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腦電波,它可以被探測解讀嗎?

2020-11-25 易居網

腦電波大致分為α波、β波、γ波、δ波和θ波,不同的電波對應不同的大腦狀態。儘管不同的腦電波大致有一個代表的方向,但實際情況卻複雜得多。事實上,腦電信號的破譯工作目前仍是一片「藍海」。

前不久,浙江某小學為學生佩戴「智能頭環」檢測腦電波以判斷其注意力是否集中的事件引發熱議。測試腦電波這一在醫療領域和研究領域常用的技術手段,由於科幻電影的炫染總是讓人感覺無比神秘。

那麼什麼是腦電波,它可以被探測解讀嗎?

神經元的活動形成了腦電波

儘管幻想腦部「呲呲」放電會顯得古怪滑稽,但腦電波確實存在。之所以難以察覺,是因為它的強度最高只有200微伏。

大腦在活動時,大量神經元同步發生的突觸後電位經總和後形成了腦電波,突觸後電位的本質是帶電離子在神經突觸的進出。所謂「思想的火花」,正是思考時體內的帶電離子穿過神經細胞膜上的通道(如化學門控通道)留下的「噼啪」聲,以及流過後大腦不同區域的電位差。腦電儀器記錄的正是腦神經細胞的電生理活動在大腦皮層或頭皮表面的總體反映。

一般認為,腦電波大致分為α波、β波、γ波、δ波和θ波,不同的電波對應不同的大腦狀態。「腦電波一直存在,但是不同的狀態下不同的波將成為主體,例如合眼的時候,α波會馬上活躍起來。」復旦大學教授黃志力說,而當大腦充滿θ波時,人的意識活動明顯受到抑制,無法進行邏輯思維和推理活動。此時,大腦憑直覺、靈感、想像等接收和傳遞信息。

科學家還發現,人們在覺醒並專注於某一事時,常可見一種頻率較β波更高的γ波,其頻率為30—80赫茲,波幅範圍不定。有假說認為,γ波也許與建立統一的清晰認知有關,通過吸引不同的神經元電路的同步,增強意識、產生注意力。

用腦機接口、電極、頭環均可檢測

「腦電波本身就是電信號,微伏測量確實難,但是檢測完全沒問題,至少實驗室沒問題。」北京大學工學院特聘研究員雷霆表示,腦電測量設備的先進性、貼合的緊密程度、測量方法、是否植入等均對是否能夠準確測量腦電波產生影響。

據了解,目前獲得腦電波的方式,有腦機接口、電極貼片、頭環或頭盔等。

通過腦機接口獲取腦電波的方式,理論上獲取效率最高,識別率最好,而且可以長期持續使用,但缺點是需要腦機接口,風險性較大。

電極貼片是一種典型的獲取腦電波的方式,在醫學領域和一些科學實驗場景,我們常常可以見到在腦外部貼上密密麻麻電極的場景。

上海師範大學教授李魯群等在《基於腦電波信號的人體疲勞程度測試模型分析》一文中曾詳細介紹了通過電極貼片獲取腦電波的方式:通過兩個乾電極,將晶片與測試者頭部相連,其中一個乾電極貼於測試者的腦門,另外一個夾在測試者的左耳;然後將生物傳感器與電腦終端相連,晶片將採集到的腦電波信號通過藍牙的方式發送到生物傳感器,電腦終端就會顯示腦電波信號的特徵值。

雖然這種方式比腦機接口的成本低很多,不需要植入,安全性較高,此外,其信號的識別率也比較有保障。但缺點是這種方式操作成本較高,且需要專業人士協助,不能隨時進行,日常生活場景中很難普及。

此外,頭環或頭盔也是獲取腦電波的方式之一。頭環或頭盔的優點在於可以簡單佩戴,持續使用,可以方便地產品化。其缺點是採集信號容易被背景噪音信號幹擾,識別的準確性和效率明顯不如前兩者。

腦電信號的破譯仍是「藍海」

天馬行空、不拘一格、智慧深邃……人的思維是如此豐富多彩,腦電波又有多個種類和千萬種組合,那麼如何破譯這些信號?

「不同的認知可以根據腦電圖的變化來判斷,但是非常複雜。」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研究員張運紅表示,儘管不同的腦電波大致有一個代表的方向,但實際情況卻複雜得多。

李魯群等人為找到司機疲勞程度與腦電波信號的關係,曾建立了一個模型,通過對複雜數據的降噪、重構、建模、擬合等多步處理後,經過多步計算,隨後進行反向驗證,得到相對有一定準確率的計算方法,使得α、β、θ波的特徵值能夠計算,從而得到疲勞狀態的判定表達式,來判斷疲勞與否。

「主要問題是腦電波測得是否準確,數據有沒有價值。」雷霆認為,如果在基礎研究階段沒有得出準確的數學模型,則後續的軟體設計、應用開發都是無本之木。

事實上,腦電信號的破譯工作目前仍是一片「藍海」。「將α、β、θ波的特徵值用於計算,只是其中一部分,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影響。」張運紅表示,目前科學界並沒有形成指南之類的共識。生物學領域的生命活動基礎仍是未解之謎,將其轉化為數學模型的表達是粗線條的反映,即使腦電波捕捉準確、後續的軟體開發適宜,也無法高度精確地反映思維的現狀。

比如,從西南科技大學李雪飛、許朝進《腦電生物反饋對正常小學生注意力的影響》的論文中可以看到,實驗針對注意力分散的8名五年級小學生,採用腦電生物反饋訓練系統進行為期兩個月的注意力訓練,比較後發現,儘管整體效果有所改善,但存在腦電數據與量表結果不一致的現象。也就是說,腦電數據顯示集中精力,而量表題庫顯示注意力不足。究竟是腦電數據與現實狀況接近,還是主觀題庫更準,目前仍難判斷。

相關連結

調控腦電波有望對認知障礙等進行幹預

記者了解到美國兒科醫學院將腦電波神經反饋訓練作為多動症的幹預手段之一。我國科學家也正在研發一種穿戴式頭盔,希望通過監測、調控腦電波,並結合人工智慧算法,實現可反饋調控的人腦功能輔助增強技術。

這種穿戴式腦功能調控頭盔基於近年來出現的無創式腦刺激調控技術,其原理是:通過柔性電極傳感器,識別腦電波在大腦執行不同任務時的變化,再通過電極組合釋放微弱的電流脈衝刺激,到達大腦的特定區域,改變腦電波的活動,調控大腦神經元細胞的活躍狀態。

研究團隊負責人介紹,這項技術未來有望應用於特種人員的技能訓練和學習記憶能力的快速提升,高壓力環境所致的焦慮緊張情緒的幹預和緩解等。在醫療領域,這項技術有望對兒童多動症、抑鬱症、老年痴呆、失語症、帕金森病等功能異常、肢體運動障礙、認知障礙進行幹預。

通過實驗研究,研究團隊解析出了與注意認知、情緒調控、焦慮、毒癮發作、壓力及癲癇等腦功能障礙相關的特定腦區,希望未來能夠對這些特定腦區實施有效的幹預。但相關負責人也坦言,目前的數據只是部分人群測試的結果,頭盔在大規模推向市場前,還需要針對不同年齡、組別的人群做更多大量雙盲實驗,積累足夠讓人信服的數據。(記者 張佳星)

相關焦點

  • [圖]可以用腦電波控制音樂的耳機
    Neurowear 公司發明的這個耳機,可以讓你用腦電波來控制音樂,例如暫停、上一首、下一首什麼的。看上去,貌似比線控會更加方便?!因為本人從未試過腦電波玩具,完全不知道這類東東,控制起來到底是怎樣?
  • 你知道腦電波嗎? 腦電波是什麼鬼?
    你知道腦電波嗎? 腦電波是什麼鬼?時間:2016-12-01 11:04   來源:百度知道日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你知道腦電波嗎? 腦電波是什麼鬼? 現代科學研究已經知道,人腦工作時會產生自己的腦電波,可用電子掃描儀檢測出,至少有四個重要的波段。
  • 論意識的未來:可以實現用腦電波控制物體嗎?
    人類的心跳會產生1~2毫伏的電壓,睜眼閉眼可以產生5~6毫伏的電壓,大腦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可以產生0.2~1毫伏的電壓。通過連接在大腦上的電極,可以採集到人類思考問題時候產生的電壓波動,這種電信號可以通過放置在大腦周圍的電極來測量。通過分析這些電極檢測到的電信號,就可以記錄腦電波。這種腦電波,這就是意念控物的生理基礎。
  • 論意識的未來:可以實現用腦電波控制物體嗎?
    人類的心跳會產生1~2毫伏的電壓,睜眼閉眼可以產生5~6毫伏的電壓,大腦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可以產生0.2~1毫伏的電壓。通過連接在大腦上的電極,可以採集到人類思考問題時候產生的電壓波動,這種電信號可以通過放置在大腦周圍的電極來測量。通過分析這些電極檢測到的電信號,就可以記錄腦電波。這種腦電波,這就是意念控物的生理基礎。意念控物就是利用這種腦波來進行對物質的操控。
  • 由腦電波控制的輪椅問世
    阿根廷科研人員日前結合自動化控制和大腦神經學,研製出一種新型輪椅,它能根據使用者的腦電波信號指令完成移動任務。據阿根廷《號角報》2日報導,大腦由神經元組成,當人腦產生意念活動時,相關神經元會依次放電,當這種電荷到達頭皮後,可被事先貼在頭部的電極及解析裝置轉化為腦電波。
  • 美研發腦電波「翻譯」設備 「入侵」霍金大腦解讀思維
    目前,霍金正在嘗試iBrain腦電波掃描器。據英國《每日電訊報》6月24日報導,目前,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正在同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合作,試圖利用一種名為iBrain的腦神經設備來「解讀」失語病患的腦電波,並通過電腦同他們進行交流。在過去的近30年中,霍金因罹患運動神經元疾病而喪失了語言能力,他一直利用電腦語言合成器來繼續自己的科學研究。
  • 華裔科學家成功解碼腦電波什麼情況 什麼是腦電波有什麼用
    什麼是腦電波腦電波(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是一種使用電生理指標記錄大腦活動得方法,大腦在活動時,它記錄大腦活動時的電波變化,是腦神經細胞的電生理活動在大腦皮層或頭皮表面的總體反映。腦電波來源於錐體細胞頂端樹突的突觸後電位。腦電波同步節律的形成還與皮層丘腦非特異性投射系統的活動有關。腦電波是腦科學的基礎理論研究,腦電波監測廣泛運用於其臨床實踐應用中。
  • 用腦電波控制的智能家居 你敢用嗎
    如果能夠通過一個設備精準捕捉並破譯腦電波,轉化為具體的控制指令,就可以實現我們期待許久的「意念控制」。人類對腦電波控制的研究已經有數十年歷史,近年來也已經取得了一些實際成果,例如在假肢控制的醫學康復領域,或是用於簡單的遊戲操縱。這些腦波控制都離不開一個頭罩或是頭環,用於捕捉腦電波信號並進行解讀。
  • 腦電波可以控制意念!未來可期!
    嘉賓是否能順利完成任務嗎?兩人用盡辦法,假意「怒髮衝冠」,嘉賓韓雪的腦電波數值達到82的頂峰,率先爆破氣球,隨後嘉賓主持人也「憤而」引爆了氣球,一度「叫囂」要用學霸的「腦力」碾壓對方的主持人惜敗。實際上,氣球並非是被「想」炸的,而是通過道具桌上的隱藏針刺裝置刺破的,這個針刺則是通過腦電波數值來控制的。
  • 愛因斯坦說「鬼魂」是真實存在的,它就是腦電波!
    世上有鬼嗎?有一些人對世上有鬼深信不疑,有些人則表示不信。各種鬼故事鬼片什麼的,相信大家都看過很多。很多科學家都對鬼魂做過探究,比如愛因斯坦。他認為所謂的鬼魂,實際上是人的腦電波,當人去世後腦電波會在空間遊蕩。質能守恆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任何物質,任何能量,都是不可能消失的。
  • 愛因斯坦說「鬼魂」是真實存在的,它就是腦電波
    世上有鬼嗎?有一些人對世上有鬼深信不疑,有些人則表示不信。各種鬼故事鬼片什麼的,相信大家都看過很多。很多科學家都對鬼魂做過探究,比如愛因斯坦。他認為所謂的鬼魂,實際上是人的腦電波,當人去世後腦電波會在空間遊蕩。
  • 神秘的超低頻腦電波
    現在,一項新研究檢測了小鼠的超低頻腦電波(頻率小於0.1赫茲),結果表明,這是一種與眾不同的大腦活動,與動物的意識狀態緊密相關。不過,對於這種腦電波的來源和功能,科學家仍然知之甚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術可以檢測大腦的血流變化,而大腦的血流變化又與神經活動有關。
  • 意念控制腦電波,貓耳朵懂你的心
    Necomimi是日本neurowear公司運用NeuroSky(神念科技)的腦電波技術開發出來的一款可愛特別的意念控制腦電波裝置,它可以體現出穿戴者的心情!因此,腦電波貓耳朵上的傳感器在探測到人的具體腦電波後會做出相應的反應,或聳拉或直立。腦電波貓耳朵像個發箍一樣,只要戴在頭頂上,頭上的腦電波傳感器就會探測並自動分析觀察到的腦電波,隨著人類情緒起伏,做出相對應的表示性動作。例如, 配戴者心情悲傷時,貓耳朵會垂下;集中注意力時,則會豎起來;心情愉快時,貓耳朵會來回擺動;身心疲倦時,它也會平躺著。
  • 專家表示——腦電波讀出容易...
    測試腦電波這一在醫療領域和研究領域常用的技術手段,由於科幻電影的炫染總是讓人感覺無比神秘。  那麼什麼是腦電波,它可以被探測解讀嗎?  神經元的活動形成了腦電波  儘管幻想腦部「呲呲」放電會顯得古怪滑稽,但腦電波確實存在。之所以難以察覺,是因為它的強度最高只有200微伏。
  • 腦電波監測員工工作狀態不可行
    知道分子    張田勘專欄    據參考消息網報導,中國一些公司利用能讀取腦電波的頭戴裝置來探測員工是否感到疲勞、走神和有壓力,希望以此提高生產力。這種把無線傳感器隱藏在安全帽中的監控裝置實際上是利用採集的不同腦電波來解讀員工的生理和心理狀態,以評估員工是否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創造價值,姑且可以稱為科技監工。
  • 什麼是腦電波?意念控制,離我們還有多遠?
    腦科學家和人工智慧專家正在努力實現這個目標,到目前為止,已經能通過腦電波做一些簡單的物體控制了,但離真正的實際應用還有不少的距離。那什麼是【腦電波】呢?人類的大腦是帶「電」的。當我們看到,聽到,聞到或觸碰到某個東西的時候,想要在大腦上產生「知覺」,必須先轉變成電信號,然後電信號沿著長長的神經纖維,一路傳遞到神經中樞。
  • 用腦電波控制無人機辦比賽?可能!
    操作者們頭上戴著一個探測器,它通過探測大腦發出的腦電波訊號,實現對無人機的直接控制。比賽中,參賽的選手們需要時刻盯著電腦中一個有無人機虛擬模型的程序頁面,並在腦中一直想著「向前」,無人機才能起飛。  事實上人腦是一個極其複雜的器官,它可以同時多線程處理事務。而人們想利用植入式的腦機接口或是非植入腦機接口技術來搞清楚人腦這個器官,其實並沒有那麼容易。
  • 你在欣賞藝術品時大腦裡發生了什麼?腦電波告訴你答案
    人類對腦電波控制的研究已經有數十年歷史,近年來也已經取得了一些實際成果,例如在假肢控制的醫學康復領域,或是用於簡單的遊戲操縱。這些腦波控制都離不開一個頭罩或是頭環,用於捕捉腦電波信號並進行解讀。 這個Focus 1究竟是個什麼產品,又能實現怎樣的功能?韓璧丞向新浪科技介紹稱,這個頭環在前額和耳後設置了兩個傳感器,通過這兩個接觸點來捕捉腦電波,將其轉化為信號傳遞給手機,而後再通過Wi-Fi控制其他智能家居設備。頭環本身電池可以續航5-6個小時。 既然現有的手機應用就可以控制智能家居,用戶為什麼還要帶上這個頭環,這個場景似乎並沒有太大的誘惑力。
  • 同步腦電波可以反映短期記憶信息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資助從猴子身上破譯大腦視覺工作記憶的代碼的研究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一項動物研究表明,通過把在大腦的工作記憶電路的腦電波進行同步,就可以看到大腦能夠儲存什麼。更多的同步電子信號神經元存在於關鍵電路的兩端樞紐,剛剛看到的物體上可以看到細胞的短期記憶。
  • 腦電波究竟是什麼
    驅使動物運動的簡單神經迴路,基本上類似於小型節奏機器,它以放電模式來協調動物的運動,實際上這也沒那麼令人驚奇。或許更令人驚奇的是,那些不負責運動的超複雜神經迴路,同樣也有節奏。我們大腦中的所有神經細胞一直都在同步,有時候同步發生在瞬息之間,並且產生電流的起伏我們將之記錄為腦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