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的影視化,究竟為啥這麼難?除了缺錢,這3點也是硬傷

2020-12-05 李大美呦

不知道咱們有沒有關注到一個消息,那便是《三體》攜手全球最大的付費流媒體平臺Netflix,一起聯合敞開製造《三體》英文系列的劇集!這對於所有喜歡 劉慈欣 《三體》小說的讀者以及科幻愛好者來說,都算得上是一個福音!

但與此同時,也有不少人對這部劇是否真能製造出來,持懷疑態度。究竟《三體》的影視化,早在多年前就曾出現過「跳票」現象,這一次是否能順暢製造出來,目前還僅僅一個未知數。

咱們都知道,其實早在2015年的時分,《三體》就現已開機了,由張番番執導,馮紹峰、張靜初等主演。但最終除了幾張劇照和海報之外,這部片子最終拍成了什麼樣,沒人知道!而本來定於2016年7月上映的,最終還是「跳票」了。

值得一提的是,最初「遊族影業」的CEO孔祥照在剛籤下《三體》版權的時分,還叫囂著:「必定要我國人自己來拍,要毀也要毀到咱們我國人手裡。」但事實證明,這些好像都沒有實現。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三體》的影視化這麼困難呢?

在筆者看來, 《三體》影視化最難的地方,首要在於對它風格的定位。 為什麼這麼說呢?

看過《三體》的小夥伴都知道,這是一部由我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先生所著的長篇科幻小說,書中首要講述了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之間的搏鬥與廝殺,以及兩個文明在世界中的興衰歷程。

這部著作不只深受國人的喜歡,也一度成為全世界風行一時的科幻小說之一。甚至還有人稱讚它是 「降服世界的我國科幻神作」 。2015年,該著作榮獲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而它的作者劉慈欣也成為了亞洲首位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的得主,還被稱為是「我國科幻的領軍人物」。

總而言之,《三體》這部巨作很成功,獲獎很多,光環耀人!

但是,因為《三體》中的內容太豐厚,世界觀太宏大,其故工作節太冗雜,人物眾多,所以想要將它進行影視化,首先要解決的一大問題,便是對劇本的改編。

要知道,《三體》這部書自身並不是寫什麼外星人進攻地球,然後人類一起同心協力將其打敗這樣老生常談的故事。相對於其他的科幻小說來說,劉慈欣的《三體》中並未展示出過多的熱血情節,以及所謂的團結人道!

而正是這樣的著作,最讓影視製造者頭疼。就連影評人韓浩月都說:

「改編《三體》對我國創作者來說,最難的不是技術,不是畫面,也不是想像力,而是給三體進行一個風格定位,但我國電影裡不太可能展示故事中陰暗和恐懼的一面。」

所以,這恰恰便是將《三體》進行影視化的最大難題!

但你認為僅僅僅僅風格定位就完了嗎?當然不止,想要拍攝出這麼一部科幻體裁的影視劇,非得有大投入不可!

科幻電影不比其他體裁的電影,它所需要的製造成本十分之高,特別是在特效上面的花費更大。

而就國內的特效水平來說,應該是能夠撐得起這部大劇的,究竟之前現已有一部 《流浪地球》 放在那兒了。不過嚴格來說,國內團隊在特效製造上面,跟外國的一些一線製造公司,還是有必定距離的!

當然,這也不是說咱們國內的製造公司的特效團隊就不可,只不過時刻可能需要長一點算了。不過,想要實現這些,就必須要有錢才行,沒有錢,一切都是空談。

當然,也許你會說:能夠拉出資啊,《流浪地球》那麼成功,相信《三體》也不會差,應該會有很多人投的!

但實際情況好像並沒有這麼樂觀!出資方的錢究竟也不是勁風颳來的,儘管前面的《流浪地球》現已做了一個很好的表率,但他們始終還是對科幻體裁影視劇項目的出資十分穩重。原因也很簡略,那便是他們覺得「 我國的科幻電影沒有構成一個老練的團隊和老練的商業模式(韓浩月)。」

在咱們很多人看來,《流浪地球》的確很成功,但在出資人的眼中,這不過僅僅偶但是已,究竟後邊還緊跟著一部《上海堡壘》!前者票房40多億,而後者卻只有1億多,其距離一望而知!

所以,儘管《三體》這部巨作十分優秀,但真實走向影視化的話,並非是件簡略的工作。

所以最終咱們能夠簡略總結一下, 《三體》為什麼很難影視化?除了資金問題之外,這三點,也是硬傷,即:書中冗雜的故工作節難以被改編;特效技術的要求很高;各團隊之間要做到密切合作;

而這些都是擺在《三體》走向影視化面前的 四座大山 ,不管短少哪一條都很難成功!

當然了,對於咱們大多數人來說,《三體》假如能拍成影視劇,那麼當然很好,但假如拍不成,也沒有什麼,究竟咱們還有書能夠看,看書也同樣精彩。

但假如你還沒有看過這部科幻巨作的話,我主張你趕快去看一下,感受一下世界之美,科幻之妙。

當然,假如你還沒有這部書的話,也能夠看看我推薦的這套!厚厚的三大本,現在只要69元就能拿下!喜歡的讀者能夠直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哦!

相關焦點

  • 把《三體》拍成電影,為什麼這麼難?除了缺錢,這3點也很困難
    畢竟,《三體》早在多年前就出現了「跳票」現象,這次能否成功製作,尚不得而知。眾所周知,《三體》的製作早在2015年就已經開始了。該片由張凡凡執導,馮紹峰、張靜初等主演。但是除了一些劇照和海報,沒有人知道電影的結局是什麼樣的!原定於2016年7月上映的電影票最終被「取消」了。
  • 為什麼《三體》要拍成電影這麼難?
    其實《三體》要被拍成電影的消息早在2015年就傳出來了。當時消息一出來,粉絲立刻就炸毛了。為啥?因為這是要爛掉的節奏啊。不過好在,《三體》電影終於沒能如約而至,讓粉絲們至少還保留了一絲希望。《三體》電影上映時間一推再推,去年更是有很多人爆出《三體》無法如期上映的一些內幕。很多人也很好奇,《三體》電影為什麼會這麼難產呢?作為一名影視專業出身的小編,下面小編就從影視專業的角度來談一談為什麼《三體》的影視化很難。
  • 董事長疑被投毒致死後,《三體》影視化怎麼辦?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 宋宇晟)很難想像,6年前宣布要拍《三體》電影的遊族會以這一方式重回公眾視野。資料圖:林奇疑似被投毒後,董事長去世12月25日晚,遊族網絡發布公告:公司董事長暨總經理、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林奇因病救治無效於當日逝世。此消息一出,算是為持續多日的傳言與猜測劃上了一個句號。
  • 國創發布會被《三體》強勢刷屏,世界級科幻巨著影視化引期待!
    這其中還有B站重磅彩蛋《三體》動畫,作為影視化的「困難戶」,《三體》終於有所突破,B站正式宣布《三體》動畫將於2021年正式上線。《三體》動畫項目自打公布以來就備受矚目,僅僅兩支PV就在B站狂攬156萬追番、800萬播放、19萬投幣,在數據上足以匹敵部分開播一整季的動畫作品。
  • 那麼多《三體》影視化項目,這家美國視頻網站的似乎最靠譜
    又有一家公司要拍《三體》了。9月1日,三體宇宙、遊族集團與美國流媒體巨頭Netflix共同宣布,已達成協議將聯合開發製作《三體》英文系列劇集。而這是Netflix成功PK掉了強大競爭對手迪士尼和亞馬遜的結果。
  • 攜手Netflix拍英文劇集,《三體》影視化之路破局?
    從2009年賣出版權,2013年電影立項到2019年無疾而終,期間歷經了漫畫、動畫,再到電影、電視劇的籌備……作為中國第一原創科幻IP,《三體》的影視化一波三折。此次牽手Netflix,是否意味著這部科幻巨著的影視化之路從此破局?
  • 寫故事難?發揮空間大?音樂IP影視化也是「雙刃劍」
    然而,要完成一部小說或漫畫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與時間,等待發酵的過程也相對漫長(這也是導致現在小說漫畫IP資源賣得貴的原因之一)。相比之下音樂IP則簡單粗暴許多,一首歌能否走紅的評判周期比許多小說和漫畫的連載周期都還短上許多,而且因為傳唱度高,觀眾對於影視作品的印象比起繁複的劇情和畫面也更加精準與直觀。
  • 三體魔咒:流浪的版權,撲街的影視化
    來源:創事記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姚贇來源:盒飯財經(ID:daxiongfan)緬懷過後,林奇遇害一案的關注點逐漸聚焦到了《三體》這一頂級IP上。從張番番夫婦低價收購版權而後執意當《三體》導演被全網罵,到孔二狗退居二線、團隊四高管離職,電影版《三體》爛尾跳票,再到如今的林奇被害一案,手握《三體》這一大IP的人,似乎都沒繞開這個「魔咒」。01 三體宇宙中的路人許垚今年9月的第一天,或許是許垚的高光時刻,也是《三體》IP開發11年來,前路最清晰明亮的一刻。
  • 《三體》的影視化難產史,終於要終結了!網飛和騰訊,你更看好誰?
    《三體》宇宙,這次真的要成了?影視化,不容易《三體》的影視化改編消息最早可以追溯到2009年,但11年過去了,未見一部真正的影視作品。2014年,收下《三體》改編權的上海遊族影業宣布要以單部2億元、總計12億元的投資額拍攝6部《三體》電影。
  • 《三體》十年電影夢成空,粉絲又擔心起電視劇版
    作為科幻迷,也是《變形金剛機密檔案》中文譯者的關中阿福認為,《變形金剛》系列電影的成功除了好萊塢對於科幻大片的多年探索外,對科幻題材的IP挖掘同樣重要。「變形金剛」最初火爆的是動畫片,而將其納入全球知名IP靠的是影視化改編之路。2007年,真人版的《變形金剛》點燃了影迷心中的激情,全球票房高達7億美元。顯而易見,中國科幻影片發展脫離不了這樣的基本規律。
  • 要說中國科幻榜一IP,除了劉慈欣的《三體》,恐怕沒有哪個擔得起
    雷軍說《三體》不僅僅是本科幻小說,本質上是哲學書,主要講宇宙社會學。就連《冰與火之歌》作者喬治·馬丁和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也是這本書的粉絲。可以說,劉慈欣用這部小說提高了中國科幻文學的地位。也讓科幻進入普通人的生活。許多人看的人生第一部科幻小說,就是《三體》三體小說究竟偉大在哪?
  • 科幻IP《三體》 影視化進程有多難?
    《三體》的影視化之路經歷了數次大起大落,過程之艱難險阻,足以寫出另一部紀實小說。喜得2000元獎金的山西電工  很多年前,《三體》在文壇火得發紫的時候,有人在網上發帖回憶自己的一位鄰居。這篇文章說,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這個傢伙總是推著一輛老式「二八」上下班,走在街上你不會多看他一眼。他是山西某發電廠的一名電工,其貌不揚。
  • 上市公司董事長疑中毒身亡,《三體》坎坷的影視化之路再臨變數
    這是我們在資本市場建設的道路上,如何真正保障中小投資者的利益,仍然還需要花很大精力去完善的事情。(3)給歲月以生命最後再來說說林奇這個人。我對他不了解,就不隨便去評價他,逝者已矣。不過單單說拍攝《三體》影視版的事情上,林奇確實是很用心的想把三體拍好,單純就這點來說,我還是比較敬佩他的。
  • 科幻IP《三體》影視化進程有多難?
    11年前,《三體》的版權費僅標價人民幣10萬元,而如今它的價值足以建成一個商業帝國。《三體》的影視化之路經歷了數次大起大落,過程之艱難險阻,足以寫出另一部紀實小說。喜得2000元獎金的山西電工很多年前,《三體》在文壇火得發紫的時候,有人在網上發帖回憶自己的一位鄰居。
  • 《三體》影視化為何一直難產?劉慈欣後悔不已:我就不該出賣版權
    劉慈欣事後懊悔不已:「當時我的其他作品還有人來問,有的還轉讓出去了,但是《三體》無人問津。」一時衝動,他低價出讓了《三體》的版權。而撿了大便宜的買,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導演,根本無法將恢弘的《三體》完全影視化。
  • 《三體》影視化的黑暗森林裡,誰向林奇扣動了扳機?
    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2008年出版的《三體2:黑暗森林》中,這段描繪宇宙文明圖景的黑暗森林法則讓不少讀者後背一涼,浩瀚宇宙背後物種的的殘忍與冷酷赤裸呈現在大眾面前。林奇與許垚的爭端,背後是過去幾年遊族網絡在《三體》IP上的探索。令人唏噓的是,經過了張番番、孔二狗等一眾「面壁者」的受挫後,今年三體宇宙的影視化開發正逐步走向正軌。其電視劇和動畫的改編權分別被騰訊視頻和B站獲取,Netflix還獲得了《三體》英文系列劇的翻拍權,並由 《權力的遊戲》主創操刀編劇。
  • 《三體》影視化有多難?百億公司六年拍不出成片
    11年前,《三體》的版權費僅標價人民幣10萬,而如今它的價值足以建成一個商業帝國。在這段時間裡,《三體》的影視化之路也經歷了數次大起大落,過程之艱難險阻,背後折射出的人情世故,足以寫出另一部紀實小說。喜得2000元獎金的山西電工很多年前,《三體》在文壇火得發紫的時候,有人在網上發帖回憶自己的一位鄰居。
  • 【物理科普】三體問題為什麼這麼難?
    前方高能:大量動圖+表情來襲三體問題是指,在給定質量,初始坐標,初始速度的三個質點,在受萬有引力的作用下,它們的運動規律是什麼樣的?比如只考慮地球,月亮,太陽的萬有引力,他們的運動軌跡是什麼樣的呢?這個問題為什麼這麼難???
  • 郭帆拍流浪地球花6年,三體10年拍不出,改編劉慈欣到底有多難?
    當然,有了這麼多重量級大佬的站樁支持,《三體》自然成了世界級的暢銷書。目前《三體》系列除了中文版,還有25個語種的外語版本,英語版本銷量超過100萬冊,德語版本超過20萬冊,在日本5天加印8次……全球銷量已超過2100萬冊!
  • 《三體》影視化進程有多難?市值百億的上市公司六年拍不出一部成片
    在這段時間裡,《三體》的影視化之路也經歷了數次大起大落,過程之艱難險阻,背後折射出的人情事故,足以寫出另一部紀實小說。這篇文章說,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這個傢伙總是推著一輛老式「二八」上下班,畏畏縮縮,走在街上你不會多看他一眼。他是山西某發電廠的一名電工,其貌不揚。在工作中,他也是典型的不務正業,總是利用工作的空隙偷摸寫作。此人便是劉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