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臨沂市周易研究會胡秉言老師講:心靈感應,是一種客觀存在的事實。
心靈感應,不僅僅發生在「母子、父子、兄弟姐妹」等親人之間,有時也常會發生在熟人甚至陌生人之間。
心靈感應,表面上看起來很神秘,實質上並不神秘,它只是一種物理現象。
現代物理學「量子糾纏」理論告訴我們:同性質的兩個粒子,不論相隔多麼遙遠,只要某一個粒子向東移動一毫米,在遙遠他方的另一個粒子也會在同時感知到另一個粒子向東移動了一毫米的事實。現代的「量子通信」技術就是建立在這一理論基礎之上的。
人就是由粒子構成的一個物體,當兩個人或幾個人的身體內的某些粒子具有相同的性質時,其中任何一個人發生的一些重大的事變(事情越大,能量越大,身體的粒子受到的影響越大),就會在量子糾纏的作用下,而被另外一個人或幾個人所同步接收到。只是因為兩個人之間這種量子糾纏的數量少,而導致對方並不能百分之百完整地接收到另一個人發生的事件,只是一種不完整的感覺。理論上,如果構成兩個人的粒子的性質全部相同,那麼其中任何一個人發生的很微小的事情,遠在萬裡之遙的另一個人也可以百分之百的清清楚楚地知道。這就是心靈感應的物理學真相。
兩個人之間構成身體粒子的性質相同的粒子數量越多,兩人之間心靈感應的強度就越大。這就是為什麼心靈感應在「父母與子女、雙胞胎、兄弟姐妹」之間最明顯最多的原因。因為「父母與子女、雙胞胎、兄弟姐妹」之間的「四大部件」的聚合一致性存在狀態的相似性相對於沒有血緣關係的人而言,其相似性程度要高的多。這種有血緣關係的人之間的「四大部件」聚合一致性存在狀態相似性高的原因是因為:在父母的「四大部件」聚合一致性的基本面比較穩定的情況下,只有具有類似的「四大部件」聚合一致性存在狀態的中陰身才能投入該父母之胎。而具有類似的「四大部件」聚合一致性的人之間,具有同性質粒子的概率遠比「四大部件」聚合一致性沒有類似的人之間要高許多。
另外,人與人之間,在特定的「外緣」影響下,也可以促使人「四大部件」的某些部位的聚合一致性存在狀態完全趨向於一致,從而出現類似於「附體」現象的遠隔千裡的心靈感應現象(其根本原因還在於量子糾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