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紅到歐美 劉慈欣:科幻小說是可以共同交流的

2020-11-29 鳳凰網江蘇站

原標題:中國科幻小說紅到歐美

導讀:劉慈欣被不少讀者和科幻作家親切地稱為「大劉」,當然更多的科幻迷們是帶著幾乎崇敬的心情將劉慈欣稱為「中國科幻教父」。英文版出版後劉慈欣收到不少歐美當代科幻作家的反饋,「幾乎都是正面的評價」,這讓他很開心,「科幻小說表達的東西是全世界都可以共同交流的。」

新聞事件

《三體》登全美百佳圖書榜

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系列第一部《三體問題》的英文版引發了一輪又一輪熱議和好評。銷量在全球已經超過2萬冊,一度在亞馬遜的「亞洲圖書首日銷量排行榜」上排名第一,並登上「2014年度全美百佳圖書榜」。在美國最權威的亞馬遜圖書排行榜的幻想類文學中,《三體問題》曾經衝到第30名,雖然這並不是一個顯眼的名次,但對於華語文學翻譯到國外的作品來說,還是頭一回。曾獲得二十八次雨果獎提名並獲獎五次的著名科幻小說作家Mike Resnick看過後不吝溢美之詞:「《三體》擔當得起任何讚譽,它是一部超乎尋常的小說。」

記者昨天對《三體》作者劉慈欣進行了專訪,劉慈欣表示自己和出版商都沒有料到這本書會如此暢銷,「我們此前預計三本一共能銷售2萬冊就很不錯了,現在第一本已經賣了2萬多。」不過劉慈欣很快又冷靜而謙虛地表示,這個成績雖然在國內文學「走出去」的書中是佼佼者,但「跟真正歐美暢銷的幻想類小說的銷量還是沒法比。」對於劉宇昆的翻譯,看過英文版的劉慈欣也是大加讚賞:「把原作翻譯得很到位,很流暢。」稱其保留了小說的原意,而歐美的讀者對這本書的翻譯也都很稱讚。

據新華社報導,自2014年11月中旬面向全球讀者發售後,《三體問題》的英文版在不到3個月裡引起了西方社會、特別是科幻界的較大關注,一些評論人士認為,這一中國當代長篇科幻的代表作被美國科幻出版界接受,本身就是一個「大事件」。《三體問題》出版前後,《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出版商周刊》等進行了一系列報導。《華爾街日報》的報導說:《三體問題》不但引人入勝,而且充滿奇想,並結合了一些人曾不得不面對的人類體驗。

劉慈欣被不少讀者和科幻作家親切地稱為「大劉」,當然更多的科幻迷們是帶著幾乎崇敬的心情將劉慈欣稱為「中國科幻教父」。英文版出版後劉慈欣收到不少歐美當代科幻作家的反饋,「幾乎都是正面的評價」,這讓他很開心,「科幻小說表達的東西是全世界都可以共同交流的。」劉慈欣絲毫不擔心西方讀者會有閱讀障礙,「而且科幻小說相對於其他類型的文學來說很好翻譯,儘管有很多專業的名詞,但這些詞都是科技名詞,本來就是從英語來的。不像比如莫言的作品,有些文字是純粹本土化的東西,很難用英文表達。」

延伸閱讀

電影改編權被搶購

除了翻譯的成功,劉慈欣認為西方讀者能夠接受這部作品還因為科幻小說的世界性。「《三體》就是一部比較標準的科幻小說,不是一本很有中國特色的書,它所描述的問題是全人類所要面對的危機,特別是第二本和第三本。其中的主角雖然是中國人,但並不是作為一個民族來呈現的,而是把中國人作為人類的一部分來描寫的。」 《三體問題》只是《三體》系列小說的第一部,嚴格意義上只交代了故事背景,就已經受到西方如此多的認可。

《三體》系列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在中國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一個秘密的軍事工程向太空發射訊息以和外星人建立聯繫。一個掙扎在毀滅邊緣的外星文明接收到了訊息並預謀入侵地球。同時,在地球上,產生了兩種派別,一個派別計劃著迎接更高級文明來幫助他們掌控這個已經墮落的世界,另一個派別則主張抵抗外星人入侵。這些爭端產生了這部精彩的科幻小說,包含著巨大的視野和無邊的想像力。

劉慈欣透露,其實三本書目前已經全部翻譯完畢,但是出版社出於種種考慮,希望每年推出一本。「我當然希望三本能夠一起出版,但是出版社還是希望分別出版,可能在今年7月,《三體》的第二部才會推出。」劉慈欣說,在英文版出版反響熱烈後,這本書的西語、法語、德語、日語等多個語種都將陸續出版,「這些語種的讀者數量本身就很少,所以我也沒有抱希望能夠賣出去多少,就當是作為一個開始,自己的小說可以慢慢被世界各國的讀者接受。」

與此同時,《三體》的小說被遊族影業收購版權,改編成同名電影,由張番番執導,劉慈欣將擔綱影片監製。2014年10月17日,認證為「科幻小說《三體》作者劉慈欣獨家授權同名電影」的微博帳號「三體電影」發布消息稱,《三體》電影將於2014年開拍,出品方是「遊族影業」。更多來自官方的消息稱電影《三體》將由「好萊塢特效團隊+國內一線明星合力打造」,「將為大家呈獻一部製作精良、高度還原的史詩級國產科幻大作」。「演員還沒有正式確定」,並且否認了一年多前所傳葛優、尼古拉斯·凱奇將出演的消息。

幕後揭秘

科幻作家翻譯科幻作家

2012年11月7日,中國科幻作家領軍人物劉慈欣的科幻作品《三體》三部曲譯者籤約儀式在北京舉行,這標誌著中國科幻開始進軍英文世界。「儘管我已經翻譯了20多篇短篇中文小說,這次是我頭一次翻譯長篇小說,因而我面臨著完全不同的巨大挑戰。」在翻譯後寫的一篇翻譯感悟中,劉宇昆這樣說。美籍華人劉宇昆是劉慈欣《三體》第一部和第三部的譯者,也是一位在歐美小有名氣的華人科幻作家。在歐美國家,雨果獎和星雲獎分別有科幻文學界的諾貝爾與奧斯卡之稱,而劉宇昆是繼姜峰楠之後的第二位華裔世界科幻最高雙獎的獲得者。

「翻譯這本書需要搜集許多背景資料,好比我自己在寫一本書。」劉宇昆稱,挑戰之一就是他「必須深入了解小說中談論的各種主題,才能理解其中的細微差別並精確採用相關英文語句來進行翻譯。」劉宇昆認為,基於科學思索以及紮根於中國古今歷史的人性故事,《三體》飽含著宏大的命題,必須進行許多調查,包括閱讀純數學與天體物理學方面的論文,搜集有關文化大革命和中文經典中的歷史細節,還要採訪科學家來彌補書本研究的不足。

為了保證譯作的完整度,劉宇昆不僅僅要在語言方面做到神似。在翻譯這樣一本規模宏大、敘事複雜的小說時,翻譯者的工作不僅僅是用一種新的語言重新創作,還得充當事實的檢驗者和編輯。劉宇昆敏感地注意到,中文讀者對於敘事傳統和科學細節有著不同的期待,所以他會努力在保持原作風味與吸引新讀者之間保持平衡。

而原作者劉慈欣最滿意的就是劉宇昆對其小說從故事到語言的忠實保留。「最可貴的一點是,劉宇昆本身也是位科幻小說作家,但是他翻譯我的小說完全沒有他自己的語言風格,特別像我的語言風格。」劉慈欣概括自己的語言特色就是「特別平實」,不注重文字的華麗,「一切的表達都是為了把故事表達清楚,儘量使語言透明,能夠讓讀者忽略我語言的存在而直接看到我想闡釋的東西,這是我努力想要做到的一點。」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幻界走向世界的領頭人,科幻小說《三體》的作者——劉慈欣
    就在2006年,科幻作家劉慈欣在他業餘時間所創作的長篇科幻小說《三體》,開始在《科幻世界》雜誌上面連載,並且很快的就受到各方科幻迷的熱烈追捧。於是劉慈欣趁熱打鐵在2008年和2010年又相繼的出版了《三體》系列的第二部和第三部《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
  • 劉慈欣的科幻巨著《三體》,你們都看懂了多少?
    劉慈欣,作為中國新生代科幻小說的領軍人物,曾經連續八年獲得中國科幻銀河獎。隨著他的作品改編電影《流浪地球》成功拍攝上映,成為了中國科幻題材電影的制高點。而他的另一部作品《三體》三部曲更是中國近幾十年來最為暢銷的科幻小說,被稱為中國科幻文學的裡程碑之作。
  • 劉慈欣《三體》獲雨果獎 中國科幻小說邁進一步
    本報北京8月23日電(記者陳馨瑤)北京時間23日下午1時許,在美國華盛頓州斯波坎會議中心揭曉的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故事獎授予了中國作家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這是亞洲人首次獲得雨果獎,也是中國科幻小說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 僅憑一己之力,將中國科幻小說推向世界級水平—劉慈欣與《三體》
    這是人類文明自遠古時期到現在一直沒有答案的問題;許許多多的科幻作品都圍繞著這方面來展開,而且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歐美作品。在歐美作品佔領科幻文學之時,劉慈欣站出來了;他靠著他的《三體》硬生生的在歐美作品當道的科幻界之中殺出了屬於中國的一席之地。劉慈欣——一個宇宙深處孤獨的守望者、宏大史詩的創作之人。他用著厚重又極端空靈的文筆譜寫了一段恢弘的宇宙篇章。
  • 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透露 正創作與《三體》風格不同的科幻小說
    今日(11月3日)上午,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接受了紅星新聞記者採訪,透露了他正在進行的科幻創作,他計劃寫出和《三體》風格和題材都不一樣的科幻小說。今年,《流浪地球》票房口碑雙豐收,劉慈欣說,他完全想不到有這麼好的成績,他認為製片方也沒有想到,之前計劃把成本收回,有12個億就夠了,後來一路飆升到40個億,當他看到這個數據都不敢相信。
  • 為什麼科技大佬喜歡推薦科幻小說《三體》,劉慈欣在裡面藏了什麼
    電影不再是超級英雄拯救世界,而是人類共同改變自己的命運。隨著電影的爆火,作者劉慈欣也從小圈子裡火到了大圈子裡。他獲得了無數的花環2015年,劉慈欣筆下的《三體》,獲得了「雨果獎」這一科幻界的巨獎,在科幻圈聲名鵲起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評價他:「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
  • 科幻小說的巔峰《三體》,講述了宇宙的終極秘密
    《三體》是劉慈欣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由《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組成。其中《三體》經美籍華裔科幻作家劉宇昆翻譯後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三體III:死神永生》獲得2017年軌跡獎最佳長篇科幻小說獎。
  • 劉慈欣來渝談《三體》電影改編:不介意和小說劇情天差地別,只要夠...
    劉慈欣聊《三體》11月3日,由新華網、壹天文化、時光幻象和重慶市渝中區政府主辦,重慶重百商社電器、國美零售控股和清大紫育協辦的2018科幻高峰論壇暨第九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頒獎典禮將在重慶舉行。作為與會嘉賓,11月2日晚,科幻小說《三體》作者,被譽為「中國當代科幻第一人」的劉慈欣抵達重慶。
  • 劉慈欣科幻小說改編漫畫,三體動畫還有多遠?
    這部電影是改編於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流浪地球》,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位科幻巨匠。他的榮譽更是不計其數:作品蟬聯1999年—2006年中國科幻小說銀河獎,2010、2011年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科幻作家獎等等(獎項太多就不一一寫出來)。
  • 劉慈欣談科幻小說:末日題材是一個永恆的主題
    「雨果獎」在美國頒出,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作品《三體》獲獎,創造了中國科幻文學的一個記錄。近日,劉慈欣做客中新網訪談節目,暢談了《三體》的創作過程,並分享了他對科幻小說的理解。  寫好科幻小說的關鍵是有科幻思維方式  劉慈欣在訪談中表示,之所以走上科幻寫作的道路,因為自己本身就是一個科幻閱讀愛好者。在他看來,科幻小說是一個類型很豐富的文學題材,很難一概而論。
  • 《三體》投資方宣布:劉慈欣小說《超新星紀元》將拍成電影!
    因為孔二狗是遊族影業的CEO,而遊族影業在2014年購買了劉慈欣小說《三體》的版權,並投資了12億人民幣來拍攝這部電影。後來大家應該都了解了,由張番番執導的電影《三體》請來了馮紹峰飾演汪淼、張靜初飾演葉文潔。這部電影以《三體》小說中中國文革時期為背景,講述了三體世界的第一篇章。但是由於技術原因一直沒有上映,據孔二狗表示,《三體》正在井然有序的充滿創造力的製造後期特效中。
  • 《三體》獲雨果獎後,劉慈欣為何被鍵盤俠聲討?網友:人紅是非多
    2015年8月22日,在遙遠的美國,傳來了一個讓國內振奮的消息:「中國科幻第一人」劉慈欣,憑藉長篇小說《三體》榮獲了有著"科幻界諾貝爾獎"之稱的雨果獎。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共有三部,而獲得雨果獎的,是該系列小說的第一部。
  • 文科生與理科生較量:高曉松聊《三體》,遭劉慈欣「打臉」
    高曉松本人的知識面很廣,特別能談論知識,在劉慈欣來參加這個節目之前,他一直都很順利。劉慈欣和他的《三體》劉慈欣,1963年6月生於北京,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三體》是中國科幻小說的裡程碑,並於2015年獲得雨果獎最佳小說獎。
  • 劉慈欣、Netflix聯手:《三體》三部曲小說被拍成劇集向老外展示
    據外媒報導稱,Netflix正式宣布,將把《三體》三部曲小說拍成劇集,將由三體宇宙、遊族集團與全球最大付費流媒體平臺奈飛(Netflix)聯合開發製作。原著作者劉慈欣@workership 與英文譯者劉宇昆將共同擔任製作顧問。上述消息已經被官方確認。
  • 腦洞成為黑洞,《三體》就是奇點——讀劉慈欣小說《三體》
    歷經數十萬年由猿到人的進化,從樹上到陸地,從四肢爬行到直立行走,再到學會使用工具,產生語言和文字,形成抽象思維,人在與大自然的鬥爭與共生中不斷演化進步。但作為劉慈欣這類科幻作家而言,地球文明只是他小說裡一道不起眼的星光,億萬年遵循固定的運行規律,默守在浩瀚的宇宙深空。 科幻的工具是想像,本質則是超越。
  • 劉慈欣: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三體》那麼火
    《三體》能紅成這樣,對於劉慈欣(大劉)本人而言也是個謎:「坦率說,我們都不知道這是什麼原因。」中國科幻大會的最後一天,被新京報記者在酒店早餐餐桌上「截獲」時,劉慈欣正飛快地扒拉著早餐。這位「中國科幻最大IP」本人,11月初剛因拿下克拉克基金會頒發的想像力貢獻社會獎而在朋友圈刷屏了一波。
  • 向全世界安利三體!中國科幻第一人——劉慈欣
    所有人的生活方式都是合理的,沒必要相互理解談起科幻小說,你都會想到哪些?《三體》、《命運》、《鏡子》,繼而又會想到「雨果獎」,而中國第一位獲此獎項的作家——劉慈欣劉慈欣他被譽為「中國科幻第一人」你或許知道世界科幻三巨頭:英國的阿瑟·克拉克、美國的羅伯特·海因萊因和艾薩克·阿西莫夫。科幻作家們都是極具想像力的人物,在激發想像力或者激勵人類探索未知方面科幻的作用堪稱顯赫!正如「科技狂人」馬斯克所言,正是科幻小說激勵自己探索未知!6月23日是劉慈欣先生的生日。這一天,艾薩克·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說《基地》中文預告播出。
  • 《三體》紅了 作者劉慈欣自稱五年沒再寫一個字
    劉慈欣,生於1963年,畢業於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曾任計算機工程師的「理工男」,自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發表科幻作品後,連續八次獲得中國科幻「星雲獎」,並因為長篇科幻小說《三體》三部曲的接連推出,而獲得越來越廣泛的知名度。從2006年,《三體》開始在《科幻世界》連載開始,這部長篇小說就在不斷創造奇蹟。
  • 《三體》|究竟是什麼讓卡梅隆搶著要拍《三體》這本國產科幻小說
    美國導演卡梅隆最想拍的中國科幻小說《三體》,直言:「這部中國小說在美國賣得太火了!」這部獲得「雨果獎」的巨作,居然是劉慈欣在上班時間摸魚寫的。平時的劉慈欣低調謙遜,是一座火力發電廠的工程師,被網友戲稱為「劉電工」,但他其實還從事著計算機方面的工作。除了這些之外,他還是一位科幻小說作家,擁有龐大的讀者粉絲群,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超新星紀元》、《球狀閃電》、《三體》三部曲等。
  • 科幻巨作《三體》火了,作者劉慈欣被噴只是個電工,寫不出好作品
    《三體》爆紅,劉慈欣獲雨果獎,網友:電工能寫出什麼好作品!自從在文學大獎賽中獲得雨果獎後,劉慈欣的《三體》在網絡上和各大實體書店中大行其道。不管你在哪家書店,你都能看到它被放在最顯眼的地方。除了人們的欣賞,大銀幕上也有很多關於劉慈欣的作品,比如最近上映的《流浪地球》不僅獲得了很高的關注度和票房,也讓作者劉慈欣一下子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認識的人。人們對科幻小說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也開始有了更多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