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最近的新聞,《三體》已經和全球最大的付費流媒體平臺Netflix聯手開始製作英文電視劇《三體》!對於喜歡劉慈欣《三體》的讀者和科幻小說愛好者來說,這將是一個好消息。
但與此同時,也有很多人對這個節目能否成功持懷疑態度。畢竟,《三體》早在多年前就出現了「跳票」現象,這次能否成功製作,尚不得而知。
眾所周知,《三體》的製作早在2015年就已經開始了。該片由張凡凡執導,馮紹峰、張靜初等主演。但是除了一些劇照和海報,沒有人知道電影的結局是什麼樣的!原定於2016年7月上映的電影票最終被「取消」了。
值得一提的是,遊族影業執行長孔祥照在第一次籤署《三體》版權時也高呼:「我們必須自己拍,要毀也要毀到我們中國人手裡。」但事實證明,這些似乎都沒有實現。
那麼,《三體》這部電影拍攝困難的原因是什麼呢?
筆者認為,《三體》問題的難點在於其風格定位。為什麼這麼說?
《三體》是中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一部小說。小說主要講述了人類文明與三體問題的鬥爭,以及宇宙中兩種文明的興衰。
這部作品不僅深受中國人民的喜愛,而且曾經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科幻小說之一。一些人甚至稱讚它是「徵服世界的中國科幻名著」。2015年,該作品獲得第73屆雨果獎最佳小說獎,作者劉慈欣成為亞洲首位世界科幻小說「雨果獎」獲得者,被譽為「中國科幻小說的領軍人物」。
總之,《三體》是一個巨大的成功。它獲得了無數獎項和輝煌的光環。
然而,由於《三體》的內容太豐富,世界觀太大,故事情節太過複雜,人物太多,所以如果我們想把它變成電影,第一大問題我們必須解決是適應的腳本。
《三體》本身並不是一個關於外星人攻擊地球和人類共同戰勝它的故事。與其他科幻小說相比,劉慈欣的《三體》並沒有表現出太多的血色和人性的統一。
而這正是電影和電視製片人最頭疼的工作。就連影評人韓皓月也說:「對中國的創作者來說,改編《三體》最難的不是技術,不是畫面,也不是想像力。這是為了給《三體》一個風格定位,但中國電影不太可能展示故事的黑暗和可怕的一面。」
因此,這正是《三體》影視化的最大問題!
但你以為僅僅只是風格定位就完了嗎?當然不止,如果你想拍這樣一部科幻片和電視劇,你必須要有很大的投資!
科幻電影不比其他題材的電影,它所需要的製作成本非常高,尤其是特技效果。
考慮到中國目前的特技水平,它應該能夠支持這部大戲,畢竟那裡已經有一個「流浪的地球」了。但是嚴格來說,國內團隊在特效製作上面,與一些國外製作公司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當然,這並不是說我們國內製作公司的特效團隊就不行,只是時間可能需要再長一點。但要做到這一點,你必須有錢。沒有錢,一切都是空談。
當然,也許你會說:你可以拉投資啊,《流浪地球》就是這麼成功,我相信《三體》不會太差,應該有很多人來投!
但現實似乎不那麼樂觀!畢竟,投資者的錢不是從風來的,雖然之前的《流浪地球》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但他們在投資科幻影視項目上一直都非常謹慎。原因很簡單,他們覺得「中國科幻電影還沒有形成一個成熟的團隊和成熟的商業模式(韓皓月)。」
在我們很多人眼裡,《流浪地球》的確是一部成功之作,但在投資者眼裡,這畢竟只是一場意外,後面跟著的是《上海的堡壘》!前者的票房超過40億元,而後者只有1億多元。差距是明顯的!所以,雖然《三體》是一部偉大的作品,但是要拍成電影並不容易。
所以在最後,我們可以簡單總結一下,《三體》為什麼難以拍攝?除了財政問題,還有這三點,即:書中複雜的情節難以改編;對特效技術的要求很高;團隊之間應密切合作;
這就是四山面前的三體問題,無論哪一個缺了,都很難成功!
當然,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如果《三體》能拍成電視劇,那就太好了,但如果拍不成,也沒關係。畢竟,我們有書可讀,書也一樣精彩。
當然,如果你還沒有這本書,不妨看看這本!厚三本書,現在只要69元就可以拿!喜歡它的人可以點擊下面的連結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