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幻作家星河:科幻作品將逐漸從神秘走向寫實
原標題:科幻作家星河:科幻作品將逐漸從神秘走向寫實 科幻作家星河 供圖 「隨著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和人類探索宇宙的不斷深入,科幻電影和科幻小說將逐漸從神秘走向寫實,在藝術作品中展望未來移居其他星體的夢想也更加具體和合理。」
-
作家星河帶你入門科幻創作,細講科幻文本類型
星河,北京作家協會專業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常務理事。主要從事科幻小說和科普作品創作,著有科幻作品《網路遊戲聯軍》《殘缺的磁痕》等數十部,著有科幻電影評述「視覺的衝擊」叢書,主編《中國科幻新生代精品集》、「年度科幻小說」(灕江版)等作品集,已出版和發表作品數百萬字。曾獲「五個一工程」獎、宋慶齡獎、冰心獎、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銀河獎等諸多獎勵。
-
2017科幻嘉年華助力中國科幻走向世界
本次活動由「中國科幻走向世界」國際科幻高峰論壇和第八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頒獎典禮、「大陸科幻作家vs臺灣科幻作家——海峽兩岸的科幻之路沙龍」以及「大手拉小手——華語少兒科幻老作家與新銳作家對話沙龍」四部分組成。
-
科幻作家與科學家的「交鋒」:中國人缺乏想像力嗎?
而南方科技大學人文科學中心教授、著名科幻作家吳巖,將作為特別主持參與到本場對話中。現在,我們在一些方面逐漸走向領跑、走向無人區,前面沒有路了。想像力和未來智慧就是時代要求的新的能力和素質。話題三:科幻有用嗎?騰云:我們為什麼需要科幻?
-
科幻作家韓鬆開玩笑:河南元素都被河南作家劉慈欣、王晉康寫完了
今天參加中國科幻電影創作高峰論壇的韓松也多次來過河南,9月26日上午,在接受大河網記者採訪時,韓松表示,河南的悠久歷史和中原文化能激發創作靈感,河南有很多科幻作品的素材。河南是片神奇的土地,歷史悠久,人物故事、民間故事如璀璨星河,同時也誕生了不少文學佳作,是否能用科幻的方式展現呢?
-
科幻作家何濤: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科幻作家何濤的新作《進化》,講述了一個跟基因實驗有關的陰謀,其中有科幻,也有懸疑,有沉重的社會問題,也有關於人類未來的遼闊暢想。重甲臉上浮出了一抹微笑,「獵戶座計劃委員會通過了我的申請,首批移民共有三千人,我將是其中之一。」既然無法改變人類的本性,那就努力拓展生存空間。或許,苦難和飢餓並不會降臨地球,人類終將走向太空,在茫茫宇宙開枝散葉。
-
跟著科幻作家掘進地下城,探尋河南硬核科幻元素
地下空間一直都是科幻作家筆下的寵兒,既神奇美麗,同時也危險恐怖,這種類似《流浪地球》科幻情節的主角——國產大型盾構機正是在我們鄭州設計組裝的。走!跟著科幻作家掘進地下城,探尋河南硬核科幻元素。為了更好地將國有企業具有前瞻性、突破性的科技創新成果呈現給公眾,國資委新聞中心聯合中央網信辦舉辦「科幻作家走進新國企」系列活動,邀請科幻作家、科普作家、主流媒體、網絡媒體、走進新國企。5月21日至22日,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跟隨他們一起來到位於鄭州的中國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探尋鋼鐵「穿山甲」盾構機的掘進之謎。
-
科幻作家劉慈欣:將目光投向無垠宇宙
科幻文學最高獎雨果獎獲得者劉慈欣——將目光投向無垠宇宙(走近文化人)他是科幻文學最高獎雨果獎獲得者,被稱為將中國科幻文學推向新高度的人。他對中國科幻的未來充滿信心。國力的增強、科技的進步、影視市場的擴大,都賦予了中國科幻早日實現繁榮發展的可能。
-
科幻作家陳楸帆:科學、技術與科幻三者關係是相互融合、促進的嗎?
《星球大戰》、《星際迷航》和《2001太空漫遊》這三部科幻作品的共同點都關於人類如何走出地球去探索未知的星系,走向宇宙深處去接觸更多的文明形態,並隨之引發種種故事,它們對陳楸帆影響至深。他認為,科幻帶給人們一種原初的震撼與感動,它嘗試去解答最根本也是最終極的哲學命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三者之間究竟誰激發了誰?誰推動了誰?
-
打開腦洞跟隨科幻作家走進科幻世界
科幻作家江波(左)和E伯爵為大家帶來分享。本報訊(記者冉冉攝影報導)11月10日,科幻文學是未來的影子·科幻文學分享會在新華書店·九龍書城開啟。本期分享會邀請到了科幻作家江波和E伯爵,帶領讀者走進奇幻的科幻世界。該活動是「九龍悅讀——百本好書送你讀」名家九龍行系列活動之一。
-
中國科幻小說極簡史
此外,科普作家顧均正於1939 年發表了具有偵探小說、諜案小說特色的短篇集《在北極底下》。顧均正科幻小說從晚清到民國的轉變,是它逐漸離開嚴肅小說進入流行小說和科普文化的一次變革。這種變革一直持續到新中國建國之後。
-
科幻愛好者的福音:2019科普科幻創作北京高級培訓班正式開課
6月15日上午,2019科普文創-科普科幻青年之星(北京)高級班在科學出版社正式開課。為培養更多科普科幻創作人才,中國科普作家協會近年來在全國各地組織了「科普文創—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計劃」系列培訓活動,2019年在北京、上海、南京、成都、天津、長春等地組織了科普科幻創作高級培訓班、初級培訓班和科普編輯培訓班。
-
科幻作家陳楸帆:AI寫作時代的到來,會終結科幻嗎?
陳楸帆,畢業於北大中文系及藝術系,科幻作家,編劇,翻譯,策展人。美國科幻與奇幻作家協會(SFWA)成員,世界華人科幻協會(CSFA)會長,Xprize基金會科幻顧問委員會(SFAC)成員。曾多次獲得星雲獎、銀河獎、世界科幻奇幻翻譯獎等國內外獎項,作品被廣泛翻譯為多國語言,在許多歐美科幻雜誌均為首位發表作品的中國作家,代表作包括《荒潮》《迷幻史》《人生算法》等。《出神狀態》講述了末日後的上海故事,人類意識處於雪崩邊緣,主人公在意識殘存的最後時段,決定去上海圖書館還書——通過完成這樣一個儀式,他證明自己仍是一個文明人。
-
科學大咖與著名科幻作家對話未來 暢談科幻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
科幻與科學、科普之間存在著怎樣的微妙關係?它們對青少年的教育和成長有何影響?在「中國科幻走向世界」國際科幻高峰論壇暨第八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頒獎典禮現場,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HXMT衛星首席科學家張雙南,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韓松、王晉康,微軟小冰首席架構師周力針對《與未來對話》主題展開精彩對話,論壇由新華網融媒體未來研究院院長楊溟主持。
-
中國科幻電影溯源 國產經典影片回顧
科幻作家葉永烈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北京電影製片廠編劇梁曉聲曾將他的□星河(科幻作家) ■ 科幻沙龍 中國科幻片 路在何方 出場嘉賓 張建亞(電影導演) 姚海軍(《科幻世界》主編) 星河(科幻作家)
-
技術驚悚派科幻作家的《三體》番外
作者何濤的短篇《黑暗星空》和中篇《守護者刺殺者》統統入選二等獎,實在是讓人羨慕到二維化~~原來,他已經是一名成熟的技術驚悚派科幻作家了,下面就快來認識一下何濤老師叭!在《科幻世界》、《科幻立方》、《科幻畫報》、蝌蚪五線譜等雜誌及網絡平臺上發表過作品,曾獲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晨星科幻文學獎、未來全連結超短篇科幻大賽、三體宇宙徵文大賽、中國工業文學大賽及光年獎等獎項,並出版有長篇科幻小說《人機戰爭》三部曲。
-
《火星孤兒》入選北京國際電影節「金河豚·科幻IP價值榜」
據悉,本次「科有疆,幻無界——中國電影的科幻美學」主題活動由知名文娛媒體娛樂資本論主辦,來自科幻領域的垂直平臺和知名影視公司的眾多優秀項目都進行了申報,覆蓋院線電影、網絡電影、劇集、動漫等多種形式,其中不乏以王晉康、何夕、陳楸帆、劉宇昆等知名作家的科幻作品為原著的項目。
-
第十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揭曉 看看這些優秀科幻作品你喜歡嗎?
據主辦方介紹,小說類金獎由新銳科幻作家灰狐著《固體海洋》斬獲,中篇小說金獎由中國科幻全新代代表作家阿缺著《彼岸花》獲得,短篇小說金獎由新銳科幻作家梁清散《濟南的風箏》獲得。中長篇少兒科幻金獎由名不見經傳的徐彥利著《心靈探測師》獲得,短篇少兒科幻金獎由新銳科幻作家秦螢亮著《百萬個明天》獲得。楊晚晴獲得2016-2018年度新星獎金獎。
-
經濟學人 | 中國科幻正在走向世界
《流浪地球》正式上線 Netflix,也讓該片成為首部走向世界的中國科幻電影。這是根據中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同名短篇小說改編的電影《流浪地球》的故事情節。今年5月,在拿下超過7億美元的電影票房(主要是在中國)後,該片在 Netflix 上線,成為了首部走向世界的中國科幻電影。
-
網絡小說《深空之下》獲得第29屆中國科幻銀河獎「最佳網絡文學獎」
2018年11月23日,閱文杯第29屆中國科幻銀河獎在深圳正式揭曉。其中俞豪逸(筆名最終永恆)的作品《深空之下》奪得了最佳網絡文學獎。 作家俞豪逸(筆名「最終永恆」)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其創作科幻網絡文學的過程中,讀者的反饋非常及時,他必須不斷拿出新點子、新題材,才能持續地吸引讀者。 據俞豪逸介紹,隨著科技、教育水平的不斷發展,科幻文學的閱讀門檻越來越低,科幻土壤正從小眾慢慢走向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