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黎明影評:《決戰猩球》
2001年07月31日14:00:49 網易報導 周黎明
要全面評價擠爆影院的《決戰猩球》,不可能不談1968年出品的同名經典《Planet of the Apes》(中譯名為《人猿星球》或《浩劫餘生》)。新片沿用了原片的主題思想和故事模式,使影片的包裝更加精美,但並沒有試圖進一步挖掘原片的社會意義。
有人問我是否建議看完原片再看新片,這是一個有得有失的選擇。若不看原片,新片中的許多「內部笑話」就不會好笑,如「把他們詛咒到地獄去」是原片的壓軸臺詞,在新片中再度使用以博一笑;若先看原片,新片的內容便不再驚世駭俗,原本強烈的思想性成了炒冷飯。
在原版中,三名太空人在宇航船失事後跌落到某個星球,在那裡大猩猩是主宰世界的高級動物,而人則是低等動物,既不會說話,也沒有思想。太空人的來到在猩猩世界激起千層浪,有的開明猩猩看到了等級制的不平等,有些則固守己見,不顧一切維護現有的體制。顯然,這部影片是在影射當時美國的種族歧視制度,更進一步講,本片通過一個倒置進化鏈的假設,尖銳地批判了滲透在各個社會的不平等等級制度。
影片涉及到政治、宗教、倫理、科學、核武器等多個層面,但歸納起來,它的中心思想就是一句話:你願意別人怎麼對待你,你就該怎樣對待他人。該片的結尾堪稱影史一絕:當主角向猩猩證實人類曾在當地擁有高級文明後,他騎馬離去;在一處天涯海角,他意外地看到了半掩在沙灘裡的自由女神像殘骸;他恍然大悟,原來他跌落的星球正是地球,只不過往前快進了幾千年,而那時人類已用核武器毀滅了自己的文明,在後一波文明中退化成了猩猩的奴隸。
新版也有一個驚人的結尾,但跟全片一樣,這種仿效而成的驚人之舉缺乏一份水到渠成的自然。
除了最後那段外,新版的故事真的搬到了另一個星球,而且編導為猩猩能說人話埋下了伏筆:當初人類在宇航船上訓練猩猩,最後主角穿越時空,來到數千年後的星球,這個星球上的人和猩猩其實都是他們宇航船員的後裔,只不過人類和猩猩的主僕關係已經掉轉過來。
馬克·沃爾伯格飾演的太空人如同一個敦實的戰士,沒有當年著名男星查爾頓·海斯頓的陽剛和尊嚴(海斯頓以扮演賓虛和耶穌著稱,他的氣質絕非唱饒舌歌手出身的沃爾伯格所能相比)。有趣的是,海斯頓在新版中客串了一個小角色,也算是影片承上啟下的一種姿態。其他演員基本上走的是以前的套路,如主角的女友是擁有模特兒身材的美女,開明母猩猩艾麗是才貌雙全的「人權」主義者,等等。角色群像中最搶眼的新星是猩猩王國的塞德將軍(蒂姆·羅斯),他那透過層層面具滲出來的壞勁兒著實讓人不寒而慄。
說起面具,那是該片的一大強項。當年老版的化妝曾得到奧斯卡特別獎,如今的化妝術自然更高一籌,讓演員透過厚厚的膠乳仍能細緻地演出喜怒哀樂。新版的美工也更有氣派,場景從原先的土黃色土耳其式山堡改成了混暗的洞窟。新老兩版的音樂各具特色,老版用純粹的現代派音樂,新版選擇了華格納的浪漫派風格,渲染多於刺激。
新版的大片氣派和豪華包裝毫不奇怪,一億多美元的投資當然要讓觀眾一飽眼福;而只有五百多萬美元預算的舊版卻因為錢少,反而不得不靠創新取勝,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作為娛樂片,新版增加了調侃的成分,尤其是那些拿老版取樂的地方。如老版中男主角在猩猩王國開口說的第一句話是「把你的髒手從我身上拿開!你這個骯髒的猩猩!」在新版中,猩猩大將阿塔爾有一句臺詞是:「把你的髒手從我身上拿開!你這個骯髒的人!」
新版讓猩猩國的人類開口說話,但他們並沒有什麼精彩言論(也許是好的對白全給了猩猩了);新版為男主角增添了若隱若現的三角關係,但男主角似乎不近外星女色,一心想著回家(地球)。總之,新版調動了一切能調動的手段,讓故事更精彩,畫面更優美,特技更震撼,但它卻無法(或者說根本不想)使主題更深刻。這也難怪,雖然原版觸及的內容不乏永恆性,但是六十年代的緊迫感如今卻蕩然無存,在這個任何話題都可以拿來開玩笑的年代,改編版不可能保留原片的風格,只能把原片的反階級論調融於幽默和打鬥之中。(zhouliming@hotmail.com)
本文版權為原作者與網易共同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手機簡訊,推薦新聞【網易社區世界電影版】【】【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