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日記】這些醫護人員火線做「倌」,被封的「C*O」都是什麼意思?

2021-01-07 澎湃新聞
【援鄂日記】這些醫護人員火線做「倌」,被封的「C*O」都是什麼意思?

2020-03-01 19: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CMO、CNO、CRO、CHO……

出徵武漢的醫護人員們的

「職位」是什麼意思?

火線做「倌」,

這個「倌」和「官」是一回事嗎?

一起來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心內科副主任醫師葛恆的援鄂日記↓

2020年2月29日,武漢,多雲

出徵前我得了兩個頭銜:仁濟醫院心內科援鄂隊員小隊長和臨時黨小組組長。

初授官印,心情激動。但工作千頭萬緒,實在感到獨木難支。所以抵達武漢後,我趕緊在隊內「分封諸侯」。沈瓏醫生具有豐富的管理經驗,被任命為首席物資官(CMO),負責小隊內物資的調劑和管理;應小盈醫生早起晚睡,勤刷手機,被任命為首席提醒官(CNO),負責向隊員發布每日安全提示、天氣預報並轉發各種通知。周勇醫生是軍轉幹部,戰友遍布四方,被任命為首席關係官(CRO),負責聯絡接應,解決隊員在武漢的突發困難。許莉護士長耐心細緻,打針輕柔,被任命為首席健康官(CHO),負責為大家定期應用預防性藥物。

而在整個仁濟醫療隊,各類「官員」也紛紛湧現。施陽一夜間成為羊羊雜貨店店長,每天向隊員發放各類物資;上海第八批援鄂醫療隊聯絡員、仁濟醫院院辦主任莊捷開設了定製美髮店,自任命為「髮型總監」,主打「滷蛋頭」的修剪;張繼東領隊兼任「婚慶公司」的CEO,幫著張羅隊內同行伉儷的「最美婚禮」。其他還有後勤保障官、藝術總監和各種醫療護理組長,隊內頓時「冠蓋如雲」。

我們的CRO周勇醫生提醒我:「你可不能飄飄然有官本位思想,其實我們當的是『倌』」。我立刻去查字典。「倌」者雖音同「官」,卻指負責某種雜役的人。我們這些自封的C*O,斷然沒有電視中衣著光鮮的形象,也沒有呼啦啦的跟班,卻個個樂呵呵地奔前忙後,盡力去完成著屬於自己的一份職責。

「倌倌相護」,我們手挽手聯結在一起,一定能夠打贏這場抗疫阻擊戰。

文字:葛恆

原標題:《【援鄂日記】這些醫護人員火線做「倌」,被封的「C*O」都是什麼意思?》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第二批援鄂醫護人員療休養團出發啦!
    5月15日,來自浙大四院、市中心醫院和市中醫醫院的援鄂醫護人員及家屬35人,走進永嘉、仙居開展免費療休養。這是2020年市總工會組織的第二批援鄂醫護人員療休養團。為感謝援鄂醫護人員在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期間作出的貢獻,市總工會通過療休養的方式,讓一線醫務人員及家屬融情山水,釋放壓力。「感謝市總工會安排的免費療休養。通過這段時間的調整休養,我將以更加飽滿的精神投入到今後的工作中去。」援鄂戰士王新國說。
  • 這才是中國最真實的抗疫日記 |《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開啟全球...
    這是全世界第一本由一線醫生撰寫的抗疫日記,對於各國讀者了解中國抗疫經驗和抗疫精神具有獨特作用。▲圖為《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封面《查醫生援鄂日記》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主編,我院呼吸科醫生、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查瓊芳撰寫。
  • 真實的抗疫日常,折射不平凡的抗疫精神 《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
    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獲悉,《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已在全球著名網絡書店——亞馬遜開啟全球預售。這是全世界第一本由一線醫生撰寫的抗疫日記,對於各國讀者了解中國抗疫經驗和抗疫精神具有獨特作用。
  • 《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開啟全球預售!把最真實的抗疫過程告訴全...
    記者從出版方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獲悉,曾經引起熱議的《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已在全球著名網絡書店——亞馬遜開啟全球預售。這是全世界第一本由一線醫生撰寫的抗疫日記,對於各國讀者了解中國抗疫經驗和抗疫精神具有獨特作用。
  • 國航「冬奧冰雪號」帶援鄂北京醫療隊員重返武漢
    [video:北京援鄂醫療隊代表賈明醫生隨首航飛機再次落地武漢,心情非常激動。]視頻:北京安貞醫院援鄂醫療隊領隊賈明醫生接受記者採訪,表示心情非常激動。(拍攝:趙曉兵)[video:落地武漢時,國航乘務隊歡迎北京援鄂醫療隊代表。]
  • 廈大石墨烯科研成果「變身」暖心護腰帶,送達援鄂醫護人員!
    穿著憋悶防護服的一線醫護人員,脫下時衣服汗潮又容易受涼。我校鄭南峰教授、吳炳輝副教授得知後,聯想到課題組前期的一項研究成果——柔性石墨烯加熱膜產品,緊急聯繫上下遊公司,終於趕製了一批電熱護腰帶、地板加熱片、加熱床墊,送到援鄂醫療隊手中。
  • 崇明援鄂英雄回歸崗位,積極熱情,幹勁十足!
    崇明援鄂英雄回歸崗位,積極熱情,幹勁十足!在十院崇明分院檢驗科,援鄂醫療隊隊員蔣邦棟已經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每天和各種化驗工作打交道,進行嚴密、細緻的檢測。在這次援鄂中,身在「前線」,面對肆虐的病毒,蔣邦棟被身邊共產黨員不畏艱難、吃苦在前的職業精神所感動,在武漢火線入黨,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中共預備黨員。
  • 記住他們的名字,他們是四川司法行政系統援鄂工作隊!
    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四川司法行政系統援鄂工作隊主動擔當作為、不懼困難犧牲、全力奮戰抗疫的英雄事跡~~~在全國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關鍵時刻,四川司法行政系統緊急選派11名醫護人員和50名女警組成援鄂工作隊,千裡馳援,義無反顧挺進全國抗疫腹地。經過70多天的日夜奮戰,工作隊圓滿完成各項任務,讚譽歸來。不負使命,英雄歸來白衣執甲、逆行出徵,用大愛譜寫抗疫讚歌。
  • 【你有多美】援鄂移動P3實驗室日記
    日記記者: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 援鄂抗疫醫療檢測隊隊員阜外醫院 徐傳勝   2月6日 出發武漢   今天北京迎來了多年未見的一場大雪,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來不及欣賞這份雪景,就匆匆趕往九號院與其他7名志願者作為院校援鄂抗疫醫療檢測隊隊員前往武漢
  • 白衣披甲戰江城——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援鄂抗疫國家醫療隊戰「疫...
    疫」行動中,北大第一醫院醫護人員們在組建援鄂抗疫國家醫療隊馳援武漢和北京嚴防嚴控兩條戰線上不畏艱險、挺身而出,以出色的成績榮獲「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庚子新春大年初一傍晚,醫院呼吸和危重症醫學科黨支部書記、副主任馬靖獲知北大第一醫院將派出首批援鄂醫療隊的消息,立即報名,主動請戰。次日正值大年初二,也是北大第一醫院105周歲的生日,由醫院20名醫護人員組成的首批援鄂醫療隊在馬靖的帶領下從北京出發,逆行馳援武漢。出發前夕,醫院黨委批准成立北大第一醫院援鄂抗疫醫療隊臨時黨支部,組成臨時黨支部委員會。
  • 在「老王日記」裡遇見武漢的甲乙丙丁
    我沒有去過武漢,遇見那裡的甲乙丙丁,是在「老王日記」裡。老王是一位醫生,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成員。自稱「老王」,其實四十剛出頭。讀者可能會忘記老王是個援鄂醫生,他的「主業」是每天連續15個小時在艙裡參與救死扶傷。日記裡有他出艙後精疲力竭的「呼吸」:「出艙,有投胎轉世的感覺,慶幸自己活過。下班!看到落日銜山,餘暉漸染,最大限度地擴胸,深深吸納了一口新鮮空氣,好甜好甜」。老王完全有理由「兩耳不聞艙外事」,趕回駐地休息。可是,他走進工地及其左鄰右舍,去「攀談」、採訪並用日記的方式「寫生」,這樣的關注與投入究竟是為什麼?
  • 英雄接英雄,劉傳健執飛最後一批四川援鄂醫療隊返川航班
    今天下午,四川省最後一批援鄂醫療隊乘坐川航包機返回成都,剛剛解除隔離的3月21日,他兌現承諾,擔任機長迎接回了一批援鄂醫療隊成員。
  • 你以生命相託我必全力以赴 記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援鄂醫療隊
    你以生命相託我必全力以赴  ——記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援鄂醫療隊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援鄂醫療隊醫護人員在對病人進行俯臥位通氣圖片由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提供  【決戰最前沿】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醫護人員全力投身於疫情防控工作,先後派出四批援鄂醫療隊共計150名隊員。其中第四批醫療隊131人,整建制接管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的兩個重症病區。
  • 1000度高度近視援鄂英雄昆明愛爾眼科公益摘鏡記
    對於「逆行者」羅娟來說,援鄂抗「疫」從不後悔,卻唯獨對二寶充滿了愧疚。回憶起當初報名參加援鄂醫療隊、投入抗「疫」一線的場景,她仍是記憶猶新。「2020年2月17日早上,我收到了所在醫院的報名通知,當天中午12點就會截止。」留給羅娟的時間非常短,她趕緊聯繫丈夫。「一開始,家裡人並不支持我報名,因為二寶才剛剛11個月。」二寶還在哺乳期,羅娟也非常不捨得。
  • 視頻|雙節融合,8名援鄂醫護人員認養了8隻小狼崽
    今天是母親節,再過兩天的5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護士節,常州淹城野生動物世界融合雙節舉辦了「最美醫護媽媽」的主題活動,8名援鄂醫護人員現場認養八隻小狼崽。不過,常州淹城野生動物世界為他們請來了8位援鄂醫護人員客串起它們的媽媽。醫護人員還都是第一次接觸狼崽,飼養員先為大家講解了狼的習性,然後帶領「最美媽媽」和孩子們一同餵養狼崽,學習如何照料小狼崽的日常起居。「看起來不是很兇嘛,不過明顯沒有小狗溫柔,不知道長大以後能不能記得我。」或許是因為每天都和人類飼養員接觸,小狼崽們並不怕人,用奶瓶喝奶也十分熟練,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 全國高校附屬醫院醫護人員馳援抗疫一線紀實|醫療隊|護士|北京大學...
    張薇 攝1月28日晚9時,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改建完成的傳染病房正式啟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進鄂醫療隊員開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救治護理工作,成為國家衛健委組建的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第一批進駐病房的醫護人員。兩天前的晚上10時多,由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與兄弟醫院專家共同組成的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連夜抵達武漢。
  • 為減少防護用品損耗堅持不吃不喝8小時的衡陽援鄂醫療隊
    奮戰在一線的衡陽援鄂醫療隊。脫下戰服,醫務人員的手有著明顯被勒的痕跡。今天是我在黃岡大別山醫療區域中心上班的第一天。早上7點,喝完中醫科吳主任為我們調製的中藥七日飲,匆匆吃了幾口饅頭,就坐車走了。因為我怕吃多了,上廁所不方便。8點,我穿上手術衣,隔離服,防護服,戴上護目鏡,在同事再三檢查下,笨重地進入隔離區。
  • 江岸方艙醫院休艙前的12天,援鄂一線醫生聽到了怎樣的心聲
    從2月25日首日入艙至3月8日休艙,作為上海第九批援鄂醫療隊第八組成員,來自靜安區精神衛生中心的吳榮琴、施冬青、劉亞良在其中駐守了12天。在休艙前的這最後12天裡,他們經歷了什麼,見證了怎樣的故事,又聽到了怎樣的戰疫心聲?記者獨家採訪了他們,請他們講述這段「特殊」的經歷。入艙的「三重門」2月21日,武漢封城即將滿月。
  • 夜以繼日戰鬥,只為奔向黎明—青島大學附屬醫院援鄂醫療隊紀實
    2月8日深夜接到援鄂集結令的第一時間,醫院召開緊急會議,制定援鄂人員名單,部署人員做好一切準備,上戰場,敵病魔。(領導定援鄂人員名單)一包包裝進的是他們忐忑不安的心情,一件件裝進去的更是他們戰無不勝的決心。
  • 領導與援鄂醫療隊合影「搶鏡」續:院方被約談 院長致歉
    對此,該醫院宣傳部相關人員回復上遊新聞稱,圖片拍攝地是隔離點,按規定,領導不能上臺階,勇士不能下臺階,所以才出現如此站位。網傳圖片顯示,河北唐山飯店大門前,16人在合影。8名身穿便服的領導站在臺階下第一排;8名身著紅色護理服的醫護人員站在臺階上第二排,位於領導們的身後。基於上述拍攝角度,領導成了主角,醫護人員成配角。網友戲稱,「還以為是8名領導凱旋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