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著科幻作家掘進地下城,探尋河南硬核科幻元素
地下空間一直都是科幻作家筆下的寵兒,既神奇美麗,同時也危險恐怖,這種類似《流浪地球》科幻情節的主角——國產大型盾構機正是在我們鄭州設計組裝的。走!跟著科幻作家掘進地下城,探尋河南硬核科幻元素。為了更好地將國有企業具有前瞻性、突破性的科技創新成果呈現給公眾,國資委新聞中心聯合中央網信辦舉辦「科幻作家走進新國企」系列活動,邀請科幻作家、科普作家、主流媒體、網絡媒體、走進新國企。5月21日至22日,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跟隨他們一起來到位於鄭州的中國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探尋鋼鐵「穿山甲」盾構機的掘進之謎。
-
科幻作家韓鬆開玩笑:河南元素都被河南作家劉慈欣、王晉康寫完了
而作為中國科幻行業的標杆人物,韓松也是資深媒體人,1992第一屆金雞電影節他作為記者參與報導,此次再次出席金雞百花電影節,他說:「從來沒想到現在會作為一名科幻作家來主持科幻論壇,這個變化實在太科幻了。」科幻作家有什麼特點?
-
11位作家攜手AI寫科幻 人機共同創作的「腦洞」來了
11位作家攜手AI寫科幻 人機共同創作的「腦洞」來了若要讓AI創作科幻小說,它們的想像力比得上科幻小說作家嗎?10月27日,首次華語科幻AI人機共創寫作實驗項目正式啟動,並將持續至12月份。這個項目有個耐人尋味的名字——《共生紀》。我們已進入人類與人工智慧(AI)共生的時代。
-
與機器人同行,華為閱讀科幻文學沙龍落地武大
2019因《流浪地球》成為科幻元年,4月2日華為閱讀科幻文學大賽為更多科幻作者帶來機會,繼4月9日天津大學啟動儀式後,4月28日科幻文化沙龍將走進武漢大學,做客珞珈論壇。本次活動邀請知名科幻作家阿缺現場分享《與機器人同行》三部曲的創作經歷,並與大家聊一聊成為科幻作家的體驗。
-
科幻成都①|《科幻世界》姚海軍:成都是「中國科幻的延安」
略微泛黃的紙張,密集的排版,跨越近二十年,鉛字終於躍出紙面化為光影,創造了中國科幻大片元年。鼎沸的聲音淡去,人們猛然意識到這部科幻大片與成都這座城潛在而又根本的聯繫。歷史深處的驚雷,穿越時空,響徹到未來。從充滿年代感的《科幻世界》出發,經新湧現的科幻創業團隊與空間,來到世界華人科幻協會與四川省科普作家協會……一幅生機勃勃的成都科幻地形圖被勾勒出來。
-
科幻作家腦洞裡的2020,看起來好危險的樣子
無數的科幻作品,都將它作為設定的年份。 而現在,感覺只要數下手指頭它就要來了。 今天,我們就來尋找一下科幻中對2020的印記,看看前人的那些腦洞,在現實中開得如何了。 1.
-
科幻作家陳楸帆:2020思考了什麼
日前,在騰訊的科學脫口秀X-Talk對談中,科幻作家陳楸帆、中科院研究員王皓毅、科學脫口秀演員張宇識就今年備受關注的基因編輯技術,「腦洞大開」進行探討。陳楸帆笑言,如果可以,他真的很想要傳說中的「老闆基因」——每天睡4個小時就足夠。「但如果成真,基因編輯可能帶來新的社會不平等問題」。
-
這11位作家,要用AI寫科幻小說了
「AI」的一方是一個名叫「AI科幻世界」的工具,源自創新工場DeeCamp人工智慧夏令營,創作者是一支由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人類」的一方,則是包括知名科幻作家、傳茂文化創始人陳楸帆等在內的11位科幻作家。
-
盤點幾部關於平行世界題材的科幻電影,真是佩服編劇們的腦洞
平行世界或者平行宇宙是否真的存在,按現有的科學理論或技術根本無法證偽或者證實,但這並不妨礙腦洞大開的電影編劇們對這一題材進行藝術加工然後搬上大熒幕,於是我們才能有機會欣賞到有一部部關於平行世界描述的科幻電影,除了讓我們得到視覺和心靈上的震撼外,也讓我們產生無盡的遐想。
-
科幻作家星河:科幻作品將逐漸從神秘走向寫實
科幻作家星河:科幻作品將逐漸從神秘走向寫實中國新聞網 作者:高凱 2020-12-02 「隨著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和人類探索宇宙的不斷深入
-
國星宇航「科幻世界號」衛星成功發射 劉慈欣等科幻作家現場見證
北京時間12月20日11時22分,在劉慈欣、何夕、謝雲寧、寶樹、楊晚晴等中國著名科幻作家的共同見證下,全球首顆以科幻機構命名的衛星——「科幻世界號」 AI衛星(星時代-8)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
「科幻世界」拍科幻電影這件事好科幻
時光網訊 創刊40周年,「科幻世界」首次主動「觸電」。6月22日,科幻電影《我們的科幻世界》於「上海電影節·科幻產業論壇」進行了網絡影視改編授權儀式,預計於2019年9月至10月開機,並將在頭部視頻網站獨播發行。
-
《三體》中的科幻世界,我們也可以去探險了!
攜手中國科幻領軍者劉慈欣,航空大世界將帶領「地球人」近距離觸摸航空科技,走進一場有關未來的探險。《三體》三部曲劉慈欣是亞洲第一位獲得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的作家,他被稱為「中國當代科幻第一人」。保利航空大世界透視圖
-
「陽光關愛·i讀計劃」進行時 科幻作家、援鄂醫生走進村小
11月26日,由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東風日產、南方周末聯合發起的2020「陽光關愛·i讀計劃」海南站走進了屯昌縣廣青小學。在全新落成的「東風日產陽光關愛閱讀室」裡,主持人李艾、導演關正文以及科幻作家韓松、抗疫援鄂醫生代表鄧醫宇
-
紀念驚悚科幻小說作家麥可·克萊頓誕辰76周年
2018年10月23日是美國科幻作家麥可·克萊頓誕辰76周年紀念日。1942年10月23日,麥可·克萊頓出生於美國芝加哥。他的代表作有《侏羅紀公園》《西部世界》《重返中世紀》等。麥可·克萊頓作品的一個首要主題是科學成就的取得有時是不負責任的。
-
科幻作家星河:科幻作品將逐漸從神秘走向寫實
原標題:科幻作家星河:科幻作品將逐漸從神秘走向寫實 科幻作家星河 供圖 「隨著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和人類探索宇宙的不斷深入,科幻電影和科幻小說將逐漸從神秘走向寫實,在藝術作品中展望未來移居其他星體的夢想也更加具體和合理。」
-
機器人總動員+科幻吸血鬼|《科幻世界·譯文版》2018年11月
作者蘇珊娜·帕爾默自稱是一位作家、藝術家。目前在史密斯學院科學中心(Smith College Science Center)擔任linux系統和資料庫管理員。她認為,能夠整天和科學家們工作在一起,對於一個科幻作家來說,簡直就是一份完美的職業。她的短篇小說曾獲得西奧多·斯特金紀念獎的提名,還曾獲得過《阿西莫夫》雜誌讀者選擇獎。
-
科幻作家何濤: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科幻作家何濤的新作《進化》,講述了一個跟基因實驗有關的陰謀,其中有科幻,也有懸疑,有沉重的社會問題,也有關於人類未來的遼闊暢想。科技發展會對人類帶來什麼負面影響,是很多科幻作者都非常關注的話題,我自然也不例外。新時報:作為一名科幻作家,在您看來,科技所創造的「美好未來」應該是什麼樣子?
-
科幻作家劉慈欣:將目光投向無垠宇宙
而他更為人熟知的,是憑藉《三體》獲得了世界科幻文學的最高獎——雨果獎,被人們看作將中國科幻文學推向新高度的人。他始終低調、謙和,一如人們慣常想像中的「理工男」,但一聊起與科幻有關的問題就變得很健談。談及多年來創作的經驗,他說自己只是一個科幻文學愛好者,樂於與大家分享自己想像中的世界。
-
2017科幻嘉年華助力中國科幻走向世界
本次活動由「中國科幻走向世界」國際科幻高峰論壇和第八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頒獎典禮、「大陸科幻作家vs臺灣科幻作家——海峽兩岸的科幻之路沙龍」以及「大手拉小手——華語少兒科幻老作家與新銳作家對話沙龍」四部分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