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B站爆出要製作《三體》動畫版的消息引起很多科幻粉絲的關注,該動畫由B站出品、三體宇宙和製作方藝畫天開聯合出品,這一次和之前備受好評的我的世界版本不一樣,而是以真正的繪畫作為起底,從宣傳片的部分片段來看,是還原了原著很多細節的。
古箏計劃,面壁者,執劍人,水滴,未來世界,宣傳片都有呈現,這些畫面都是無數次出現在讀者腦海中的,雖然《三體》影視化困難重重,但從動畫開始著手確實是穩紮穩打的方式。自去年流浪地球引爆票房到阿麗塔燃遍全球,都足以說明科幻片不是一蹴而就。為了完成流浪地球的拍攝,製作方畫了一萬個場景圖,發動機模型就有幾十個版本,而阿麗塔的世界直接出自經典日漫《統夢》。在場景創作方面其實《阿麗塔》的難度要是要比剛起步的《流浪地球》要低的。而這兩部科幻大片都在告訴我們繪畫的重要性。
僅是製作流浪地球的場景圖就已經那麼費事了,那麼宏大的《三體》世界為什麼從2015年立項到現在還在難產也是不難理解。不過從動畫的角度講,很多書迷沒有那麼高的要求,只要能粗略的描繪出原著的輪廓都已經可以讓大家加分了,而更讓大家在意的就是關於故事的刻畫,不管是小說版的《三體》還是漫畫版的《統夢》,都有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從簡單的宣傳畫面來看場景做得出乎許多人意料,確實非常宏大,畢竟我國的動畫道路走的比科幻要早得多,由於小說《三體》三部曲的火爆持續發酵,這一次將《三體》動畫化也是千呼萬喚,雖然科幻動畫在我國屬於首創,但完成觀眾預期的難度遠比真人電影的要求要低得多。
其實筆者認為,如想討好諸多讀者,《三體》動畫有一點是必須要用心思考的,那就是對於黑暗森林的詮釋,如何解釋對於人性的變遷。紅岸基地,古箏計劃,面壁者,執劍人,包括大低谷之前和之後的對比和掩體紀元等等的這些重要的轉折線。
《三體》是很硬的科幻,其中點子和知識量十分多,知識範圍十分廣,很多還是最前沿的科技,電視劇和電影能將硬度還原原作程度確實十分困難,《流浪地球》很成功,但《流浪地球》並不是硬科幻,即使是科幻大國美國,硬科幻電影也屈指可數,電視劇更少,且其中點子和知識量也並沒《三體》那麼多,不過我們在《流浪地球》和《星際穿越》看到了十分好的現象,有科學家參與科幻影視製作。
《三體》中有眾多科幻意境深邃的場景,如智子建造,水滴探測,四維空間,二向箔打擊太陽系,黑域漫遊等。影片的意境與技術也並不成正比,意境深邃的反而基本是些老電影,老漫畫(這裡指的並不只是科幻電影),目前國內有意境深邃的影片不過不是科幻類,國外深邃意境的科幻片首先想到就是《2001太空漫遊》,但半個世紀了,美國再也沒拍出科幻意境如此深邃的影片,深邃的意境對導演的鏡頭感把握有十分高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我的三體》中智子建造,水滴探測及短片《水滴》就將《三體》中的兩處場景意境充分展現,拍攝電視劇的資源要遠大於同人製作,希望能將《三體》的意境更充分的展現。
不管如何,三體電影如果做不好還不如不看,但是動畫版看完宣傳片後覺得這是你想要的嗎?我只希望不要比《我的三體》差就行,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