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生與理科生較量:高曉松聊《三體》,遭劉慈欣「打臉」

2020-12-05 金剛侃史

高曉松是個學識淵博的人才,所以他創辦了《曉說》節目。在這個節目中,高曉松大談各種話題和知識,直到劉慈欣來做節目。當高曉松和劉慈欣談起《三體》時,卻慘遭原作者打臉,高曉松對《三體》的所有解讀都被劉慈欣一一否定。

一個是文藝思維,一個是理工思維,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領域。到底是發生什麼事了呢?

關於高曉松

高曉松,1969年11月14日出生於北京,是著名的脫口秀主持人。高曉松出生在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他的父母、祖父和繼父都是教授或畢業於清華大學。他從小在清華園長大,民國時期也認識各種各樣的人。1988年,高曉松追隨家族的腳步,考入清華大學。

高曉松在以往的《曉說》節目中會有各種各樣的話題,這些都是高曉松擅長的。他講述了一些未知的故事,並就這些話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高曉松本人的知識面很廣,特別能談論知識,在劉慈欣來參加這個節目之前,他一直都很順利。

劉慈欣和他的《三體》

劉慈欣,1963年6月生於北京,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三體》是中國科幻小說的裡程碑,並於2015年獲得雨果獎最佳小說獎。雨果獎是公認的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國際科幻獎,它可以稱為科幻界的諾貝爾獎,劉慈欣也是亞洲第一位獲得雨果獎的作家。

《三體》是劉慈欣的代表作,在這部作品中,劉慈欣創造了一個波瀾壯闊的科幻世界。小說敘事中獨特的想像力、複雜的結構、複雜的細節、緊張的節奏和生動的情節,受到國內外讀者的歡迎。

《三體》的成功也為劉慈欣提高李明啟,很多人認為劉慈欣一個人把中國科幻提升到了世界級水平。劉慈欣還被授予「中國科幻第一人」的稱號。

高曉松聊《三體》,慘遭原作者打臉

高曉松之前已經做過幾期《三體》解讀,他信心十足,完全不知道在與劉慈欣的談話中,自己會被打臉。

關於人性的第一個問題,高曉松問劉慈欣是否對人性感到悲觀。劉慈欣回答說:「不,即使是在這《三體》中,我對人類的結局也非常樂觀。只要仔細看,大家就會發現這是一個非常樂觀的結局。

關於人的第二個問題,高曉松說:「看你的作品,發現人是如此的愚蠢,總是好了傷疤忘記了疼痛。」劉慈欣回答說,「說這話的人可能只看過《三體》。」高曉松無奈地承認,他確實是只見了劉慈欣的《三體》。

最後,高曉松從一個傳統文學作家的角度說,寫小說是世界上最孤獨最痛苦的事情,希望能得到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共鳴。然而,他萬萬沒想到劉慈欣沒有按常理辦事,劉慈欣不同於傳統作家,他認為小說創作就是建構自己的想像世界,在紙上張揚自己的想像,這是一個非常愉快的過程。

高曉松對三體和劉慈欣的詮釋被原作者和他本人推翻,整個過程可以說是瘋狂打臉了。

文藝與理工思維相去甚遠

劉慈欣最後用地下室的比喻對談話進行了總結:「雖然我們只住在地下室,但我們可以在地下室中找到幸福。畢竟,我們逃不出這個地方,必須在地下室度過我們的一生。」

意思是說科幻小說很精彩,但它仍然必須回到現實生活中,這句話體現了一種典型的理工思維,很理性,讓人記憶猶新。

高曉松最終無奈承認,自己和劉慈欣的思維完全不同,是兩個世界的人。一是用文藝思維去理解和揣摩,另一個是用理工的眼光去思考。這兩種思維方式之間有很大的差距,就像解決一個問題一樣,思維方式完全不同,答案必然千差萬別。

《三體》是一部什麼書?

《三體》不僅是一部科幻小說,更是一部展示人類社會過去、現在和未來各種思想的書,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劉慈欣的哲學思想和三觀。許多人說,讀了《三體》後,世界觀受到了極大衝擊。

作為一部科幻小說,《三體》也確實很受歡迎,它已被翻譯成多種語言,一版再版。在歐美,扎克伯格和喬治·馬丁都是三體的粉絲。在中國,劉慈欣更是有無數的粉絲,雷軍、周鴻禕、馬化騰都是劉慈欣的粉絲。

就連美國前總統奧馬巴都是他的忠實粉絲,為了催更,他還讓白宮的工作人員給劉慈欣發了郵件,表示想看到先行版,在被劉慈欣以為是惡作劇,而隨手刪除之後,歐巴馬更是直接請美國駐中國大使館工作人員親自上門拜訪劉慈欣,後知後覺的劉慈欣這才知道原來是真的。

連歐巴馬都催更了,可見《三體》多有「毒」!

空間突破三維,常人經驗以外的超驗場景,絕對能讓你展開奇幻而又合理的想像。科幻絕不是玄幻,就是因為它合乎理性,能讓你信服;它有科學支撐,並且支撐三體的不僅是科學,還有哲學。

劉慈欣把我們帶到一個嶄新的世界,這個世界是中國的文字從未創造過的一個恢弘而邏輯自洽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地球如海中一片樹葉,微不足道,朝不保夕。

想閱讀的小夥伴們,點擊下方連結就可以購買哦,一起來感受劉慈欣的大千宇宙吧~

相關焦點

  • 高曉松與劉慈欣談《三體》,全程被懟,網友戲稱:「有點尬」
    在去年的《曉說》節目中,為了配合電影《流浪地球》的宣傳,節目組邀請了劉慈欣做採訪。然而,這次對高曉松的採訪卻成了《曉說》節目中最尷尬的一次採訪。網友吐槽:"矮大緊只有寬度,但劉慈欣都是高度。"在人們面前口若懸河的高曉松,為何在劉慈欣面前得到這樣的評價?
  • 《三體》中提到的森林法則,劉慈欣和高曉松的對話還有一個觀點
    近來,趙麗穎和劉昊然要拍劉慈欣的《球形閃電》的消息在網絡上流傳開來。一直處於「半隱居」狀態的劉慈欣通過《三體》獲得雨果獎後,吳京出演的《流浪地球》更是獲得了不少的票房。科幻小說和電影,越發得到了關注。而一則網上流傳的「6次收到外太空信號」也一直被網友們議論紛紛,有意思的是霍金和劉慈欣的看法竟然一致。
  • 西方科幻作家斷言中國人想像力不行,劉慈欣用《三體》狠狠打臉
    由於以上三種原因,中國科幻一直不被西方人所看好,甚至中國人一度被認為是沒有想像力和創新力的,而劉慈欣《三體》的橫空出世無疑給了西方極大地震撼,毫不誇張地講,大劉用《三體》狠狠地打了西方的臉。》獲獎:劉慈欣憑一己之力摘掉了中國人缺乏想像的帽子2015年,中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憑藉《三體》一舉奪得世界科幻最高獎雨果獎,並成為首次奪得該獎項亞洲人,中國科幻迷沸騰了,世界科幻作家驚呆了。
  • 文科生不懂理科生的浪漫?
    文科生不懂理科生的浪漫? 前幾天,熱搜上一個話題 #理科生的戀愛方式# 引起了廣泛的熱議~
  • 卡梅隆對話劉慈欣:《三體》電影起碼得拍六部曲,不然就是打水漂
    《三體》可以說是我國科幻小說的巔峰之作,在全世界範圍內,《三體》都擁有著龐大的粉絲群,作者劉慈欣也因為《三體》這部書,被大家公認為「中國科幻第一人」。趁此良機,美國科幻電影大神卡梅隆與中國科幻小說大神劉慈欣進行了對話活動!對談中卡梅隆多次將話題轉向《三體》,並建議《三體》應該拍6部,不然就是打水漂。劉慈欣簡直撓頭地表示,《三體》拍成電影,相對難些,且需要時間。
  • 《三體》短片出世,劉慈欣看完稱:這是我心目中的《三體》電影
    《三體》是中國科幻小說界的巔峰之作,擁有大量的粉絲。作者劉慈欣也被稱為「中國科幻第一人」。隨著改編自劉慈欣同名小說的電影《流浪地球》的熱播,《三體》的粉絲們希望儘快看到《三體》的上映。然而,自2015年開拍歷經5年,遲遲未能上映,這讓《三體》的粉絲大失所望。但此時,另一部以「三體」為原型改編的電影《水滴》問世。
  • 《流浪地球》:理科生的科幻世界文科生真的不懂!
    整個觀影過程我都在試圖說服自己這是一大片,對於奉《三體》為經典的人,沒有什麼比劉慈欣的名頭更吸引我的。總體而言《流浪地球》可圈可點,特效很棒,故事完成度很高,呃,除此而外,很抱歉,對於看著《後天》《星際迷航》長大的人來說真的期待值越高失落感越大。
  • 寫小說、背詩詞、比拼記憶力 難道理科生更聰明?
    這樣理科生「逆襲」文科生的故事還有很多:憑藉科幻小說《三體》獲得「星雲獎」的劉慈欣,是一名電廠工程師;出生於1893年的丁西林留學英國,學習物理和數學,回國後成為北大物理系教授,但這不妨礙他還是一名劇作家,被稱為「中國獨幕劇聖手」。記憶力、寫小說、背詩詞,這些本來被認為是文科生所擅長的領域,卻總冒出幾個理科生拔得頭籌,不禁讓人覺得疑惑,文科生的地盤為何屢屢被理科生攻佔?
  • 《三體》的作者劉慈欣:諾貝爾獎太高了,拿到之後生活就毀了
    對於科幻迷們來說,劉慈欣的《三體》肯定是必讀的書單之一,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科幻小說家,劉慈欣的《三體》系列可謂是中國科幻小說界的巨著。不僅備受讀者與媒體讚譽,還是首部獲得「星雲獎」和「雨果獎」兩項國際大獎的中國科幻小說。
  • 終於拍出了8.7分的《三體》,劉慈欣:這是我心中的《三體》電影
    《三體》是中國科幻小說的巔峰之作,具有數量龐大的粉絲,作者劉慈欣更是被稱為「中國科幻第一人」。隨著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漂泊地球》的熱映,「三體」迷們希望早日能看到《三體》電影化。但是《三體》電影自2015年開拍以來,遲遲無法上映,讓「三體」迷頗為絕望。可此時另一部依據《三體》改編的電影《水滴》橫空出世了。
  • 《三體》影視化為何一直難產?劉慈欣後悔不已:我就不該出賣版權
    如果真有時空穿越機,劉慈欣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返2009年,全力阻止自己不要用10萬塊的「白菜價」賣掉《三體》的版權,而且還是遊戲和影視的永久版權!劉慈欣事後懊悔不已:「當時我的其他作品還有人來問,有的還轉讓出去了,但是《三體》無人問津。」一時衝動,他低價出讓了《三體》的版權。而撿了大便宜的買,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導演,根本無法將恢弘的《三體》完全影視化。
  • 《流浪地球》票房46.8億,劉慈欣拿多少錢?所以他沒拍《三體》
    所以網友們才會吐槽:電影賣了46.8億,跟劉慈欣關係不大,難怪《三體》他沒拍。2015年,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公布。中國作家劉慈欣憑藉著《三體》成為了亞洲首位獲得了最佳長篇小說獎的作家。郭帆曾評價劉慈欣:「他以一己之力將中國科幻小說提升到世界頂級水平」他的書有多好看,或許看看他的粉絲就知道。
  • 潘石屹:我把《三體》讀了3遍!劉慈欣:看看就行,我寫著玩兒的
    說起國內的科幻小說,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三體》。這部由著名科幻小說作家劉慈欣創作的《三體》,在全球範圍內都有著極高的知名度。潘石屹:我把《三體》讀了3遍!劉慈欣:看看就行,我寫著玩兒的著名企業家潘石屹就是《三體》的忠實粉絲,此前,潘石屹曾經親切的對作者劉慈欣說:「我把《三體》讀了3遍!」
  • 《三體》廣受好評,被問想得諾貝爾獎嗎?劉慈欣:拿到就「毀」了
    劉慈欣被譽為「中國,當代科幻小說第一人」,他的代表作《三體》三部曲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裡程碑,不僅受到讀者和媒體的讚譽,也是第一部獲得「星雲獎」和「雨果獎」兩項國際大獎的中國科幻小說。毫不誇張地說,他一個人就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科幻小說《三體》可以說是劉慈欣最輝煌的傑作之一。
  • 《三體》獲得各界好評,被問想得諾貝爾獎嗎?劉慈欣:拿到就毀了
    《三體》這部科幻類小說,可以說是劉慈欣最輝煌的大作之一。這部小說不僅影響了國內,在國外也有很大的影響力,並且擁有著無數的粉絲。據說,當時歐巴馬還委託總統辦公室催更,給劉慈欣發郵件,要劉慈欣趕緊找人把《三體》後兩本翻譯成英文。結果劉慈欣以為是垃圾郵件,果斷給刪了……直到後來,美國外交部找到中國外交部協調此事,大劉才轟然醒悟,原來這事是真的!
  • 潘石屹:三體我讀了三遍!劉慈欣:看看就行,沒必要讀那麼多遍
    作為書迷之一的潘石屹就曾熱切地對作者劉慈欣說:《三體》我讀了三遍!但劉慈欣卻回道:看看就行,沒必要讀那麼多遍。這是劉慈欣的謙辭嗎?還是劉慈欣想對所有狂熱追風者說的話? 《三體》爆發前,科幻是中國眾多文學作品種類中不算起眼的一個,遠不如武俠、言情、修仙之類消遣作品受眾廣泛,也沒有出現為人普遍廣知的標杆作品。 《三體》起初雖然在科幻小說圈積累了些名氣,但也相當沉寂。直到號稱科幻小說界「諾貝爾」的「雨果獎」落在劉慈欣頭上,《三體》終於成了國學之光。
  • 只讀過《三體》還不足以談劉慈欣
    很多非科幻小說迷的讀者對劉慈欣的印象怕只有史詩一般的《三體》,而這兩部有點掛羊頭賣狗肉的作品,卻讓人們發現了這位作家如寶藏一般,有著遠比我們想像中龐大的作品矩陣。電影《流浪地球》是大雜燴?衝著劉慈欣名頭衝進電影院的觀眾,怕是要憤憤不平一下了:《流浪地球》雜糅了劉慈欣多部作品,《流浪地球》只選取原作「為地球裝上發動機,逃離太陽系」的創意點。
  • 理科生為什麼這麼慘!|數學|化學方程式|文科生|理科
    在很多人眼裡,我們是這樣的:而其他專業是這樣的:為什麼會給人這種錯覺,那是因為我們理科生真是太^n+1的慘了!沒有最難只有更難的學科眾所周知理科生的禿頭都是因為學習,實際上,說對了。無限續張的草稿紙當文科生抱怨自己在卷子上要寫很多字的時候,他們的草稿紙是這樣的:考語文的時候考數學的時候不僅乾淨整潔還透露出一絲無可救藥以及許多半途而廢。
  • 雖然歐巴馬是它粉絲,但我認為《三體》不是科幻,而是人類簡史
    網上曾經流傳一種說法:世界上分為兩種人,看過三體的,和沒看過三體的。據說劉慈欣的《三體》剛剛在美國出版時,發生了一件趣事。當時的總統歐巴馬讀完了《三體》第一、二部後,為了第三部竟然動用總統特權!原來,當時第三部英文版還沒翻譯出版,歐巴馬等不及了,就讓白宮親自給作者劉慈欣發了郵件——內容是:「你好,美國總統歐巴馬先生看了您的三體之後,十分喜歡,能否發一下後續的作品,很著急。」劉慈欣沒當回事,以為這肯定是假冒的,就把郵件給刪了。
  • 學霸式土味情話大PK,理科生浪漫起來,文科生都自嘆不如!
    今天就帶大家看看學霸式土味情話大PK,理科生浪漫起來,文科生都自嘆不如!理科生的第一句土味情話「當初明明是你硬闖進來,最後卻是我捨不得你離開」看似平淡無奇的話卻應用了楞次定律,它是物理學中的一種表述,口訣是增反減同,來拒去留,主要概念是感應電流的磁場總要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化。這個定律用來感情方面表達的是對象不接受自己的愛意,被心愛之人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