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創發布會被《三體》強勢刷屏,世界級科幻巨著影視化引期待!

2020-12-05 ACG動漫控

在11月17日舉辦的國創動畫作品發布會上,B站一口氣發布了40部國產動畫,不僅在數量上達到新高度,在內容與類型上也更加豐富,漫改、遊戲改、冒險、都市、科幻.....等等。這其中還有B站重磅彩蛋《三體》動畫,作為影視化的「困難戶」,《三體》終於有所突破,B站正式宣布《三體》動畫將於2021年正式上線。

《三體》動畫項目自打公布以來就備受矚目,僅僅兩支PV就在B站狂攬156萬追番、800萬播放、19萬投幣,在數據上足以匹敵部分開播一整季的動畫作品。除了B站外,微博的關注度也超高,《三體》動畫首支正式PV上線當晚,就火速衝上微博熱搜,這已經是《三體》動畫項目第二次登上熱搜,上次則是發布概念PV時,僅兩支PV就兩度登上熱搜,由此可見,《三體》動畫項目的關注度有多高。除了B站站內和社交平臺外,像新華社、中國新聞網、長江日報等主流媒體,也均對《三體》動畫有大篇幅的報導。作為能夠單槍匹馬將中國科幻文學提升至世界水平的文學作品,《三體》的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

無論《三體》改編成電影、電視劇或者動畫,製作水準都是書粉與觀眾關切的重點。《三體》動畫項目由B站出品、三體宇宙和製作方藝畫開天聯合出品,此次製作方藝畫開天帶來的正式PV再次刷新了大家對國產動畫的認知。此次《三體》動畫的首支正式PV則將切入點換成了三體中的靈魂人物「葉文潔」,將葉文潔、陽光、智子三者融入同一個短片中,迅速就能讓人想起《三體》小說無比精妙的故事設計。在畫面呈現上細到微小塵埃、大到星空宇宙都面面俱到,在《三體》小說中經典的太空電梯、城市建設、太空場景都有體現,尤其最後40秒以智子視角觀察人類地球的超長鏡頭,非常震撼又讓人回味無窮。

對於製作公司藝畫開天來講,能夠製作一部這樣的國民史詩級科幻作品,想必也是驕傲與壓力並存。「敢於」承擔如此重任,藝畫開天也是有一定實力的。這一點我們從藝畫開天今年推出的末日幻想動畫劇《靈籠》就可以看出來,無論畫面製作還是劇情把控都能達到電影級水平。目前雖然僅上線7集正片內容,但已經達到7600萬播放,337萬追番,今年夏天當之無愧的「話題王」。

經過數次的「難產」之後,《三體》終於即將以影視化的方式呈現給大眾,雖然距離動畫上線還有兩年時間,但無論如何它都值得大眾期待,因為這是我們距離《三體》影視化最近的一次。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不僅能在熒幕上看到葉文潔,還能看到羅輯、章北海、水滴、三體艦隊......未來,我們一起《三體》動畫中仰望那片浩瀚的星空。

相關焦點

  • 攜手Netflix拍英文劇集,《三體》影視化之路破局?
    從2009年賣出版權,2013年電影立項到2019年無疾而終,期間歷經了漫畫、動畫,再到電影、電視劇的籌備……作為中國第一原創科幻IP,《三體》的影視化一波三折。此次牽手Netflix,是否意味著這部科幻巨著的影視化之路從此破局?
  • 科幻IP《三體》影視化進程有多難?
    《三體》的影視化之路經歷了數次大起大落,過程之艱難險阻,足以寫出另一部紀實小說。喜得2000元獎金的山西電工很多年前,《三體》在文壇火得發紫的時候,有人在網上發帖回憶自己的一位鄰居。這篇文章說,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這個傢伙總是推著一輛老式「二八」上下班,走在街上你不會多看他一眼。他是山西某發電廠的一名電工,其貌不揚。
  • 科幻IP《三體》 影視化進程有多難?
    《三體》的影視化之路經歷了數次大起大落,過程之艱難險阻,足以寫出另一部紀實小說。喜得2000元獎金的山西電工  很多年前,《三體》在文壇火得發紫的時候,有人在網上發帖回憶自己的一位鄰居。這篇文章說,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這個傢伙總是推著一輛老式「二八」上下班,走在街上你不會多看他一眼。他是山西某發電廠的一名電工,其貌不揚。
  • 董事長疑被投毒致死後,《三體》影視化怎麼辦?
    當時,不少網友有這樣一個疑問:《三體》這樣一部能拿下雨果獎的作品,為何會找到這樣一個團隊拍攝?資料圖:劉慈欣。馬佳欣 攝其實原著作者劉慈欣本人曾對此進行回應。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當初轉讓小說改編權時,大概是2009年。國內科幻電影還處於很冷清的狀態,「科幻作品的改編權人們不是特別關注,《三體》這部作品也遠沒有現在這樣的影響力」。
  • 卡梅隆談中國科幻:《三體》要拍成六部曲,否則就是在拿錢打水漂
    2019年,電影《流浪地球》上映,這部由吳京參演的電影最終獲得了46.7億上的驚人成績,一時之間成為了國內科幻界的現象級作品。不僅打開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大門,還帶動了大劉其他科幻小說的銷量。同時,粉絲們的目光也放在了劉慈欣的作品《三體》上,期待成為影視化。
  • 盤點最值得期待改編影視的科幻神作,《三體》排名第一!
    隨著《流浪地球》的大火,也重燃了國人對國產科幻影視的強烈期待。事實上,已經在有很多作者投身到原創科幻的創作當中,為國產科幻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今天,就為大家盤點最值得期待改編影視的科幻神作!《三體》劉慈欣作為科幻迷來說,還有什麼比在大熒幕上看到《三體》更讓人激動和期待的呢?雖然劉慈欣老師的《流浪地球》率先推出電影,但作為星雲獎獲獎作品的《三體》,可以說兼備了一部優秀電影所需要的宏大場面和出類拔萃的世界觀,「三體文明」對於不讀科幻的人來說,恐怕耳邊也是經常能夠聽到。
  • 《三體》漫畫上線1天,人氣已累計超800萬,但網友吐槽不斷
    就在前段時間,B站在年度重磅活動「國創發布會」上給我們帶來數十部國漫佳作的上線計劃。《凡人修仙傳》《天官賜福》《我為歌狂2》等等都安排上了日程,也沒少為動漫迷們欣喜若狂著。但若較真來說,在整一個國創發布會當中最最最引人矚目的佳作,絕對逃脫不了《三體》這部作品。這是一部一直以來就被視作為國產科幻巔峰的動畫,它的每一次影視化改編(比如遊族的真人化)都招惹來了海量的關注。
  • 那麼多《三體》影視化項目,這家美國視頻網站的似乎最靠譜
    自從2019年春節檔上映、創造了45億元人民幣的票房紀錄的《流浪地球》成為「爆款」後,市場和觀眾就愈發期待科幻小說家劉慈欣最著名的代表作《三體》的IP影視化——畢竟,《流浪地球》只能算劉慈欣眾多作品中的小短篇。然而,由於在內地市場,《三體》版權落在了不專業的團隊手中,一直以來,《三體》的影視化都頗為艱難。
  • 《三體》影視化有多難?百億公司六年拍不出成片
    12年前出版的《三體Ⅱ·黑暗森林》中,曾有過這樣一段描述:「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如同一個詛咒,手握《三體》IP的林奇最終成了別人「槍下的獵物」。林奇之死,再次讓人深刻感受到《三體》並不是單純的科幻小說,而是一部剖析人性的巨著。
  • 《三體》的影視化難產史,終於要終結了!網飛和騰訊,你更看好誰?
    圖說:網飛官宣消息一出,中國科幻迷大呼期待。《三體》宇宙,這次真的要成了?影視化,不容易《三體》的影視化改編消息最早可以追溯到2009年,但11年過去了,未見一部真正的影視作品。不久之後,《三體》小說於2015年8月獲得了世界科幻小說界最高獎之一的雨果獎,可惜影片臨近上映,遊族影業遭遇人事變動,特效公司被換、素材無法使用,《三體》上映遭遇無限期推遲,至今未見成片。劇版《三體》也早在2016年就曾出現在備案信息中,導演據傳為執導過《離婚律師》《何以笙簫默》等劇的楊文軍。
  • 劉慈欣的科幻巨著《三體》,你們都看懂了多少?
    劉慈欣,作為中國新生代科幻小說的領軍人物,曾經連續八年獲得中國科幻銀河獎。隨著他的作品改編電影《流浪地球》成功拍攝上映,成為了中國科幻題材電影的制高點。而他的另一部作品《三體》三部曲更是中國近幾十年來最為暢銷的科幻小說,被稱為中國科幻文學的裡程碑之作。
  • 《三體》的影視化,究竟為啥這麼難?除了缺錢,這3點也是硬傷
    值得一提的是,最初「遊族影業」的CEO孔祥照在剛籤下《三體》版權的時分,還叫囂著:「必定要我國人自己來拍,要毀也要毀到咱們我國人手裡。」但事實證明,這些好像都沒有實現。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三體》的影視化這麼困難呢?
  • 《三體》影視化進程有多難?市值百億的上市公司六年拍不出一部成片
    如同一個詛咒,手握《三體》IP的林奇最終成了別人「槍下的獵物」。林奇之死,再次讓人深刻感受到《三體》並不是單純的科幻小說,而是一部剖析人性的巨著。11年前,《三體》的版權費僅標價人民幣10萬,而如今它的價值足以建成一個商業帝國。在這段時間裡,《三體》的影視化之路也經歷了數次大起大落,過程之艱難險阻,背後折射出的人情事故,足以寫出另一部紀實小說。
  • 網飛和國內公司同拍劇版《三體》,真能拍出這部科幻巨著的精髓?
    前一陣,網飛(Netflix)宣告將把《三體》三部曲小說拍成劇集,引發了很大的爭議。《三體》,在科幻文學讀者中就像是神一般的存在,曾在2015年取得雨果獎最佳長篇。它憑一己之力,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國外也有許多讀者十分喜愛《三體》。
  • 三體魔咒:流浪的版權,撲街的影視化
    在經歷了數年的跳票、等待又跳票後,《三體》終於敲定了一家世界級的影視合作方——奈飛。據報導,中國著名科幻作品《三體》三部曲的版權方,遊族旗下的三體宇宙與全球最大付費流媒體平臺Netflix共同宣布,已達成協議聯合開發製作《三體》英文系列劇集。而打造的主創班底,也是豪華異常。許垚作為三體宇宙的CEO,高調出席了本場活動,並與不少媒體進行了直接互動和採訪。
  • 電視劇《三體》殺青 秉持科幻初心構建真實科幻世界
    秉持科幻初心,實力派演員保駕護航「對你來說,什麼是科幻?」今日發布的「殺青特輯」中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對於劇版《三體》的主創團隊來說,科幻是追逐實現未來,將想像力具現化的過程。在導演楊磊看來,科幻作品應該具有其獨特現實意義,並能夠為觀眾展現「未來現實」的某種可能性。
  • 流浪地球作者劉慈欣力作,《三體》將拍電視劇,你期待嗎
    流浪地球作者劉慈欣力作,《三體》將拍電視劇,你期待嗎原創|迦木南喬話情感,圖片|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2019年開年《流浪地球》帶給了我們莫大震撼,也讓大眾知道了優秀小說家劉慈欣,但是他更為人所稱道的作品是連歐巴馬都催更的長篇科幻小說《三體》,在之前有電影化的消息之後,據悉電視劇版也將於今年9月開拍。
  • 《三體》拍成電影,有個難題堪稱無解,關鍵是還不能繞過去
    最近幾天,關於將科幻巨著《三體》拍成電影的新聞,佔據了各大娛樂媒體的頭條。上一次有公司宣布將《三體》拍成電影,還是在2015年,但最後因為種種原因,該項目突然之間就沒了後文。現在,《三體》項目捲土重來,對很多書迷來講,心情是既期待又害怕。
  • 郭帆拍流浪地球花6年,三體10年拍不出,改編劉慈欣到底有多難?
    在18線城市上班摸魚,把寫作當副業的「劉電工」不僅成功躋身「中國當代科幻第一人」,從按字數拿稿費的作者華麗轉身為千萬級版稅的頂級作家,還捕獲了美國前總統歐巴馬、騰訊馬化騰、小米雷軍、百度李彥宏等一批硬核粉絲。當然,有了這麼多重量級大佬的站樁支持,《三體》自然成了世界級的暢銷書。
  • 看了《流浪地球》後,卡梅隆導演把劉慈欣的《三體》連續看了2遍
    隨著《流浪地球》的大爆,劉慈欣(大劉)的另一部巨作《三體》的影視化議題再次被從頭提起。相比《流浪地球》而言,《三體》是實打實的一個超級大IP。僅僅是90萬字左右的文本,就讓許多軟科幻小說黯然失色。如果把三體的國際架構單個拆開,能衍生出100多個番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