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IP《三體》 影視化進程有多難?

2021-01-11 華西都市網新聞頻道

《三體》小說封面。

  張番番版《三體》電影海報。

劉慈欣

《三體》舞臺劇。

動畫版《三體》。

  12年前出版的《三體Ⅱ·黑暗森林》中,曾有過這樣一段描述:「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
  2020年12月25日晚,遊族網絡發布公告稱,39歲的董事長林奇不幸逝世。2020年下半年,美國流媒體大鱷Netflix從遊族手上買下了《三體》海外拍攝權,由熱門美劇《權力的遊戲》編劇改編,林奇作為美劇《三體》的中方監製,此次疑似中毒身亡,也引發好萊塢方面的強烈關注。外媒稱,這會對該劇的進展帶來未知影響。
  11年前,《三體》的版權費僅標價人民幣10萬元,而如今它的價值足以建成一個商業帝國。《三體》的影視化之路經歷了數次大起大落,過程之艱難險阻,足以寫出另一部紀實小說。

喜得2000元獎金的山西電工

  很多年前,《三體》在文壇火得發紫的時候,有人在網上發帖回憶自己的一位鄰居。這篇文章說,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這個傢伙總是推著一輛老式「二八」上下班,走在街上你不會多看他一眼。他是山西某發電廠的一名電工,其貌不揚。在工作中,他也是典型的不務正業,總是利用工作的空隙偷摸寫作。此人便是劉慈欣。
  1999年,劉慈欣的兩部科幻作品《鯨歌》和《微觀盡頭》發表在了成都的《科幻世界》雜誌上。後來他首發於《科幻世界》的《流浪地球》獲得了中國科幻銀河獎特等獎,當年領取了2000塊錢獎金後,劉慈欣還邀請所有參加頒獎典禮的作者吃了一頓火鍋。
  《流浪地球》獲獎後,劉慈欣的創作靈感井噴,2002年到2005年期間,他憑藉《朝聞道》《地球大炮》《贍養人類》等作品,連續獲得中國銀河獎。
  2006年,劉慈欣開始創作《三體》,此書共三部,由《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組成,分別於2006年、2008年和2011年出版。

10萬元賣出《三體》拍攝版權

  2009年,劉慈欣以10萬元的白菜價將《三體》的影視改編權賣給了導演張番番。張番番1999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拍過兩部電視劇和四部電影,太太宋春雨是他的搭檔。當年宋春雨讀完《三體》後發現了其中蘊藏的改編商機,於是和老公一起輾轉聯繫上了劉慈欣。
  很多人後來覺得當時的大劉瘋了,這麼便宜的價格就把《三體》的影視改編權給賣了,可是在當時,這筆錢對劉慈欣來說,真的是一筆巨款,而且10萬元對那時的科幻小說界而言,已是最高的拍攝版權費了。
  張番番從2011年開始就專心研究《三體》小說。2014年,張番番註冊了一家名為百星社的影視工作室,註冊資本為10萬元。但僅憑百星社的資本實力,根本不足以獨立完成《三體》電影的攝製。當時,張番番夫婦幾乎把行業所有頭部公司都見了一遍。《三體》在網際網路圈很受歡迎,他們因此還找過馬化騰、丁磊以及時任阿里影業CEO的張強等網際網路公司高層。由於張番番夫婦堅持由張番番做導演、宋春雨做編劇,這個要求讓很多大公司都望而卻步,也迫使《三體》的拍攝暫停。
  2014年,《三體》被翻譯成英文出版,在亞馬遜上好評如潮。2015年劉慈欣憑藉《三體》第一部獲世界科幻大會的雨果獎,在亞洲實屬首次,這也標誌著中國躋身世界科幻強國之列。當時書迷和粉絲希望《三體》早日登上大銀幕的呼聲漸高。

攜巨資半道殺入的林奇

  《三體》從國內火到了國外,太多人嗅到這部偉大作品的商機。這其中就有遊族網絡董事長林奇,當時年僅34歲的林奇靠做網路遊戲起家,也是《三體》的鐵粉。2014年4月,遊族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當時市值近200億。上市讓林奇有更多信心去尋求新方向。
  林奇當時多次找到張番番希望能買下《三體》拍攝權,但一直談判未果。感到時不我待的林奇決定,和張番番共同開發《三體》,也同意對方擔任導演,把《三體》拍成電影。一位曾就職於諮詢公司的朋友丟給林奇一個PPT,詳細分析了《星球大戰》和漫威這兩個IP的發展全過程,其中一個數據給他「非常大的刺激」:「Star War全生命周期裡共賣出近千億美元。」那時,遊族憑藉手遊業務一年賺十幾億人民幣。「我要是弄這麼一個東西,就可能在幾十年裡面弄出千億美元來。」
  2014年8月26日,遊族影業正式成立,林奇讓曾在小馬奔騰影業任職的孔二狗擔任CEO。公司成立第三天就官宣電影《三體》的拍攝。2015年,張番番眼看改編期限即將截止,才臨時找來馮紹峰和張靜初開始拍攝電影《三體》。有當年看過《三體》樣片的人說,雖然沒有對原著亂改,但拍得沒有起伏,平淡得不像一部電影。2016年7月,《三體》電影傳出無限期擱置的消息,這引來網友的一片罵聲。
  2020年下半年,美國流媒體大鱷Netflix從遊族手上買下了《三體》海外拍攝權,由熱門美劇《權力的遊戲》編劇大衛·貝尼奧夫(David Benioff)和D.B.韋斯(D.B.Weiss)聯手改編。林奇作為美劇《三體》的中方監製,此次他疑因中毒身亡,也引發好萊塢方面的強烈關注。外媒稱,這會對該劇的進展帶來未知影響。

光線接棒打造新《三體》電影

  《三體》影視項目在不斷的啟動、暫停、啟動、暫停中來回循環,影迷們也漸漸失去耐心。直到2019年根據劉慈欣另一部科幻小說改編的電影《流浪地球》上映時,《三體》電影才又被影迷們憶起。當時林奇也看了這部「中國科幻影片的開山之作」,他曾說:「光看海報都讓你激動」,並坦言自己當時手中的《三體》可以達到這個效果。
  事實上,遊族從獲得《三體》IP 開始,並沒有推出過任何一款成功的產品。《三體》電影的失敗直接暴露了遊族影業自己無法執行如此大規模的影視項目,與外部合作其實是唯一出路。
  此前,光線傳媒發布的2019年年報中提到,新版《三體》電影目前正處於籌備階段。2020年4月26日,《三體》漫畫官方微博也透露,新《三體》電影即將開拍,並表示該項目已籌備了4年時間,進展緩慢的原因除了劇本打磨問題,還有特效製作,導演希望畫面特效能還原小說中展現的情景。

動畫、舞臺劇版《三體》最先襲來

  相比電影的無限延期,舞臺劇成為《三體》IP矩陣中率先登場的產品。2016年,《三體:地球往事》舞臺劇首演,總票房突破億元;2019年《三體II:黑暗森林》首演,但口碑兩極分化,再加上舞臺劇受眾較小的原因,此系列最終並未掀起巨大的熱潮。
  而在小熒幕上,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2019年5月電視劇備案公示中顯示,改編自劉慈欣同名科幻小說的《三體》已通過備案,於2019年9月開拍,共24集,電視劇製作周期為12個月。
  2020年8月2日,騰訊視頻舉行年度發布會,宣布《三體》電視劇版將由楊磊執導,張魯一、于和偉、王子文、林永健、李小冉等主演。12月14日,劇版《三體》正式殺青,官方還放出一波殺青劇照和角色定妝照。不過該劇播出時間未定。
  動漫方面,2019年6月26日,bilibili正式宣布改編自《三體》的動畫項目啟動,這個項目是B站與藝畫開天共同推進的。藝畫開天2020年上線的《靈籠:INCARNATION》口碑和播放量雙高,被譽為能和好萊塢動畫片一戰的良心之作,因此動畫版《三體》也被很多粉絲看好,從推出的預告片看,值得期待。據了解,動畫版《三體》確定將於2021年正式上線。
  據稱,劉慈欣也很期待《三體》動畫版。而對於藝畫開天來講,該片無疑是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動畫行業一直探尋「破圈」的訴求,而擁有龐大書迷和極高知名度的科幻作品《三體》,無疑是自帶「破圈」流量的項目。
  此前,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藝畫開天創始人兼CEO阮瑞說:「目前整個劇本開發到了中後期,導演團隊和美術很早就介入了。而原畫設定、場景概念設計等都積累了很多,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也有觀眾擔心接下《三體》的藝畫開天,會因此影響到《靈籠》的後續製作。阮瑞明確表示,兩者之間不會有衝突。

  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

相關焦點

  • 科幻IP《三體》影視化進程有多難?
    《三體》的影視化之路經歷了數次大起大落,過程之艱難險阻,足以寫出另一部紀實小說。喜得2000元獎金的山西電工很多年前,《三體》在文壇火得發紫的時候,有人在網上發帖回憶自己的一位鄰居。這篇文章說,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這個傢伙總是推著一輛老式「二八」上下班,走在街上你不會多看他一眼。他是山西某發電廠的一名電工,其貌不揚。
  • 《三體》影視化進程有多難?市值百億的上市公司六年拍不出一部成片
    如同一個詛咒,手握《三體》IP的林奇最終成了別人「槍下的獵物」。林奇之死,再次讓人深刻感受到《三體》並不是單純的科幻小說,而是一部剖析人性的巨著。11年前,《三體》的版權費僅標價人民幣10萬,而如今它的價值足以建成一個商業帝國。在這段時間裡,《三體》的影視化之路也經歷了數次大起大落,過程之艱難險阻,背後折射出的人情事故,足以寫出另一部紀實小說。
  • 國創發布會被《三體》強勢刷屏,世界級科幻巨著影視化引期待!
    這其中還有B站重磅彩蛋《三體》動畫,作為影視化的「困難戶」,《三體》終於有所突破,B站正式宣布《三體》動畫將於2021年正式上線。《三體》動畫項目自打公布以來就備受矚目,僅僅兩支PV就在B站狂攬156萬追番、800萬播放、19萬投幣,在數據上足以匹敵部分開播一整季的動畫作品。
  • 《三體》影視化有多難?百億公司六年拍不出成片
    12年前出版的《三體Ⅱ·黑暗森林》中,曾有過這樣一段描述:「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如同一個詛咒,手握《三體》IP的林奇最終成了別人「槍下的獵物」。林奇之死,再次讓人深刻感受到《三體》並不是單純的科幻小說,而是一部剖析人性的巨著。
  • 董事長疑被投毒致死後,《三體》影視化怎麼辦?
    經現場勘查和調查走訪,發現林某的同事許某(男,39歲)有重大作案嫌疑。目前,許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相關偵查工作正在進一步開展中。微博截圖據《新京報》報導,有業內人士表示,警方通報的嫌疑人許某即許垚。此前,他曾以三體宇宙CEO的身份亮相。而就在23日當晚,遊族網絡發布的自願性信息披露公告還稱,林奇「身體狀況穩定並在持續好轉」。
  • 《三體》的影視化,究竟為啥這麼難?除了缺錢,這3點也是硬傷
    不知道咱們有沒有關注到一個消息,那便是《三體》攜手全球最大的付費流媒體平臺Netflix,一起聯合敞開製造《三體》英文系列的劇集!這對於所有喜歡 劉慈欣 《三體》小說的讀者以及科幻愛好者來說,都算得上是一個福音!但與此同時,也有不少人對這部劇是否真能製造出來,持懷疑態度。
  • 中國IP全球化!《三體》確認開發英文劇集
    《三體》艱難的影視化歷程資料顯示,2014年11月,遊族網絡成立子公司遊族影業,在成立儀式上宣布公司買下科幻小說《三體》的影視改編權,單片投資約2億元,將拍攝6部影片。直到三體宇宙、遊族集團與Netflix聯合開發製作《三體》劇集的消息曝光,並公布了陣容豪華的製作團隊,才讓粉絲們再次看到影視化的希望。科幻IP改編難度不止於特效同樣是劉慈欣作品的《流浪地球》,2019年上映,票房累計突破46億元,創下了多項行業新紀錄。
  • 攜手Netflix拍英文劇集,《三體》影視化之路破局?
    9月1日,劉慈欣的科幻作品《三體》三部曲的版權方三體宇宙和遊族集團與全球最大付費流媒體平臺奈飛(Netflix)共同宣布,將聯合開發製作《三體》英文系列劇集。消息一出,立刻引發中國科幻迷和影迷的關注。從2009年賣出版權,2013年電影立項到2019年無疾而終,期間歷經了漫畫、動畫,再到電影、電視劇的籌備……作為中國第一原創科幻IP,《三體》的影視化一波三折。此次牽手Netflix,是否意味著這部科幻巨著的影視化之路從此破局?
  • 要說中國科幻榜一IP,除了劉慈欣的《三體》,恐怕沒有哪個擔得起
    要說中國科幻第一IP,除了劉慈欣的《三體》,恐怕沒有哪個擔得起。——這部被視為「中國科幻文學裡程碑」的作品,在國內的銷量已突破2100萬冊。出版14年,被翻譯成 16 個語種,包攬 9 項世界頂級科幻大獎。歐巴馬評價《三體》太有想像力,背景宏大,非常有趣。
  • 郭帆拍流浪地球花6年,三體10年拍不出,改編劉慈欣到底有多難?
    同時,劉慈欣在很早的時候就曾談到過,《三體》的影視改編難度非常大,想在視覺、故事層面完美實現《三體》影視化比較困難。《三體》最大的問題不是太長,涉及的概念太多,而是主題太複雜。對於科幻電影來說,背景可以複雜,故事可以複雜,但主題一定不能複雜,不然無異於影視化上的自殺。
  • 《三體》的影視化難產史,終於要終結了!網飛和騰訊,你更看好誰?
    圖說:網飛官宣消息一出,中國科幻迷大呼期待。《三體》宇宙,這次真的要成了?影視化,不容易《三體》的影視化改編消息最早可以追溯到2009年,但11年過去了,未見一部真正的影視作品。不久之後,《三體》小說於2015年8月獲得了世界科幻小說界最高獎之一的雨果獎,可惜影片臨近上映,遊族影業遭遇人事變動,特效公司被換、素材無法使用,《三體》上映遭遇無限期推遲,至今未見成片。劇版《三體》也早在2016年就曾出現在備案信息中,導演據傳為執導過《離婚律師》《何以笙簫默》等劇的楊文軍。
  • 科幻IP《火星孤兒》將改編電視劇 2021或成國內科幻劇集元年
    在2019年春節檔,《流浪地球》以絕塵之姿斬獲46億票房,成為影視作品商業化以來,中國科幻電影首部現象級本土「破圈」之作,也由此揭開中國科幻文學影視化高歌猛進的序幕。近日,另一部國內科幻小說翹楚之作《火星孤兒》又傳出影視化消息。
  • 那麼多《三體》影視化項目,這家美國視頻網站的似乎最靠譜
    又有一家公司要拍《三體》了。9月1日,三體宇宙、遊族集團與美國流媒體巨頭Netflix共同宣布,已達成協議將聯合開發製作《三體》英文系列劇集。而這是Netflix成功PK掉了強大競爭對手迪士尼和亞馬遜的結果。
  • 電視劇《三體》殺青 秉持科幻初心構建真實科幻世界
    近日,由企鵝影視、三體宇宙、靈河文化出品,楊磊執導,張魯一、于和偉、陳瑾、王子文、林永健、李小冉主演的電視劇《三體》殺青並發布「殺青特輯」。該劇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說《三體》,講述了納米物理學家汪淼(張魯一 飾)與刑警史強(于和偉 飾)聯手破解三體文明在地球製造恐慌的真相,並由此展開一系列調查與對抗的故事。
  • 《三體》拍成電影,有個難題堪稱無解,關鍵是還繞不過去
    《三體》作為一個大ip,一直以來都有拍成電影的消息佔據了各大娛樂媒體的頭條。不僅是美國好萊塢打算拍《三體》,其實早在2015年的時候就有公司想要拍攝,但最終由於種種原因,這個項目就這麼美了。對於很多粉絲來說,對《三體》影視化可謂是既有期待又有恐懼。
  • 《三體》影視化為何一直難產?劉慈欣後悔不已:我就不該出賣版權
    如果真有時空穿越機,劉慈欣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返2009年,全力阻止自己不要用10萬塊的「白菜價」賣掉《三體》的版權,而且還是遊戲和影視的永久版權!劉慈欣事後懊悔不已:「當時我的其他作品還有人來問,有的還轉讓出去了,但是《三體》無人問津。」一時衝動,他低價出讓了《三體》的版權。而撿了大便宜的買,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導演,根本無法將恢弘的《三體》完全影視化。
  • 三體魔咒:流浪的版權,撲街的影視化
    在林奇的去世相關消息下,有網友評論到:看似是一個大IP製作時的波折,實際上背後的較量快比電影本身精彩了。從張番番夫婦低價收購版權而後執意當《三體》導演被全網罵,到孔二狗退居二線、團隊四高管離職,電影版《三體》爛尾跳票,再到如今的林奇被害一案,手握《三體》這一大IP的人,似乎都沒繞開這個「魔咒」。
  • 盤點最值得期待改編影視的科幻神作,《三體》排名第一!
    隨著《流浪地球》的大火,也重燃了國人對國產科幻影視的強烈期待。事實上,已經在有很多作者投身到原創科幻的創作當中,為國產科幻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今天,就為大家盤點最值得期待改編影視的科幻神作!《三體》劉慈欣作為科幻迷來說,還有什麼比在大熒幕上看到《三體》更讓人激動和期待的呢?雖然劉慈欣老師的《流浪地球》率先推出電影,但作為星雲獎獲獎作品的《三體》,可以說兼備了一部優秀電影所需要的宏大場面和出類拔萃的世界觀,「三體文明」對於不讀科幻的人來說,恐怕耳邊也是經常能夠聽到。
  • 《流浪地球》原著作者劉慈欣最強IP《三體II:黑暗森林》改成舞臺劇...
    要知道,雨果獎之前的獎項總是偏愛歐美國家的科幻小說,就連戲劇表現這種獎項,都是頒給了《銀河護衛隊》、《地心引力》、《復仇者聯盟》這樣的重工業科幻片。可見《三體》是得有多「硬核」,才能在這一堆老外中擠出頭。這一把雨果獎,簡直替中國人揚眉吐氣。
  • 上市公司董事長疑中毒身亡,《三體》坎坷的影視化之路再臨變數
    (1)三體宇宙始末對於不了解遊戲行業的人來說,知道遊族網絡和林奇,恐怕還是來自於之前遊族網絡提出的《三體》宇宙的雄心勃勃計劃。「恰好」林奇和有投毒嫌疑的許垚正是最早提出《三體》宇宙的關鍵兩人。在2009年,《三體》的版權被導演張番番夫婦用10萬元就買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