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魔咒:流浪的版權,撲街的影視化

2021-01-10 新浪科技

來源:創事記

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姚贇

來源:盒飯財經(ID:daxiongfan)

緬懷過後,林奇遇害一案的關注點逐漸聚焦到了《三體》這一頂級IP上。

12月25日晚間,上市公司遊族網絡(002174.SZ)發布公告稱,當日收到公司董事長暨總經理、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林奇先生家屬的通知,林奇因病救治無效於2020年12月25日逝世。

公告發布不久,遊族官方公眾號發布《再見少年》。全文不過百字,配上了一張圖,圖中謄寫的是《三體》名句「給歲月以文明」下,落款人為林奇。企業的創始人和實際控制人,往往關乎著一個企業的生死存亡。對於林奇而言,死亡是「給歲月以文明」的蕩氣落幕,而對於遊族來說,這場風波剛剛開始。

投毒的作案動機等待警方偵查結果,但可以確認的是,遊族的這場無妄之災與《三體》這一頂級IP版權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在林奇的去世相關消息下,有網友評論到:看似是一個大IP製作時的波折,實際上背後的較量快比電影本身精彩了。

從張番番夫婦低價收購版權而後執意當《三體》導演被全網罵,到孔二狗退居二線、團隊四高管離職,電影版《三體》爛尾跳票,再到如今的林奇被害一案,手握《三體》這一大IP的人,似乎都沒繞開這個「魔咒」。

01 三體宇宙中的路人許垚

今年9月的第一天,或許是許垚的高光時刻,也是《三體》IP開發11年來,前路最清晰明亮的一刻。

在經歷了數年的跳票、等待又跳票後,《三體》終於敲定了一家世界級的影視合作方——奈飛。據報導,中國著名科幻作品《三體》三部曲的版權方,遊族旗下的三體宇宙與全球最大付費流媒體平臺Netflix共同宣布,已達成協議聯合開發製作《三體》英文系列劇集。

而打造的主創班底,也是豪華異常。

許垚作為三體宇宙的CEO,高調出席了本場活動,並與不少媒體進行了直接互動和採訪。在此之前,許垚與《三體》的前塵往事鮮少在公眾場合被提及。

根據上海警方通報消息,2020年12月17日17時許,警方接到報警稱,某醫院在診療時發現病患林某(男,39歲)疑似中毒。接報後,警方立即開展偵查。經現場勘查和調查走訪發現林某的同事許某(男,39歲)有重大作案嫌疑。目前,許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央視財經報導:據記者了解,警方通報的林某為遊族網絡董事長林奇。

同事關係、許姓,且同為39歲,這三項信息推測下,輿論已直接將許某認定為三體宇宙CEO許垚。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9月,許垚曾以三體宇宙CEO的身份亮相除夕與奈飛的合作活動,11月許垚還以CEO的身份出現在採訪中,截止發稿前,許垚為三體宇宙(上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且無該企業的任何股權。

企查查顯示,上海奇歆詠巖投資有限公司持股59.15%、蘇州三體執劍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持股17.1%、上海寬娛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持股5%、蘇州三體引力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持股4.5%、林奇持股14.25%。

林奇為該公司實際控制人,受益股份為70.7383%。

2018年12月,遊族組建了新公司「三體宇宙」,專門開發《三體》IP。「三體宇宙」發布時,大劉為此站臺。

「三體宇宙」的意思是,你可以寫三體世界觀裡任何故事,想要商業化運作,得經過「三體宇宙」同意,其實是需要遊族同意。就是告訴同人粉們:你們有組織了,你們可以隨便玩,但想得到利益的時候,就必須要跟資本方進行分帳。網際網路怪盜團《電影難產背後,三體為什麼「流浪」》一文中這樣寫到。

從股權穿透圖中能窺得「三體宇宙」的一隅。

三體宇宙(上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持股60%北京三體宇宙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持股20%上海三體動漫有限公司,持股15.9942%上海果閱文化創意有限公司;上海果閱文化又持股35%北京三體宇宙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這些企業的投資方中,不乏B站、網易、果殼這樣的明星企業。

但這些企業的股東信息中,不見CEO許垚的身影。

02 流浪的版權,撲街的影視化

如果沒有這場投毒,輿論和大眾很難知道許垚在遊族獲得《三體》版權這件事中,扮演著怎麼樣的角色。

第三部死神永生還未出版,《三體》的版權就已經不在作者大劉的手上了。2009年,編劇宋春雨在讀完《三體》後,迅速意識到它巨大的改編價值,於是輾轉找到劉慈欣,提出購買影視改編權。

於是,宋春雨和她的丈夫張番番,一起買下了《三體》的版權。張番番參與買下《三體》版權,還有另一重身份,開始嘗試商業類型片創作的導演。1999 年,張番番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拍過四部電影和兩部電視劇,主要作品有《天使不寂寞》《與你相約》《信箱》以及密室兩部曲:《密室之不可告人》《密室之不可靠岸》。

當時,整個影視行業中,科幻題材並沒有太大的市場。

有報導稱:2009年,張番番和宋春雨以「並不高的價格」從劉慈欣手中買斷了《三體》,將五年期限的改編權、後續影視劇和遊戲開發版權打包買走,據說這個並不高的價格為10萬元。

但這個不高的價格一直成謎。2018年,3月劉慈欣接受採訪,駁斥了《三體》版權只有10萬元的謠言。劉慈欣稱:「誰告訴你只有10萬元?」並稱造謠者「不知羞恥」,至於價格具體多少,劉慈欣並未透露。

2013年9月,張番番夫婦到電影局給《三體》立項。2014 年,為此註冊了一家名為百星社的影視工作室,註冊資本10萬元。

而後便是漫長的尋求投資的過程。據晚點報導:2014年初,張番番在北京盤古七星酒店召開了一場見面會,為《三體》電影項目尋找投資方,國內叫得出名的影視公司都受到了邀請。會上,張番番夫婦除了繼續堅持自己主導創作之外,還提出電影總投資至少需 2個億。

就在此時,林奇和遊族網絡出現了。

2014年8月26日遊族影業成立,成立第三天,宣布參與電影《三體》的拍攝。事實上,遊族影業便是林奇為拿下三體IP版權而設。

據資料顯示:成立於2014年的遊族影業系著名遊戲上市公司遊族網絡的關聯公司,由遊族網絡董事長兼CEO林奇與影視圈著名編劇、作家孔祥照(筆名孔二狗)共同發起創立,孔二狗任遊族影業CEO。

2015年8月,因奪得雨果獎的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雨果獎作為世界科幻小說界最高獎之一,讓《三體》從科幻圈直接出圈,成為自己流量、備受關注的大IP。

據報導,在獲得高關注前,《三體》電影已經進入後期製作環節,同時也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而從張番番、孔二狗、林奇及背後的遊族網絡的資歷上來看,都沒有操刀此類頂級IP的經驗和能力。

據了解,《三體》電影2015年3月18日開機,實拍部分於7月底全部殺青。影片殺青之後才開始尋找特效團隊,進入後期製作階段。當時不少科幻迷質疑:作為一部特效佔比如此龐大的影片,怎麼可能在一年內完成全部的後期?

外行的地方不止如此。

張番番曾經躊躇滿志地表示,為了《三體》項目,自己學了幾年的綠幕技術。對此,三體粉留言吐槽到:「從『綠幕技術』這幾個字就可以知道,張番番對特效的了解還在怎樣的階段。」

在一位電影後期製作人員看來,特效協調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技術流程,也是最考驗特效公司能力的。如何在規定時間交出規定質量和數量的鏡頭,是最難的。而真正意義上的特效大片,需要在影片拍攝過程中就開始介入。「這種前期拍攝潦草,後期指望特效來彌補,影片是要出問題的。」(《三體跳票背後:孔二狗退居二線 4位前高管離職》娛樂資本論)

外行或許只是表面。新浪娛樂曾因此事向當事人進行了了解,據報導:張番番早在與高軍合作時期,就已經與特效公司接觸,並有了一些構想,高軍告訴我們,他還沒有退出的時候,就曾看到過一些設計圖還有精美的畫冊。

甚至後來傳出的50人編劇團隊等匪夷所思的問題,遊族和張番番都各執一詞。

2015年,片方宣稱電影《三體》的拍攝工作已經基本完成轉入後期製作,當時公布電影將於2016年上映,海報有著「2016 coming soon」的字樣。2016年跳票之後,製片人曾經聲稱上映時間不會晚於2017年。

這部前期拍攝潦草、後期特效沒錢、主創團隊內部拉扯的《三體》,然後就再也沒有然後了。

03 拯救三體計劃

「三體宇宙」在原有商業劇本的設定中,應當扮演的是拯救者——版權控制權博弈、產品運營宣發、盈利成本等問題都等待著天降神兵。

之前的遊族影業證明,孔二狗和張番番的合作模式不行。2014年11月,《三體》開機前夕,網上發起了一波懇請遊族、孔二狗和導演張番番放過的呼聲。

「我的微博有上千條評論,都是求別拍,但是求的時候都特別不真誠。這麼不真誠!我想還是拍吧,有錢就是這麼任性。」孔二狗鄭重地放出了這條消息。

張番番夫妻對《三體》的執念更深。張番番作為《三體》版權的持有者,讓自己導演,讓老婆合作當編劇是與投資方談判的核心。

一位遊族前高管曾在媒體採訪中說過:「他們(張番番團隊)很強勢,帶著兩個律師和你談,要改哪裡還可以談,一旦談到導演的問題,就立馬走人,一點餘地也沒有。之前張番番和很多電影公司談過,但都沒有結果。而當時剛成立的遊族影業,作為一個電影行業的創業公司,最終魄力比較大地拿下了。」

新浪娛樂在《獨家調查:揭三體延期背後的權力拉鋸戰》一文中,詳細描述了其中張番番夫妻與遊族之間的博弈和拉鋸。

因為不滿意張番番與其妻子宋春雨打造的版本,孔二狗在接手該項目之後,還曾親自撰寫了另一版劇本。由於劇本並不完善、前期準備不足,第一筆投資很快用完,實拍部分就出現了超支的情況。

這才有了之前提到的後期製作費用不夠的問題。

2015年5月,加盟遊族僅半年的副總裁肖飛離職,創立向上影業並擔任CEO職務,11月,副總裁楊璐離職創立元力影業,也是在這一月份,遊族影業前任CEO韓薇創立熙頤影業,並全資收購遊族美國公司。

遊族影業名存實亡,三年裡連續換了4任CEO。直到2018年1月31日,遊族正式收購張番番和宋春雨的百星社,以1.2億元將《三體》完全賣給遊族網絡,《三體》的局面才開始明朗起來。據媒體統計,至張番番出局時,遊族、參投的光線傳媒和一些其他資方已經投入了2億多元。

今年11月,微信公眾號「智合」發白了一篇《三體宇宙CEO許垚:探索法律人的更多可能》的文章,文中提到了許垚來到三體宇宙的緣由。

許垚希望探索職業發展中更多可能性,「這個時候我遇到了遊族的核心管理層,讓我看到了一些職業上更多變化的可能性,我想加入遊族可能會給我職業發展帶來一些探索機會。」

在上述文章中還提及了許垚在遊族網絡的經歷。加入遊族後,許垚幫助集團快速搭建了完善的風控體系和法律風控團隊,並解決了包括業界聞名的《三體》版權在內的多項歷史遺留問題。

2019年1月,許垚因個人原因辭任上市公司董事,在三體宇宙擔任董事及CEO,負責劉慈欣所著長篇科幻小說《三體》項目。而後,《三體》才開始有條理地動起來。

2019年4月26日,《三體》漫畫官博透露新《三體》電影即將開拍;光線傳媒2019年年報中,提及2020年將發力新《三體》電影;2019年6月,B站宣布正式企業《三體》3D項目;2020年8月,騰訊視頻在年度發布會上公布《三體》中文電視劇開拍。

直到今年9月,奈飛成功PK掉了迪士尼和亞馬遜,也讓三體粉第一次覺得翻拍值得期待。

這些合作中作為CEO的許垚扮演了怎麼樣的角色,外界不得而知。

04 遊到哪裡

頂級IP運營+遊戲影視聯動,是遊族一貫的戰略。而林奇和遊族對《三體》所表現出的執著,也並非熱血和堅持。

在擁有了遊戲主業後,林奇在上市公司以外成立遊族影業以謀求向上遊影視進軍。在遊族影業成立之初,林奇就曾對外界表示,遊戲與影視的跨界融合是雙贏,必須要重視IP的作用。遊族影業做電影將會是「F3模式」,即「網際網路電影(Films)、粉絲經濟(Fans)、免費模式(Free)」的三大融合。

林奇曾表示,遊族要試圖打造「輕迪士尼模式」,根源就在於優質IP,即使單款產品表現不盡如人意,但整個企業可以依靠IP繼續推陳出新,優質IP可以成為一個企業的品牌。

遊族網絡2019年年報開篇講的便是戰略,年報中提到:公司專注於網路遊戲的研發、發行及運營,並在「精品化、全球化、大IP」三個方面形成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從遊族主要產品來看,為大IP戰略,費盡了心機——2016年3月,通過收購BP公司,將《權力的遊戲》IP納入其中。

財報顯示:公司於報告期內先後上線《Game of Thrones Winter is Coming》頁遊以及《權力的遊戲凜冬將至》國內手遊。其中,《Game of Thrones Winter is Coming》頁遊海外已上線英德法葡等14種語言,並五次獲得Facebook全球推薦;《權力的遊戲凜冬將至》手遊未上線即得蘋果官方首頁推薦。公司於報告期內分別在港澳臺、東南亞、韓國以及歐美市場發行由車田正美工作室正版授權的策略卡牌手遊《聖鬥士星矢:覺醒》,該產品成為2019年度海外各區域市場最受歡迎日系策略卡牌手遊之一,並獲得外媒「 2019最佳動漫改編遊戲」「最佳IP授權手遊」等榮譽。

最初負責《三體》開發的是遊族影業,而後變為三體宇宙,在經營上與遊族網絡分離,遊戲歸遊戲,影視歸影視。但從遊族對大IP的渴求,以及三體宇宙的構成來看,野心不止於此。

據此前媒體報導,許垚曾在專訪中表示,目前已開發《我的三體》系列動畫、《三體》廣播劇、與騰訊合作的真人超級網劇、與奈飛合作國際版劇集,《三體》系列電影計劃也已經進入到前期開發階段。

只是,不知林奇之後,遊族將帶著這個投入已超2億的「三體宇宙」遊到哪裡去。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作者劉慈欣力作,《三體》將拍電視劇,你期待嗎
    流浪地球作者劉慈欣力作,《三體》將拍電視劇,你期待嗎原創|迦木南喬話情感,圖片|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2019年開年《流浪地球》帶給了我們莫大震撼,也讓大眾知道了優秀小說家劉慈欣,但是他更為人所稱道的作品是連歐巴馬都催更的長篇科幻小說《三體》,在之前有電影化的消息之後,據悉電視劇版也將於今年9月開拍。
  • 《三體》影視化為何一直難產?劉慈欣後悔不已:我就不該出賣版權
    如果真有時空穿越機,劉慈欣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返2009年,全力阻止自己不要用10萬塊的「白菜價」賣掉《三體》的版權,而且還是遊戲和影視的永久版權!劉慈欣事後懊悔不已:「當時我的其他作品還有人來問,有的還轉讓出去了,但是《三體》無人問津。」一時衝動,他低價出讓了《三體》的版權。而撿了大便宜的買,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導演,根本無法將恢弘的《三體》完全影視化。
  • 《三體》的影視化,究竟為啥這麼難?除了缺錢,這3點也是硬傷
    值得一提的是,最初「遊族影業」的CEO孔祥照在剛籤下《三體》版權的時分,還叫囂著:「必定要我國人自己來拍,要毀也要毀到咱們我國人手裡。」但事實證明,這些好像都沒有實現。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三體》的影視化這麼困難呢?
  • 董事長疑被投毒致死後,《三體》影視化怎麼辦?
    其中的「孔二狗」是遊族影業CEO孔祥照,後來擔任電影《三體》的總製片人。如今看來,確實如此。2014年,在遊族網絡11年的歷史中是一個特殊的年份。當年,遊族網絡上市,遊族獲得了《三體》版權,遊族影業成立。2014年11月,遊族影業宣布斥資12億打造系列電影《三體》。在其公司官網文章中,2014年被認為是「大IP戰略全面升級」、「布局泛娛樂領域」的一年。
  • 遊戲IP影視化為什麼又撲街了?
    其中小說、漫畫等作品改編成影視劇,是過去整個業界比較通行的做法,也曾有過很多成功案例,比如年初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就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說。但到了影遊聯動方面,這件事的難度似乎就上升了無數個量級,近年來無論是遊戲改編成電影,還是將著名小說、漫畫、影視劇IP改編成遊戲,相關成功案例都屈指可數。成功者不多,但是毀滅性事件卻令人難忘。
  • 那麼多《三體》影視化項目,這家美國視頻網站的似乎最靠譜
    自從2019年春節檔上映、創造了45億元人民幣的票房紀錄的《流浪地球》成為「爆款」後,市場和觀眾就愈發期待科幻小說家劉慈欣最著名的代表作《三體》的IP影視化——畢竟,《流浪地球》只能算劉慈欣眾多作品中的小短篇。然而,由於在內地市場,《三體》版權落在了不專業的團隊手中,一直以來,《三體》的影視化都頗為艱難。
  • 劉慈欣《超新星紀元》電影項目啟動,《三體》版權公司合作發行!
    在採訪現場,《三體》的版權所屬公司遊族影業CEO孔二狗也到達了現場。據悉,遊族影業不僅買下了《三體》的版權,同時還買下了《超新星紀元》等多部劉慈欣小說的版權。孔二狗表示自己已經向《流浪地球》的導演和特效團隊取過經了,並且稱希望能取得和《流浪地球》電影特效團隊的合作。如果《超新星紀元》這部電影的特效能夠達到《流浪地球》的水準,確實是一件非常值得慶幸的事情。
  • 《三體》影視化之殤:大劉10萬賣版權,爛尾11年,而今外來和尚要翻拍
    2009年,盛世新影的合作導演張番番,以10萬元從劉慈欣手中買斷了《三體》此後5年的全部影視版權。現在,11年過去了,我們仍然沒有看到《三體》相關影視作品,沒能為它貢獻一張票房。好消息是,不久前,Netflix(網飛公司)宣布,計劃將《三體》三部曲拍成系列電視劇。
  • 《三體》影視化有多難?百億公司六年拍不出成片
    11年前,《三體》的版權費僅標價人民幣10萬,而如今它的價值足以建成一個商業帝國。在這段時間裡,《三體》的影視化之路也經歷了數次大起大落,過程之艱難險阻,背後折射出的人情世故,足以寫出另一部紀實小說。喜得2000元獎金的山西電工很多年前,《三體》在文壇火得發紫的時候,有人在網上發帖回憶自己的一位鄰居。
  • 攜手Netflix拍英文劇集,《三體》影視化之路破局?
    從2009年賣出版權,2013年電影立項到2019年無疾而終,期間歷經了漫畫、動畫,再到電影、電視劇的籌備……作為中國第一原創科幻IP,《三體》的影視化一波三折。此次牽手Netflix,是否意味著這部科幻巨著的影視化之路從此破局?
  • 科幻IP《三體》影視化進程有多難?
    《三體》的影視化之路經歷了數次大起大落,過程之艱難險阻,足以寫出另一部紀實小說。喜得2000元獎金的山西電工很多年前,《三體》在文壇火得發紫的時候,有人在網上發帖回憶自己的一位鄰居。這篇文章說,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這個傢伙總是推著一輛老式「二八」上下班,走在街上你不會多看他一眼。他是山西某發電廠的一名電工,其貌不揚。
  • 《三體》版權賣給美國公司,《權遊》導演操刀,但他們真的不合適
    劉慈欣的《三體》一直就是IP界的香餑餑,早幾年就有公司把版權買了下來,卻遲遲沒有開拍的進度。現在,《三體》又被美國Netflix買下版權,而觀眾以劇集的方式,再次和《三體》見面。這次Netflix買下《三體》,很難讓人不期待。為了讓故事在最大程度上保持原汁原味,作者劉慈欣將作為顧問製作人,《權遊》的第八季導演將擔任《三體》導演。一切看上去似乎都很完美,但問題就出在這個導演上,David Benioff和D.B. Weiss製作的《權遊8》堪稱「經典」,這個「經典」是爛的經典。
  • 《三體》影視化進程有多難?市值百億的上市公司六年拍不出一部成片
    如同一個詛咒,手握《三體》IP的林奇最終成了別人「槍下的獵物」。林奇之死,再次讓人深刻感受到《三體》並不是單純的科幻小說,而是一部剖析人性的巨著。11年前,《三體》的版權費僅標價人民幣10萬,而如今它的價值足以建成一個商業帝國。在這段時間裡,《三體》的影視化之路也經歷了數次大起大落,過程之艱難險阻,背後折射出的人情事故,足以寫出另一部紀實小說。
  • 上市公司董事長疑中毒身亡,《三體》坎坷的影視化之路再臨變數
    在2009年,《三體》的版權被導演張番番夫婦用10萬元就買到了。2014年,作為《三體》小說迷的林奇,打算把《三體》拍成電影,就找到了張番番夫婦。不過呢,張番番手裡拿著版權,要求張番番自己當導演,張番番老婆當編劇,這使得《三體》電影版成了夫妻檔。畢竟版權在對方手裡捏著,林奇作為投資方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 科幻IP《三體》 影視化進程有多難?
    《三體》的影視化之路經歷了數次大起大落,過程之艱難險阻,足以寫出另一部紀實小說。喜得2000元獎金的山西電工  很多年前,《三體》在文壇火得發紫的時候,有人在網上發帖回憶自己的一位鄰居。這篇文章說,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這個傢伙總是推著一輛老式「二八」上下班,走在街上你不會多看他一眼。他是山西某發電廠的一名電工,其貌不揚。
  • 郭帆拍流浪地球花6年,三體10年拍不出,改編劉慈欣到底有多難?
    10萬元一併打包出售《三體》全版權其實,據劉慈欣在一次採訪中介紹,早在2009年,他即以10萬元的價格一併打包售出《三體》包括影視、遊戲以及相關周邊的改編開發權。因為當時國內的科幻改編市場還很冷清,他可選擇的餘地並不多。
  • 給美國人拍《三體》潑盆冷水 劇集版權從哪兒來?
    但孔二狗倒是沒少出來刷存在感,之前很長一段時間,置頂微博都寫的是:電影《三體》在井然有序並充滿著創造力的做後期特效,好飯不怕晚,敬請期待。  去年還發過這麼一條微博,大概意思是:《流浪地球》可太棒了。對自己五年前倉促開始三體項目的草莽與愚昧感到愧疚,羞愧。自己算是烈士了。
  • 《三體》將拍電視劇,誰是你心中的汪淼和史強?
    年初一部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上映,這部電影讓大家看到了中國科幻片的希望,同時也讓更多的人期待劉慈欣的另一部作品影視化,那就是《三體》。不僅如此,《三體》經過劉宇昆翻譯後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其實早在很久前,就聽說《三體》將會影視化,不過說的是拍攝電影,但因為各種原因,所以沒有如期拍攝,在《流浪地球》熱播的時候,採訪劉慈欣說到最多的話題,除了「流浪地球」本身以外,就是關於《三體》影視化的動態。
  • 看了《流浪地球》後,卡梅隆導演把劉慈欣的《三體》連續看了2遍
    隨著《流浪地球》的大爆,劉慈欣(大劉)的另一部巨作《三體》的影視化議題再次被從頭提起。相比《流浪地球》而言,《三體》是實打實的一個超級大IP。僅僅是90萬字左右的文本,就讓許多軟科幻小說黯然失色。如果把三體的國際架構單個拆開,能衍生出100多個番外故事。
  • 劉慈欣解釋三體不能給好萊塢拍原因是什麼?三體電影為什麼叫停
    4月18日,「劉慈欣解釋三體不能給好萊塢拍」登上熱搜,這是怎麼回事?《三體》被影視化格外受關注,之前《流浪地球》的火爆,中國科幻已經成了一個熱點。近日,劉慈欣現身《三體II:黑暗森林》上海首演現場,並對於《三體》為什麼不能交給好萊塢拍做出了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