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報導,近期有著「科技狂人」之稱的埃隆·馬斯克率領著他另一家公司Neuralink最新傑作在網絡發布會上現身。在線上發布會中,馬斯克積極地向觀眾介紹Neuralink公司腦機接口技術最新成果「賽博豬」,這是一隻接受了晶片植入手術的豬。鏡頭前的它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乖乖地咬著奶嘴,一副十分聽從的樣子。
第二代設備與第一代設備相比,有哪些改進?
實際上這家公司去年就已經推出了第一代用於耳後植入的腦機接口設備,但它依然存在著體積較大、儲存能力較弱等弱點,因此Neuralink公司在第一代產品之後立即投入第二代產品的研究。這次新推出的第二代產品與第一代產品相比有幾處明顯的優勢,例如第二代產品採用的是頭部植入,而且植入的晶片約為23毫米,只會給腦部留下一個小創口。
在將晶片植入頭部的過程中,Neuralink公司還採用了一臺完全自動化的外科手術機器人來對賽博豬進行晶片植入。這臺外科手術機器人在人為設定好參數之後較好地避開了頭部的血管,然後快速、精準地將晶片放在相應的位置,整個過程所消耗的時間相當於做一次近視矯正手術的時間。
該技術未來將可能有哪些應用?
由於Neuralink公司在該行業中的技術水平處於領先地位,因此線上發布會引來了全球許多國家的專業人士和非專業人士的圍觀,他們都想看看人類在腦機接口技術方面發展到了哪一步。在發布會上,馬斯克對他公司的腦機接口技術未來的發展前景表示樂觀,他認為第二代產品已經能夠檢測到賽博豬大腦中的腦電波情況,這向實現腦電波控制邁前了一步。
馬斯克表示,未來腦機接口技術將可以讓你使用想法或者意念來召喚自己的座駕,也可以用意識來玩虛擬遊戲。最重要的是,這項技術可以幫助那些已經對身體失去控制能力的人再次獲得控制能力,最具代表性的一類人就是癱瘓病人。癱瘓病人的大腦大多是清醒的,但是身體卻無法接收到大腦的運動信號,因此腦機接口技術可以幫助他們繞過身體進行控制。
Neuralink公司距離完全實現腦機接口技術還很遙遠
這次發布會贏取了足夠多的關注度,除了馬斯克這個具有話題度的人物出現在發布會上之外,腦機接口技術也一直是人們討論的黑科技。看完Neuralink公司的發布會之後,網絡上有不少人說人類距離人機結合的時代已經不遠了,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然,筆者認為人類目前距離人機結合還有很遙遠的路要走,而且這條路不一定能夠走得通,原因如下。
首先,在技術層面上,要做到像科幻電影中那樣的完全人機結合,人類需要完全了解大腦的情況。而大腦作為人體內部最複雜最精密的器官,科學家對它的了解至今還不足10%。大腦之所以複雜和精密,是因為它是神經系統的中樞區域,分布著極為複雜的神經網絡和不可計數的神經元。
因此如果想要通過植入晶片來進行命令傳輸,人類需要弄清楚大腦中哪些神經元在傳輸信號上起到主導作用。其次,從植入手術方面來看,往人腦中植入毫米甚至微米級別的晶片,這幾乎是不太可能的。因為研究表明,頭皮與頭骨之間存在至少19層物質,然後還有三層薄膜處於大腦和頭骨之間,如果在進行手術的過程中不引起出血,這是難中之難。
最後一個問題就是倫理問題,即使腦機接口技術成熟了,人類真的願意接受這種技術對自己身體的改造嗎?或許小部分人願意,但絕大多數人都不會願意,這其中有出於維護生態穩定的目的而反對的,也有出於社會不公的目的而反對的。總而言之,真正的人機結合還很遙遠,甚至不可能實現。
資料來源
環球科學 9月1日 《別太期待馬斯克的「腦後插管」世界,它離我們還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