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改變中國科幻,卻被另一部電影改回去了?

2021-01-18 BB姬


加鹽 | 文


科幻,離我們很遠,也很近。


分解開來,科幻有兩個部分,科學+幻想,一邊貼近現實,另一邊遠離現實。


創作者們寫科幻寫小說,拍科幻電影,其實思路和做遊戲有點像:


都是編織一個波詭綺麗的「夢」,讓讀者觀眾置身其中,感受著不那麼現實的美,卻又在處處能感受到真實世界的氣息。



人們會沉浸進去,產生聯想,發現未知,又不至於完全脫離現實而出現過強的違和感。


很真實的一點是,提到科幻,大部分人率先想到的肯定是歐美。中國科幻由於歷史原因,並沒有得到一帆風順的發展。


直到前幾年的《三體》,大家漸漸看到了中國科幻崛起的曙光。然而僅限於文字小說還不行,科幻體系的完善,需要視覺和故事一起上。



今年大年初一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便憑藉好劇本、經得起推敲的設定、還有給力的特效,成功為觀眾們塑造了一個未來末日環境下的地球。



票房口碑的雙豐收,使這部電影成為見證了中國科幻新篇章的裡程碑。


有人說,《流浪地球》完美展現了中國人對科幻的獨特理解,只有我們會這麼拍:


歐美大片裡,每逢緊要關頭,通常人類總想著「拋下」地球,獨自駕駛飛船逃走。


只有我們會選擇帶著「家」一起離開。



為了展現英雄主義,歐美大片裡拯救世界會是少數人,甚至一兩個人,而我們會號召全人類一起加入拯救家園的陣營。


《流浪地球》的成功中我們能夠看到,視覺特效是表象,達到標準水平基本就夠用。獨有的中國風內核,才是引發觀眾共鳴的重要原因。



人們都認為,中國科幻從此站起來了。


然而,大家先坐下別急著高興,昨天又上映了一部國產科幻電影——《上海堡壘》



從之前高密度的宣發、比較出名的原作來看,它怎麼說也算個旗艦級別的科幻作品,和《流浪地球》一個級別的那種。然而現在再看它上映後的口碑,人們覺得,《上海堡壘》遭重了。


誇張點說,中國科幻遭重了。


看到我們所在的上海變成這樣,也挺糟心的


截止今天下午三點,《上海堡壘》在電影App貓眼上的實時票房是8800萬,有23萬名觀眾打分,總分6.5。豆瓣那邊有接近8萬人打分,總分3.4



這數據大概是什麼水平呢?


我翻了翻App裡近幾個月上映的電影列表,沒找到比6.5分更低的,基本都在7到8分以上。要知道,貓眼這種買票App的用戶已經足夠寬容,質量只要過得去,大家都會給8分左右。



而豆瓣算是老影迷聚集地了,大家觀影經驗豐富,都會仔細看電影,給出的評論也會相對嚴格。


8萬個評論中有將近六成的給了1星,想必,一個「爛片」標籤打上就足以說明一切。



《上海堡壘》咋就成這樣了。


首先,主角很大程度上讓吃瓜群眾第一眼就槍斃《上海堡壘》。


鹿晗應該不用多介紹,當之無愧的主角。這裡,我們不討論他的演技。



讓大眾眼中的「小鮮肉」來當主角,看似能吸引一波流量,但科幻本身對「直男」有著額外的吸引力,兩者的碰撞,很難不產生惡意的火花。


鹿晗在電影裡一如既往的小鮮肉扮相,讓外星人大戰人類這種緊張的故事背景瞬間失色。


既有印象雖說不客觀,但確確實實的影響了不少觀眾的觀感。那感覺就像戰場上炮火連天,有幾名士兵卻在悠閒地喝著下午茶一般彆扭。



相比之下,《流浪地球》的選角就聰明得多。


主角都是不太出名的青年演員,再讓諸如吳孟達這樣的老戲骨配角領著,新生代們都能貢獻出青澀自然的表演,不至於在科幻的大背景下喧賓奪主。



有趣的是,你透過選角再看《上海堡壘》的原作故事,會讓人覺得,選鹿晗好像也沒啥毛病。


同樣在豆瓣,讀書分區下,知名作家江南的小說《上海堡壘》獲得了書迷們8.4分的評價,不可謂不高。



相比他的人氣幻想小說《龍族》,還有《九州·縹緲錄》,這個《上海堡壘》是他唯一一部涉足科幻領域的小說,也獲得了不錯的成績。


小說主線和電影一樣,講人類大戰外星人,說來挺「平常」的。


然而在讀了之後我才發現,這部作品裡的科幻二字基本只體現在背景的外星人和人類衝突上,故事裡不乏大量的愛情橋段以及類似青年文學的纖細描寫,與江南其他作品的寫作風格差不多。


《上海堡壘》的簡介,不知道還以為是某部愛情小說


說實話,我覺得這和想像中的科幻不太搭邊。


不過,小說把故事講完整了,該感人時感人,該燃時燃,讀者們也能獲得一段有趣的閱讀經歷。


作為一本小說,這足夠了。但改成電影可是另一回事。


可能鹿晗扮演的男主角恰好比較還原「青春劇」的調性,但這與科幻受眾的口味背道而馳。因為大家就想要《流浪地球》那樣的,氣氛嚴肅一點,設定考究一點。



總不能看完之後,大家都在討論裡面男女主的愛情吧。


給好評的觀眾裡就有人提到了感情戲不錯


可以說,有《流浪地球》的珠玉在前,現在的電影觀眾,尤其是科幻電影觀眾的審美,都提高了。


如今再看《流浪地球》的科學設定,依舊讓人驚嘆:太陽毀滅、引力彈弓、剛體極限、逃逸速度等等等等,運用的都是相當硬核的科學原理。



甚至於,這部電影只誕生於原著中極小的那一部分故事,創作者們則用上了滿滿的細節將其填充:


比如造型複雜的防護服、精密度高的外骨骼、運輸車裡的球型控制器。無不體現了創作者們並未脫離現實的奇思妙想。



儘管存在一些邏輯硬傷,但這正是科幻作品需要找好的平衡點。真實的科學配以合理的幻想,再去為劇情服務,才成為科幻。


《上海堡壘》一方面因為定位不明,愛情片、科幻片、動作片雜糅在一起,各部分配比失調,讓人看起來有些魔幻。


另一方面,重要的細節設定沒有做好,讓大家吐槽不已:比如鹿晗的偶像髮型沒有軍人的樣子;故事裡世界末日來臨,男主還有功夫休假,甚至找自己上司表白。



網友們無語:「簡直讓人驚了,麻煩有點末日的緊張感好嗎?」


連電影本身的製作技法也遭到了觀眾們炮轟。比如光影質感像是偶像劇,劇情剪輯混亂,臺詞配音處理粗糙,服裝有奧特曼裡的人類戰隊的既視感。


至於演員演技是否在線,大家各說各的,不過目前也傾向於演技僵硬。



還有不少憤怒的網友稱:


「《流浪地球》改變了中國科幻,卻又被《上海堡壘》改了回去」。


「《上海堡壘》不配稱作科幻片」。


也有看一半跑路的


或許,《上海堡壘》無法成為一部成功的科幻片,它不應該放在科幻電影的分類裡,而是單純作為一部商業片,這麼看2天將近1億的票房也算過得去。


正因為《流浪地球》的開天闢地,讓各方看到了中國科幻電影的潛力,人們都開始對這片市場投來了關注的目光。


影迷們樂於再為一部優秀的國產科幻電影買單,更多電影人會加入到創作科幻電影的行列中來。蛋糕變大,每人也能分到更多。


給好評的觀眾表示不懂科幻


這部《上海堡壘》,從目前的口碑上看起來給人一種「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的感覺。它可能證明了,現在的中國科幻電影市場並沒有迎來野蠻生長的時代。


這也讓我想起之前《王者榮耀》得到最佳科幻遊戲獎的事,感覺起來,國內有些人對科幻的理解,還有誤區。



《上海堡壘》有輕度的科幻元素,硬要說也算科幻電影。不過46億票房奇蹟告訴我們,人們真正喜歡的,是類似《流浪地球》那樣的嚴肅硬核、鼓勵人們了解真實世界、具有中國特色的科幻。



《上海堡壘》說自己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然而它沒有看到更遠。


娛樂至死,流量至上,而科幻,不需要這些東西。



-END-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讓中國科幻電影不再「流浪」
    2019年春節檔第三日,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便逆勢而上,截至2月9日發稿前,累計票房已達14億元,排片佔比和上座率在各大數據平臺均排列第一。票房證明觀眾的選擇核心依然是電影品質,因為《流浪地球》的電影觀感超出了大家的心理預期,情節、畫面、音效都足以用震撼來形容。
  • 《流浪地球》:中國電影「科幻元年」是如何開啟的?
    如何理解《流浪地球》在「科幻時差」敘事中的獨特之處?所謂「科幻元年」,又是如何被開啟的?第一部中國科幻奇觀電影導演寧浩在《流浪地球》裡客串了一個地下城居民。而這種科幻小說自帶的新奇性,在轉換為科幻電影時,自然地產生了兩種電影類型,一種成本不高,以科幻點子(tips)為核心支撐來展現某種輕微的「驚奇」或「驚悚」,典型的如外國電影的《那個男人來自地球》、《彗星來的那一夜》,另一種成本巨大,以建造龐大的具有擬換性的科幻世界,生產能帶來巨量震驚體驗的「奇觀」為己任,《阿凡達》、《星際穿越》都是其中翹楚。
  • 《流浪地球》為什麼引發「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大討論
    《新華社》接連發表《中國科幻電影在農曆新春邁出新一步》《我們為什麼需要科幻》等多篇評論,《參考消息》也轉載了《紐約時報》的評論《<流浪地球>標誌中國電影新時代到來》。本文將回顧並梳理以下問題:中國科幻電影元年概念的提出及其背後的時代脈絡;為什麼大家都在期待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為什麼普遍認為是《流浪地球》而不是《瘋狂的外星人》開啟了新的時代,這種觀點是否具有合理性,並分析當下對《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評論兩極分化的原因。《流浪地球》劇照。
  • 《流浪地球》的改編:理性屬於科幻文學,感性屬於科幻電影?
    電影《流浪地球》保留了絕大多數原作的環境設定,但在情節上進行了徹底的改造。這裡面當然有導演的思考,將文字影像化,本就不能生搬硬套,何況,劉慈欣本人也參與了創作。所以,問題不在改,而在怎麼改、改什麼。小說和原作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人物的情感關係。無論是吳孟達扮演的姥爺,還是吳京飾演的父親,都承包了電影最感人的淚點。支撐主角一行人不斷前行的動力,是地球面臨的危機,更是家人的羈絆。
  • 《流浪地球》在美上映贏好評 感受中國科幻電影魅力
    原標題:《流浪地球》在美國上映贏好評  中國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在春節期間上映引發國內外關注,成為旅美華人華僑熱議的話題。不少人見面打招呼第一句話就是「最近看《流浪地球》了嗎?」
  • 《流浪地球》之後,中國科幻小說不再流浪?
    《流浪地球》劇照。圖/《流浪地球電影製作手記》《流浪地球》之後科幻不再「流浪」本刊記者/毛翊君本文首發於總第891期《中國新聞周刊》在剛剛過去的這個春節裡,親戚朋友忽然意識到飛氘似乎從事了一個能發財的行業。
  • 《流浪地球》好看?這15部科幻電影更不能錯過!
    今年賀歲檔電影可謂熱鬧空前,票房成績和最高口碑的席位無疑被《流浪地球》拔得頭籌,它也被譽為是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巨作。看完《流浪地球》,一定激起了你對科幻電影的回憶,也有許多人紛紛開始回刷科幻經典。那麼,你最不容錯過的科幻作品有哪些?
  • 如果《流浪地球》的劇情倒過來看,將是另一部科幻巨作
    吳京客串主演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在2019年春節檔上映,截止到今天,票房已經橫掃了國產電影紀錄。《流浪地球》根據劉慈欣的同名短片小說改編,故事講述了在不遠的將來,太陽即將毀滅,人類為了繼續生存下去,計劃將地球脫離太陽系。
  • 《流浪地球》登頂北美票房中國紀錄,中國科幻電影實現軟輸出了?
    當「小破球」一路向前並成功「出海」,中國科幻電影也終於在世界科幻電影市場上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帶著地球去流浪,《流浪地球》科幻外衣下的「中國心」「讓人類永遠保持理智,確實是一種奢求。」正如影片中MOSS的這句話,《流浪地球》貫穿始終的正是與理性所對抗的東方式情感邏輯。當末日即將來臨,地球面臨危機,人類如何自處?
  • 《流浪地球》沒法複製,但科幻電影的未來是星辰大海
    整理 | 陳晶45億,這是春節檔黑馬《流浪地球》的最新票房成績,另一部寧浩導演執導的《瘋狂的外星人》票房則已經突破21億,打破了導演寧浩的電影票房紀錄。看起來,中國科幻電影的高潮期正在到來。在《流浪地球》之後,《拓星者》《上海堡壘》《明日戰記》等多部科幻電影都在進展當中。相對於之前科幻電影導演們對於市場反應的不確定,《流浪地球》的成功已經為後來者們探索了前路。
  • 《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上海堡壘》,中國科幻電影得與失
    西夏:從《流浪地球》上映大火以後,有一個現象,因為我供職的成都八光分是一家以傳播科幻文化為主的公司,我們代理國內很多優秀科幻作家和作品,在《流浪地球》火了以後,很多電影公司找我們,問有沒有更多的《流浪地球》那樣的科幻作品,要買改編權。像芒果娛樂什麼的,很多公司問我們要,指定要「宇航題材、青春、愛情、正能量」那種。
  • 《流浪地球》導演力挺的《上海堡壘》,能否開啟中國科幻新篇章?
    今年春節檔,由郭帆執導、吳京主演的「硬核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取得票房口碑雙豐收,開闢了中國科幻大片的元年。不過,一花獨放不是春,中國科幻大片需要「百花齊放」。這個暑期檔,投資3億元(與《流浪地球》相當)的科幻電影《上海堡壘》將上映,郭帆導演兩次在微博上發聲懇請網友支持該電影,「中國科幻電影應探索更多的內容和模式」。
  • 影評丨《流浪地球》會不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2019-02-07 13:2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評論員 石天星大年初一,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上映。觀眾們一再確認,這是一部真正的中國硬核科幻片,甚至預測它在中國科幻電影史上將佔據裡程碑意義——"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什麼是硬核科幻片?
  • 媒體:《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主創合影 片方供圖   《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 社論  《流浪地球》的精神內核頗為符合近年來科幻電影的發展趨勢,即不再著迷於地球毀滅,而更多探討人性與情感的複雜。  2月7日,春節檔票房大戰的第三天,作品中口碑最好的《流浪地球》直接實現票房逆襲,登頂春節檔單日票房榜首。
  • 國家電影局點讚《流浪地球》:系科幻電影裡程碑
    陸亮對《流浪地球》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並代表國家電影局向影片的主創團隊和出品方表示祝賀,他稱讚《流浪地球》的出現具有「科幻電影裡程碑」的意義。他在發言中表示,「每攻克一個電影類型,中國電影產業和中國電影藝術就會更多一份信心。《流浪地球》帶領我們攻克了科幻電影。
  • 《流浪地球》加時重映、第二部定檔,主旋律科幻電影能否突圍?
    那麼,主旋律能否帶動國產科幻電影發展呢?加時11分鐘,《流浪地球》再唱主旋律2019年《流浪地球》一攬46.86億元票房,橫掃多項大獎,被譽為「國產科幻電影開山之作」。影片從關乎人類命運的宏大敘事出發,掀起一股主旋律科幻熱潮。這次上映的特別版,主要是為了彌補原版受春節檔片長限制刪減內容的遺憾。
  • 《流浪地球》是中國科幻電影的第一座裡程碑
    《流浪地球》是中國科幻電影的第一座裡程碑前一段時間,萬眾期待的《流浪地球》上映了,在上映之前的那一段時間可真是吊足了觀眾的胃口,光是提前放出的宣傳片就已經收穫了不少影迷,也確實如此,上映以後光是票房就賣了四十六億,再加上大名鼎鼎的劉慈欣的指導,票房保障吳京的參演,劇本題材的新穎,
  • 《流浪地球》上天 中國科幻電影突破卡門線
    原標題:《流浪地球》上天 中國科幻電影突破卡門線 長光衛星搭載《流浪地球》發射成功不僅是國產電影首次上太空,同時還代表著電影《流浪地球》突破了地與空的界限,電影《流浪地球》將會和中國航天人一起,在新的領域不斷探索勇敢前進。
  • 他叫做「中國科幻電影之光」,《流浪地球》,有家族跑路
    可以說,粉絲和科幻小說都很滿意,我認為這部電影更適合小夥伴們和想像力,我相信有些人應該知道我說的是哪部電影,是的,是《流浪地球》,如果我們把這張膠捲和好萊塢膠捲作比較,肯定有差距,從肉眼可以看出,但每部電影之間都有一個間隙,相信一定有機會及時趕上你!在我看之前,我的朋友圈已經清楚地分析了這齣戲,像「中國科幻電影之光」這樣的詞是最謙虛的表達方式。
  • 《流浪地球1》加時重映、第二部定檔,主旋律科幻電影能否突圍?
    雖然首映日之後,票房和排片開始出現下降趨勢,但是在精品稀缺的當下,足以見得觀眾對國產科幻電影的期待。 27日,《流浪地球2》趁熱官宣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依舊由郭帆執導、劉慈欣監製,製作歷時近5年的流浪巨製將再次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