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你的專屬評論員,「每年讀300本書、讀書不挑食」的軒轅。
今天要為你評論的一本書是《三體秘密》。
這本書非常地有意思,不管你讀沒讀過三體,我覺得這本書都可以拿來看一看。
如果你是個三體粉,那就更應該把這本書當作必讀書目來看了。我們製作了三期關於《三體秘密》的書評,今天是第一期。
《三體秘密》,顧名思義,講的就是三體當中隱藏的那些故事、情節和秘密。
讀這本書的感覺就是,自己開了一個「上帝視角」,似乎成了大劉的貼身秘書。既像在與劉慈欣一起討論劇情,又好像在幫大劉一塊出謀劃策,一起推敲整部小說的邏輯脈絡。可以說,這本書真的是特別有意思。
今天的書評依然按照「一問一答一觀點」的方式進行,帶你享受「評論式」讀書法的高效和樂趣。
劇透預警!!!
提示一下,因為我們今天的書評是圍繞《三體》的整個情節來評論的,所以可能會對《三體》情節有劇透。
還沒有讀過《三體》的同學,可以讀完《三體》之後再來聽這期書評。
問題
今天的問題就是,在《三體》的最後,程心把雲天明送給她的小宇宙,幾乎全部歸還給了大宇宙(程心保留了小宇宙當中的小魚生態系統)。最終大宇宙的命運如何呢?大劉在書中並沒有寫。
不過《三體秘密》這本書倒是討論了一下《三體》結局之後的結局。
所以我們今天的書評就和大家一塊討論一下——
《三體》小說結局之後的結局,有哪些可能?
答案
按照大宇宙的時間走向,可以分為兩類故事。
觀點
《三體》的宇宙觀
關於宇宙的未來,其實有很多種理論。
其中有一個理論就認為,隨著宇宙的膨脹,會有越來越多的黑洞發生坍縮,最終所有的物質又會聚於一點,再次發生大爆炸。這就是宇宙膨脹—坍縮循環理論。
程心之所以要把小宇宙的物質歸還到大宇宙當中,就是希望大宇宙有朝一日能夠恢復到原點,又變回原來的高維度空間,新的生命和文明,可以生活在幸福的高維空間中。
要知道在《三體》的情節中,整個太陽系都被二維化了,所以程心有這種把宇宙恢復到高維狀態的想法是很合理的。
小宇宙是一個擁有獨立時間線的救生艙
我們按照以下邏輯進行思考。
首先,三體世界在其文明早期——邁向太空的嬰兒期——就製造了600多個小宇宙。
所以,製造小宇宙的難度應該並不高。
小宇宙能起到的作用,其內含的資源,自然也都是有限的。
也就是說,程心手中的小宇宙,就類似於一個救生艙。
另外,小說的設定是,小宇宙的時間線和大宇宙的時間線是相互獨立的。
比如,你看一部電視劇,在電視劇中的那些故事人物的時間線,和你的時間線,是沒有任何關聯的。
一集電視劇當中可能講的是主人公1小時、1天、1年的事情,但是你的1小時、1天、1年,不會干擾他的時間(當然也不會受到他的幹擾)。
如果你覺得你看某一段情節看得不夠過癮,想要倒回去看,只需要去點擊一下播放條的相應位置就可以。
小宇宙和大宇宙之間的時間相互關係,就類似於此。
所以,智子在尋找適合程心和關一帆生存的大宇宙的環境的過程當中,耗費的這三個月時間,是按照小宇宙的時間來計算的。
而大宇宙的時間則可以向前,也可以向後。
時間線向前的狗血結局
所以在《三體秘密》這本書當中,就構思了兩個時間向前的可能結局。
結局的結局一:
走出小宇宙的程心發現,他們找到的適合生存的環境,正是剛剛到藍星時看到的地方及那個時間,因為程心知道雲天明將會帶著一個小宇宙過來送給他,於是就原地和艾AA一起等待雲天明到來。
結果雲天明真的來了,程心就糾結了。跟關一帆走吧,這個也太辜負雲天明的期盼了;但是跟雲天明走吧,我都跟關一帆在小宇宙裡面呆了老長時間了……(這個劇情確實有點狗血)
結局的結局二:
那麼咱們換一個時間。
假設程心跳躍到了她當選執劍人的那一刻,然後關一帆回到萬有引力號上,與藍色空間號鬥智鬥勇。
程心這次毅然決然選擇了按下發射器按鈕,想要挽回她之前的錯誤。
但是水滴依然按照既定的計劃,準備摧毀發射臺,結果智子發現程心居然按下了發射器的開關,那麼這個地球就沒有用處了。
水滴直接穿透了地球的核心,瞬間地球人口減員99%。全體地球人都發現,原來程心一點都不善良,是程心害地球遭受到了三體人的打擊,於是把程心用石頭給砸死了……(等會兒,為什麼要用石頭……)
時間線向後的可能結局
當然這些劇情是以,大宇宙與小宇宙之間的時間線相互獨立且時間線向前,推導出來的。
正常來講,我們應該考慮大宇宙的時間已經往後推了不少,那會發生什麼呢?
這裡就需要注意一個細節,小宇宙當中其實是有一個特殊的限制的——小宇宙裡面程心和關一帆是沒有辦法生育後代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按照原先小說的情節描述,程心和關一帆,已經在小宇宙裡面待了兩年多了,但是,他們倆並沒有孕育後代。
其次,我們也可以反過來思考一下,如果他們已經在小宇宙裡面繁衍的後代,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第一種情況,孩子一旦出生,就會被小宇宙自動送回到大宇宙當中,因為小宇宙只設定了程、關二人的進入權限,所以其他任何生命都沒有辦法再進來了。這也是為什麼小宇宙可以當作逃生艙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第二種情況,假設關一帆通過一種方法破解了權限設定問題。有新的生命進入到小宇宙當中,也會打破整個小宇宙的能量和生態平衡。因為孩子會成長,Ta所需要的物質數量一點也不會少於成人。
總之,程心和關一帆在小宇宙當中是沒有辦法完成重塑人類文明的任務的,因為它資源限制太嚴重。
按照程心的人設,一生都在攀登責任階梯,程心肯定是不能夠選擇留在小宇宙當中的。(貌似關一帆也不願意。)所以他們只能回到大宇宙,去完成他們繁衍後代,延續文明的使命。
所以如果時間線往後的話,情節應該是這樣發展的。
程心和關一帆利用大宇宙當中的資源繁衍後代,他們使用基因改造技術來控制因近親結婚而產生的基因缺陷問題,當然也可以選擇批量克隆出很多人類。
當超規模的人口出現的時候,終於具備了重建人類種族的可能性,並且最終找到了將二維世界還原到三維世界的辦法,重建起人類的種族,重新拾起了太陽系的全部記憶。
這個貌似是個俗套的大團圓結局……不過按照大劉想要給我們傳達的思想的話,除非宇宙坍縮回奇點,否則是無法實現低維向高維逆變的。
所以程心和關一帆這一支最後的純地球文明,(其他人嚴格來講屬於星艦文明),也只能夠重拾起太陽系的記憶,但並不能把二維化的太陽系再恢復成三維了。
這種結局相對比較符合原著的整個故事設定的,可以作為《三體》結局後的一種結局來考慮。
下期預告
好,我們今天探討了一下《三體》結局的可能結局。
不過,如果要說《三體》當中誰是最堅定的人,那肯定不是程心。
我想除了葉文潔就是章北海了,不過對比起來,章北海顯然更加堅定。(羅輯帶有主角光環,維德還沒有程心堅定呢……)
章北海身後還站著一個未來史學派。這個強大的智囊團,不但預言了大低谷,也預言了第二次啟蒙運動和第二次文藝復興,預言了表面上看起來的挺盛世的時代,也預言了末日之戰中的人類的徹底失敗和滅絕。
所以未來史學派肯定也知道,星際戰艦與星際戰艦之間,同樣也存在黑暗森林法則。但是最後章北海所在的戰艦還是被其他戰艦給摧毀了。
那麼小說為什麼要這麼安排呢?
章北海是真的只是在最後那一刻心軟了,還是說他還有另外的任務安排?
明天的軒轅書評,咱們接著聊。明天見,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