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書評,一段橫跨四百年的科幻史詩故事

2020-11-29 百家號

《三體》書評,一段橫跨四百年的科幻史詩故事

近年中國作家揚威海外,先有莫言於2012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然後又有劉慈欣憑《三體》摘下科幻小說最高榮譽的雨果大獎。外星人侵略地球,自赫伯特·喬治·威爾斯的《星際戰爭》以來,一直是科幻小說歷久不衰的題材。可惜好萊塢的科幻電影,把這個題材拍濫拍爛了,讓一般人一聽見外星人,便自動歸類為只講求觀感刺激,不必深究故事內容。劉慈欣的《三體》回歸硬科幻小說的傳統,以紮實的科學理論為基礎,展開一段橫跨四百年的史詩故事。

抬頭望向漆黑的夜空,天上無數星光閃爍,人類是否宇宙中孤單的存在?自從人類進入太空時代,我們不停尋找外太空生命的線索,可惜一直徒勞無功。到底是宇宙中真的沒有外星人,還是外星人都躲起來不被發現呢。著名物理學家霍金曾作出警告,人類對外太空作出廣播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因為我們不能保證所有外星人都是善良。《三體》的故事正是從一個發射信號開始,天真大意地暴露了地球的位置,招來四光年外三體文明入侵地球。

《三體》的故事最初發生在文革時期,讀者也許看不慣那個年代文學的風格,請先不要對開首幾章的文筆風格存有偏見。那段情節主要交代主角的背景,以及那個改變人類命運的廣播。故事主線發生於現代和未來,乃科幻小說常見無國界地球聯邦,若把主角換成印度人或非洲人,基本上無損故事的完整性,只不過主角恰好是國人罷了。

書名取材自經典天體物理學難題。學校物理課教過萬有引力,用來解釋月球為什麼圍繞地球轉,而地球又圍繞著太陽轉。當一個星系中有三個太陽,它們的引力互動混亂渾沌,數學上無法計算出三者軌道的規律,物理學界稱之為「三體難題」。距離在地球四光年的三體文明,便是誕生於這樣的一個星系。環境決定進化的方向,在一個與地球截然不同沒有四季規律、浩劫隨太陽遠近隨時出現的世界,當中生物的思維模式是怎樣?當地球文明遇上三體文明,在長達400年的生存博奕中,人類如何運用獨有的思維優勢,彌補科技落後上的差距,抵抗入侵者,守護地球呢?

正如很多經典科幻小說都寫成三部曲,「三體三部曲」分別由《三體》、《黑暗森林》和《死神永生》三本小說組成。四光年以外的三體星人,乘坐光速百分之一的殖民艦隊,將於400年後抵達太陽系。在實體到來太陽系之前,先派出微觀量子機器,監聽人類所有通訊,並封殺人類量子物理學的基礎研究,防止在這段時間內人類科技反超前。面對400年後的滅絕危機,不同人採取不同的態度。最正路當然是誓死扺抗,在絕境中掙扎求存;有人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引爆太陽與三體星人同歸於盡。

有人選擇逃亡,但又可以逃去哪裡;有人把三體星人奉為神明,迎接他們降臨地球,祈求他們解決人類的內部問題;有些人大愛宣揚包容,歡迎外星新移民。可是三體星人願意與人類共存嗎?就算三體星人不把人類趕盡殺絕,也可能重演當年歐洲移民如何對待澳洲土著,把人類趕進保留區內自生自滅,又或者只少許人類安放在動物園觀賞用。最激進的一群認為人類是地球的癌細胞,三體星人清洗人類正好求仁得仁。

劉慈欣的過人之處,便是把這種種反應的可能性,描寫得絲絲入扣,以不同組織不同人物的互動,交織出一個涉及政治、倫理、人性、人生意義的故事。故事發展峰迴路轉,針對三體星人對地球所有資訊全知的「面壁人計畫」;動用全人類的資源,把一個冷藏人腦送去三體艦隊當木馬的「階梯計畫」;利用「黑暗森林定律」建立同歸於盡的威懾博弈。人類的反抗曲折離奇精彩萬分,結局發展完全出乎意料。推介小說有一個難題,我只能空泛地說很好看,但無法舉出例子來說服讀者,一不小心劇透了,便破壞讀者閱讀時的驚喜。若果你喜歡科幻小說,喜歡宏觀的敘事,這套小說不容錯過。

《三體》的電影當然也是有的,單是看聯合國部隊在巴拿馬運河截擊人類叛徒三體組織的移動基地貨船那一場戲,便已值回票價了。我可以告欣你,沒有公式化的火爆動作連場,只有非常科學很現實的納米材料應用,與賣電腦特技的外星人爆谷電影,完全不是同一個層次。

作者簡介:劉慈欣,中國科幻小說作家,正職電腦工程師,業餘出版13部科幻小說。去年於中國作家版稅收入排行第11位,被譽為「中國科幻第一人」。

相關焦點

  • 劉慈欣《三體》發布動畫版預告 將於2021年放送
    劉慈欣《三體》發布動畫版預告 將於2021年放送 時間:2019.11.18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CC 分享到:
  • 科幻迷很激動 外國人怎麼看《三體》?
    這幾天,美國的科幻迷有點激動。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三體》三部曲第二部《黑暗森林》英文版11日出版。  《三體》第一部英文版《三體問題》去年出版,在美國亞馬遜網站上收穫四星半評價,口碑相當不錯。美國出版界和文學批評界普遍認為,《黑暗森林》比第一部水平更高,故事更精彩。
  • 三體:徵服世界的中國科幻神作
    《三體》2006年開始連載,2016年才真正在中國火起來!用了整整10年時間!《三體》是國產科幻標杆,作者劉慈欣一個人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然後,《三體》第一部經過劉宇昆翻譯後,幾乎是眾望所歸的,斬獲了2015年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大獎!
  • 《三體》結局之後,還可能發生什麼?|軒轅書評《三體秘密》1
    今天要為你評論的一本書是《三體秘密》。這本書非常地有意思,不管你讀沒讀過三體,我覺得這本書都可以拿來看一看。如果你是個三體粉,那就更應該把這本書當作必讀書目來看了。我們製作了三期關於《三體秘密》的書評,今天是第一期。
  • 科幻文學應不止《三體》一種類型
    今年是科幻小說《三體》第一部成書出版10周年。從《三體》橫掃「雨果獎」「星雲獎」,再到幾年間電影版《三體》的起起伏伏……有人說,《三體》成書至今,劉慈欣幾乎承包了中國原創科幻90%的話題,其中讀者最大的期待似乎就是何時能出現第二個劉慈欣或再誕生一部 《三體》?
  • 小島秀夫為《三體》寫書評,玩家:期待你將三體打造成遊戲!
    最近小島秀夫又迷上了看小說,前不久他才剛剛稱讚過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最近就為這本書寫了個書評。對於《三體》,可能很多非科幻迷並不了解,畢竟國內科幻題材作品的熱度,遠遠不敵那些無病呻吟的青春文學。所以按照曲線救國的概念,向沒有看過《三體》的人介紹這本書,你得先介紹《流浪地球》,然後循循善誘。
  • 僅憑一己之力,將中國科幻小說推向世界級水平—劉慈欣與《三體》
    這是人類文明自遠古時期到現在一直沒有答案的問題;許許多多的科幻作品都圍繞著這方面來展開,而且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歐美作品。在歐美作品佔領科幻文學之時,劉慈欣站出來了;他靠著他的《三體》硬生生的在歐美作品當道的科幻界之中殺出了屬於中國的一席之地。劉慈欣——一個宇宙深處孤獨的守望者、宏大史詩的創作之人。他用著厚重又極端空靈的文筆譜寫了一段恢弘的宇宙篇章。
  • 科幻小說的巔峰《三體》,講述了宇宙的終極秘密
    《三體》是劉慈欣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由《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組成。其中《三體》經美籍華裔科幻作家劉宇昆翻譯後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三體III:死神永生》獲得2017年軌跡獎最佳長篇科幻小說獎。
  • 你不可錯過的經典科幻史詩,竟然有六部都出自美國,僅一部來自中國
    「帝國三部曲」系列中的三個故事,《基地》《機器人》《銀河帝國》被譽為「 科幻聖經 」,是艾西莫夫最膾炙人口的代表作。這些看似各自獨立的故事,分別發生在銀河帝國建立早期、中期和晚期,每個故事中,主人公都經歷了一場高潮迭起的太空冒險,相互貫串起來,竟是一部俯仰兩萬年的長篇史詩!
  • 外媒稱《三體》史詩作品,譯成25種語言暢銷全球:真正的文化輸出
    而《三體》被譯成英、西班牙、葡萄牙、德、韓、日、俄等25種語言,在全世界發售之後,各國讀者對其評價上了更高的一層境界:《三體》是我看過最史詩的小說,中國人太厲害了!《三體》由《三體》、《黑暗森林》、《死神永生》三部組成,講述了人類在地球毀滅之後向外太空尋求新生和保存文明的故事。本次獲雨果獎的是該系列的第一部《三體》,外媒紛紛對此進行積極評價,稱《三體》為科幻小說賦予了新活力,是一部深奧的、充滿創新思維的史詩作品。
  • 《三體》VS《銀河帝國》:誰才是科幻之王?
    隨著《三體》在國際上知名度越來越高,很多科幻迷們都在將《三體》和「人類歷史上最好看的系列小說」、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放在一起做比較。 這兩部代表中美科幻至高水平的巨著,究竟誰才是科幻之王?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多角度全方位對比一下《三體》和《銀河帝國》,做一場中美頂尖科幻的大比拼!
  • 《三體》英文系列劇集來了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只恆文)由科幻小說家劉慈欣創作的《三體》影視改編權一直備受粉絲關注。而《三體》第一部就是經由劉宇昆翻譯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成為亞洲第一部獲得雨果獎的科幻小說。消息發布後,創意團隊主創人員發布感言如下:原著作者兼製作顧問劉慈欣:「我非常尊重和信任《三體》英文系列劇集的創作團隊,相信他們一定會為全球的《三體》愛好者帶來一系列精彩的視覺享受。
  • 劉慈欣《三體》,三部科幻巨作,一部比一部精彩,直到星辰大海!
    科幻巨作2015年8月,劉慈欣憑藉《三體》獲得中國科幻小說界的最高榮譽獎項——「銀河獎」,更是摘得了「雨果獎」,被譽為「中國科幻的領軍人物」。《三體》——地球文明與外星文明的戰鬥作為一部科幻史詩著作,《三體》宏大的結構,廣闊的視角讓讀者讀來驚嘆不已,裡面雖然涉及晦澀的物理知識,但也讓讀者欲罷不能。對科技的描寫、人性的深刻揭露和巧妙地情節安排讓這本書一直作為經典作品出現在各大書單上。
  • 《三體》紅到歐美 劉慈欣:科幻小說是可以共同交流的
    英文版出版後劉慈欣收到不少歐美當代科幻作家的反饋,「幾乎都是正面的評價」,這讓他很開心,「科幻小說表達的東西是全世界都可以共同交流的。」新聞事件《三體》登全美百佳圖書榜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系列第一部《三體問題》的英文版引發了一輪又一輪熱議和好評。
  • 《科學》點評《三體》:讓人想起《悲慘世界》
    10月30日出版的最新一期《科學》(Science)雜誌,刊登了Yevgenia Nusinovich的一篇書評,文章以「文化衝擊」(Culture Shock)為題,點評了今年雨果獎獲獎作品《三體》(The three-body problem)。
  • 奈飛宣布將拍攝科幻巨作《三體》,劉慈欣:對於電視劇充滿信心
    奈飛宣布將拍攝科幻巨作《三體》,劉慈欣:對於電視劇充滿信心據可靠消息說,《三體》將由網飛公司拍攝成一部電視劇。事實上,我的心情是有點複雜的,在我看來,《三體》作為中國最受歡迎的科幻小說,如果由我們中國來拍攝,那就是最好不過的。
  • 技術驚悚派科幻作家的《三體》番外
    在首屆三體主題科幻徵文大賽上,能抱走一座獎盃就已經讓在座的三體迷們羨慕不已了,但是!有人居然抱走了兩座!在《科幻世界》、《科幻立方》、《科幻畫報》、蝌蚪五線譜等雜誌及網絡平臺上發表過作品,曾獲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晨星科幻文學獎、未來全連結超短篇科幻大賽、三體宇宙徵文大賽、中國工業文學大賽及光年獎等獎項,並出版有長篇科幻小說《人機戰爭》三部曲。
  • 國創發布會被《三體》強勢刷屏,世界級科幻巨著影視化引期待!
    在11月17日舉辦的國創動畫作品發布會上,B站一口氣發布了40部國產動畫,不僅在數量上達到新高度,在內容與類型上也更加豐富,漫改、遊戲改、冒險、都市、科幻.....等等。除了B站外,微博的關注度也超高,《三體》動畫首支正式PV上線當晚,就火速衝上微博熱搜,這已經是《三體》動畫項目第二次登上熱搜,上次則是發布概念PV時,僅兩支PV就兩度登上熱搜,由此可見,《三體》動畫項目的關注度有多高。除了B站站內和社交平臺外,像新華社、中國新聞網、長江日報等主流媒體,也均對《三體》動畫有大篇幅的報導。
  • 史詩級巨著《三體》究竟講的啥故事?科幻外衣下內核是人類的通病
    三體文明:尋求重生的先進文明三體文明是比人類高几個等級的文明。它們生活在最接近太陽系半人馬座的星系中。他們的銀河系有三個太陽,所以被稱為"三體"。但是,當它們的能量耗盡時,它們的太陽之一將變成黑洞,這也表明它們的銀河系將被摧毀。
  • 5本百看不厭的硬科幻小說,設定嚴謹劇情硬核,科幻迷不要錯過
    大家好,我是小馬哥,今天給大家推薦5本百看不厭的硬科幻小說,設定嚴謹劇情硬核,科幻迷不要錯過第一本:《深空之下》 作者:最終永恆書評:這是一本很嚴謹的科幻文,地球被外星飛船的燃料倉炸了,倖存人類坐著從月球背面翻出來的一架比金剛狼爪子還硬的外星古董飛船,靠丟核彈爆炸的衝擊力當作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