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理科生的科幻世界文科生真的不懂!

2020-12-05 貓眼絮語

我是抱著很大期望走進電影院的。

對於一個「偽」科幻迷來說,沒有什麼比買上一張電影票更能向對科幻電影致敬以及表達大學時代就深埋心底對大劉的崇敬之情,更何況《流浪地球》是春節檔既賣座又叫好的影片,在朋友圈收穫如潮好評,被譽為開創了中國硬核科幻電影的新紀元。這種極具裡程碑式的評價這些年真是鮮有。

整個觀影過程我都在試圖說服自己這是一大片,對於奉《三體》為經典的人,沒有什麼比劉慈欣的名頭更吸引我的。總體而言《流浪地球》可圈可點,特效很棒,故事完成度很高,呃,除此而外,很抱歉,對於看著《後天》《星際迷航》長大的人來說真的期待值越高失落感越大。

關於演員,整個影片認識的人不多,吳京吳孟達李光潔雷佳音僅此而已,韓朵朵看著眼熟,直到走出影院才反應過來這丫頭是小魔仙裡的美琪。《流浪地球》中演員演技還是可以的,故事性也達到了科幻該有的水平。帶著地球去流浪真的創意十足,不過有《三體》在那擺著,即使點燃木星的創舉也不足以讓人震撼。

最尬的是影片中人物動機不明。對於一個文科生而言,硬核科幻一直讓我高山仰止,那些基於物理化學高數的推演雖然雲裡霧裡,但好歹基本原理還是能懂,但情感脈絡和行為動機確實讓人摸不著頭腦。

主人公劉啟為了躲避十七年未見的父親想方設法要離開北京地下城,之後途中也是敵意十足,可我記得開頭吳京受命去空間站的時候父子關係還是挺親密的。在電影的情境設定中,地球都要流浪了,人類只剩35億人,一半的人喪失了生命,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劉啟居然還要糾結於父親不在身邊的缺憾,在父親歸來前夕還要鬧這麼大一情緒,也忒矯情了。

可能我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但在大劉原著中,流浪地球計劃啟動的一瞬間,人類現存的家庭婚姻關係其實都消失了,終極目標只有一個,活下去!

而吳京飾演的劉培強同樣無法說服我。他為什麼要冒著空間站消失的風險去完成一個成功率幾乎為0的計劃?他給聯合國通話時說的理由我一點都不相信,「沒有人類,文明有何意義」,空間站攜帶的可是開創人類新文明僅有的希望啊,忒情感用事了吧!在地木即將相撞的很多瞬間,作為訓練有素的飛行員他都是在想兒子怎麼辦,拜託地球都要完了!

對標準理工男的大劉來說科幻創意是最重要的,人物只是載體,為了完成故事,模式化未嘗不可。而對有著浪漫情懷的文科生而言,電影中描繪的情感是無法認同的,倘若地球真的到了流浪的那一天怎麼辦,我會很榮幸,成為很多終極問題的見證者,「朝聞道,夕死可亦」,那麼親愛的讀者,你呢?

相關焦點

  • 文科生不懂理科生的浪漫?
    文科生不懂理科生的浪漫? 文理分科像一道分水嶺, 把我們後來的學習和生活 生生分成了兩個世界……
  • 理科生浪漫起來,真的就沒文科生什麼事情了
    理科生也有一顆柔軟的心。 只要人性還在,那就存在愛情。 日本電力公司Kandenko就用一支高導電性銀墨筆製作了一部創意短片, 片中理科生殘暴的撩妹技能展露無遺。
  • 理科生為什麼這麼慘!|數學|化學方程式|文科生|理科
    無限續張的草稿紙當文科生抱怨自己在卷子上要寫很多字的時候,他們的草稿紙是這樣的:考語文的時候考數學的時候不僅乾淨整潔還透露出一絲無可救藥以及許多半途而廢。可以停下你翻書的手,和查手機的動作,真的,不記得就算了吧。
  • 劉慈欣:《微紀元》,高考語文卷裡的科幻世界
    二零一九年,科幻大熱,《流浪地球》院線狂砍46億,更有人稱這是中國科幻元年。而這一切的預感,要從2018年的全國高考試卷Ⅲ卷說起。2018年6月7日,全國Ⅲ卷語文文學類文本閱讀出人意料。《微紀元》,科幻文學作品,躍現在了高考試卷上。科幻文學,這門一度處於邊緣化地帶的邊緣文學,在此之後極大擴張,蓬勃爆發式的增長,一片欣欣向榮。「啼笑皆非」的是,文科生們遍地哀嚎,理科生們稍微偷著樂了。
  • 《流浪地球》帶動圖書熱,科幻文學是否真的迎來黃金時代?
    科幻,在2019年開年迎來好時光。截至2月13日,《流浪地球》票房已超25億元,成為現象級科幻電影。受《流浪地球》帶動,劉慈欣科幻小說在暢銷榜上高歌猛進,阿西莫夫《銀河帝國:基地》銷量突破百萬冊。科幻文學迎來黃金時代,但就在大眾高調熱議的同時,科幻圈內保持了冷靜姿態。
  • 表白日狂歡:理科生的情詩 文科妹子讀不懂
    「理科生三行情詩」活動啟動於5月初,活動通過網際網路,面向全國高校學生、理工科青年群體,有獎徵集用「理科語言寫下的真摯表白」,展現理工男女、科技達人的溫情一面。在這些投稿中,理科生們用元素周期、數學公式、物理符號、計算機語言……創作了一首首讓文科生一頭霧水的情詩,科學暗語有時候比文學比喻更能引人會心一笑。
  • 奇怪,為啥有人說《流浪地球》看不懂呢?
    各位看官,我是新晉小編鄧帥,今天分享的題目是:奇怪,為啥有人說《流浪地球》看不懂呢?   流浪地球的劇情還是很好懂的,因為太陽急速老化,人類生存面臨威脅,人類必須為自己找到一條出路。不得不說大劉的想法真的很瘋狂,在一般科幻邏輯來說都是逃離地球,但是他卻想著帶著地球一起跑,怎麼跑呢?
  • 《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元年,祝地球好運,祝中國科幻好運
    「《流浪地球》是中國科幻的裡程碑,從此中國科幻崛起,中國科幻元年啟程...」 等等的華麗詞彙,在此大聰就不多複述了。毫無疑問,今年開年春節檔熱度持續升溫的《流浪地球》,包裹著國人太多的期望。郭帆導演在訪談中有說到,好萊塢的商業電影核心,都是一個英雄拯救世界,如果照搬過來,就會讓《流浪地球》覺得奇怪。
  • 《今日影評》周黎明評《流浪地球》:「硬科幻」包裹柔情感
    《今日影評》周黎明評《流浪地球》:「硬科幻」包裹柔軟情感中新網2月1日電 2019年被稱作「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因為中國影壇將有三部大製作國產科幻片問世,分別是《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與《拓星者》。而《流浪地球》作為春節檔「硬科幻」力作,無疑備受矚目。
  • 在三十八歲回憶十九那年,科幻世界帶給我的《流浪地球》
    太陽,木星,地球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科幻的閱讀旅程是從科幻世界這本雜誌開始的。,我們都沒有見過面,弄得特別像一場生離死別,而就在這個時候,我讀到了《流浪地球》這個作品。劉慈欣的硬科幻不同於我看過的其他的硬科幻作品,每每能體現出人類在大的動蕩面前產生的集體心理變化,而對於變化的每一個點滴,又描寫得讓人信服,這一點在科幻創作中是很罕見的,在《流浪地球》中我們讀到了在冰面上喝醉了打滾狂歡的人們,在《三體》中我們讀到了因為物理學被封鎖而紛紛自殺的科學家們,這些人仿佛就是在我們身邊的人變化而來的,讓人設身處地的假設,假如這樣的巨變真的來臨
  • 流浪地球 | 科幻黑科技
    想讓地球開始流浪,我們第一個任務,就是解決動力問題。發動上萬個行星聚變發動機需要的燃料是龐大的,《流浪地球》中用石頭當燃料作為重元素聚變的燃料,是一種非常高效的利用方式。到木星的路途中,其耗費的石頭燃料相當於把地球的地殼挖低了40米!現實中,科學家也不會去研究這種重元素核聚變技術,這對於人類來說太遙遠了,我們主攻的方向還是氫核聚變,但人類在未來有望實現更高級的核聚變。
  • 《流浪地球》國產科幻電影走向新紀元
    這幾天終於去看了網絡輿論兩極分化的科幻巨作《流浪地球》,在二刷之後暫且中立的對這部電影發表一些感受電影講述了在2075年,太陽發生了不可控制的反應,地球面臨被摧毀的局面。為了人類生存,集結全球各國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萬座行星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尋找新家園。
  • 深度| 流浪地球來自「科幻世界」中國科幻四天王都從這裡起步
    有人說,中國文化界的「科幻元年」正式開啟了。劉慈欣、郝景芳、韓松等響噹噹的科幻文學界「大神」,都曾經是一本叫做《科幻世界》雜誌裡一名普通的作者。《流浪地球》、《鄉村教師》等如今大放異彩的作品,都曾最初被登載在這本雜誌上。不少資深科幻迷認為,創刊於1979年的《科幻世界》雜誌,才是曾經孕育中國科幻元年開啟者的舞臺。
  • 《流浪地球》大劉的科幻世界
    地球被出賣了!人類被出賣了!文明被出賣了!我們都是一個超級騙局的犧牲品!這個騙局之巨大之可怕,上帝都會為之休克!太陽還是原來的太陽,它不會爆發,過去現在將來都不會,它是永恆的象徵!】【太陽氦閃爆發了。五十億年的壯麗生涯已成為飄逝的夢幻,太陽死了。】
  • 《流浪地球》:成都科幻之崛起 | Wanderi...
    本文原標題:《《流浪地球》:成都科幻之崛起 | Wandering Earth: A Sci-Fi Big Bang from Chengdu》正在熱映的中國國產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口碑爆棚其同名小說19年前首發於成都《科幻世界》雜誌
  • 學霸式土味情話大PK,理科生浪漫起來,文科生都自嘆不如!
    今天就帶大家看看學霸式土味情話大PK,理科生浪漫起來,文科生都自嘆不如!理科生的第一句土味情話「當初明明是你硬闖進來,最後卻是我捨不得你離開」看似平淡無奇的話卻應用了楞次定律,它是物理學中的一種表述,口訣是增反減同,來拒去留,主要概念是感應電流的磁場總要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化。這個定律用來感情方面表達的是對象不接受自己的愛意,被心愛之人拒絕。
  • 流浪地球創華語電影海外開畫最佳成績 老外被圈粉
    這個春節,《流浪地球》火了,就像其他可以引起熱議的話題一樣。有人給這部中國國產的科幻電影很高的評價,說《流浪地球》是中國科幻電影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大突破,2019年是中國科幻電影真正意義上的「元年」。當然,《流浪地球》也受到一些觀眾的吐槽。「導演是文科生吧?」「科學性上,理科生表示看不下去,太多細節經不起牛頓定律和相對論的推敲。」
  • 《流浪地球》之後,中國科幻小說不再流浪?
    《流浪地球》劇照。圖/《流浪地球電影製作手記》《流浪地球》之後科幻不再「流浪」本刊記者/毛翊君本文首發於總第891期《中國新聞周刊》在剛剛過去的這個春節裡,親戚朋友忽然意識到飛氘似乎從事了一個能發財的行業。
  • 《流浪地球》:中國電影「科幻元年」是如何開啟的?
    如何理解《流浪地球》在「科幻時差」敘事中的獨特之處?所謂「科幻元年」,又是如何被開啟的?第一部中國科幻奇觀電影導演寧浩在《流浪地球》裡客串了一個地下城居民。直到2019,賀歲檔第一天過去,《瘋狂的外星人》和《流浪地球》喜提票房榜前兩位,後者在豆瓣上的評分更是達到了難得的8.2(截至發稿前)。其實,在點映階段,《流浪地球》就已經贏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大家再次搬出了「科幻元年」,以《流浪地球》為這個已然淪為笑柄的期待賦予了全新的意義。
  • 李永樂老師帶來《流浪地球》最硬核科普!文科生也能看懂!
    今年過年刷爆朋友圈的是什麼,其中之一肯定有《流浪地球》,作為外交部發言人都力推的國產科幻電影,它讓我國在科幻的歷史上又邁出了一大步。這部電影有很多的硬核科幻情節,比如太陽真的會爆炸嗎?人類為何帶地球飛向比鄰星?引力彈弓效應是什麼?洛希極限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