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董事長疑中毒身亡,《三體》坎坷的影視化之路再臨變數

2021-01-10 新青年思維

來源:大白話時事

最近有件事情在財經圈引發比較大關注,那就是遊族網絡的董事長林奇被疑似投毒,並於昨天搶救無效去世。

今天文章會來分析一下這件事情。

我之所以會比較關注這件事情,是因為我很喜歡《三體》這本小說。要不是這樣,我估計也不會寫這件事情。

(1)三體宇宙始末

對於不了解遊戲行業的人來說,知道遊族網絡和林奇,恐怕還是來自於之前遊族網絡提出的《三體》宇宙的雄心勃勃計劃。

「恰好」林奇和有投毒嫌疑的許垚正是最早提出《三體》宇宙的關鍵兩人。

在2009年,《三體》的版權被導演張番番夫婦用10萬元就買到了。

2014年,作為《三體》小說迷的林奇,打算把《三體》拍成電影,就找到了張番番夫婦。

不過呢,張番番手裡拿著版權,要求張番番自己當導演,張番番老婆當編劇,這使得《三體》電影版成了夫妻檔。

畢竟版權在對方手裡捏著,林奇作為投資方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但沒想到,這個張番番拍出來的電影實在是質量堪憂,結果本來要在2016年上映的三體,就只能不斷延期,最後據說是因為拍出來的效果實在太差,林奇實在拿不出手,最後就終止這部電影的上映。

經過這件事情後,林奇一直想要把版權從張番番夫婦手裡買回來。

這個時候,遊族網絡作為上市公司手裡還是很有錢的,林奇最終在2018年咬牙以1.2億元的天價買下了三體版權。

張番番夫婦用10萬價格買的三體版權,最終用1.2億的價格出手,成為最大贏家。

至於在這次事件裡有投毒嫌疑的許垚,他曾經是復星集團的法律顧問,他在2017年入職遊族網絡半年後,就幫助林奇高價買下三體版權。

因為這個緣故,林奇在高價買下三體版權後,就對許垚委以重任,讓許垚出任新創立的三體宇宙企業的CEO。

於是,遊族網絡提出的雄心勃勃的三體宇宙計劃,就被一個這樣法律界人士跨界牽頭執行。

在今年9月份遊族網絡宣布和奈飛合作拍攝《三體》的英文版連續劇。

這件事情當時也上了熱搜,也出來很多段子。

但所有人都沒想到,林奇和許垚這兩個三體宇宙的提出者,最終會以這樣的結局結束。

這件事情出來後,因為有「上市公司董事長」「同事投毒」等諸多要素,也一時間成為一個熱點,有很多人對事件原因做各種猜測,還有很多沒有真憑實據的各種小道消息到處亂傳,不少還是有桃色噱頭。

對於這種沒有實據的小道消息,我是不會去跟著亂傳,所以這裡不會涉及那些無實據的猜測,具體還是等警方的調查結果公布。

不過因為我一直關注《三體》的影視改編進程,所以之前是有注意到一個事情。

那就是在今年9月份,遊族網絡宣布跟奈飛合作要拍《三體》的連續劇的時候,曾經公布的製作名單裡,並沒有出現許垚的身影。

當時《三體》英文版連續劇的這份主創名單出來後,引發很大關注。

因為合作方奈飛是世界上最大的付費流媒體平臺,並且以2270億美元位居美國五大網際網路企業之一。

美股一直有FAANG這五大網際網路巨頭的說法,其中的N就是指Netflix。

包括很有名的《權利的遊戲》美劇,其兩名導演後來跳槽到奈飛。

而本次《三體》英文版的主創團隊就是以《權利的遊戲》這兩名導演為主。

從這份主創名單裡可以看到,《三體》小說作者劉慈欣是作為製作顧問,同時監製方裡遊族網絡方面有林奇和趙驥龍,但是唯獨就是不見許垚的身影。

所以,雖然現在還不清楚許垚投毒的動機,這得等警方的調查結果公布。

但雙方肯定是存在一些比較深的矛盾,至於這樣的矛盾是什麼,就不得而知了,我也不太想去瞎猜。

(2)遊族網絡的信批問題

在這次事件裡,遊族網絡作為上市企業的表現,卻讓人大跌眼鏡,也體現我們很多上市公司遇到這樣負面新聞的一個本能反應用「謠言」來闢謠。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的報導,林奇是12月16日18點15分左右到了醫院。

按照這個報導,實際上在12月17日,林奇的情況基本已經是很危急,甚至到了已經基本可以判定腦死亡的狀態,只是還尚未給出正式診斷。

但是,在12月23 日,遊族網絡發布公告,稱近期接到董事長兼總經理林奇家屬的通知,林奇日前因身體不適入院,經治療目前身體狀況穩定並在持續好轉。

林奇從12月16日入院,並在12月17日已經很危急,而這個消息是到了12月23日才開始在網絡上快速傳播,這已經過了6天,關於林奇的病情在了解內情的人裡應該是已經很明朗。

但遊族網絡仍然一直駁斥網絡上傳播的「謠言」。

甚至出現,上市公司早上剛闢謠沒有投毒,結果到了下午警方的通報,才讓投毒的說法得到了進一步確認。

而後在投毒說法確認後,還曾經發了一封公開信,一直聲稱林奇身體狀況穩定並在持續好轉。

然而昨天林奇的去世,卻也讓遊族網絡的這樣聲明,遭到了強烈質疑。

如果說你不是上市公司就算了,既然是上市公司就要對全體股東負責,做好透明的信息披露是最基本的職責。

我們今年搞註冊制,再加上瑞幸咖啡財務造假的事情,這讓我們一直把健全國內資本市場的信息披露機製作為很重要的事情。

不出意外的話,遊族網絡這次信息披露的問題,是很可能會被質詢的。

遊族網絡今年股價一直走的很不理想。

在今年7月份跟隨大盤暴漲一波後,就很快出現暴跌,股價在12月16日之前已經腰斬。

然而詭異的是,在12月17日,已經腰斬後的遊族網絡股價再度暴跌5%,並且連續數日下跌。

可見,有一些「聰明」的場內資金,應該是在12月17日就得到了林奇入院的消息。

然後等到大多數散戶都知道這件事情,是等到了12月23日,而這個時候,遊族網絡的股價已經連續暴跌一大波了。

這樣的消息不透明、不對稱問題,讓散戶投資者損失慘重。

沒有在12月16日林奇入院後,第一時間公告其信息,是遊族網絡信息披露不透明問題。

在12月23日林奇病危的消息在網際網路上熱傳後,遊族網絡進行各種闢謠,否認林奇病危,這有披露虛假信息的嫌疑。

所以,在昨天林奇不幸去世後,遊族網絡還需要給股東和市場一個交代。

其實我們的上市公司一直有一個問題,就是沒有上市公司的自覺。

很多企業家,上市後仍然把企業當做是自己的。

但世界上哪有那麼好的事情。

上市讓這些企業家的巨額財富得以高估值變現,但你又不想對股東負責,什麼便宜都被這些企業家佔光了。

甚至像之前康美藥業和康得新這樣的,企業家自己因為高負債高槓桿問題導致資金鍊緊張,就把手伸到上市公司裡,肆無忌憚的把上市公司掏光。

這種沒有一點上市公司自覺的問題,是一直普遍存在的。

而很多公司的管理層,只對公司創始人負責的心態,包括形同虛設的監事,都很難讓企業有這種為廣大股東負責的自覺。

這是我們在資本市場建設的道路上,如何真正保障中小投資者的利益,仍然還需要花很大精力去完善的事情。

(3)給歲月以生命

最後再來說說林奇這個人。

我對他不了解,就不隨便去評價他,逝者已矣。

不過單單說拍攝《三體》影視版的事情上,林奇確實是很用心的想把三體拍好,單純就這點來說,我還是比較敬佩他的。

從一開始因為版權在張番番夫婦手裡,而張番番很固執的堅持要自己當導演。

但說實話,誰都知道張番番沒有這個能力把三體拍好。

就這樣,林奇在2014年開始投資了4億(實際有沒有花那麼多就不知道了),來給張番番拍攝《三體》電影版。

結果據說張番番把三體拍的像「PPT」。

後來,2015年8月22日,三體獲得了雨果獎,開始真正大紅大紫。

這使得正在拍攝的三體電影就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這種情況下,林奇並沒有貿然把粗製濫造的三體電影版給推出市場,按照他的說法,他不能毀了三體這個IP。

後來,因為張番番一直堅持要自己當導演,這使得林奇不得不高價把版權從張番番手裡買回來,花了有1.2億,這確實是一個天價。

在買回三體版權後,林奇就成立了三體宇宙這家企業,還推出了一個全新的《三體宇宙》開發方案:三部電影、兩部國產電視劇、一部六季英文劇集、三季以上的動畫……

隨後,三體的影視化開始按下了加速鍵。

2019年5月,備案公示信息顯示,《三體》將被改編為電視劇,並已通過備案。電視劇將於9月開拍,共24集。

2019年6月,《三體》動畫項目啟動;十月文化公告稱,《大聖歸來》導演田曉鵬將出任《三體》導演。

2020年9月,遊族宣布和奈飛聯合開發製作《三體》英文系列劇集。

這一系列動作都表明,林奇確實是用心,並且花了很大投資,想把三體這個IP給拍好。

不過林奇自己的主業,遊族網絡的業績最近兩年卻並不怎麼樣。

在2018年創下年利潤10億的峰值後,2019年遊族網絡利潤驟降到2.57億元,可能就是因為燒了太多錢在三體宇宙的各個項目推進上。

這也體現在林奇作為遊族網絡的控股股東,把其手上持有的78%股份都質押出去,來換取現金流。

並且過去一年時間裡,林奇一直在大手筆減持自己手裡的股份。

在今年3月份的時候,林奇還持有遊族網絡2.74億股,到了9月30日,就只持有2.2億股,減持了5000萬股,按照遊族網絡今年平均20元的價格,累計減持套現了10億元。

林奇心中的《三體宇宙》給人感覺一下子鋪的太大了,這可能跟林奇的性格有關心。

正常來說,應該先抓準某一個點,比如說先專精把電影拍好,要麼先專心把連續劇拍好,但林奇卻是一下子全面鋪開……

但這個確實把這個步子給一下子邁太大了,太燒錢了。

可能就像林奇自己之前在接受採訪時說的那樣,他最害怕的就是把「三體」毀了。

所以,我作為同樣喜歡《三體》小說的人,我還是希望《三體》的影視化之路在歷經坎坷之後,能繼續拍下去,並且拍好。

劉慈欣小說改編的《流浪地球》電影的出現,讓我們對中國的科幻電影重燃希望,也對中國的電影工業化之路充滿信心。

但是《流浪地球》如果說只是一個意外驚喜,那麼《三體》就承載著太多人的期待。

重壓之下,想要拍好《三體》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更何況《三體》本身也是最難拍的那種類型電影,需要燒很多錢才有可能拍好。

所以,我個人也是衷心期望,在林奇去世之後,《三體》最終仍然能被拍好,能精彩的呈現在熒幕面前。

「給歲月以文明」,同樣也是「給歲月以生命」。

相關焦點

  • 《三體》電影為何頻頻跳票,上市公司董事長被毒身亡,找到原因了
    #《三體》電影與上市公司董事長,本來看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由於《流浪地球》的成功,有力地證明了劉慈欣的科幻小說是具有改編潛力的,也讓《三體》被改編成電影更加的令人期待。《三體》系列小說是成功的,但是《三體》的影視化是失敗的,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就要說到今天的另外一個主角了,上市公司遊族網絡的創始人林奇。《三體》的優秀毋庸置疑,就憑它曾經獲得過星雲獎和雨果獎的最佳長篇小說這點,就足以傲視群雄了。
  • 董事長疑被投毒致死後,《三體》影視化怎麼辦?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 宋宇晟)很難想像,6年前宣布要拍《三體》電影的遊族會以這一方式重回公眾視野。資料圖:林奇疑似被投毒後,董事長去世12月25日晚,遊族網絡發布公告:公司董事長暨總經理、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林奇因病救治無效於當日逝世。此消息一出,算是為持續多日的傳言與猜測劃上了一個句號。
  • 《三體》影視化進程有多難?市值百億的上市公司六年拍不出一部成片
    如同一個詛咒,手握《三體》IP的林奇最終成了別人「槍下的獵物」。林奇之死,再次讓人深刻感受到《三體》並不是單純的科幻小說,而是一部剖析人性的巨著。11年前,《三體》的版權費僅標價人民幣10萬,而如今它的價值足以建成一個商業帝國。在這段時間裡,《三體》的影視化之路也經歷了數次大起大落,過程之艱難險阻,背後折射出的人情事故,足以寫出另一部紀實小說。
  • 攜手Netflix拍英文劇集,《三體》影視化之路破局?
    從2009年賣出版權,2013年電影立項到2019年無疾而終,期間歷經了漫畫、動畫,再到電影、電視劇的籌備……作為中國第一原創科幻IP,《三體》的影視化一波三折。此次牽手Netflix,是否意味著這部科幻巨著的影視化之路從此破局?
  • 科幻IP《三體》影視化進程有多難?
    2020年12月25日晚,遊族網絡發布公告稱,39歲的董事長林奇不幸逝世。2020年下半年,美國流媒體大鱷Netflix從遊族手上買下了《三體》海外拍攝權,由熱門美劇《權力的遊戲》編劇改編,林奇作為美劇《三體》的中方監製,此次疑似中毒身亡,也引發好萊塢方面的強烈關注。外媒稱,這會對該劇的進展帶來未知影響。
  • 《三體》影視化有多難?百億公司六年拍不出成片
    在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裡曾出現過兩次。12月25日晚,遊族網絡發布公告稱,董事長林奇不幸逝世。許多《三體》粉絲看到這則讓人錯愕的新聞後,立刻想到了這句頗為有名的臺詞。12月23日下午,林奇被公司高層投毒的事情被媒體爆出,當時遊族方面還稱他的「身體狀況穩定」,沒想到不到48小時之後,這位年僅39歲的商界奇才就撒手人寰。
  • 科幻IP《三體》 影視化進程有多難?
    2020年下半年,美國流媒體大鱷Netflix從遊族手上買下了《三體》海外拍攝權,由熱門美劇《權力的遊戲》編劇改編,林奇作為美劇《三體》的中方監製,此次疑似中毒身亡,也引發好萊塢方面的強烈關注。外媒稱,這會對該劇的進展帶來未知影響。  11年前,《三體》的版權費僅標價人民幣10萬元,而如今它的價值足以建成一個商業帝國。
  • 《三體》的影視化難產史,終於要終結了!網飛和騰訊,你更看好誰?
    《三體》宇宙,這次真的要成了?影視化,不容易《三體》的影視化改編消息最早可以追溯到2009年,但11年過去了,未見一部真正的影視作品。2014年,收下《三體》改編權的上海遊族影業宣布要以單部2億元、總計12億元的投資額拍攝6部《三體》電影。
  • 關於《三體》電影,最近又有了新的說法
    如果把《三體》這樣的IP幹砸了,拿出一堆做的很爛的東西,這個可能要背負一輩子的罵名。」就在2020年12月25日晚,遊族網絡董事長暨總經理林奇離奇死亡,據傳與《三體》有關。林奇的意外死亡,又讓《三體》的一系列影視化作品開發,再一次變得撲朔迷離。
  • 三體魔咒:流浪的版權,撲街的影視化
    12月25日晚間,上市公司遊族網絡(002174.SZ)發布公告稱,當日收到公司董事長暨總經理、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林奇先生家屬的通知,林奇因病救治無效於2020年12月25日逝世。公告發布不久,遊族官方公眾號發布《再見少年》。全文不過百字,配上了一張圖,圖中謄寫的是《三體》名句「給歲月以文明」下,落款人為林奇。企業的創始人和實際控制人,往往關乎著一個企業的生死存亡。
  • 董事長疑被投毒致死後,《三體》影視版該何去何從?
    資料圖:林奇12月25日晚,遊族網絡發布公告:公司董事長暨總經理、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林奇因病救治無效於當日逝世。此消息一出,算是為持續多日的傳言與猜測劃上了一個句號。此前,他曾以三體宇宙CEO的身份亮相。而就在23日當晚,遊族網絡發布的自願性信息披露公告還稱,林奇「身體狀況穩定並在持續好轉」。「上述事項未對公司正常運行產生影響。公司管理層勤勉盡責、正常履職,確保公司經營的持續穩定,目前公司業務經營管理情況一切正常。」
  • 《三體》的影視化,究竟為啥這麼難?除了缺錢,這3點也是硬傷
    值得一提的是,最初「遊族影業」的CEO孔祥照在剛籤下《三體》版權的時分,還叫囂著:「必定要我國人自己來拍,要毀也要毀到咱們我國人手裡。」但事實證明,這些好像都沒有實現。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三體》的影視化這麼困難呢?
  • 國創發布會被《三體》強勢刷屏,世界級科幻巨著影視化引期待!
    這其中還有B站重磅彩蛋《三體》動畫,作為影視化的「困難戶」,《三體》終於有所突破,B站正式宣布《三體》動畫將於2021年正式上線。《三體》動畫項目自打公布以來就備受矚目,僅僅兩支PV就在B站狂攬156萬追番、800萬播放、19萬投幣,在數據上足以匹敵部分開播一整季的動畫作品。
  • 掌門人疑被投毒身亡:心系《三體》、坐擁68億財富,難逃人心的黑暗...
    這是今年9月遊族集團與奈飛宣布聯合開發製作《三體》系列劇集時,林奇作為監製對劇版《三體》的美好願景。然而誰也不曾想到,這位39歲的年輕企業家如今再也沒有機會見證這部作品的誕生。12月25日,遊族網絡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董事長暨總經理、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林奇家屬的通知,林奇因病救治無效於2020年12月25日逝世。
  • 《三體》影視化的黑暗森林裡,誰向林奇扣動了扳機?
    不知熟讀小說多少遍的遊族網絡CEO林奇會不會想到,無需跨越種族與物種,他在現實中創立的公司已然有了黑暗森林的味道,而他更難以預料的是,他親自扶持的三體宇宙開發人,會成為向他開槍的「獵人」。12月23日下午,有爆料稱,遊族網絡董事長林奇被高層投毒,林奇經ICU搶救後腦幹受損。
  • 那麼多《三體》影視化項目,這家美國視頻網站的似乎最靠譜
    又有一家公司要拍《三體》了。9月1日,三體宇宙、遊族集團與美國流媒體巨頭Netflix共同宣布,已達成協議將聯合開發製作《三體》英文系列劇集。而這是Netflix成功PK掉了強大競爭對手迪士尼和亞馬遜的結果。
  • 馮紹峰主演《三體》,耗時五年製作,如今配角人氣都比他高
    國內的科幻電影不知道大家清楚多少,實際上科幻電影對於世界來說都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題材,隨著科技的發達,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看這些科幻電影,但是對於中國科幻電影之路來說似乎有點過於坎坷。
  • 《三體》十年電影夢成空,粉絲又擔心起電視劇版
    但這一超級IP(智慧財產權)的影視之路開展得並不順利。2014年至今,從電影版到電視劇版,幾經沉浮,《三體》最終擬以電視劇形式展現超越宇宙的輪迴史。業界認為,版權持有方的上述選擇,有版權到期前的補救之嫌,也是無奈之舉。畢竟,以《三體》的龐大格局,一部電影很難去承載。
  • 《三體》確認開發英文劇集
    《三體》艱難的影視化歷程資料顯示,2014年11月,遊族網絡成立子公司遊族影業,在成立儀式上宣布公司買下科幻小說《三體》的影視改編權,單片投資約2億元,將拍攝6部影片。今年6月,《大聖歸來》導演田曉鵬創立的「十月文化」發微博,稱田曉鵬導演將拍攝真人院線電影《三體》。8月2日,騰訊視頻舉行年度發布會,宣布《三體》電視劇版將由楊磊執導,張魯一、于和偉、王子文、林永健、李小冉等主演。相比這些遲遲未見效果的影視化動作,《三體》動畫化倒是先與觀眾見面。
  • 25號聖誕節,39歲遊族網絡董事長林奇疑似被同事下毒,不幸身亡
    今年9月2日,《三體》三部曲的版權方——三體宇宙和遊族集團,以及全球最大的付費流媒體平臺奈飛,共同宣布達成協議,共同開發製作《三體》英語系列。林奇獲得了《三體》的版權,但是,《三體》放在三體宇宙(上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下面,「三體宇宙」成立於2018年12月10日,註冊資本2105.263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