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生物學,而是量子物理學解釋心靈感應?

2020-07-25 brainnews
不是生物學,而是量子物理學解釋心靈感應?


——令人驚訝的是,受試者在整個40%的時間內都是正確的,研究人員將其描述為「在統計學上非常重要」


移動網際網路以及手機等的發展,各種交流形式的出現,使我們和遠方的人變得像面對面交談一樣自然。


然而,儘管在通信方面有所有這些便利和進步,但是人們一直在尋找更直接的方式來交換信息。如果您可以思考一下,讓別人立即理解您的想法或情感,那不是很好嗎?但是,我們大多數人都認為,心靈感應-無需講話或任何其他物理交流方式與他人交流的能力-要麼是童話故事裡的內容,要麼是幸運的禮物。


但是話又說回來,也許我們都有心靈感應。您可能已經在一個人打來電話之前就想到了一個人。如果您是父母,那麼即使您的孩子出了什麼問題,即使他們相距遙遠,也許您也有「僅僅知道」的經歷。同卵雙胞胎的一些例子已經告訴我們,「他們總是知道對方在想什麼。」


儘管這些軼事變得司空見慣,但沒有太多證據表明心靈感應的確存在。另外,很難建立令人信服的實驗來測試心靈感應,因為此類事件往往會違背基於科學事實的可重複性和假設。因此,心靈感應的話題僅停留在科學研究的邊緣,以及尋找外星生命形式和水生猿猴假說的機會。然而,在許多情況下以及在不能僅僅作為統計事故而不能忽略的情況下,已經科學地觀察到各種形式的腦對腦交流。


我們許多人都經歷過的這一現象-知道誰先打來電話-早在20世紀中葉就已被證實存在。在最近發表於超心理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觀察了63位正常受試者(非心理學或媒介),試圖猜測四個呼叫者中的哪個將被呼叫。呼叫者是該主題的偏遠朋友或家人,並且基於隨機機會,研究預計該主題在25%的時間內是正確的。令人驚訝的是,受試者在整整40%的時間內都是正確的,研究人員稱其為「在統計學上非常顯著」。


另一個經常重複進行的實驗稱為「甘茲費爾德心靈感應實驗」,其中,被測對象在沐浴在紅光下的房間裡,用兩半桌球隔離在眼睛上方。在聆聽通過耳機播放的白噪聲時,該人睜開眼睛。經過「感官均質化」半小時後,另一個房間中的「發件人」將獲得隨機選擇的視覺信息,通常是照片或視頻剪輯,然後他們會嘗試將這些信息在精神上傳遞給對象。該主題描述了他們收到給研究人員的任何心理圖像。課後,受試者然後嘗試確定四個選擇中最適合他們所接受的心理圖像的哪個。這些實驗中有一些還沒有顯示出心靈感應的明顯證據,但是大多數實驗都有。有趣的是,當對象與發送者建立情感紐帶,具有較高的藝術或創造能力或相信其具有心理能力時,其「命中」率更高。


儘管理性的科學頭腦可能更願意忽略這一點,但似乎真正的東西正在產生這些心靈感應的體驗。某種程度上,大腦有能力以尚未完全了解的方式與其他大腦進行交流。目前尚無具體的,科學上有效的解釋,但研究人員已設法對此作出解釋。


有人認為答案可能在於量子物理學,而不是生物學。在亞原子量子世界中,自然的行為違反了標準的牛頓物理學,而且可能是腦電波以某種方式進入了這個「超自然」世界。在那個領域中,粒子可以在多個時空中共存,愛因斯坦稱之為遠距離的怪異動作。


為了解釋心靈感應如何起作用,研究人員Deborah L. Erickson在《神經量子學》雜誌上寫道:「在量子粒子層面,所有分離消失了,所有事物都被連接了。Schrodinger將這個過程描述為「糾纏」。她接著提出,腦波可能以類似的方式「糾纏」,這允許一種不受時空限制的思想混合。


研究員弗雷德裡克·邁爾斯(Frederick Myers)指出,人與人之間的心靈感應始終是情感聯繫緊密的人之間最強的聯繫。因此,他的假設是心靈感應和愛是齊頭並進的。如果您發現自己完成了愛人的句子,或者您知道孩子什麼時候藏起來的東西,可以說與他們有心靈感應的交流。正如Myers所說,「愛是一種崇高而又非專業的心靈感應。」


對此的解釋可能在於「心臟」。一段時間以來,神經科學家已經知道,人的心臟具有看起來與神經元相同的特化細胞。心臟在我們的情緒中可能尚未發揮作用。心臟和大腦一樣,也是一個生物電器官,可能是這些衝動以我們迄今尚不了解的方式與其他人建立聯繫。


幾個世紀以來,儘管神經科學家堅持認為大腦是真正的來源,但人類已經描述了源自心臟的情感聯繫。那些將我們彼此束縛的「心弦」可能充當看不見的通訊電纜,使我們能夠以深不可測的方式了解彼此的心靈,至少在我們願意這樣做的時候。


目前,科學離證明心靈感應的存在或解釋其運作方式還很遙遠。也許有一天,我們可以認為大腦可以相互交流而無需任何語言。科學家已經在利用腦電波與其他大腦「對話」,並且將來我們可能擁有可以擴展我們認為是自然反應能力的技術。在一項實驗中,研究人員能夠通過網際網路從一個人的大腦發送信號,以控制另一個人的手勢,從而成功地操縱視頻遊戲。認為有一天我們可能會「思考」我們的電子郵件,並能夠通過沉默的心理命令「召集」我們的孩子共進晚餐,這並不太瘋狂。


考慮大腦能力的這一方面就像瞥見遙遠的大腦科學前沿。實際上,有些科學家寧願不去看,因為事實對於他們的舒適性來說仍然太模糊了。最終的解釋很有可能會出現在我們尚無法完全觀察到的區域中,例如在量子世界或從我們的內心產生的未被發現的高能場。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將這種稱為心靈感應的大腦能力紮根,那麼一旦降級到幻想領域,我們就有可能窺視一個充滿可能性的世界,並期待當今看來比最奇怪的科學小說更奇怪的技術的潛力。

不是生物學,而是量子物理學解釋心靈感應?

內容&圖片 來自:Brain World

圖書信息:Brain World ISSUE 2 VOLUME 7 HUMANITY』S NEW FRONTIER

如有侵權 請聯繫刪除

翻譯:Ellen

相關焦點

  • 不是生物學,而是量子物理學解釋心靈感應?
    如果您可以思考一下,讓別人立即理解您的想法或情感,那不是很好嗎?但是,我們大多數人都認為,心靈感應-無需講話或任何其他物理交流方式與他人交流的能力-要麼是童話故事裡的內容,要麼是幸運的禮物。但是話又說回來,也許我們都有心靈感應。您可能已經在一個人打來電話之前就想到了一個人。
  • 預感和心靈感應 - 宇宙不是機器,而是一個偉大的思想?
    人們曾經試圖解釋那些被認為是巧合的各種現象,比如一些是一種心靈感應,而一些可能是預感。強大的心靈感應歷史上流傳著很多強大心靈感應的故事。人類學家勞倫斯·范德波斯特聲稱,卡拉哈裡的原始部落的成員能知道80公裡外的一個獵人同伴何時開始獵殺。他說,這些部落的獵手相信,他們在村子裡等他們的家人會知道他們何時帶著獵物歸來。
  • 科學解釋靈異現象之鬧鬼和心靈感應
    美國心理學協會對其的解釋是,存在於任何已知的解釋機制以外的表面異常,也就是說為了解釋這些現象,必須採用現在已經被物理學和生物學排除的一些機制,而且大部分超自然現象的解釋都認為,精神也可以脫離產生它的生物機制。
  • 神奇的「心靈感應」現象,可能跟量子糾纏相似,目前還無法解釋
    除了這種直接用語言和文字進行交流的方式之外,還有一種特別神奇的交流方式無法用現有科學來解釋,它就是心靈感應現象。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心靈感應,它的確存在於這個世界上,人們經常用「心有靈犀」來比喻兩個人之間的親密程度。
  • 從"量子糾纏"看"心靈感應",夢中也有"心靈感應"
    "是近幾年比較"火"的一個概念,我對這個概念的認識源於它與"心靈感應"具有頗為神似之處。因此也有人稱它為"遠距離瞬間感應"。兩個粒子即使一個在火星,一個在地球,其中一個進行某種運動時,另一個會受到影響,也就是能感應到;某人的兒子在某個地方死了,他的父親正在北極或南極,他馬上也能感應到這個死亡事件。"量子糾纏"現象與"心靈感應"現象是多麼的神似。
  • 量子糾纏是否可以說明心靈感應是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解釋的?
    量子糾纏和心靈感應有類似的地方,但卻是完全不同類型的自然現象。量子糾纏是正常的自然現象,而心靈感應是超自然現象,目前還在科學與迷信之間徘徊著!要知道,量子糾纏可是不能傳遞信息的,而心靈感應就暗示著可以傳遞某種信息的。
  • 雙胞胎為什麼有心靈感應?並非概率事件,科學可以解釋
    執筆:喬蘇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世界上有關心靈感應的研究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心靈感應常常發生在雙胞胎、夫妻、朋友等關係親密的人之間,而在這些人中,雙胞胎之間的心靈感應是最讓人嘆為觀止的,有些根本就不能用科學觀點來做出很好的解釋。
  • 心靈感應或是一種量子糾纏現象,研究發現特殊的聯繫
    現代物理學中的量子物理學,無疑是一門新興的學科。隨著科學從宏觀進入微觀世界,我們對於宇宙和科學又有了新的認知。要知道,量子物理擁有非常神奇的特性,比如說量子糾纏,這一種無法用科學來解釋的現象。其指的是如果把一對量子相互分開,就算隔離上萬公裡的距離,只要一個量子發生變化,那麼另一個量子會同步進行變化,這就是量子糾纏,科學家把量子糾纏這種特性應用在了通信和計算機上面,我們發現這是一個跨時代的產物,如果可以完全應用的話,我們的生活將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那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量子糾纏的例子呢?
  • 陳根:當量子糾纏進入生命科學,心靈感應的秘密被解開
    陳根:當量子糾纏進入生命科學,心靈感應的秘密被解開 2020-05-13 21: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量子糾纏與心靈感應之間的聯繫
    看過量子糾纏的介紹以後,小編有一個大膽的猜想,這個原理似乎能解釋心靈感應和解釋一些人與人之間的特殊現象。說起這些首先要解釋一些是什麼是量子糾纏,量子糾纏,或稱量子纏結,是一種量子力學現象,是1935年由愛因斯坦、波多爾斯基和羅森提出的一種波,其量子態表達式:其中x1,x2分別代表了兩個粒子的坐標,這樣一個量子態的基本特徵是在任何表象下,它都不可以寫成兩個子系統的量子態的直積的形式。量子糾纏技術是安全的傳輸信息的加密技術,與超光速傳遞信息相關。
  • 一個神奇的物理現象,和「心靈感應」有關,目前科學無法解釋
    其實在量子物理中,就有一個神奇的想像,和「心靈感應」十分類似,這種現象就是——「量子糾纏」,一個科學家至今都沒有搞清楚原理也無法解釋的物理現象,但是我們目前把「量子糾纏」這個現象利用在了前沿科技中,比如「量子計算機」和「量子通信」都是十分熱門的研究方向,量子力學相關的研究,是未來幾十年中科學家要研究的方向。
  • 一個神奇的物理現象,可能和「心靈感應」有關,科學家也無法解釋
    其實在量子物理中,就有一個神奇的想像,和「心靈感應」十分類似,這種現象就是——「量子糾纏」,一個科學家至今都沒有搞清楚原理也無法解釋的物理現象,但是我們目前把「量子糾纏」這個現象利用在了前沿科技中,比如「量子計算機」和「量子通信」都是十分熱門的研究方向,量子力學相關的研究,是未來幾十年中科學家要研究的方向。
  • 深度揭秘神秘的心靈感應(附精彩案例)
    從佛教的角度講,是完全可以的,這在現代科學中也有相關的理論依據:大家都知道,現代物理學的基本支柱之一是量子力學,量子力學中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叫「量子糾纏」,比如兩個粒子,一個在火星,一個在地球,其中一個進行某種運動時,另一個會受到影響,也就是能感應到,因此有人也稱它為「遠距離瞬間感應」。
  • 親人出事有心靈感應嗎?孿生兄弟姐妹有心靈感應嗎?
    總之,心靈感應原本就不存在,任何表演心靈感應的影視劇,或者孿生兄弟姐妹之間發生「心靈感應」的傳說,都只是錯誤的演繹。在科學界,心靈感應被認為是超自然現象的一種。雖然有人指出,世界上「科學不能解釋的現象」還有很多,但是超自然現象是否存在的認識,並不是未知,而是確鑿的已知。既然超自然現象都是沒有的,自然也就沒有什麼心靈感應。
  • 心靈感應和第六感,是否真的就是量子糾纏?或者另有其說
    平常我們在生活總會有奇奇怪怪的感覺,心靈感應現象在生活中更是常見,我們平常說雙胞胎獨有的這種感覺,他們在生理和心理上有共同之處、息息相通。當一方痛苦時,另一方也會痛苦;當一方生病,另一方往往也會生病,哪怕是倆個人異地,也會感同身受,會有相同的情緒。
  • 心靈感應會不會是一種特殊的量子糾纏現象呢?看看科學家怎麼說
    而量子糾纏則完全不同,它可以無視距離和速度,也就是說即使相隔一光年,中間有很多的幹擾因素,可是量子之間仍然可以做到即時通訊,這樣的速度遠遠超過光速量子糾纏的這種神秘現象,讓科學家想到了人類文明中存在的一種特殊現象:心靈感應。對於心靈感應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它並不是一種傳說,而是真實存在於人類世界中的一種特殊事物。
  • 心靈感應現象真的存在嗎,量子糾纏能否被用來解釋
    為此,雙胞胎之間,除了相貌有著驚人的相似,難道真的存在心靈感應現象嗎?先說下心靈感應,被稱作直覺、預感、第六感等等。是指兩人之間不通過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這五種傳統感覺,用「第六感」來傳遞思維和感覺的信息。
  • 量子糾纏新發現,更加穩定,「心靈感應」或不是夢想
    量子糾纏,通俗點講就是兩個粒子相互之間連接的一種關係,這種連接關係是無視兩個粒子之間的距離的,也就是說,不管兩個粒子之間相隔多遠,如果其中一個粒子發生了某種變化,另一個粒子會感應到,並作出與前一粒子相同的改變。
  • 「心靈感應」或許真的存在,和物理現象有關,人類科學無法解釋
    量子力學打開了新物理學的大門,在神秘的微觀世界中,存在很多目前人類無法解釋,甚至是違反常識的現象,也是這些現象,導致量子力學和相對論出現了矛盾,證實這兩個理論都不夠完善,如今已經21世紀,可是科學家仍然沒有找到很好的解決方法,只有弦理論這個看起來很棒,目前卻無法證實的「大一統」理論存在。
  • 心靈感應是一種客觀存在的事實
    聽臨沂市周易研究會胡秉言老師講:心靈感應,是一種客觀存在的事實。心靈感應,不僅僅發生在「母子、父子、兄弟姐妹」等親人之間,有時也常會發生在熟人甚至陌生人之間。心靈感應,表面上看起來很神秘,實質上並不神秘,它只是一種物理現象。現代物理學「量子糾纏」理論告訴我們:同性質的兩個粒子,不論相隔多麼遙遠,只要某一個粒子向東移動一毫米,在遙遠他方的另一個粒子也會在同時感知到另一個粒子向東移動了一毫米的事實。現代的「量子通信」技術就是建立在這一理論基礎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