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國產科幻電影走向新紀元

2020-12-04 願意去冒險的人

這幾天終於去看了網絡輿論兩極分化的科幻巨作《流浪地球》,在二刷之後暫且中立的對這部電影發表一些感受

電影講述了在2075年,太陽發生了不可控制的反應,地球面臨被摧毀的局面。為了人類生存,集結全球各國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萬座行星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尋找新家園。

最後,完成了這項任務。但地球上的人們還是要想辦法逃離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在為了實現尋找新家的道路上,無數人盡心盡力,協同共進,留下了聞者落淚的故事。

電影主要把鏡頭聚焦在了北京地下城的一個小隊,主人公劉啟是一個心氣很高的孩子,自己的姥爺是一位地表卡車的駕駛員,兩人與自己的妹妹「朵朵」生活在一起。

因為父親的離開和選擇,劉啟一直認為是父親導致了母親的死,所以十分痛恨自己的父親,甚至在一家三口的照片裡他都把父親的腦袋上套了個窟窿,朵朵是一個不愛上學的問題少女,故事就發生在地球臨近木星的這段時間。

劉啟帶著朵朵在春節這天用「借」來的身份卡和裝備偷偷踏上了地表,在地表上偷偷開走了姥爺的卡車,然後被警察發現,在姥爺前來「撈人」的時候發生了一系列變故,劉啟和中途遇見的救援小隊在一波三折的情節中奔向救援地球之路。

故事的情節很有特色,特效一流,而且場景使人震撼,情節波動十分牽動人心,在觀影過程中有時真的是眼含淚花。

但是人物刻畫並不是非常明顯,每個人的獨特性都不足,除了吳孟達能很好的演繹一個爺爺家的身份,其餘人物都有點浪費。例如救援隊的各個角色,到最後我只記住了拿著加特林「突突突」的隊員,其他人並沒有很好的心理刻畫。

而主人公劉啟在心理活動的轉換上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一開始對父親的痛恨,就突然轉換到了為了父親落淚,說實話,沒有被感動到!至於妹妹「朵朵」更失望,電影剛剛入戲時刻畫的叛逆少女形象在之後的情節中並沒有起到鋪墊的作用,也沒有起到什麼反轉的伏筆作用。

同時,電影最大的硬傷還是國產電影的通病,臺詞。在觀影過程中能很明顯的感受到,人物的臺詞欠缺一些推敲,有些煽情部分的臺詞容易引起觀眾的尷尬。

可以說《流浪地球》在劇本推敲上還是有些漏洞,不過綜合素質還是蠻高的,並沒讓大家失望,不完美肯定是有的,有瑕疵,才真實,才有進步的空間嘛。

但是的確要誇一誇這部電影的特效,不論是看宣傳片的時候還是到最後現場觀影,宇宙的宏偉和地球表面因為停止自轉導致的狼藉景象都非常震撼,對比國產很多五毛特效的電影真的可以說獨一檔。在這方面來說還是要對導演和整個團隊豎大拇指的!

這部電影不同於以往的災難電影,拯救地球不是劉啟一個人,或者說一個團隊的功勞。從最開始在半路得知因為「飽和式救援」已經被重啟的發動機,和到後來世界各國不同面貌的救援隊,無不體現了集體,團隊的力量。

沒有一個人是被神化的,是有血有肉,令人信服令人震撼的一系列行動。即使是最後點燃木星的計劃,在電影中也提到是以色列團隊率先提出過的。但就是這種刨除了個人英雄主義的劇情和思想,才使得這部電影蒙上了更高層次的意義。

《流浪地球》是國產科幻走向新紀元的一個起點,希望2019年可以是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希望能有更多的國產優秀科幻電影與我們見面。我更希望早日在大熒幕上看到大劉的《三體》!卡梅隆導演在接受採訪時說到「《三體》必須要拍七部以上才能將故事講得完整。」我希望可以看到《三體》系列電影!希望看到更多的國產科幻影片!

作為春節檔的一部影片在上映之前並未被看好,卻能在最後突破重圍,成為春節檔票房冠軍,《流浪地球》的逆襲不是偶然!無論後期還是情節都可以說是最近幾年國產電影的佼佼者,口碑更是一路飆升。小破球值得這個票房!

有人說「2019年將是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其實,我覺得現在來說還為時尚早。在上映之後,國人對這部影片有著很大的關注度,因為我們已經太久沒看到國產科幻片了!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們的航天事業、對太空的探索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我們的科幻電影和科幻文學卻止步不前。

知道劉慈欣的「三體」在國內外掀起了三體熱,才使得一些沒接觸過科幻類藝術作品的群眾埋下好奇的種子,這次的《流浪地球》正好符合了我們的胃口!流浪地球的成功無疑給我們的導演,編劇和觀眾們打了一針強心劑。

事實證明,沒有流量小生,沒有國外公司加持的高成本電影一樣可以在國內找到受眾。只要用心去做,就可以做出好的成績。在這個觀眾品味提升,電影製作制式的年代,應該有一些這樣的「異類」站出來,我們也是擁有好的劇本好的演員和好的製作的。

其實,科幻電影意志是國產電影比較薄弱的方面,但是實際也是比較好發揮的空白,儘管這不並直接帶來物質上的富足,但關於人類文明延續的思考得以在民間引來更大的迴響。所以美國的《星球大戰》等一系列的科幻電影會取得巨大的成功。我覺得外國可以的,我們中國為什麼不可以?我們當然可以!

小破球,要選擇希望,要相信未來!

小破球,要學會抬頭!

相關焦點

  • 國產科幻電影的巔峰?還是國產電影的起步?深度解析《流浪地球》
    今天給大家解析一部新近國產最佳科幻電影。不得不說《上海堡壘》是一部很優秀的反面教材,而今天給大家解析的是國產最佳科幻片《流浪地球》!影片解析:在2019年的賀歲檔中,電影《流浪地球》取得了引人為傲的成績。鏡頭通過外化把一個小家文化逐漸蔓延引申到地球大家的思想內核,從而使得影片的主題晉升到國家層次的人文主義關懷,對於當今社會來說就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 四年打磨,《流浪地球》正式開啟中國科幻新紀元
    作者 / 魏建梅「中國科幻(電影)在今天終於啟航了」——在1月20號《流浪地球》舉辦的「和大劉一起看《流浪地球》」的超前觀影現場,大劉含淚說道。一直以來,科幻電影都是國產電影的一大軟肋。自三年前《三體》被宣布啟動以來,人們似乎看到了科幻電影的曙光,「中國電影科幻元年」的時代起點也一直被大家呼喊著,盼望著。
  • 從流浪地球說起:國產科幻電影成功與否有多重要?
    文/王新喜《流浪地球》這部電影講述了在太陽即將毀滅的未來,人類帶著地球一起逃亡的故事——通過「流浪地球」計劃,用1萬架發動機將地球推離太陽系。該片歷經四年的打磨,被譽為「首部國產重工業科幻影片」,它呈現了中國電影截至目前為止最高的特效水準——2000多個特效鏡頭,1萬個道具、最初誕生於3000張概念圖,10萬延展平米的實景搭建,相當於15個足球場。
  • 媒體:《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主創合影 片方供圖   《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 社論  《流浪地球》的精神內核頗為符合近年來科幻電影的發展趨勢,即不再著迷於地球毀滅,而更多探討人性與情感的複雜。  2月7日,春節檔票房大戰的第三天,作品中口碑最好的《流浪地球》直接實現票房逆襲,登頂春節檔單日票房榜首。
  • 《流浪地球》上天 中國科幻電影突破卡門線
    長光衛星搭載《流浪地球》發射成功不僅是國產電影首次上太空,同時還代表著電影《流浪地球》突破了地與空的界限,電影《流浪地球》將會和中國航天人一起,在新的領域不斷探索勇敢前進。   《流浪地球》片名上太空 吳京角色引航天員共鳴   《流浪地球》是一部改編自劉慈欣同名小說的科幻電影,影片由郭帆執導,吳京特別出演、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趙今麥等領銜主演,講述太陽膨脹即將吞沒地球,人類為了生存,決定開啟「流浪地球」計劃,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一事。
  • 《流浪地球2》定檔!國產科幻崛起還有多久?
    昨日,《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上映。郭帆導演在該片於金雞獎展映後,宣布《流浪地球2》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 近年來最火熱的科幻電影,非《流浪地球》莫屬,它以一己之力燃起了不少人對於國產科幻片的希望。
  • 國家電影局點讚《流浪地球》:系科幻電影裡程碑
    陸亮對《流浪地球》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並代表國家電影局向影片的主創團隊和出品方表示祝賀,他稱讚《流浪地球》的出現具有「科幻電影裡程碑」的意義。他在發言中表示,「每攻克一個電影類型,中國電影產業和中國電影藝術就會更多一份信心。《流浪地球》帶領我們攻克了科幻電影。
  • 盤點《流浪地球》大火前後的那些科幻奇幻電影小說
    吳京主演的《流浪地球》票房大火,也創造了國產科幻的高峰。在《流浪地球》前後,還有哪些具有科幻奇幻色彩的電影小說呢?一起來看看。《流浪地球》《流浪地球》《流浪地球》的熱映被認為寓意著中國科幻元年的到來《不能說的秘密》《不能說的秘密》周杰倫和桂綸鎂主演的奇幻電影,不像《流浪地球
  • 《流浪地球》沒法複製,但科幻電影的未來是星辰大海
    「大家要以冷靜和理性的態度來看待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是不容易複製的,最重要的還是正心正念地回到創作本身的規律上,不要過分追求盛行的電影類型,如果你能在專注的電影類型中做到極致,是有非常大的市場空間的。」
  • 《流浪地球》加時重映、第二部定檔,主旋律科幻電影能否突圍?
    26日,《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上映,一年多後「小破球」再次登上大銀幕,還是感動了很多人。《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在原版基礎上新增11分鐘的內容,票價15元。據燈塔專業版統計,影片首日票房78萬元,排片7.5%。雖然首映日之後,票房和排片開始出現下降趨勢,但是在精品稀缺的當下,足以見得觀眾對國產科幻電影的期待。
  • 《流浪地球》票房破31億 電影局:科幻電影裡程碑
    陸亮對《流浪地球》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並代表國家電影局向影片的主創團隊和出品方表示祝賀,他稱讚《流浪地球》的出現具有「科幻電影裡程碑」的意義。他在發言中表示,「每攻克一個電影類型,中國電影產業和中國電影藝術就會更多一份信心。《流浪地球》帶領我們攻克了科幻電影。
  • 《流浪地球》火了,但中國科幻並未崛起:《三體》電影甚至不敢上映!
    最近幾天,《流浪地球》把嗶嗶君的朋友圈刷屏了。大家的評價就是兩個字:吹爆!↑↑《流浪地球》的豆瓣得分遙遙領先在嗶嗶君眼裡,《流浪地球》值得被吹,因為它讓人看到了國產科幻的希望與機遇。但今天我並不是來吹《流浪地球》的,相反,我要揭一下國產科幻的傷疤和暗瘡。
  • 《流浪地球》後,中國科幻電影再出發,首次正面對抗外星文明
    在6月16日剛剛落幕的2019微-博電影之夜裡,電影《上海堡壘》獲得了最受期待科幻電影。在頒獎典禮上,吳京親自為《上海堡壘》頒發了獎盃,《流浪地球》導演郭帆也發文祝賀。一直以來,科幻片都被西方電影市場壟斷,國內不是沒有做過嘗試,但始終未能拍出令觀眾滿意的科幻片。直到年初,《流浪地球》橫空出世,才真正打開了國產科幻電影新紀年。從首部中國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的成功嘗試,到即將上映的《上海堡壘》,國內導演一直努力開創屬於中國自己的科幻電影。
  • 《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元年,祝地球好運,祝中國科幻好運
    但無論如何解構,大聰依然認為《流浪地球》是今年,乃至中國電影發展以來,國產電影工業水準的又一個新臺階,即使這部電影能看出偶爾的彎路和試錯,但我依然希望影片大賣,這樣可以讓中國科幻有一個良性循環的開始。因為多一份支持,我們才能看到更多像《流浪地球》一樣的國產科幻電影,才能看到更類型化的國產電影工業水準的影片(在這不是道德綁架,而是自己的觀點而已)。
  • 《流浪地球1》加時重映、第二部定檔,主旋律科幻電影能否突圍?
    雖然首映日之後,票房和排片開始出現下降趨勢,但是在精品稀缺的當下,足以見得觀眾對國產科幻電影的期待。 27日,《流浪地球2》趁熱官宣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依舊由郭帆執導、劉慈欣監製,製作歷時近5年的流浪巨製將再次起航。
  • 《流浪地球》:讓中國科幻電影不再「流浪」
    2019年春節檔第三日,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便逆勢而上,截至2月9日發稿前,累計票房已達14億元,排片佔比和上座率在各大數據平臺均排列第一。票房證明觀眾的選擇核心依然是電影品質,因為《流浪地球》的電影觀感超出了大家的心理預期,情節、畫面、音效都足以用震撼來形容。
  • 《流浪地球》後,國產科幻終於又出黑馬!我要第一個安利
    《流浪地球》重映,Sir前兩天說過。評論裡還是能看到影迷們對國產科幻的期望。這事有好有壞。我們火了劉慈欣,火了《流浪地球》,證明目前在文學和電影兩個領域都有拿得出手的作品。但。只有劉慈欣,只有《流浪地球》呢?扎心吧。別急。我們還有一群人,在沒那麼多關注的地方,埋著頭,咬著牙,為國產科幻尋找更多可能性。它叫「國產動畫」。
  • 《流浪地球》帶動國產科幻小說熱賣《AI迷航》銷量狂翻40倍
    近日,《流浪地球》持續熱映,帶動國產科幻小說暢銷,先是《流浪地球》原著作者劉慈欣作品全線熱銷,多個版本的《流浪地球》登上排行榜。緊接著,整個科幻文學板塊被帶動,由讀客文化出品的國產科幻小說《AI迷航》一夜之間躍入噹噹小說暢銷榜第17名,銷量猛翻40倍,業內人士感慨「2019年科幻元年開啟」。《流浪地球》的火爆熱映,全線帶動劉慈欣作品的熱銷,除了《流浪地球》,劉慈欣其他長篇作品、短篇作品也帶動明顯。
  • 《流浪地球》改變中國科幻,卻被另一部電影改回去了?
    今年大年初一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便憑藉好劇本、經得起推敲的設定、還有給力的特效,成功為觀眾們塑造了一個未來末日環境下的地球。但改成電影可是另一回事。可能鹿晗扮演的男主角恰好比較還原「青春劇」的調性,但這與科幻受眾的口味背道而馳。因為大家就想要《流浪地球》那樣的,氣氛嚴肅一點,設定考究一點。
  • 《流浪地球》:成都科幻之崛起 | Wanderi...
    本文原標題:《《流浪地球》:成都科幻之崛起 | Wandering Earth: A Sci-Fi Big Bang from Chengdu》正在熱映的中國國產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口碑爆棚其同名小說19年前首發於成都《科幻世界》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