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電波控制來了 2018我們將能用意念玩VR遊戲

2021-01-09 太平洋電腦網

【PConline 資訊】2018年,我們將能玩到第一款可以使用腦電波控制的遊戲,腦電波控制技術將普及到VR遊戲中,使用Neuable大腦掃描頭帶,我們可以通過意念控制遊戲中的角色,從此能夠解放雙手玩VR。

頭戴式的Neuable實現意念控制的原理在於頭帶使用一組電競來測量用戶的腦電圖信號,並將信號經過處理之後發送至設備最終完成控制過程。穿戴上這款頭帶之後,將無需使用其他物理控制器進行遊戲中的控制。

覺醒(Awakening)是世界上首款大腦控制的VR遊戲,在遊戲初始,玩家將「出生」在一個惡毒的實驗室內,角色是困在實驗室的孩子,環視房間的時候會看見地板上的各種物體,而且物體會閃爍著光芒,通過對物體集中注意力的方式可以激活觸發。

目前具體發售還沒有公布,不過有消息稱,確定在今年晚些時候在世界各地的VR商場玩家們可以玩到通過Neuable控制的遊戲。相信今後類似的控制器也會大量出現,新的遊戲控制方式也許會帶來更進一步的遊戲體驗。

相關焦點

  • 如何讓腦電波更強大?看看意念控制遊戲
    這一次,我想了下,決定什麼都不想,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兩眼之間,再用意念想著小球。嬛嬛姐打坐過,放空大腦,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這種事,對我來說很簡單。 這一局,當我這樣做了之後,好像沒一會兒,我就贏了。好高興啊!此後,對方換了一個女孩來PK我。我如法炮製,又贏了一局。 這時,那個女孩子不幹了,比賽開始之際卻來問我決竅,我心想正好也試驗一下這方法。
  • 什麼是腦電波?意念控制,離我們還有多遠?
    在上海科技館有個人氣很高的遊戲:【比試腦電波】。該遊戲方式是:通過佩戴在頭上的傳感器,採集比試者的腦電波信號加以放大(據說是要放大10000倍以上),以此來控制小球的運動,腦電波信號的強弱,作用在小球上的力也就不同,於是球就會向弱者的方向滾動。其實這個遊戲主要靠集中注意力來增加腦電波的強度,算是【意念控制】最初級的應用了。
  • 用意念開飛機這事兒究竟是怎麼實現的?|神經元|腦電波|意念控制|...
    人們希望通過最直接的方法去操控機器,比如我們只需要動動意念就能改變電視頻道,以觀看我們最喜歡的節目。只用思維的力量就能駕駛汽車或無人機,而將手腳解放出來。此外,我們還可以用意念玩遊戲、控制假肢以及家用電器等。
  • UDrone意念無人機初體驗 玩轉腦電波控制
    後來科技高速發展,一些民用級別的無人機陸續誕生,很多人都能體驗這個科技衍生出來的產物。UDrone意念無人機後來發展到用腦電波控制無人機的設想,UDrone意念無人機應運而生,在這裡我科普一下,這是深圳創達雲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融合了腦機接口技術,體感交互技術和圖像識別技術的腦控無人機。
  • 「半機械人」全靠「意識」打遊戲,用腦電波代替手操作,真正「癱著」也能贏
    而近日,他更新了一則用「意念」來進行遊戲操控的視頻,真正「癱著」都能贏,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去年Nathan Copeland的傑作:Nathan Copeland是一位癱瘓患者,他在2004年中的一場車禍中不幸摔斷脊椎,導致胸部癱瘓,而幸運的是他並沒有放棄,反而投身於科學研究。
  • 「意念」平板? 三星嘗試研發腦電波控制技術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外媒4月20日消息,三星正與美國德克薩斯州州立大學研究者合作,研發用腦電波控制的平板電腦和智慧型手機。在研發項目中,使用者頭戴腦電波識別帽,通過停留關注某一圖表來進行選擇,因為在關注過程中產生的腦電波與其他狀態下不同,系統將能進行識別。
  • 用腦電波控制的智能家居 你敢用嗎
    如果能夠通過一個設備精準捕捉並破譯腦電波,轉化為具體的控制指令,就可以實現我們期待許久的「意念控制」。人類對腦電波控制的研究已經有數十年歷史,近年來也已經取得了一些實際成果,例如在假肢控制的醫學康復領域,或是用於簡單的遊戲操縱。這些腦波控制都離不開一個頭罩或是頭環,用於捕捉腦電波信號並進行解讀。
  • 科技飛速發展,用意念控制你的手機app,這並不是夢
    擁有了它之後,你可以用意念來控制遊戲中的——水果大戰,只要在玩遊戲的時候發出專注力,就能夠讓你看到的水果爆掉,在這些遊戲中分成的等級也是很多的,水果的等級也是從大到小,從軟到硬。利用腦中的專注力來控制家中的小蟲子走路,每天只要10到15分鐘,不過這兩種訓練不能超過30分鐘,而且你得堅持30天才能看到成效。
  • 華為在愚人節發布意念控制屏,然而AI解碼腦電波是真的
    今年愚人節那天,華為曾經似乎是開愚人節玩笑似的發布動態說,將發布用意念驅動控制的屏幕:意念驅動,技術搭載,史上首款超意識協作屏!擁有腦電波投射、生物識別、靈感激發等功能。當時華為的宣傳是意念協作屏,而內容探討的就是我們大眾心目中的意念控制相關的智慧屏幕產品。
  • EMOTIV INSIGHT,「意念控制」讓未來心想事成
    人類的雙手也將再次得到解放!——Emotiv Insight由美國加州舊金山的神經科技公司研發,主要運用一種被稱為非侵入性的腦電波儀技術,感測並學習每個使用者大腦神經元電訊號模式,讀取使用者大腦對特定動作產生的意思,以先進軟體進行分析解讀,再轉化成電腦或遊戲機能理解的訊息,解讀其意念、感覺與情緒,再以無線傳輸到電腦,在熒幕上複製出同樣的動作,不但能讓遊戲中的虛擬人物模彷玩家的面部表情,
  • 腦電波智能輪椅首次亮相:用意念控制輪椅
    北京市殘聯表示,本市最新修訂的殘疾人輔助器具服務管理辦法有望於年內出臺,新辦法將調高殘疾人輔助器具購買補貼標準,並將60歲以上老人納入補貼人群,實現殘疾人群全覆蓋。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研發的「腦電波電動輪椅」非常特別,看上去和科學家霍金使用的輪椅外觀相似。操作者坐在輪椅上,頭部戴上一個像章魚一樣的腦電波採集器,其通過藍牙裝置和安裝在輪椅前的一臺平板電腦相連接。操作者只要在腦子中想一下向前、向後、向左、向右,採集器就會將這些不同的腦電波採集起來,輸入電腦的軟體,進行記錄識別。大約經過10分鐘左右的訓練識別後,操作者就可以用意念來控制輪椅的方向。
  • 撒貝寧節目中用「意念」控制王力宏 別驚訝,未來你也能
    挑戰現場撒貝寧用意念控制 讓王力宏動手指  近日的節目裡,在團隊的指導之下,撒貝寧通過自己的腦電波意念發出指示,成功控制了電極另一端體驗腦電波設備的王力宏的手指。而電極傳出的清晰電流感也使得王力宏連連叫停。
  • 腦電波可以控制意念!未來可期!
    嘉賓是否能順利完成任務嗎?兩人用盡辦法,假意「怒髮衝冠」,嘉賓韓雪的腦電波數值達到82的頂峰,率先爆破氣球,隨後嘉賓主持人也「憤而」引爆了氣球,一度「叫囂」要用學霸的「腦力」碾壓對方的主持人惜敗。實際上,氣球並非是被「想」炸的,而是通過道具桌上的隱藏針刺裝置刺破的,這個針刺則是通過腦電波數值來控制的。
  • 腦機接口將成真?未來戰場或能用意念決勝千裡之外
    他竟然可以通過思維控制「外星人」的軀體。這種堪稱「黑科技」的神奇技術,就是「腦機接口」技術。它通過對腦電波信號的監測,分析推斷人的想法和目的,進而產生對應的調節和控制信號,實現與外界設備的實時交互。  隨著「腦機接口」技術的日益成熟,未來戰場或將實現士兵大腦與武器系統的直接連接,進一步推動人與裝備的有機融合,此技術或將開啟智能化戰爭的新天地。
  • 無人機都可以用意念控制了 腦控耳機還遠嗎?
    你不得不承認,高科技會使人變得越來越懶,比如在我使用新一代AirPods後,除了音量調節有時還需要用到手機,其他所有操作幾乎都通過耳機和Siri來完成。現在我又想,哪天可以直接用意念來控制耳機那該多方便!自從前些天體驗了一次用意念控制無人機的風騷操作後,我對用意念控制耳機這件事的渴望變得愈加強烈了。何為用意念控制無人機?
  • 人機結合將成趨勢!馬斯克展示「腦機技術」,能用意念控制物體
    在將晶片植入頭部的過程中,Neuralink公司還採用了一臺完全自動化的外科手術機器人來對賽博豬進行晶片植入。這臺外科手術機器人在人為設定好參數之後較好地避開了頭部的血管,然後快速、精準地將晶片放在相應的位置,整個過程所消耗的時間相當於做一次近視矯正手術的時間。該技術未來將可能有哪些應用?
  • 電腦讀取人腦電波 意念真能控制機械手
    在常規用於明確癲癇病灶部位手術後的第五天,她在病房通過「意念」控制一隻機械手,玩起了「石頭、剪刀、布」的遊戲。   8月25日,浙大附屬二院神經外科與浙大求是高等研究院合作的「腦機接口臨床轉化應用課題組」向公眾發布最新進展,他們在我國首次利用人體顱內植入電極,讓「意念」控制機械手。
  • 解開「腦電波控制」的虛偽面紗
    之前腦電波控制火過很長一段時間,經常收到相關領域的BP。今天再次見到,有感而發,寫一篇沒有技術含量的技術闢謠文,來挑點兒事兒,沒錯,我就是一民科。人類都有著意念控制的夢想,期望腦子一想就可以控制身邊的物體和場景。如果能夠通過一個設備精準捕捉並破譯腦電波,轉化為具體的控制指令,就可以實現我們期待許久的「意念控制」。這種想像,在很多科幻電影中都有體現。
  • 傳遞腦電波意念溝通 網際網路實現「心靈感應」
    原標題:傳遞腦電波意念溝通 網際網路實現「心靈感應」  華盛頓大學兩名科學家最近做了一個看似低調的實驗:兩人一動不動分別坐在跨越校園的兩個不同房間中,頭上戴著可讀取腦電波信號的設備,將計算機網絡作為中介,其中一人通過意念成功操縱另一位科學家的大腦,使其的一根手指在無意識下動了一下。
  • 國外研究腦電波控制技術
    現在玩遊戲方法真多,從以往的用手來操縱,慢慢進化到用聲音來溝通,或是如PS2攝影機「EyeToy」直接用影像來互動等,開創嶄新的遊戲新玩法。不過這些遊戲方式還是要身體力行,不管是用手、用講還是用肢體動作來玩遊戲,總比不上用「腦電波」思想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