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哈佛大學科學家實現腦電波控制老鼠運動

2020-11-23 搜狐網
實驗人員頭戴腦電波接收器,當把注意力集中到老鼠上的時候,就會觸發老鼠尾巴的運動。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展示了一種非常有趣的裝置,人們可以利用腦電波控制老鼠。

  這個實驗是在哈佛大學醫學院進行的,為什麼哈佛醫學院設計這種能夠允許人類思維控制老鼠的實驗?根本目的是為了能夠利用這種原理使癱瘓的病人恢復運動機能,使截肢的人能夠更好地控制假肢。畢竟,如果有一套設備能夠允許人類思維控制另一類生物的話,那麼顯然也可以用相同的原理來控制受傷的肢體和假肢。

  實驗人員頭戴腦電波傳感器,並同時觀看屏幕上顯示的腦電圖描記器(EEG)圖像,腦電波圖像用於直觀顯示腦電的刺激。當實驗人員的注意力集中控制老鼠的時候,該系統就會觸發超聲波脈衝,然後刺激老鼠的尾巴做運動(實驗之前老鼠是被麻醉過的)。

  該實驗的一個潛在問題或者說局限性是:目前該系統還不夠完善,不能夠對每一種思維模式進行區別對待。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這種用腦電波控制的設備會越來越精細,能夠使用的領域也會越來越廣泛。實際上,目前已經有一些利用腦電波控制的機器人在實驗室實現。(編譯:雙螺旋)

相關焦點

  • 哈佛大學實現生物間精神控制 用腦電波控制老鼠擺尾
    遊戲《紅色警戒》中,「精神控制」是尤裡的絕技。現在,科學家正努力讓「精神控制」從科幻走向現實。前天,美國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在PLOS One網站上發表文章,宣布成功地進行了人對動物的「精神控制」實驗,志願者以腦電波控制老鼠,使其擺動尾巴。這意味著「精神控制」的研究又進了一步,科學家希望將來能用「精神控制」系統幫助癱瘓患者重新學會活動四肢。
  • 科學家成功用人類腦波遙控老鼠尾巴運動
    據新浪科技援引國外媒體的報導,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完成一項非常古怪的試驗,人類參與者僅藉助腦波來遙控一隻老鼠的尾巴擺動。這項獨一無二的試驗為「精神控制」系統鋪平了道路。研究人員甚至希望有一天能用類似系統來「教授」癱瘓患者重新學會移動他們的四肢。
  • 異體操控實現 猴子用腦電波控制另一猴子(組圖)
    未來,癱瘓者有望重新控制自己的身體  在實驗中,一隻猴子成功用其他猴子的手,上下移動光標  「阿凡達」異體操控成真  科幻電影《阿凡達》中,人通過腦電波控制可以掌控克隆外星人「阿凡達」的軀體。美國科研人員18日報告說,他們首次在猴子身上實現了這種異體操控,這一成果有助於未來幫助癱瘓者重新控制自己的身體。  脊髓損傷會阻礙大腦指令信息向軀體的傳遞,導致運動能力受損甚至癱瘓。目前許多科學家都在研究通過模擬腦電波信號對受傷脊髓進行電刺激,使傷者的軀體能重新接收運動指令。
  • 國外研究腦電波控制技術
    不過這些遊戲方式還是要身體力行,不管是用手、用講還是用肢體動作來玩遊戲,總比不上用「腦電波」思想控制。    其實以往的科幻小說中常常見有用到腦電波「意識控制」的未來機械,但在現實生活中也確實有不少科學家在研究以腦電波控制機械的方法,透過裝置在大腦上的微小電極,感受腦電波的細微電波變化,只要用腦來移動遊標,不需要靠肢體動作,就可以進行機械操縱。
  • 美國首次實現動物異體操控
    美國首次實現動物異體操控   科幻電影《阿凡達》中,人通過腦電波控制可以掌控克隆外星人「阿凡達」的軀體(見圖)。美國科研人員18日報告說,他們首次在猴子身上實現了這種異體操控,這一成果有助於未來幫助癱瘓者重新控制自己的身體。
  • 論意識的未來:可以實現用腦電波控制物體嗎?
    內容是描述70年代的美國為了治療暴力傾向的精神病患者,製造了一種能控制人的行為的電腦網路系統。控制中心在醫院的地下室裡面,由IBM公式研發的超級電腦搭建。該系統的接收裝置由一小塊核電池供電,控制信號通過埋藏在皮膚下面的導線,通過在頭骨鑽的小洞植入大腦。
  • 論意識的未來:可以實現用腦電波控制物體嗎?
    圖1 男子用意念控制假肢【引子】曾經讀過一本小說,書名已經不記得了。內容是描述70年代的美國為了治療暴力傾向的精神病患者,製造了一種能控制人的行為的電腦網路系統。通過分析這些電極檢測到的電信號,就可以記錄腦電波。這種腦電波,這就是意念控物的生理基礎。意念控物就是利用這種腦波來進行對物質的操控。人類從發現腦波到針對腦波進行研究已經有近百年的時間。科學家們已經發現,腦波和意識存在某種程度的對應關係。人在不同狀態下的腦波頻率有明顯的不同。通過對於腦電信息的分析解讀,將其進一步轉化為相應的動作,這就是用「意念」操控物體的基本原理。
  • 神奇的"腦控"技術:通過腦電波"控制"另一人大腦
    一個人通過腦電波對另一人的大腦進行「控制」,這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中的情節。然而,近日美國科學家首次成功進行了一次人腦「意識融合」試驗,讓科幻成為現實。位於美國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計算機科學和工程教授羅傑西·拉奧日前在該校進行了一次試驗。拉奧坐在學校的實驗室裡,頭部通過電極與一臺腦電圖描記器相連。
  • 用意念開飛機這事兒究竟是怎麼實現的?|神經元|腦電波|意念控制|...
    (美國研究員首次利用意念駕駛飛機試飛成功,後排為霍尼韋爾航空研究所科學家)自從神經學家和工程師們開始研究連接大腦與機器的意念控制技術以來,人們就開始想出千奇百怪的方式來利用它
  • 用腦電波控制的智能家居 你敢用嗎
    通俗地說,腦電波(EEG)控制研究就是為了實現「意念控制」。如果能夠通過一個設備精準捕捉並破譯腦電波,轉化為具體的控制指令,就可以實現我們期待許久的「意念控制」。人類對腦電波控制的研究已經有數十年歷史,近年來也已經取得了一些實際成果,例如在假肢控制的醫學康復領域,或是用於簡單的遊戲操縱。這些腦波控制都離不開一個頭罩或是頭環,用於捕捉腦電波信號並進行解讀。
  • 「我的腦」控制「你的腦」
    在電影《阿凡達》中,人類就是通過腦電波控制克隆外星人「阿凡達」的身體的。科學家的理論是,如果人腦的活動也是一種電波,那麼就應該可以傳輸、截斷和侵入。在世界範圍內掀起的腦科學競賽中,美國科學家正在朝這個研究方向努力。他們的成果震驚了世界。
  • 傳遞腦電波意念溝通 網際網路實現「心靈感應」
    原標題:傳遞腦電波意念溝通 網際網路實現「心靈感應」  華盛頓大學兩名科學家最近做了一個看似低調的實驗:兩人一動不動分別坐在跨越校園的兩個不同房間中,頭上戴著可讀取腦電波信號的設備,將計算機網絡作為中介,其中一人通過意念成功操縱另一位科學家的大腦,使其的一根手指在無意識下動了一下。
  • DARPA:腦電波控制無人機
    根據美國國防部先進研究計劃署(DARPA)提供的項目摘要,該研究的最終目的是找到人類大腦「感知多代理系統信息」的運行機制,繼而從中提取「控制命令」。換句話說,科學家們正在試圖建立一個系統,讓一個人可以控制一群無人機,並且這些無人機還能接收不同的命令,做出不同的行為。
  • 解開「腦電波控制」的虛偽面紗
    人類都有著意念控制的夢想,期望腦子一想就可以控制身邊的物體和場景。如果能夠通過一個設備精準捕捉並破譯腦電波,轉化為具體的控制指令,就可以實現我們期待許久的「意念控制」。這種想像,在很多科幻電影中都有體現。
  • 腦電波可以控制意念!未來可期!
    兩人用盡辦法,假意「怒髮衝冠」,嘉賓韓雪的腦電波數值達到82的頂峰,率先爆破氣球,隨後嘉賓主持人也「憤而」引爆了氣球,一度「叫囂」要用學霸的「腦力」碾壓對方的主持人惜敗。實際上,氣球並非是被「想」炸的,而是通過道具桌上的隱藏針刺裝置刺破的,這個針刺則是通過腦電波數值來控制的。
  • 腦電波控制汽車?看看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北京時間12月8日消息,南開大學的研究團隊展示了如何利用腦電波信號控制汽車,讓「意念控制」變成了現實。南開大學的研究團隊展示了如何利用腦電波信號控制汽車  南開大學研究人員張昭(音譯)向路透社介紹稱,這種感應設備由
  • 腦電波控制無人機到底靠不靠譜?
    而飛行高度和方向什麼的很可能就是飛控定製的,可能不能通過腦波自由控制。」BrainLink員工向雷鋒網(搜索「雷鋒網」公眾號關注)記者分析道。BrainLink是國內較早將腦電波技術應用在消費級市場的,不過他們的產品主要應用在健康市場,以此檢測用戶的情緒狀態等。對於用腦電波控制無人機,他們並不是很看好。
  • 科學家實現成年果蠅中運動控制迴路的重建
    科學家實現成年果蠅中運動控制迴路的重建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5 14:58:32 近日,美國哈佛醫學院Wei-Chung Allen Lee及其研究組通過使用自動化透射電鏡
  • 科學家正在控制老鼠欲望,已經可以讓老鼠覺得是自己想要做一件事
    所以如果真的可以控制動物的欲望,就等於控制了動物,甚至等於控制了所有動物。科學家就正在嘗試控制欲望,而且已經取得相當重要的進展,可以控制老鼠的欲望,老鼠只會覺得是它自己想要做一件事。控制老鼠欲望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機器生化鼠研究先驅桑吉夫·塔瓦爾(Sanjiv Talwar)教授的研究團隊,進行了控制老鼠欲望的實驗。研究團隊讓老鼠攜帶一個電極背包,背包上的電極直接穿過老鼠的頭骨和老鼠大腦相連,可以直接電擊老鼠大腦的感覺和獎勵中樞。
  • 用腦電波控制無人機辦比賽?可能!
    操作者們頭上戴著一個探測器,它通過探測大腦發出的腦電波訊號,實現對無人機的直接控制。比賽中,參賽的選手們需要時刻盯著電腦中一個有無人機虛擬模型的程序頁面,並在腦中一直想著「向前」,無人機才能起飛。據多家外媒報導,腦電波控制無人機競賽的原理大概如下:  他們編寫了一個人機互動程序,在程序運行時,參賽者只需要盯著面前的電腦屏幕,他們頭上戴的簡易腦波儀能搜集腦電波信號,並轉換成無人機可以識別的代碼,從而實現飛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