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B站十歲了:來自二次元的原力
說道B站,一開始或許會有不少人會問:B站是什麼?而今提及B站,這一屆的90、00後年輕人幾乎已然無人不知曉。
2009年6月26日,B站誕生於杭州的一間出租屋內,那時它的原型為Mikufans(當時被網友成為A站後花園),名字中的Miku就是被人熟知的日本著名虛擬歌姬——初音未來。
而當時的B站,不過還只是創始人徐逸歷時3天,隨興做出來的A(AcFun)站替代品。到了2010年一月,Miku方才正式更名為bilibili。
在二次元的世界中,玩家們對於bilibili的認知,可不只是一個網站的名稱而已。同樣的,它這次改名的由來,則源於B站的鎮店之寶——第一部動漫作品:《科學的超電磁炮》。
在《科學的超電磁炮》中,女主人公御坂美琴的能力就是用硬幣打出電氣系技能超電磁炮,在與擁有將一切力量化為烏有的男主對戰時,電流所發出的聲音被調侃為「bilibili」,此後男主給御坂美琴起了個綽號叫「bilibili」。
為了向《科學的超電磁炮》致敬,網站以bilibili命名,且網站第一部動漫作品就是《科學的超電磁炮》,大家為了方便稱呼就有了b站的名字。
就這樣,這個散發著濃濃二次元風味的名字,便誕生了。
最早的B站是什麼樣子的?
2010年前,B站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小破站」,在這個網站上用戶除了可以基礎評論、發彈幕、看視頻、投稿外,還有一堆BUG與他們相依相伴。
2010年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點轉折點,站長徐逸正式辭職全身心的投入到了B站。同時,70後的動漫鐵粉陳睿,在這一年成為了B站最早一批的原住民。
我們從一個愛好者的社團,成長為一個3000萬用戶的網站。陳睿在曾在會議上這樣說道。
在那個時候,如果想要加入B站,還要通過邀請碼的形式才能成為正式用戶。直到2013年,B站才放棄了邀請碼,對外開放註冊。但條件是——必須通過中國御宅學高考。
面對這一百道多項選擇題,只有成績及格了,你才有資格加入B站。題目內容以ACG為主,歷史、化學、生物等為輔,像咱們這種老傢伙,一般門檻幾乎都是邁不上的。
如今,百題高考的題目形式已作了修改,分成了50道選答,題目內容與之前的百題相似:50道必答,必答題中有40道禮儀+10道社區規範。雖然門檻降低了,但從必答題的內容來看,B站還是希望「懂禮儀」成為用戶的常態。
值得一提的是,直到 2018年底,共有4200多萬人通過了百題高考,到了2019年第一季度,人數增長到了4930萬。
其實,無論是如今被棄置一旁的邀請碼,還是御宅高考,都是B站為了保持社區的二次元氛圍,所作出的努力。
二次元的向心力
追求個性的離心力和害怕孤獨的向心力,這是一種微妙的中和狀態。這大概就是對二次元人群最形象的描述了。
二次元人群在三次元中,大多比較靦腆,但又極具表現欲,只是這種表現欲在三次元中無法表現出來,便只能在二次元世界裡得到宣洩。
在這裡,他們可以建立起他們自己獨立王國裡的封閉文化圈,用著他們引以為趣的圈層語言作交流,當他們在彈幕上快速飛起長串熱門詞彙:大橘已定、顏立表、前方高能、跨頻聊天、完結撒花時,不少70後和80後看完不免都大呼,一臉懵比。
然而,二次元的表達欲在這裡卻已構成了一個獨特的社區文化,無論你是創作者還是觀眾,都是這個社區環境的創造者與參與者。
B站創始人陳睿曾問新浪:騰訊能做起來嗎?新浪說,當然不行,QQ都是小孩用的。但是QQ從大家開始用到大家都在用,只用了三年時間。「所有的流行產品一開始都是小眾產品」。
同理,多年前,大家總會說,動漫是孩子看的東西,B站是給小孩子用的網站,但是他們忘了,小孩子是會長大的,童心未泯並不是幼稚,而是在慌亂的成人世界中,保持的最後一點單純。
從二次元到多元化
其實,原住民與新住民之間的協調,一直都是內容平臺的難題。作為小眾起身的B站,走入大眾市場,並非易事。
幸運的是,它做到了。
在將內容拓展到Z時代的同時,它沒有脫離二次元,而是衝破次元壁,構造出一個跨次元的運營。
2015年初,成龍的一聲「Duang」響,瞬間點燃了全網,自然而然的成為了那年的熱詞。半年後,憑藉著一首鬼畜神曲《Are you OK?》成為新晉網紅的雷軍,順勢進入了二次元世界,之後,小米品牌便順理成章的加入了B站,成為了知名鬼畜UP主。
不僅如此,原本屬於動漫的二次創作也被延伸到真人影視作品的領域中。2016年湖南衛視快年演唱會上,李宇春唱的那首《普通disco》。然而,這首歌的原唱,其實是一個叫做「洛天依」的虛擬歌姬。
誰能想到,那場演唱會的八個月前,歌手原作者ilem還說過:願我有生之年,得見VC穿越次元障壁,讓這歌聲響徹每一個三次元的角落。(滿滿的中二氣息)
就在今年,李宇春與ilem合作發行了一張專輯《2:3》,一共七首歌,每首歌都有二次元、三次元兩個版本。
你以為B站上只有鬼畜和娛樂?那你就錯了。
2016年7月16日,國防大學教授「局座」張召忠來到了B站,並開啟了直播模式。直播剛開始,人數高達35萬,導致伺服器嚴重過載,大量觀眾進不去直播間。有數據顯示,兩個半小時的直播,在線觀眾最多時超過76萬。
《我在故宮修文物》爆炸式的口碑加上超400萬的播放量,讓B站看到了新的契機——紀錄片成為了年輕人的愛好。
緊接著,以燒烤為主題的美食紀錄片《人生一串》正式上線,5600萬的播放量著實驚人。滿屏食慾、滋滋作響的紀錄片的背後,是工作人員走訪全國500多家燒烤攤,並從中擇取30多家進行取景拍攝的。
人民日報也給予它高度評價:這部片子是平凡人向平凡生活的致敬。
時間軸拉至現在。在十周年活動現場上,B站正式宣布改編自劉慈欣原著小說的《三體》動畫項目啟動。動畫由B站、三體宇宙以及藝畫開天聯合出品。
作為所有科幻迷最不能錯過的傑作,獲得雨果獎的《三體》,未來在IP上又該如何商業化?它備受矚目,但卻又命運多舛。
最初,被傳最早買下《三體》影視改編權的,其實一家A股上市公司:遊族網絡。為此遊族網絡還遭受到外界的種種質疑:一個遊戲公司,怎麼能拍出一部大型科幻片?
然而,遊族CEO卻表示:要毀也要毀在我們中國人手裡。緊接著,為期四個月的拍攝,卻讓這部科幻片,未出世便引來眾人詬病。
不出所料,單是預告片就被網友罵得體無完膚,原本預計2016年上映的正片,由於這一變動,上映時間也是一拖再拖:從2018到2020,如今已經悄然更改到了2022年。
所幸,今年年初,劉慈欣的首部影視化作品《流浪地球》,由於在眾多賀歲片中脫穎而出,《三體》也順勢拉了一波關注,甚至連卡梅隆也表示:自己想要看到《三體》電影。為此,《三體》的IP再次被炒熱。
眾望所歸的是,在B站十周年現場,從官方播放的一段概念版PV來看,畫面效果著實令人驚豔。比起遙遙無期的電影版,動畫版的《三體》,顯然更值得我們期待。
對於真正的大製作動漫來說,每一幀都是巨大的燒錢現場。例如,前段時間大火的日漫《一拳超人》。它憑藉著驚豔到令人窒息的第一部收穫眾多粉絲,但是由於經費不足,第二部中畫面全崩,人物如紙,處處都是幻燈片。
同理,如果想要《三體》畫面精良,燒錢是必要途徑。在經費上,B站能否做足準備,也將成為其這部IP成功的關鍵。
至於,為何B站會選拍《三體》這種對於技術水平要求極高的科幻動畫呢?
原因無非有:
1、《三體》知名度打開,無需培養的巨大IP
在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想要品牌深入人心,單憑營銷創意是遠遠不夠的。
現今的消費者已經形成了較強的廣告免疫,即便是曾經策划過背背佳、好記星等產品的營銷鬼才杜國楹,如今也都難以重現往日的輝煌。畢竟,高頻的廣告輸出,已經無法滲透消費者的心了。
對於網際網路視頻平臺而言,搶佔用戶心智和提高用戶對平臺的認知粘性,對熱門IP進行開發,無疑將成為最高效的營銷方式。
隨著近幾年來,B站在ACG領域發力布局。無論是國產動漫、自製紀錄片,B站一個都沒有放過。通過投資開發優質IP,增加流量粘性,擴大商業版圖,為未來更多元化的商業變現做探尋,也將成為了B站現階段內容建設的關鍵。
過去三年,B站投資出品了71部國產原創動畫,投資了16個國產原創動畫團隊,其中包括創作了《狐妖小紅娘》、《一人之下》的繪夢動畫等多家動畫公司。
不僅如此,國內原創漫畫方面,上線了7個月的嗶哩嗶哩漫畫,已經籤約了600多個作者和工作室,打造並出品了超100部原創漫畫。B站還投資了輕小說、二次元音頻內容等平臺,當然了,虛擬歌姬洛天依所在的公司也在其中。
B站對於這些國內作品IP的投資和培養,都將引起大量二次元人群的共鳴,並加強了粉絲效應,從而最大限度的增加用戶粘性。
但是,投資與培養作品,是需要時間與金錢的雙重助力。如今,面對《三體》這個無需培養,便已經自帶IP光環的科幻片,自然成為了它的首選。
曾有專家預言,像《三體》這種美風十足的科幻大製作,並且它現在已經成為了資本估值的一個工具,想要在國內拍攝起來,並非易事。
但是換個角度思考,動畫版的三體,或許能夠給予人們更多的想像空間。就像作者劉慈欣所說的:從我作為一個科幻作者的角度來看,動漫作為一個影像表現形式,特別適合科幻作品內容,它很自由,比真人電影自由得多。
2、想要獨立的國漫魂
自製國產作品肯定比直接購買日漫版權要高很多,但是從市場的長遠角度來看,想要擺脫平臺對日本動漫、番劇等內容的採購和依賴,只有增強自身的內容創作,《三體》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對於B站來說,國產動漫資源,不僅可以豐富自身平臺的付費內容,還可以衍生出很多營銷模式,動漫IP人物代言(魔道祖師)、人物手辦(所有)、衍生遊戲(養成、集卡)等。
B站的外部勢力正在不斷擴張,與此同時,內部也在不斷的更新迭代。
2009年,站內只有動畫、遊戲、音樂、娛樂四個分區;到了2014年,增加到了9個分區;時至今日,已經等加到了15個分區。
在這十五15個分區中,有12個是自製視頻區,並且每一個分區下面又有1-9個小分支。
很多人認為,B站是一個二次元等亞文化社區,其實不然。因為,番劇早已不是B站中的流量王者。
早在2014年,它就曾被遊戲分區趕超過。有數據顯示,2016年,擁有超一億用戶的的B站,只有三分之一的流量是二次元的內容。
有相關媒體曾這樣評論:2012年,B站還是「一個ACG相關的彈幕視頻分享網站」,到了2016年,人民網稱呼B站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年輕一代潮流文化社區』」。
其實B站是一個充滿著反主流和反商業精神的社區,但現在我們卻成為了最主流的年輕人的社區,這跟我們當時做的意圖差別很大。2016年陳睿這樣說。
去年3月28日,B站登陸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
今年,B站最新公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第一季度,B站總營收13.7億人民幣,同比增長58%;在這一季度中,B站月活用戶數首次破億。
除此之外,財報中還提到:遊戲、直播+增值、廣告和電商,已經成為了B站的四大收入構成。手握眾多年輕流量的B站,擁有著強大的用戶粘性,再加上獨一無二的社區氛圍,成為了它發展至今仍能穩步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像上文中提到的,面對現在的年輕人群體,誰能進入到他們的封閉文化圈,誰就能獲得他們的信任,從而達到巨大的商業變現。B站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
最初的B站,是一個由一群熱愛動漫的年輕人所組成的社團。在這裡動漫不再幼稚;中二也不再羞恥;如今,二次元也成功的突破了次元壁。
孩子是會長大的,時代總有人正在年輕。誰能想到,當年那個彈幕滿天飛的 「小破站」,如今已經十歲了。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