體》是 劉慈欣 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由《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組成。其中《三體》經美籍華裔科幻作家 劉宇昆 翻譯後獲得了 第73屆雨果獎 最佳長篇小說獎。
  • 《三體》要拍美劇?可能是我們想太多了
    上個月,英國《金融時報》發布了的一條小道消息:不具名投資人表示,亞馬遜有意投資10億美元購買《三體》版權,並計劃將其拍成系列劇,還煞有其事的表示談判正在進行中。講到這裡,又令人想起那部失蹤的國產《三體》大電影。影片由張番番執導,馮紹峰、張靜初、唐嫣、杜淳、張翰聯袂主演,雖然曝光了拍攝花絮、海報、劇照。
  • 《流浪地球》這麼火,為什麼《三體》沒人拍?劉慈欣終於說出原因
    在去年,一部《流浪地球》成為了國產電影中的爆款,原著作者劉慈欣的想像力,再一次受到了大家的認可,但是劉慈欣還有一部比《流浪地球》更受追捧的作品,它就是《三體》。但是讓很多粉絲都不解的是,《流浪地球》都已經改編成電影了,可是為什麼《三體》卻遲遲沒有影視化的消息呢?究其原因,主要還是由於目前國內的科幻電影技術還處於起步階段,如果拍攝《三體》,很難將其中的內容100%還原,換句話說,因為大家不想毀掉經典,所以暫時沒有人敢拍。
  • 《三體》投資方宣布:劉慈欣小說《超新星紀元》將拍成電影!
    而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應該都有了解,《流浪地球》作為一部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核心的電影,充滿了家園情懷和大國胸襟,這部電影看哭了很多觀眾。孔二狗也不例外。孔二狗是誰呢?為什麼我要說這個人?因為孔二狗是遊族影業的CEO,而遊族影業在2014年購買了劉慈欣小說《三體》的版權,並投資了12億人民幣來拍攝這部電影。
  • 《三體》要拍成電視劇了,可能是史上最貴
    說完《指環王》,再說一下另一部作品《三體》。科幻圈有這麼一句話:劉慈欣單槍匹馬,以一人之力將中國科幻拉高到世界水平。原本說好2016年上映《三體》電影,結果至今只放出了一張被質疑抄襲《盜夢空間》的海報,和幾張劇照、周邊,連個預告片都沒有。
  • 《大聖歸來》導演將拍《三體》,國產科幻片為什麼就敢不認命?
    《三體》以咱們現在的經歷來說有必定困難。」卡梅隆也承認:「《三體》假如拍成電影,就要依照六部電影的體量去拍,才能拍出這部著作的深度和廣度。《三體》為什麼這麼難拍?首要是由於原著太浩瀚。假設好萊塢要拍《三體》,應該對標的,也有必要是《星球大戰》《指環王》這些尖端大片,說我國能拍《三體》,誰敢信?更難的是,《三體》乃至比《星球大戰》《指環王》更難拍。電影這一載體有著先天限制。2-3小時的時長,註定難以展現《三體》這樣宏闊複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