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意識的未來:可以實現用腦電波控制物體嗎?

2020-09-05 墨玫人工智慧

在各類仙俠小說橫行的今天,我們羨慕那些修真者能夠在天上飛來飛去,瞬息千裡。但是你或許不知道,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利用「意念」操控物已經不再是人類的空想。本文就來跟大家聊聊科學技術將給我們人類帶來的超能力「意識控物」。

圖1 男子用意念控制假肢

【引子】

曾經讀過一本小說,書名已經不記得了。內容是描述70年代的美國為了治療暴力傾向的精神病患者,製造了一種能控制人的行為的電腦網路系統。控制中心在醫院的地下室裡面,由IBM公式研發的超級電腦搭建。

該系統的接收裝置由一小塊核電池供電,控制信號通過埋藏在皮膚下面的導線,通過在頭骨鑽的小洞植入大腦。超級電腦通過無線電接收發射裝置送過來的信號,實時跟蹤、判斷患者是否進入了躁狂狀態,再通過無線電發射指令,控制埋置在大腦上的電極發出電信號,從而控制患者的行為。

圖2 用意念控制小球下落

一、意念控物原理

人類所有的生理活動都在進行放電。人類的心跳會產生1~2毫伏的電壓,睜眼閉眼可以產生5~6毫伏的電壓,大腦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可以產生0.2~1毫伏的電壓。通過連接在大腦上的電極,可以採集到人類思考問題時候產生的電壓波動,這種電信號可以通過放置在大腦周圍的電極來測量。通過分析這些電極檢測到的電信號,就可以記錄腦電波。

這種腦電波,這就是意念控物的生理基礎。意念控物就是利用這種腦波來進行對物質的操控。人類從發現腦波到針對腦波進行研究已經有近百年的時間。科學家們已經發現,腦波和意識存在某種程度的對應關係。人在不同狀態下的腦波頻率有明顯的不同。通過對於腦電信息的分析解讀,將其進一步轉化為相應的動作,這就是用「意念」操控物體的基本原理。

圖3 腦電波

二、腦機接口

1998年,德國艾默裡克大學和蒂賓根大學的科學家將一根細小的玻璃電極直接放進一位腦中風癱瘓病人的大腦中,這個電極連接到電腦上,分析他的大腦信號。這個病人看到計算機屏幕上光標的圖像。通過訓練,他可以利用意識控制計算機顯示器上的光標。這樣科學家就在人腦和電腦之間實現了直接接觸。

最終完善這套裝置的科學家是布朗大學的神經科學家約翰·多諾霍,他把這套裝置命名為「腦機接口」,利用這樣的裝置,可以幫助大腦受到傷害的人進行溝通。多諾霍本人也因為這項研究成為了2006年《自然》雜誌的封面人物。

圖4 腦機接口

三、腦波控制

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們不在大腦中植入電極,電腦有沒有辦法識別一個人的思想呢?今天的科技進步已經遠遠超過我讀書的那個時代。我在某寶上搜到了很多打著注意力訓練旗號的腦波控制玩具,這些玩具可以利用腦電波控制機器人行走或者是無人機。

這種玩具的價格都不是很高,從幾百塊到幾千塊人民幣之間。由此我們也能看出來,腦波的優點是它能夠迅速檢測大腦發射的各種頻率,不用設計非常精巧的儀器裝置。但這類腦波儀器的一個缺點是,它不能準確定位思想在大腦中的特定位置。

圖5 磁共振掃描技術原理

四、意識圖像

現在有一種能夠精確定位研究人腦內電流波動的方法,叫做磁共振成像掃描技術(fMRI)。這種技術跟腦電圖(EEC)完全不同,它可以利用磁共振成像儀探測無線電波的「回波」來探測大腦組織的內部,可以精確定位各種信號發生的位置,並且生成3D圖像。通過對這種圖像的分析,我們就能得到大腦中思想的運動。

這種成像儀的解析度可以達到0.1毫米,在這個區域內可以包含幾千個神經細胞(神經元),最終fMRI儀器可以給出大腦在思考過程中能量流動的三維精確圖像。這種儀器經過改進,甚至可以探測單個神經元的活動,這樣,科學家就可以建立特定思維對應的神經系統模式。

圖6 大腦皮質細胞功能分區

現在科學家已經能通過讀取神經系統模式,讀出人眼睛看到的圖像或者是文字,雖然解析度還是很低,但是完全有理由相信,隨著技術的進步,電腦可以通過對人腦中神經活動的讀取,重新構建出觀察者所看到的圖像。

這種技術的目標就是構建人類的「思想詞典」,最終可以建立一個外部物體與某個功能的磁共振成像圖像形成一對一的關係。科學家可以通過讀取fMRI模式分辨出這個人在想什麼,這個過程就是利用計算機處理這樣的大量信息之後,翻譯這些圖像,然後再解釋成一個人的意識流。

圖7 磁懸浮汽車

五、御劍飛行

前面說明了,人類具有能夠利用意識控物的生理基礎,並且現在的科學家已經具備了讀取意識的基本能力,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最終實現精確讀取意識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那麼我們最終能實現意識控物嗎?就像很多修仙小說中那樣的場景,一個意念,我們就能移動物體,甚至是御劍飛行?

我這裡可以給出肯定的回答:完全可能。最終能幫助我們實現意識控物甚至是御劍飛行的輔助技術就是常溫超導。其實現的技術過程是這樣的,首先,我們可以給每一個物品置入一個晶片,讓這個物體實現智能化。其次,給這個物體安裝一個小的超導體。

圖8 磁懸浮鋼鐵俠玩具

我們可以通過前面提到的意識讀取技術,來控制這個物體上的晶片,給超導線圈提供一個微弱的電流,這個線圈就產生一個強大的磁場,這個磁場就足以推動物體運動。這個物體可以是我們生活中的任意物體,杯子、筆等等。當然也可以是某種交通工具,這樣我們就能通過意念控制這些物體,產生我們需要的運動,甚至是實現御劍飛行。

全文總結

通過我們前面對人的意識產生的生理學原理,我們可以很明確地知道,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最終具備「超能力」,比如意識控物,並非遙不可及、痴人說夢。我們今天已經具備了進行這些研究的最基本能力。相信有一天,我們也可以像仙人一樣御劍飛行。但我們並不需要什麼修煉,而是科學技術帶給我們人類的全新生活方式。


薦:

【中國風動漫】除了《哪吒》,這些良心國產動畫也應該被更多人知道!

聲明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於網際網路,不代表本訂閱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編輯:Zero


相關焦點

  • 論意識的未來:可以實現用腦電波控制物體嗎?
    通過連接在大腦上的電極,可以採集到人類思考問題時候產生的電壓波動,這種電信號可以通過放置在大腦周圍的電極來測量。通過分析這些電極檢測到的電信號,就可以記錄腦電波。這種腦電波,這就是意念控物的生理基礎。意念控物就是利用這種腦波來進行對物質的操控。人類從發現腦波到針對腦波進行研究已經有近百年的時間。科學家們已經發現,腦波和意識存在某種程度的對應關係。人在不同狀態下的腦波頻率有明顯的不同。
  • 用腦電波控制的智能家居 你敢用嗎
    通俗地說,腦電波(EEG)控制研究就是為了實現「意念控制」。如果能夠通過一個設備精準捕捉並破譯腦電波,轉化為具體的控制指令,就可以實現我們期待許久的「意念控制」。人類對腦電波控制的研究已經有數十年歷史,近年來也已經取得了一些實際成果,例如在假肢控制的醫學康復領域,或是用於簡單的遊戲操縱。這些腦波控制都離不開一個頭罩或是頭環,用於捕捉腦電波信號並進行解讀。
  • 解開「腦電波控制」的虛偽面紗
    人類都有著意念控制的夢想,期望腦子一想就可以控制身邊的物體和場景。如果能夠通過一個設備精準捕捉並破譯腦電波,轉化為具體的控制指令,就可以實現我們期待許久的「意念控制」。這種想像,在很多科幻電影中都有體現。
  • 腦電波可以控制意念!未來可期!
    嘉賓是否能順利完成任務嗎?兩人用盡辦法,假意「怒髮衝冠」,嘉賓韓雪的腦電波數值達到82的頂峰,率先爆破氣球,隨後嘉賓主持人也「憤而」引爆了氣球,一度「叫囂」要用學霸的「腦力」碾壓對方的主持人惜敗。實際上,氣球並非是被「想」炸的,而是通過道具桌上的隱藏針刺裝置刺破的,這個針刺則是通過腦電波數值來控制的。
  • 異體操控實現 猴子用腦電波控制另一猴子(組圖)
    未來,癱瘓者有望重新控制自己的身體  在實驗中,一隻猴子成功用其他猴子的手,上下移動光標  「阿凡達」異體操控成真  科幻電影《阿凡達》中,人通過腦電波控制可以掌控克隆外星人「阿凡達」的軀體。美國科研人員18日報告說,他們首次在猴子身上實現了這種異體操控,這一成果有助於未來幫助癱瘓者重新控制自己的身體。  脊髓損傷會阻礙大腦指令信息向軀體的傳遞,導致運動能力受損甚至癱瘓。目前許多科學家都在研究通過模擬腦電波信號對受傷脊髓進行電刺激,使傷者的軀體能重新接收運動指令。
  • [圖]可以用腦電波控制音樂的耳機
    Neurowear 公司發明的這個耳機,可以讓你用腦電波來控制音樂,例如暫停、上一首、下一首什麼的。看上去,貌似比線控會更加方便?!因為本人從未試過腦電波玩具,完全不知道這類東東,控制起來到底是怎樣?
  • 腦電波控制萬物 奇幻腦科學之旅
    本文作者,就在近期訪問一家腦電波高科技應用公司時,通過腦電波的測試和體驗,揭開了一部分腦電波如何指揮人的自主意念,在大腦皮層、網際網路、伺服器、機器人之間自由穿梭的秘密,描述了腦電波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場景,並對人機互動的未來做了大膽的猜想。日前,我剛剛訪問了一家可以利用腦電波控制機器人的高科技公司。
  • 國外研究腦電波控制技術
    現在玩遊戲方法真多,從以往的用手來操縱,慢慢進化到用聲音來溝通,或是如PS2攝影機「EyeToy」直接用影像來互動等,開創嶄新的遊戲新玩法。不過這些遊戲方式還是要身體力行,不管是用手、用講還是用肢體動作來玩遊戲,總比不上用「腦電波」思想控制。
  • 哈佛大學實現生物間精神控制 用腦電波控制老鼠擺尾
    遊戲《紅色警戒》中,「精神控制」是尤裡的絕技。現在,科學家正努力讓「精神控制」從科幻走向現實。前天,美國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在PLOS One網站上發表文章,宣布成功地進行了人對動物的「精神控制」實驗,志願者以腦電波控制老鼠,使其擺動尾巴。這意味著「精神控制」的研究又進了一步,科學家希望將來能用「精神控制」系統幫助癱瘓患者重新學會活動四肢。
  • 用意念開飛機這事兒究竟是怎麼實現的?|神經元|腦電波|意念控制|...
    、下降以及轉彎等基本動作…這是霍尼韋爾航空研究所發明了一種系統,讓人們可以用大腦和意念開飛機,任何人坐在副駕駛上,帶上頭套系統,不需要任何飛行經驗,幾分鐘就可以學會怎麼操作飛機。1969年,美國科學家發現猴子可以通過大腦運動皮質中神經元的活動來使生物反饋儀的指針發生偏斜。運動皮質是大腦中計劃和支配軀體運動的區域,這是科學家首次證實腦電波可以控制外部設備。但菲茲沒有意識到,他創造了世界上首個腦機接口。
  • 什麼是腦電波?意念控制,離我們還有多遠?
    相信大家最希望的是通過【意念控制】能像科幻電影裡一樣,不通過接觸物體就能隨意控制物體的行為,甚至是能讀取和控制別人的思想,就像【讀心術】和【攝心術】一樣。腦科學家和人工智慧專家正在努力實現這個目標,到目前為止,已經能通過腦電波做一些簡單的物體控制了,但離真正的實際應用還有不少的距離。那什麼是【腦電波】呢?人類的大腦是帶「電」的。
  • 未來科技,用腦電波交流能實現嗎?
    警察也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和大數據發現在一個人想進行恐怖行動或犯罪行動,進而提前制止了罪惡的發生。另外一個更可怕的是,隨著腦科學的發展,什麼腦機接口、腦電波、腦神經等技術的發展,未來,不用說話、不用表情、不用信息,直接捕捉腦信息就能知道你正在想什麼。比如面對一個美女時,你腦子裡究竟是想對人家怎麼樣,對方可能直接知道。
  • 用腦電波控制無人機!你的智商還夠用嗎?
    這場比賽共有16名無人機競速選手參賽,每名選手佩戴EEG頭戴設備emotiv,emotiv可以識別出選手大腦釋放出的電信號,並通過電腦程式進行解碼,在之前的設定下,相應的代碼對應著相應的命令,從而操控無人機的行為。
  • DARPA:腦電波控制無人機
    Artemiadis稱,這種「集群控制」的行動模式是從鳥類和魚類等自然群體的行為中獲得的靈感。「我們可以提取與所期望的集體行為相關的信息,比如以特定的編隊飛行,這在普通的人工控制界面上是不可能實現的。」「只要有一個集中控制器可以將命令傳達給無人機,腦群控制算法甚至可以擴展到同時控制成百上千的無人機。」
  • 用腦電波控制無人機辦比賽?可能!
    操作者們頭上戴著一個探測器,它通過探測大腦發出的腦電波訊號,實現對無人機的直接控制。比賽中,參賽的選手們需要時刻盯著電腦中一個有無人機虛擬模型的程序頁面,並在腦中一直想著「向前」,無人機才能起飛。因為它目前的空間感仍然很差,而且由於頭蓋骨的阻礙,探測器所能捕捉到的腦電波訊號並沒有理想中的那麼集中而有效。此外,相較於植入類的腦機接口,操作者需要進行更多的注意力方面的訓練。否則,你用腦波控制的無人機可能會掉下來。
  • 什麼是腦電波,它可以被探測解讀嗎?
    測試腦電波這一在醫療領域和研究領域常用的技術手段,由於科幻電影的炫染總是讓人感覺無比神秘。那麼什麼是腦電波,它可以被探測解讀嗎?神經元的活動形成了腦電波儘管幻想腦部「呲呲」放電會顯得古怪滑稽,但腦電波確實存在。之所以難以察覺,是因為它的強度最高只有200微伏。
  • 腦電波智能輪椅首次亮相:用意念控制輪椅
    北京市殘聯表示,本市最新修訂的殘疾人輔助器具服務管理辦法有望於年內出臺,新辦法將調高殘疾人輔助器具購買補貼標準,並將60歲以上老人納入補貼人群,實現殘疾人群全覆蓋。在北京市殘聯的展臺前,「腦電波電動輪椅」、「萬向輪椅」、「靈·睿」 陪護機器人、「智能假肢」、「航通守護者」個人定位追蹤器和「智能康復訓練器」等都非常引人注目
  • 腦電波控制來了 2018我們將能用意念玩VR遊戲
    【PConline 資訊】2018年,我們將能玩到第一款可以使用腦電波控制的遊戲,腦電波控制技術將普及到VR遊戲中,使用Neuable大腦掃描頭帶,我們可以通過意念控制遊戲中的角色,從此能夠解放雙手玩VR。
  • 腦電波可以被操控?新研究稱:人們可通過控制α波來實現神奇能力
    之前的科學研究表明,不管人是在吃飯還是在睡覺,不管是在休息還是在工作,大腦一直在釋放不同頻率電信號,即腦電波。一般來說腦電波震蕩頻率並不固定,隨心情改變而變化。科學家將腦電波大體分成4種,β波、α波、θ波、δ波,如果要細分,至少不少於幾十種。而現在來自麻省理工學院一項新研究表明,我們可以通過操控大腦α波來提高注意力,以達到神奇能力。
  • 美國哈佛大學科學家實現腦電波控制老鼠運動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展示了一種非常有趣的裝置,人們可以利用腦電波控制老鼠。  這個實驗是在哈佛大學醫學院進行的,為什麼哈佛醫學院設計這種能夠允許人類思維控制老鼠的實驗?根本目的是為了能夠利用這種原理使癱瘓的病人恢復運動機能,使截肢的人能夠更好地控制假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