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電波可以被操控?新研究稱:人們可通過控制α波來實現神奇能力

2020-12-03 有趣探索

趣味探索訊 人類無疑是世界上最聰明物種,主宰整個地球,是萬物之首。之所以人類能這樣,是因為人類擁有一個有數十億神經元的神奇大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琴棋書畫,十八般武藝,說學逗唱等,這只是發揮了大腦一小部分功能,而被美譽為「超級大腦」的愛因斯坦腦開發也只有20%,所以人腦是世界最複雜器官,比任何一種高科技機器都要複雜千百倍。

之前的科學研究表明,不管人是在吃飯還是在睡覺,不管是在休息還是在工作,大腦一直在釋放不同頻率電信號,即腦電波。一般來說腦電波震蕩頻率並不固定,隨心情改變而變化。科學家將腦電波大體分成4種,β波、α波、θ波、δ波,如果要細分,至少不少於幾十種。而現在來自麻省理工學院一項新研究表明,我們可以通過操控大腦α波來提高注意力,以達到神奇能力。

當大腦出現振蕩頻率為8至12赫茲α波時,大腦處於一種輕鬆活躍狀態,靈感不斷,但是注意力反而變得不集中。這意味著注意力與α波間有很強的反向相關性,即α波減少與注意力增加有關,尤其表現在大腦頂葉皮層位置上。而今天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神經科學家找到提高注意力新方法,通過執行特定任務來改變神經反饋,從而控制大腦α腦波,從而增強注意力。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個測試實驗,要求受試者觀察屏幕中央的光柵圖案,並告訴他們在觀察圖案時要花更多精力來增加圖案對比度,以使其看起來加更明顯。當受試者在觀測時,他們的大腦α波被磁腦圖(MEG)記錄了下來,磁腦圖(MEG)以毫秒為單位顯示了大腦活動,當受試者學會操控α腦波後,他們明顯能更好地注意視野前出現物體,神奇能力出現了。

雖然整個測試過程並沒有告知受試者的測試內容,但是經過耗時10分鐘約20次的試驗結果表明,他們能通過提高超強注意力方式來夠增加圖案的對比度。在科學中,這還是人類首次發現這種因果關係,這表明人們有可能學會通過控制自己的α腦波來提高注意力。不過一個棘手疑問迎面而來,到底是大腦α波控制著注意力,還注意力影響著大腦α波呢?目前還不得而知。

但無可厚非的是,這項研究發現將會是治療患有各種腦部疾病的一大福音,來自麻省理工學院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所長羅伯特·德西蒙認為,這項研究未來將大有前景。新研究論文於12月4日發表在Neuron上。

相關焦點

  • 腦電波可以控制意念!未來可期!
    腦電圖(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是指通過在人或其他動物的顱骨表面安裝電極,進行非侵入性地記錄大腦整體電活動的電生理檢測方法。腦電波作為一種自發的有節律的神經電活動,其頻率變動範圍在每秒1-30次之間,並且可以劃分為五種波段:δ波(2~4Hz)、θ波(4~8Hz)、α波(8~13Hz)、β波(13~30Hz)和大於30Hz的γ波。
  • 異體操控實現 猴子用腦電波控制另一猴子(組圖)
    未來,癱瘓者有望重新控制自己的身體  在實驗中,一隻猴子成功用其他猴子的手,上下移動光標  「阿凡達」異體操控成真  科幻電影《阿凡達》中,人通過腦電波控制可以掌控克隆外星人「阿凡達」的軀體。美國科研人員18日報告說,他們首次在猴子身上實現了這種異體操控,這一成果有助於未來幫助癱瘓者重新控制自己的身體。  脊髓損傷會阻礙大腦指令信息向軀體的傳遞,導致運動能力受損甚至癱瘓。目前許多科學家都在研究通過模擬腦電波信號對受傷脊髓進行電刺激,使傷者的軀體能重新接收運動指令。
  • 解開「腦電波控制」的虛偽面紗
    經過腦科學界幾十年的研究成果,神經科學界、國際腦波學會根據腦波頻率將腦電波分成4個主要類別,運用腦波電力測量器測的腦波有δ波、θ波、β波、α波。人類都有著意念控制的夢想,期望腦子一想就可以控制身邊的物體和場景。如果能夠通過一個設備精準捕捉並破譯腦電波,轉化為具體的控制指令,就可以實現我們期待許久的「意念控制」。這種想像,在很多科幻電影中都有體現。
  • DARPA:腦電波控制無人機
    目前的無人機主要通過操縱杆或者手機操控,這意味著一位飛行員只能夠同時操控一架無人機。藉助腦機接口技術,一位飛行員就能夠同時操控多架無人機,讓它們形成一個編隊,或者讓它們分散在不同的飛行路線上。根據美國國防部先進研究計劃署(DARPA)提供的項目摘要,該研究的最終目的是找到人類大腦「感知多代理系統信息」的運行機制,繼而從中提取「控制命令」。
  • 國外研究腦電波控制技術
    其實以往的科幻小說中常常見有用到腦電波「意識控制」的未來機械,但在現實生活中也確實有不少科學家在研究以腦電波控制機械的方法,透過裝置在大腦上的微小電極,感受腦電波的細微電波變化,只要用腦來移動遊標,不需要靠肢體動作,就可以進行機械操縱。
  • 神奇的"腦控"技術:通過腦電波"控制"另一人大腦
    一個人通過腦電波對另一人的大腦進行「控制」,這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中的情節。然而,近日美國科學家首次成功進行了一次人腦「意識融合」試驗,讓科幻成為現實。位於美國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計算機科學和工程教授羅傑西·拉奧日前在該校進行了一次試驗。拉奧坐在學校的實驗室裡,頭部通過電極與一臺腦電圖描記器相連。
  • 腦電波控制!原來人人都可以做到
    在一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人們可以通過執行特定任務時收到的神經反饋來控制自己的α波,從而增強注意力。這一因果關係的發現,表明人們有可能學會通過神經反饋來提高注意力。 麻省理工學院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所長羅伯特·德西蒙(Robert Desimone)說:"使用神經反饋的方式可以幫助那些患有腦部疾病的人群,是控制大腦活動的一種完全非侵入性方式。"
  • 控制老鼠?——神奇的腦電生物反饋技術
    Alpha波控制;20世紀60年代後期,Joe Kamlya發現受試者可以意識到自身的腦部狀態,甚至可以對α波的腦電活動進行控制。第一個被改變的腦波:1969年,Sterman研究通過鈴聲訓練貓的攝食行為,訓練貓產生SMR節律,發現腦電波是可以訓練的。
  • 什麼是腦電波?意念控制,離我們還有多遠?
    相信大家最希望的是通過【意念控制】能像科幻電影裡一樣,不通過接觸物體就能隨意控制物體的行為,甚至是能讀取和控制別人的思想,就像【讀心術】和【攝心術】一樣。腦科學家和人工智慧專家正在努力實現這個目標,到目前為止,已經能通過腦電波做一些簡單的物體控制了,但離真正的實際應用還有不少的距離。那什麼是【腦電波】呢?人類的大腦是帶「電」的。
  • 通過腦電波控制注意力
    在注意力控制方面有問題嗎?麻省理工學院的神經科學家可以為您提供解決方案:降低阿爾法腦電波。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人們可以通過執行特定任務時受到的神經反饋控制自己的阿爾法腦電波來增強注意力。研究發現,當受試者學會了抑制阿爾法波在其頂葉皮層的一個半球,他們能夠多加留意該出現在他們的視野對面的物體。
  • 論意識的未來:可以實現用腦電波控制物體嗎?
    人類的心跳會產生1~2毫伏的電壓,睜眼閉眼可以產生5~6毫伏的電壓,大腦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可以產生0.2~1毫伏的電壓。通過連接在大腦上的電極,可以採集到人類思考問題時候產生的電壓波動,這種電信號可以通過放置在大腦周圍的電極來測量。通過分析這些電極檢測到的電信號,就可以記錄腦電波。這種腦電波,這就是意念控物的生理基礎。
  • 論意識的未來:可以實現用腦電波控制物體嗎?
    通過連接在大腦上的電極,可以採集到人類思考問題時候產生的電壓波動,這種電信號可以通過放置在大腦周圍的電極來測量。通過分析這些電極檢測到的電信號,就可以記錄腦電波。這種腦電波,這就是意念控物的生理基礎。意念控物就是利用這種腦波來進行對物質的操控。人類從發現腦波到針對腦波進行研究已經有近百年的時間。科學家們已經發現,腦波和意識存在某種程度的對應關係。人在不同狀態下的腦波頻率有明顯的不同。
  • 用意念開飛機這事兒究竟是怎麼實現的?|神經元|腦電波|意念控制|...
    人們希望通過最直接的方法去操控機器,比如我們只需要動動意念就能改變電視頻道,以觀看我們最喜歡的節目。只用思維的力量就能駕駛汽車或無人機,而將手腳解放出來。此外,我們還可以用意念玩遊戲、控制假肢以及家用電器等。
  • 神奇腦電波助眠
    神奇腦電波助眠 生活工具
  • 美國首次實現動物異體操控
    科幻電影《阿凡達》中,人通過腦電波控制可以掌控克隆外星人「阿凡達」的軀體(見圖)。美國科研人員18日報告說,他們首次在猴子身上實現了這種異體操控,這一成果有助於未來幫助癱瘓者重新控制自己的身體。  脊髓損傷會阻礙大腦指令信息向軀體的傳遞,導致運動能力受損甚至癱瘓。目前許多科學家都在研究通過模擬腦電波信號對受傷脊髓進行電刺激,使傷者的軀體能重新接收運動指令。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等機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在實驗中使用了兩隻猴子,一隻作為發出指令的「主體」,另一隻則是接收指令、完成動作的「阿凡達」。
  • 神奇的腦電波
    腦細胞只要是活動就會產生相應的生物電,也是通過這些電通過樹突來跟別的腦細胞進行聯接,形成思維的網絡;在科學應用上我們能通過儀器檢測到的腦波必須由一定數量的神經元細胞活動而產生的,作為頻率的不同分為下面幾種類型;Δ波、Θ波、α波、β波、γ波等:根據大腦狀態管理的不同把β波在細分為 Smr波、βl波(低β波)、βh波(高β波);
  • 用腦電波控制的智能家居 你敢用嗎
    通俗地說,腦電波(EEG)控制研究就是為了實現「意念控制」。如果能夠通過一個設備精準捕捉並破譯腦電波,轉化為具體的控制指令,就可以實現我們期待許久的「意念控制」。人類對腦電波控制的研究已經有數十年歷史,近年來也已經取得了一些實際成果,例如在假肢控制的醫學康復領域,或是用於簡單的遊戲操縱。這些腦波控制都離不開一個頭罩或是頭環,用於捕捉腦電波信號並進行解讀。
  • 用腦電波控制無人機辦比賽?可能!
    操作者們頭上戴著一個探測器,它通過探測大腦發出的腦電波訊號,實現對無人機的直接控制。比賽中,參賽的選手們需要時刻盯著電腦中一個有無人機虛擬模型的程序頁面,並在腦中一直想著「向前」,無人機才能起飛。據多家外媒報導,腦電波控制無人機競賽的原理大概如下:  他們編寫了一個人機互動程序,在程序運行時,參賽者只需要盯著面前的電腦屏幕,他們頭上戴的簡易腦波儀能搜集腦電波信號,並轉換成無人機可以識別的代碼,從而實現飛行控制。
  • α波!請注意!
    | 圖片來源:StudyBlue這是科學家首次觀察到這種因果關係,它表明人們或許能通過神經反饋來提高注意力。從操作層面上看,這是一種完全無創的控制大腦活動的方法,因此它或許有望被用來研究一些與腦部疾病和行為有關的問題。
  • 腦電波控制萬物 奇幻腦科學之旅
    本文作者,就在近期訪問一家腦電波高科技應用公司時,通過腦電波的測試和體驗,揭開了一部分腦電波如何指揮人的自主意念,在大腦皮層、網際網路、伺服器、機器人之間自由穿梭的秘密,描述了腦電波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場景,並對人機互動的未來做了大膽的猜想。日前,我剛剛訪問了一家可以利用腦電波控制機器人的高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