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創事記
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姚贇
來源:盒飯財經(ID:daxiongfan)
緬懷過後,林奇遇害一案的關注點逐漸聚焦到了《三體》這一頂級IP上。
12月25日晚間,上市公司遊族網絡(002174.SZ)發布公告稱,當日收到公司董事長暨總經理、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林奇先生家屬的通知,林奇因病救治無效於2020年12月25日逝世。
公告發布不久,遊族官方公眾號發布《再見少年》。全文不過百字,配上了一張圖,圖中謄寫的是《三體》名句「給歲月以文明」下,落款人為林奇。企業的創始人和實際控制人,往往關乎著一個企業的生死存亡。對於林奇而言,死亡是「給歲月以文明」的蕩氣落幕,而對於遊族來說,這場風波剛剛開始。
投毒的作案動機等待警方偵查結果,但可以確認的是,遊族的這場無妄之災與《三體》這一頂級IP版權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在林奇的去世相關消息下,有網友評論到:看似是一個大IP製作時的波折,實際上背後的較量快比電影本身精彩了。
從張番番夫婦低價收購版權而後執意當《三體》導演被全網罵,到孔二狗退居二線、團隊四高管離職,電影版《三體》爛尾跳票,再到如今的林奇被害一案,手握《三體》這一大IP的人,似乎都沒繞開這個「魔咒」。
01 三體宇宙中的路人許垚
今年9月的第一天,或許是許垚的高光時刻,也是《三體》IP開發11年來,前路最清晰明亮的一刻。
在經歷了數年的跳票、等待又跳票後,《三體》終於敲定了一家世界級的影視合作方——奈飛。據報導,中國著名科幻作品《三體》三部曲的版權方,遊族旗下的三體宇宙與全球最大付費流媒體平臺Netflix共同宣布,已達成協議聯合開發製作《三體》英文系列劇集。
而打造的主創班底,也是豪華異常。
許垚作為三體宇宙的CEO,高調出席了本場活動,並與不少媒體進行了直接互動和採訪。在此之前,許垚與《三體》的前塵往事鮮少在公眾場合被提及。
根據上海警方通報消息,2020年12月17日17時許,警方接到報警稱,某醫院在診療時發現病患林某(男,39歲)疑似中毒。接報後,警方立即開展偵查。經現場勘查和調查走訪發現林某的同事許某(男,39歲)有重大作案嫌疑。目前,許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央視財經報導:據記者了解,警方通報的林某為遊族網絡董事長林奇。
同事關係、許姓,且同為39歲,這三項信息推測下,輿論已直接將許某認定為三體宇宙CEO許垚。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9月,許垚曾以三體宇宙CEO的身份亮相除夕與奈飛的合作活動,11月許垚還以CEO的身份出現在採訪中,截止發稿前,許垚為三體宇宙(上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且無該企業的任何股權。
企查查顯示,上海奇歆詠巖投資有限公司持股59.15%、蘇州三體執劍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持股17.1%、上海寬娛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持股5%、蘇州三體引力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持股4.5%、林奇持股14.25%。
林奇為該公司實際控制人,受益股份為70.7383%。
2018年12月,遊族組建了新公司「三體宇宙」,專門開發《三體》IP。「三體宇宙」發布時,大劉為此站臺。
「三體宇宙」的意思是,你可以寫三體世界觀裡任何故事,想要商業化運作,得經過「三體宇宙」同意,其實是需要遊族同意。就是告訴同人粉們:你們有組織了,你們可以隨便玩,但想得到利益的時候,就必須要跟資本方進行分帳。網際網路怪盜團《電影難產背後,三體為什麼「流浪」》一文中這樣寫到。
從股權穿透圖中能窺得「三體宇宙」的一隅。
三體宇宙(上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持股60%北京三體宇宙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持股20%上海三體動漫有限公司,持股15.9942%上海果閱文化創意有限公司;上海果閱文化又持股35%北京三體宇宙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這些企業的投資方中,不乏B站、網易、果殼這樣的明星企業。
但這些企業的股東信息中,不見CEO許垚的身影。
02 流浪的版權,撲街的影視化
如果沒有這場投毒,輿論和大眾很難知道許垚在遊族獲得《三體》版權這件事中,扮演著怎麼樣的角色。
第三部死神永生還未出版,《三體》的版權就已經不在作者大劉的手上了。2009年,編劇宋春雨在讀完《三體》後,迅速意識到它巨大的改編價值,於是輾轉找到劉慈欣,提出購買影視改編權。
於是,宋春雨和她的丈夫張番番,一起買下了《三體》的版權。張番番參與買下《三體》版權,還有另一重身份,開始嘗試商業類型片創作的導演。1999 年,張番番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拍過四部電影和兩部電視劇,主要作品有《天使不寂寞》《與你相約》《信箱》以及密室兩部曲:《密室之不可告人》《密室之不可靠岸》。
當時,整個影視行業中,科幻題材並沒有太大的市場。
有報導稱:2009年,張番番和宋春雨以「並不高的價格」從劉慈欣手中買斷了《三體》,將五年期限的改編權、後續影視劇和遊戲開發版權打包買走,據說這個並不高的價格為10萬元。
但這個不高的價格一直成謎。2018年,3月劉慈欣接受採訪,駁斥了《三體》版權只有10萬元的謠言。劉慈欣稱:「誰告訴你只有10萬元?」並稱造謠者「不知羞恥」,至於價格具體多少,劉慈欣並未透露。
2013年9月,張番番夫婦到電影局給《三體》立項。2014 年,為此註冊了一家名為百星社的影視工作室,註冊資本10萬元。
而後便是漫長的尋求投資的過程。據晚點報導:2014年初,張番番在北京盤古七星酒店召開了一場見面會,為《三體》電影項目尋找投資方,國內叫得出名的影視公司都受到了邀請。會上,張番番夫婦除了繼續堅持自己主導創作之外,還提出電影總投資至少需 2個億。
就在此時,林奇和遊族網絡出現了。
2014年8月26日遊族影業成立,成立第三天,宣布參與電影《三體》的拍攝。事實上,遊族影業便是林奇為拿下三體IP版權而設。
據資料顯示:成立於2014年的遊族影業系著名遊戲上市公司遊族網絡的關聯公司,由遊族網絡董事長兼CEO林奇與影視圈著名編劇、作家孔祥照(筆名孔二狗)共同發起創立,孔二狗任遊族影業CEO。
2015年8月,因奪得雨果獎的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雨果獎作為世界科幻小說界最高獎之一,讓《三體》從科幻圈直接出圈,成為自己流量、備受關注的大IP。
據報導,在獲得高關注前,《三體》電影已經進入後期製作環節,同時也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而從張番番、孔二狗、林奇及背後的遊族網絡的資歷上來看,都沒有操刀此類頂級IP的經驗和能力。
據了解,《三體》電影2015年3月18日開機,實拍部分於7月底全部殺青。影片殺青之後才開始尋找特效團隊,進入後期製作階段。當時不少科幻迷質疑:作為一部特效佔比如此龐大的影片,怎麼可能在一年內完成全部的後期?
外行的地方不止如此。
張番番曾經躊躇滿志地表示,為了《三體》項目,自己學了幾年的綠幕技術。對此,三體粉留言吐槽到:「從『綠幕技術』這幾個字就可以知道,張番番對特效的了解還在怎樣的階段。」
在一位電影後期製作人員看來,特效協調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技術流程,也是最考驗特效公司能力的。如何在規定時間交出規定質量和數量的鏡頭,是最難的。而真正意義上的特效大片,需要在影片拍攝過程中就開始介入。「這種前期拍攝潦草,後期指望特效來彌補,影片是要出問題的。」(《三體跳票背後:孔二狗退居二線 4位前高管離職》娛樂資本論)
外行或許只是表面。新浪娛樂曾因此事向當事人進行了了解,據報導:張番番早在與高軍合作時期,就已經與特效公司接觸,並有了一些構想,高軍告訴我們,他還沒有退出的時候,就曾看到過一些設計圖還有精美的畫冊。
甚至後來傳出的50人編劇團隊等匪夷所思的問題,遊族和張番番都各執一詞。
2015年,片方宣稱電影《三體》的拍攝工作已經基本完成轉入後期製作,當時公布電影將於2016年上映,海報有著「2016 coming soon」的字樣。2016年跳票之後,製片人曾經聲稱上映時間不會晚於2017年。
這部前期拍攝潦草、後期特效沒錢、主創團隊內部拉扯的《三體》,然後就再也沒有然後了。
03 拯救三體計劃
「三體宇宙」在原有商業劇本的設定中,應當扮演的是拯救者——版權控制權博弈、產品運營宣發、盈利成本等問題都等待著天降神兵。
之前的遊族影業證明,孔二狗和張番番的合作模式不行。2014年11月,《三體》開機前夕,網上發起了一波懇請遊族、孔二狗和導演張番番放過的呼聲。
「我的微博有上千條評論,都是求別拍,但是求的時候都特別不真誠。這麼不真誠!我想還是拍吧,有錢就是這麼任性。」孔二狗鄭重地放出了這條消息。
張番番夫妻對《三體》的執念更深。張番番作為《三體》版權的持有者,讓自己導演,讓老婆合作當編劇是與投資方談判的核心。
一位遊族前高管曾在媒體採訪中說過:「他們(張番番團隊)很強勢,帶著兩個律師和你談,要改哪裡還可以談,一旦談到導演的問題,就立馬走人,一點餘地也沒有。之前張番番和很多電影公司談過,但都沒有結果。而當時剛成立的遊族影業,作為一個電影行業的創業公司,最終魄力比較大地拿下了。」
新浪娛樂在《獨家調查:揭三體延期背後的權力拉鋸戰》一文中,詳細描述了其中張番番夫妻與遊族之間的博弈和拉鋸。
因為不滿意張番番與其妻子宋春雨打造的版本,孔二狗在接手該項目之後,還曾親自撰寫了另一版劇本。由於劇本並不完善、前期準備不足,第一筆投資很快用完,實拍部分就出現了超支的情況。
這才有了之前提到的後期製作費用不夠的問題。
2015年5月,加盟遊族僅半年的副總裁肖飛離職,創立向上影業並擔任CEO職務,11月,副總裁楊璐離職創立元力影業,也是在這一月份,遊族影業前任CEO韓薇創立熙頤影業,並全資收購遊族美國公司。
遊族影業名存實亡,三年裡連續換了4任CEO。直到2018年1月31日,遊族正式收購張番番和宋春雨的百星社,以1.2億元將《三體》完全賣給遊族網絡,《三體》的局面才開始明朗起來。據媒體統計,至張番番出局時,遊族、參投的光線傳媒和一些其他資方已經投入了2億多元。
今年11月,微信公眾號「智合」發白了一篇《三體宇宙CEO許垚:探索法律人的更多可能》的文章,文中提到了許垚來到三體宇宙的緣由。
許垚希望探索職業發展中更多可能性,「這個時候我遇到了遊族的核心管理層,讓我看到了一些職業上更多變化的可能性,我想加入遊族可能會給我職業發展帶來一些探索機會。」
在上述文章中還提及了許垚在遊族網絡的經歷。加入遊族後,許垚幫助集團快速搭建了完善的風控體系和法律風控團隊,並解決了包括業界聞名的《三體》版權在內的多項歷史遺留問題。
2019年1月,許垚因個人原因辭任上市公司董事,在三體宇宙擔任董事及CEO,負責劉慈欣所著長篇科幻小說《三體》項目。而後,《三體》才開始有條理地動起來。
2019年4月26日,《三體》漫畫官博透露新《三體》電影即將開拍;光線傳媒2019年年報中,提及2020年將發力新《三體》電影;2019年6月,B站宣布正式企業《三體》3D項目;2020年8月,騰訊視頻在年度發布會上公布《三體》中文電視劇開拍。
直到今年9月,奈飛成功PK掉了迪士尼和亞馬遜,也讓三體粉第一次覺得翻拍值得期待。
這些合作中作為CEO的許垚扮演了怎麼樣的角色,外界不得而知。
04 遊到哪裡
頂級IP運營+遊戲影視聯動,是遊族一貫的戰略。而林奇和遊族對《三體》所表現出的執著,也並非熱血和堅持。
在擁有了遊戲主業後,林奇在上市公司以外成立遊族影業以謀求向上遊影視進軍。在遊族影業成立之初,林奇就曾對外界表示,遊戲與影視的跨界融合是雙贏,必須要重視IP的作用。遊族影業做電影將會是「F3模式」,即「網際網路電影(Films)、粉絲經濟(Fans)、免費模式(Free)」的三大融合。
林奇曾表示,遊族要試圖打造「輕迪士尼模式」,根源就在於優質IP,即使單款產品表現不盡如人意,但整個企業可以依靠IP繼續推陳出新,優質IP可以成為一個企業的品牌。
遊族網絡2019年年報開篇講的便是戰略,年報中提到:公司專注於網路遊戲的研發、發行及運營,並在「精品化、全球化、大IP」三個方面形成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從遊族主要產品來看,為大IP戰略,費盡了心機——2016年3月,通過收購BP公司,將《權力的遊戲》IP納入其中。
財報顯示:公司於報告期內先後上線《Game of Thrones Winter is Coming》頁遊以及《權力的遊戲凜冬將至》國內手遊。其中,《Game of Thrones Winter is Coming》頁遊海外已上線英德法葡等14種語言,並五次獲得Facebook全球推薦;《權力的遊戲凜冬將至》手遊未上線即得蘋果官方首頁推薦。公司於報告期內分別在港澳臺、東南亞、韓國以及歐美市場發行由車田正美工作室正版授權的策略卡牌手遊《聖鬥士星矢:覺醒》,該產品成為2019年度海外各區域市場最受歡迎日系策略卡牌手遊之一,並獲得外媒「 2019最佳動漫改編遊戲」「最佳IP授權手遊」等榮譽。
最初負責《三體》開發的是遊族影業,而後變為三體宇宙,在經營上與遊族網絡分離,遊戲歸遊戲,影視歸影視。但從遊族對大IP的渴求,以及三體宇宙的構成來看,野心不止於此。
據此前媒體報導,許垚曾在專訪中表示,目前已開發《我的三體》系列動畫、《三體》廣播劇、與騰訊合作的真人超級網劇、與奈飛合作國際版劇集,《三體》系列電影計劃也已經進入到前期開發階段。
只是,不知林奇之後,遊族將帶著這個投入已超2億的「三體宇宙」遊到哪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