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影評》周黎明評《流浪地球》:「硬科幻」包裹柔情感

2021-01-11 中國新聞網

《今日影評》周黎明評《流浪地球》:「硬科幻」包裹柔軟情感

中新網2月1日電 2019年被稱作「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因為中國影壇將有三部大製作國產科幻片問世,分別是《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與《拓星者》。而《流浪地球》作為春節檔「硬科幻」力作,無疑備受矚目。「硬科幻」到底「硬」在哪裡,它又對中國電影行業意味著什麼?1月31日,《今日影評》特邀影評人周黎明為觀眾揭秘「硬科幻」背後的意義與價值。

主辦方供圖

三部影片開創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科幻電影急需優秀編劇人才

在《今日影評》中,周黎明為「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實現設置了前提,即《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與《拓星者》三部影片中至少有一部獲得成功。但他認為即使影片未獲成功,也會成為中國電影史上重要的註腳。隨後他對三部科幻片的共同特點做出了總結:第一,這些影片代表著中國電影產業與國際的接軌。第二,這些影片的投入基本達到了世界最高水平。

談及中國科幻電影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周黎明認為「硬科幻」題材的電影,通常擁有宏大的視野與世界觀,但拍攝也需要大量金錢、技術的投入,而這意味著高票房才能保本。他表示中國目前最缺乏懂得科技又能編出好故事的編劇。2019年三部科幻片中有兩部改編自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小說,而劉慈欣作為世界一流的科幻作家,他的小說成為大批觀眾對電影持樂觀態度的原因。

但從文字到影象中間需要複雜的翻譯過程,小說裡輕描淡的背景,在銀幕上卻需要許多細節的支撐。在《今日影評》中,周黎明指出「硬科幻」中的很多科學原理在閱讀小說時可以慢慢查閱,但在觀看電影時卻不能「不懂就查」。因為兩者觀看的方法與場景都不相同,這就需要將深奧的科學原理用深入淺出的電影語言講解出來。

科技外殼包裹情感內核 匠人精神打造工業品質

《流浪地球》故事設計較為簡單,大體講述了科學家預測太陽即將爆炸,人類必須逃離太陽系,選擇帶上地球飛向遠方,尋找新的家園。周黎明分析指出《流浪地球》在科幻的外殼裡包裹的是父子親情。這一點與影片《星際穿越》從故事設置、與子女關係等方面都較為相似,其內核都是要表現科學與人類情感所發生的碰撞與交融。

在《今日影評》中,周黎明表示科幻電影對觀眾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來自於想像力,以及用影象化的手段把想像真實地呈現在觀眾面前的能力。奇幻電影可以天馬行空,但科幻電影必須為影像找到科學依據。在《流浪地球》的主海報上,主要呈現著被稱為「行星發動機」的巨大裝置,其背後有嚴謹的科學依據支撐。

主辦方供圖

因為科幻電影需要應用大量電腦特效,所以電腦特效與具體道具搭建之間需要很好的銜接,這對資金及團隊的要求非常高,且在進棚拍攝時必須採用工業化手法,對所有細節考慮周全。而電影產業工業化必須有匠人精神,在於將每一個細節,每一個工種都完美地完成並組合在一起。周黎明在《今日影評》中強調,如果《流浪地球》能做到這一點,證明了這部影片在工業化製作上達到了新的高度。他也希望能夠通過《流浪地球》使大家知道中國在電影製作上可以走上更高的臺階。

科幻電影是電影工業標杆 中國銀幕期待更多中國科幻

科幻電影對於一個國家的電影市場和電影工業來說,意味著產業標杆的樹立。因為科幻電影拍攝難度大,製作大型的科幻電影需要整個工業體系支撐。而內容文本更為重要,它容納了人物關係與劇情,真正的「硬科幻」電影能在娛樂之外為觀眾提供思考的可能。

周黎明在《今日影評》中表示,當今世界希望中國能夠為世界發展提供更多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法。同樣,在電影銀幕上觀眾也希望看到更多made in China的科幻電影,所以大家才會對《流浪地球》有如此高的期待,且寄希望於春節檔幾部科幻電影能夠真正地助推「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產生。其實在好萊塢科幻大片中早已出現中國拯救世界的橋段,這與中國崛起有關。而中國的電影人拍攝的科幻電影視角側重點發生了改變,以往是用西方視角兼顧中國,現在是站在中國視角兼顧西方。

在《今日影評》中,周黎明認為當今中國電影人發力製作一流科幻電影,已經時機成熟,但還需要更多電影人奉獻能力與智慧。2019年幾部科幻電影肩負著為中國科幻電影鋪路的重要使命,如果它們成功受到市場認可,電影人心懷情懷,夯實技術,著眼文化,未來中國科幻電影道路一定會越走越寬廣。

據悉,電影文化評論類日播欄目《今日影評》每周一至周五晚22:00檔於CCTV6電影頻道播出。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做客《今日影評》:強大祖國哺育優秀科幻
    紐約時報以《中國電影工業終於躍入「太空時代」》為題對電影做出了專題報導,表示「中國作為科幻電影後來者的局面即將發生改變」。在《流浪地球》中,中國人帶著地球開展了一次充滿浪漫詩意的流浪冒險之旅。2月8日,《今日影評》特邀《流浪地球》導演、編劇郭帆帶領觀眾共同領略「中國表達」給科幻電影帶來的獨特情懷。
  • 《流浪地球》撞向豆瓣,影評機制的鍋?
    一 打分有自由,也要有態度 先看這位用戶於今日(2月12日)凌晨發布的一則說明,他指出了一個非常清晰的事實,就是網傳的豆瓣大批用戶改低評分的情況是根本不存在的,這一點與豆瓣電影的聲明一致。 到這裡,網傳的水軍在豆瓣肆意給《流浪地球》打低分這件事,基本可以斷定真的是傳說,而且是空穴來風,無中生有。
  • 《流浪地球》黑馬逆襲 朋友圈掀起「影評大賽」
    朋友圈掀起「影評大賽」  《流浪地球》黑馬逆襲但沈騰才是最大贏家  今年春節電影市場火爆十足,「曬票根」「曬影評」刷爆朋友圈,市場再度創出票房奇蹟。大年初一,8部賀歲片同時上映,合計共創造了14.55億元的票房,刷新全球單一市場單日票房最高紀錄。
  • 周黎明影評:《K星異客》
    周黎明影評:《K星異客》2001年11月14日14:33:30 網易報導 周黎明   「聖賢」、「瘋子」、「傻子」……  這些詞往往用來形容跟常人不一樣的人,如果你嘗試調換視角,比如最早提出「地球是圓的」那個人,一定被大家當作瘋子,被人取笑就算是命大了,被推上中世紀處死異端邪說者的火堆也不是不可能。  《K星異客》(K-Pax)中,凱文·斯帕西扮演的普洛特顯然就是這樣一個特殊人物,他自稱來自一千光年以外的星球,對生僻的天體知識如數家珍,當然他被送進了瘋人院——曼哈頓心理治療學院。
  • 影評丨《流浪地球》會不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2019-02-07 13:2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評論員 石天星大年初一,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上映。觀眾們一再確認,這是一部真正的中國硬核科幻片,甚至預測它在中國科幻電影史上將佔據裡程碑意義——"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什麼是硬核科幻片?
  • 同樣是「硬」科幻,《流浪地球》比《星際穿越》差多少?
    說到「硬」科幻電影,在2019年《流浪地球》上映後,中國影迷終於可以挺起腰杆了,而這部影片也憑藉46.68億元人民幣的票房,成為了國內電影史上的票房季軍。這部承載在中國幾代電影人的大片,是一部貨真價實的科幻電影。影片根據劉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說改編,由郭帆執導。
  • 《流浪地球》北美上映!外媒給出這樣影評
    《流浪地球》作為中國第一部科幻大片,春節期間票房突破20億元,無疑是一匹黑馬、也是中國科幻電影的一個裡程碑。
  • 《鄉村教師》如何改編成為一部《流浪地球》式的硬科幻電影?
    但是,《瘋狂的外星人》顯然不是硬科幻電影,儘管影片的背景音樂多處致敬了經典硬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   作為書迷+硬科幻影迷,非常期待有朝一日,《鄉村教師》可以被改編為硬科幻電影。事實上,在我來看,《鄉村教師》無論是在世界觀的設定上,還是劇情的延展性上,一點也不輸於《流浪地球》,實為拍攝硬科幻電影的佳作。
  • 霸榜知乎,譴責豆瓣,數據分析告訴你《流浪地球》到底好看麼?
    大數據文摘投稿作品作者:丁卓非《流浪地球》又火了一把!說實話,這次火的有點突然。原因也很簡單:一些群眾不服《流浪地球》在豆瓣評分,紛紛跑到了App Store給豆瓣差評,同時安卓端也被攻陷。豆瓣事件霸榜知乎暫且不論是否有「黑幕」交易,此次爭端的根本在於《流浪地球》這部電影到底好不好看。文摘菌小規模的獲取了豆瓣的影評數據,讓我們來看看用戶對《流浪地球》到底如何評價。數據的獲取影評數據來源於豆瓣。
  • 周黎明影評:《決戰猩球》
    周黎明影評:《決戰猩球》2001年07月31日14:00:49 網易報導 周黎明 該片的結尾堪稱影史一絕:當主角向猩猩證實人類曾在當地擁有高級文明後,他騎馬離去;在一處天涯海角,他意外地看到了半掩在沙灘裡的自由女神像殘骸;他恍然大悟,原來他跌落的星球正是地球,只不過往前快進了幾千年,而那時人類已用核武器毀滅了自己的文明,在後一波文明中退化成了猩猩的奴隸。  新版也有一個驚人的結尾,但跟全片一樣,這種仿效而成的驚人之舉缺乏一份水到渠成的自然。
  • 《流浪地球》帶著地球去流浪,這是個很「中國」的選擇!
    2019年賀歲檔最火的電影,毫無疑問是《流浪地球》。上映6天,總票房已經超過了20億,口碑炸裂,被業內人士視為中國科幻電影的崛起之作。在這部科幻電影中,地球人帶著地球開展了一次充滿浪漫詩意的流浪冒險之旅。
  • 豆瓣回應五星改一星,這樣對待《流浪地球》影迷能服嗎?
    近日春節檔科幻大片《流浪地球》火爆,但有網友爆料,有豆瓣網友為該電影寫影評時,先用高分積「贊」,然後改成一星,以此謀利,而網友卻無法撤銷「點讚」。此前,《流浪地球》票房一路走高,負面評價也隨之而來,在好評與差評兩極分化之下,該片在豆瓣評分已由原來的8.4分下降為7.9分。翻閱差評,很多1星評論評分完全是因為不滿吳京和原作者劉慈欣,甚至有的觀眾在沒有觀影的情況下,就直接為該片打了1星。隨之而來的是豆瓣App在各大平臺上的評分也出現差評。
  • 《瘋狂的外星人》導演寧浩做客《今日影評》
    大年初一是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日子,而《今日影評》在新春之際,也推出「己亥新春五福」春節特別策劃系列節目。大年初一是奔跑福,新的一年人們是追夢者努力奔跑,而電影《瘋狂的外星人》中從天而降的外星人,也在一路奔跑步步高升。
  • 馬上評|《流浪地球》「一星大戰」,保持理智真的是奢求?
    這個春節檔,《流浪地球》火了,是非也隨之而來。圍繞這部電影的豆瓣評分,出現了一場不無荒誕色彩的「一星大戰」。起因是,《流浪地球》的粉絲發現,豆瓣上出現大量一星打分,把綜合評分從開始的8.5拉到了目前的7.9。
  • 流浪地球影評
    死亡——《流浪地球》這是我最不願意提及的沉重話題。因為我沒有辦法接受,今後一百年的某一個時間節點上,我會不可避免的迎來這一天,在最樂觀的情況下,有家人陪伴在我的身旁,慢慢感受所有的身體機能是如何被剝奪的,然後陷入永久的沉睡。
  • 周黎明影評:《侏羅紀公園3》
    周黎明影評:《侏羅紀公園3》2001年08月03日11:57:29 網易報導 周黎明   要充分欣賞《侏羅紀公園3》,有幾個小訣竅值得事先掌握──  首先,進電影院前,把大腦留在家裡
  • 成立僅1年的迅雷電影,憑什麼成為《流浪地球》的宣發平臺?
    」大旗攬下春節檔票房冠軍頭銜的《流浪地球》,也有在春節期間為我們帶來歡笑的《瘋狂外星人》、《飛馳人生》。在這其中,當前票房排名第一、向50億票房發起衝刺的《流浪地球》當屬成功逆襲的典範。《流浪地球》作為一部硬科幻電影,打造了中國式科幻片的基本樣貌,不論是危機事件、科學架構還是特效製作,都基本達到了國際水準。它標誌著科幻片的類型在中國電影界第一次成型,培養了影迷的審美,更寄託了影迷們對中國科幻片的憧憬。
  • 《流浪地球》——中國首部現象級硬科幻電影誕生!
    2019 年春節,中國誕生了首部現象級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電影票房已達 5.53 億,即將破 6 億。 與其同期上映的電影有寧浩執導的《瘋狂的外星人》、韓寒執導的《飛馳人生》,還有周星馳執導的經典 IP 續作《新喜劇之王》。在這樣一個激烈的競爭之下,《流浪地球》在 2 月5 日當天斬獲了 1.9 億票房的好成績。
  • 與原著比起來,《流浪地球》到底硬在哪裡?
    自《流浪地球》上映以來,以黑馬姿態席捲了春節檔。無論是票房或者口碑,都相當不錯,而且開創了《流浪地球》這個大IP的新紀元,甚至被稱為華語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硬科幻大片。《流浪地球》豆瓣評分達到8.0分,與同檔期的《瘋狂的外星人》相比高出1.5分。有趣的時,《流浪地球》除了大咖吳京之外,其餘的像劉啟、韓朵朵的飾演者都是新人,他們都是毫無流量的新人。
  • 《流浪地球》的改編:理性屬於科幻文學,感性屬於科幻電影?
    欣賞完《流浪地球》的觀眾,大多是激動的。「中國人也能把科幻電影拍好」,這是影迷的心聲,也是對《流浪地球》最有力的肯定。談到電影的成功,當然不可能繞開劉慈欣的原作。那麼,我們應該把功勞歸於出色的文本,還是導演的改編?科幻文學的影像化,到底有沒有訣竅?電影《流浪地球》,幾乎顛覆了小說的主題《流浪地球》的原作篇幅很短小,不過20來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