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關愛·i讀計劃」進行時 科幻作家、援鄂醫生走進村小

2020-12-06 極客網FromGeek

"誰來告訴我,我們為什麼要上學?"這是導演關正文在閱讀課上提出的第一個問題。

坐在講臺下的孩子們面面相覷,不知如何作答。有一位小女孩舉了手,認真地說:」上學要努力學習,然後為祖國創建未來。「

「為祖國創建未來,說得好。」關正文示意女孩坐下,又問了幾個孩子。大家都說不知道。

接著他又問:「既然我們已經坐在這裡上學了,為什麼大人們還要我們愛閱讀?」

這個問題比剛才的簡單一些,孩子們開始積極起來。

「閱讀可以學習到課外的知識。」

「閱讀可以讓我們懂更多更深的道理。」

「閱讀可以讓人增長見識。」

這樣的「靈魂拷問」發生在海南屯昌縣的一所村小裡。這裡地處海南北部平原與中部山區地帶的結合部,距離海口68公裡,素有「海南中部門戶」之稱。

11月26日,由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東風日產、南方周末聯合發起的2020「陽光關愛·i讀計劃」海南站走進了屯昌縣廣青小學。

在全新落成的「東風日產陽光關愛閱讀室」裡,主持人李艾、導演關正文以及科幻作家韓松、抗疫援鄂醫生代表鄧醫宇,分別給孩子們帶去了別樣的閱讀課堂。

關正文——「虛構的故事裡也有真實」

關正文導演曾把馬克·吐溫的《湯姆·索亞歷險記》搬上了綜藝節目《一本好書》。這一次,他將這本經典小說帶進了課堂。

"這是一個真實發生的事情嗎?"關正文問道。

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議論著,有的說是,有的說不是。

「這兩個回答都對。」關正文說,接著他向孩子們介紹了小說的概念,「小說是作家想像出來的,但是你閱讀的時候又覺得好像真的發生過,所以它既有虛構的一面,又有真實的一面。」

他告訴孩子們,書裡的故事其實也是我們身邊的故事。儘管馬克·吐溫是個美國作家,但他所講述的故事是面向全世界的。「不要覺得他寫的只是美國小孩的事情,不是,他寫的是全世界孩子的故事。」

正是因為小說的世界帶著想像力,所以關正文在教孩子們如何看小說時,會要求孩子們了解故事發生的環境,想像故事主角是個什麼人,聯繫到自己的真實生活經驗,主動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我們要學習創新的精神和努力的習慣,遇到困難時,如何去想辦法解決問題;我們要學習主人公的勇敢和創造力;我們要清楚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在保護自己的前提下,去捍衛公平和正義。」這是關正文希望孩子們能夠學會的道理。

李艾——「教育可以讓人變得生動」

"這是我第一次以這樣的身份在黑板上寫下自己的名字",主持人李艾正在向孩子們介紹自己的名字。

「我的名字很簡單,別的孩子生下來都是哇哇的哭,而我是哎哎的哭,於是我就叫李艾。」

孩子們都笑了。一個簡單的小故事,拉近了雙方的距離。

她分享給孩子們的書籍是《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她問孩子們:「如果閉上眼再睜開眼之後,你可以成為任何一個人,你最想成為誰?」

有人說想成為愛迪生,有人說想做一個王牌飛行員,還有人說,做更好的自己。

"你們都好棒!"

隨後她講起自己的小時候。那時候她特別希望睜開眼之後,能夠成為坐在她課桌前面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這對孩子來說深有同感,一個個的支起下巴,看著講臺上「別人家的孩子」。

「但我後來又仔細想了想這個問題,如果我不是這個樣子的話,這個世界上恐怕就沒有我。」她想告訴孩子們,儘管有些東西生來無法選擇,但努力是可以改變命運的。

「今天,直到我逃離大山,打開另一個世界,那是教育給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無限可能。」李艾讓一位女孩朗讀了書本封底的內容。

在她的眼裡,這世界上有兩件事是最難的,一件是讓人心甘情願地把錢掏出來,那是掙錢;另一件就是將知識裝進別人的腦子裡,那就是教育。

「如果我們接受過教育,我們看一件事物將會完全不一樣。我希望你們可以感受一下讀書會給你們帶來什麼,會不會像我所理解的那樣,讓你們變得更加的敏感,讓你們變得更加的生動。」這是李艾在課堂最後對孩子們的寄語。而在課後,她還給孩子們布置了一項作業——在兩周之內看完這本將近400頁的書,並寫成讀後感發給她。

韓松——「科幻想像的力量」

科幻作家韓松與孩子們分享的,是由北島主編、他與劉慈欣共同選編的科幻作品集《給孩子的科幻》。在課上,他用生動的語言講述了一個又一個科幻故事。在這過程中,他也穿插一些問題,希望調動孩子們的想像力。

第一個故事是《冷酷的等式》。「為什麼要這麼寫?」

韓松想告訴孩子們到底什麼是科幻小說,「科幻小說是一個想像,就像做一個思想實驗。它告訴我們,世界是由一個個物理法則和公式組成的,這些公式都是大自然自己形成的。」

對自然抱有敬畏,保持謙卑,這是韓松想傳達給孩子們的。在自然的公式面前,人人平等。

接著韓松又講述了書中的幾個科幻故事,面對主人公遇到的困難,孩子們七嘴八舌地探討起了自己所想到的解決方案。

"小朋友是最有想像力的,最能幻想的,也是對科學特別感興趣的。"韓松在談到為什麼編寫這本科幻小說集的時候說道。果然,這些孩子沒有讓他失望。

「科學幻想很厲害,它能夠通過科學的推斷,想像出我們現在沒有的技術工具。"韓松不斷地強調著科幻想像的力量,他告訴孩子們,「除了勇氣、堅持、努力之外,還要利用科學,掌握大自然的規律。」

當下課鈴聲響起的時候,孩子們依然意猶未盡,紛紛說「再講一個!」

韓松則在最後叮囑他們,「要將課堂上的知識紮實鞏固,才能更好的進行科學想像。」

鄧醫宇——「閱讀是一輩子的事情」

「我是第一次給小學生上課」,廣東省援鄂醫療隊一隊副隊長、廣東省人民醫院ICU二科行政主任鄧醫宇在講臺上直言,"我很緊張。"身為一個博士生導師,他平常面對的學生都是研究生、博士生。

「但你們和我的兒子差不多大,看到你們,我就想到了我的兒子。」在講課的過程中,這位援鄂醫生代表也像一位父親一樣,既溫柔,又有一些嚴肅。他通過自己和兒子的經歷,向教室裡的孩子們教授自己這幾十年來的學習方法。

醫生永遠都需要保持學習的狀態,否則一次錯誤都可能是一條人命。

這是學習的原則,具體方法則是課前預習、認真聽講、課後複習。

鄧醫宇說,不論是小學生還是研究生,學習與閱讀都是大同小異的,比如精讀與泛讀的結合。

「你們要精讀教材」,一本薄薄的教材中融匯的是許多專家、學者的篩選工作。這樣的文章不論是從語法結構還是文化知識層面,都會給孩子們帶來啟示。

當然,廣泛閱讀課外讀物也很重要。「泛讀可以讓你的思想插上翅膀,能夠在天空中飛翔,看得更高,看得更遠。」鄧醫宇這麼和孩子們解釋。

「學習是終身的事情,閱讀是一輩子的事情」,在課堂尾聲,鄧醫宇再次向臺下的孩子們強調要持之以恆的重要性,希望他們都能樹立人生目標,通過閱讀成為理想中的自己。

在廣青小學,志願者老師們在各樓層間頻繁走動,將更多別樣的閱讀課帶進課堂。

從童話到繪本,從詩歌到美術,從教師培訓到面向家長的親子閱讀分享會,志願者們希望以各式課堂證明,閱讀不僅僅是純粹的朗讀複述,更蘊含著多元可能。正如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商品規劃總部長張治所言,「不要盯著一種類型的書看,儘量去看不同人寫的東西,對事物的了解才會成倍地增長。」

「小星星,你站穩一點,別掉下來,砸著我的頭。」

志願者尚明俠看到二年級的學生在課堂上寫的詩歌,深受觸動。「我們不想像流星一樣,滑過之後又是沉寂。」

教育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尚明俠說,做公益就像點燃燈火一樣,先照亮身邊的人。由點連成線,由線組成面,最後形成可見的改變。

東風日產「陽光關愛」公益項目也是如此。自2009年發起至今,這一公益項目已走過十二載裡程,山區教師素質培訓、捐贈助教、「網際網路+公益」……一項項行動相互承接,為欠發達地區的鄉村教育軟硬體水平帶來顯著的提升,持續影響至今。

從2019年至今,由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東風日產、南方周末聯合發起的「陽光關愛·i讀計劃」已走過多個省份,作家、學者、演員、導演、音樂家、主持人、奧運冠軍.....各界愛心人士齊聚,為各地的孩子們點燃閱讀的光芒。

11月30日,2020「陽光關愛·i讀計劃」年度收官站將在廣東連南開啟。演員李光潔,中國兒童文學及原創繪本作家、畫家熊亮,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苟利軍將共同加入,攜手各界志願者,讓溫暖跨越山林,傳遞不停。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連結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連結。 )

相關焦點

  • 陽光關愛·i讀計劃丨韓松:想像力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11月26日,由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東風日產、南方周末聯合發起的2020「陽光關愛·i讀計劃」海南站在屯昌縣拉開帷幕。主持人李艾、導演關正文、科幻作家韓松、抗疫援鄂醫生代表鄧醫宇等現場開課,帶領鄉村兒童開啟閱 11月26日,由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東風日產、南方周末聯合發起的2020「陽光關愛·i讀計劃」海南站在屯昌縣拉開帷幕。
  • 陽光關愛·i讀計劃:關正文、李艾、韓松攜手援鄂醫生開講
    這樣的「靈魂拷問」發生在海南屯昌縣的一所村小裡。這裡地處海南北部平原與中部山區地帶的結合部,距離海口68公裡,素有「海南中部門戶」之稱。  11月26日,由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東風日產、南方周末聯合發起的2020「陽光關愛·i讀計劃」海南站走進了屯昌縣廣青小學。
  • 享受閱讀的快樂,「陽光關愛•i讀計劃」收官
    他說最好的童話作家都知道小孩子最要認真對待,所以要往深了寫,而不是往淺了寫。應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東風日產、南方周末聯合發起的「陽光關愛·i讀計劃」邀約,2019年12月2日,張定浩與編劇史航、古生物學家邢立達、學者蒙曼,以及多位公開招募的志願者遠道而來,在陝西省漢中市勉縣陝硬九年制學校進行閱讀推廣。
  • 讀書無邊界,邢立達、張定浩等加入「陽光關愛·i讀計劃」
    (原標題:讀書無邊界,邢立達、張定浩等加入「陽光關愛·i讀計劃」)
  • 他是周口援鄂醫療隊年齡最大的,老人送他出發時說「媽在家…等你...
    可當我市出現首例新冠肺炎疑似患者時,解玉東第一時間進駐五院(市傳染病定點救治醫院 );當沈丘縣淪為疫情重災區時,他又馬上承擔起了救治沈丘、鄲城患者的工作。當武漢告急的時候,他又火速加入援鄂醫療隊。因為解主任的一句「職責所在」,因為領導的一句「解主任在,我們放心」,因為隊員的一句「有解主任,我們安心」。就是這位1米74,只有110斤的50歲白衣戰士撐起了「抗疫」那片天。
  • 真實的抗疫日常,折射不平凡的抗疫精神 《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
    《查醫生援鄂日記》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主編,該院呼吸科醫生、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查瓊芳撰寫,以抗疫一線醫生的視角,完整記錄了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68天的難忘抗疫經歷,真實再現了廣大醫務人員和人民群眾在危難時刻表現出來的無私無畏和善良勇敢。
  • 這才是中國最真實的抗疫日記 |《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開啟全球...
    這是全世界第一本由一線醫生撰寫的抗疫日記,對於各國讀者了解中國抗疫經驗和抗疫精神具有獨特作用。▲圖為《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封面《查醫生援鄂日記》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主編,我院呼吸科醫生、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查瓊芳撰寫。
  • 《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開啟全球預售!把最真實的抗疫過程告訴全...
    《查醫生援鄂日記》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主編,該院呼吸科醫生、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查瓊芳撰寫。查醫生日記共67篇,跨越援鄂的整整68天,也是目前出版的最完整的抗疫日記,該書以抗疫一線醫生的視角,完整記錄了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68天的難忘抗疫經歷,真實再現了廣大醫務人員和人民群眾在危難時刻表現出來的無私無畏和善良勇敢。
  • 打開腦洞跟隨科幻作家走進科幻世界
    科幻作家江波(左)和E伯爵為大家帶來分享。本報訊(記者冉冉攝影報導)11月10日,科幻文學是未來的影子·科幻文學分享會在新華書店·九龍書城開啟。本期分享會邀請到了科幻作家江波和E伯爵,帶領讀者走進奇幻的科幻世界。該活動是「九龍悅讀——百本好書送你讀」名家九龍行系列活動之一。
  • 崇明援鄂英雄回歸崗位,積極熱情,幹勁十足!
    崇明援鄂英雄回歸崗位,積極熱情,幹勁十足!,她們舍小家為大家,攻堅克難,全力守護武漢人民的生命健康。在十院崇明分院檢驗科,援鄂醫療隊隊員蔣邦棟已經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每天和各種化驗工作打交道,進行嚴密、細緻的檢測。在這次援鄂中,身在「前線」,面對肆虐的病毒,蔣邦棟被身邊共產黨員不畏艱難、吃苦在前的職業精神所感動,在武漢火線入黨,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中共預備黨員。
  • 情定最美瞬間 仁濟醫院今天(1日)為十位援鄂醫療隊員舉辦集體婚禮
    仁濟醫院消化科醫生、援鄂醫療隊員肖瀟作為新人代表發言,她驕傲地告訴爸爸媽媽,「在圓滿完成援鄂任務之後,我們已經長大,可以保護好自己,也可以去守護別人了。未來,請你們相信我們也一定可以經營好我們的小家。」她向一直在背後默默支持的同事和朋友們保證,自己的小家一定會美滿幸福,也一定能過好今後平凡的每一天。  幸福可能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 白衣披甲戰江城——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援鄂抗疫國家醫療隊戰「疫...
    醫院迅速啟動了應急管理機制,院黨委發出號召:「值此防控疫情的關鍵時刻,黨、國家和人民亟需之時,全體北大醫院人尤其是黨員,更要堅守崗位、恪盡職守,樹立大局意識,堅決服從組織安排,做好打硬仗和打持久戰的準備,以科學的精神、堅定不移的信心、堅忍不拔的毅力抗擊疫情,保衛人民健康!」院黨委的號召在全院上下激起熱切回應,一封封言辭懇切的請戰書遞交到院黨委,報名參加援鄂醫療隊的醫護人員達1700多人。
  • 夜以繼日戰鬥,只為奔向黎明—青島大學附屬醫院援鄂醫療隊紀實
    2月8日深夜接到援鄂集結令的第一時間,醫院召開緊急會議,制定援鄂人員名單,部署人員做好一切準備,上戰場,敵病魔。(領導定援鄂人員名單)一包包裝進的是他們忐忑不安的心情,一件件裝進去的更是他們戰無不勝的決心。
  • 國航「冬奧冰雪號」帶援鄂北京醫療隊員重返武漢
    [video:北京援鄂醫療隊代表賈明醫生隨首航飛機再次落地武漢,心情非常激動。]視頻:北京安貞醫院援鄂醫療隊領隊賈明醫生接受記者採訪,表示心情非常激動。(拍攝:趙曉兵)[video:落地武漢時,國航乘務隊歡迎北京援鄂醫療隊代表。]
  • 汝州援鄂醫療隊隊長靳彩娜:馳援武漢,今生最美的旅程
    往年的今天,我們都會一邊享受著冬日陽光的生活,一邊奮戰在各自的崗位上,感受著日常工作樂趣。今年的這一天,註定讓我終身難忘。肩負汝州援鄂醫療隊隊長的使命,我將帶著9名姐妹,奔赴湖北,馳援武漢,和武漢人民一道與新冠肺炎抗爭,與全國人民一起與新冠病毒戰鬥。當時,疫情肆虐,形勢嚴峻。
  • 第二批援鄂醫護人員療休養團出發啦!
    5月15日,來自浙大四院、市中心醫院和市中醫醫院的援鄂醫護人員及家屬35人,走進永嘉、仙居開展免費療休養。這是2020年市總工會組織的第二批援鄂醫護人員療休養團。援鄂戰士王新國說。編輯:王建輝
  • 【援鄂日記】這些醫護人員火線做「倌」,被封的「C*O」都是什麼意思?
    【援鄂日記】這些醫護人員火線做「倌」,被封的「C*O」都是什麼意思?一起來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心內科副主任醫師葛恆的援鄂日記↓2020年2月29日,武漢,多雲出徵前我得了兩個頭銜:仁濟醫院心內科援鄂隊員小隊長和臨時黨小組組長。初授官印,心情激動。但工作千頭萬緒,實在感到獨木難支。所以抵達武漢後,我趕緊在隊內「分封諸侯」。
  • 記住他們的名字,他們是四川司法行政系統援鄂工作隊!
    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四川司法行政系統援鄂工作隊主動擔當作為、不懼困難犧牲、全力奮戰抗疫的英雄事跡~~~在全國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關鍵時刻,四川司法行政系統緊急選派11名醫護人員和50名女警組成援鄂工作隊,千裡馳援,義無反顧挺進全國抗疫腹地。經過70多天的日夜奮戰,工作隊圓滿完成各項任務,讚譽歸來。不負使命,英雄歸來白衣執甲、逆行出徵,用大愛譜寫抗疫讚歌。
  • 江岸方艙醫院休艙前的12天,援鄂一線醫生聽到了怎樣的心聲
    從2月25日首日入艙至3月8日休艙,作為上海第九批援鄂醫療隊第八組成員,來自靜安區精神衛生中心的吳榮琴、施冬青、劉亞良在其中駐守了12天。在休艙前的這最後12天裡,他們經歷了什麼,見證了怎樣的故事,又聽到了怎樣的戰疫心聲?記者獨家採訪了他們,請他們講述這段「特殊」的經歷。入艙的「三重門」2月21日,武漢封城即將滿月。
  • 「戰疫」中見證青春力量——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學習總...
    回信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及援鄂醫療隊員中引起熱烈反響,來聽聽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中的「90後」黨員們的心聲。來自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田家利主管護師表示,今天真是令人激動的一天,我們收到了習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的回信。作為一名「90後」黨員的我,此時內心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