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的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部分遺產(3100萬瑞典克朗)作為基金在1895年創立的。 諾貝爾獎被認為是所頒獎的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全球最高獎。
諾貝爾在遺囑中,將此剩餘財產劃分為五等份:一份獎給在物理界有最重大的發現或發明的人;一份獎給在化學上有最重大的發現或改進的人;一份獎給在醫學和生理學界有最重大的發現的人;一份獎給在文學界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最後一份獎給為促進民族團結友好、取消或裁減常備軍隊以及為和平會議的組織和宣傳盡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貢獻的人。
心靈感應是目前科學家尚未證實的一種超感知現象,此前人們發現的「心靈感應」都未得到科學界的嚴格檢驗,所以,科學界否定了心靈感應的存在。如果心靈感應真實存在,它既屬於醫學和生理學界(人腦超常感知)領域,還屬於物理學和自然學界(幽靈般的信息傳遞)領域。
若有人能證實它的存在,科學家會取得突破性的發現,人類將重新認識自然。
科學是一個建立在可檢驗的解釋和對客觀事物的形式、組織等進行預測的有序知識系統,是已系統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識。
科學的目的是發現自然現象、探索自然規律。因此,一切自然現象皆是科學家要研究和解釋的對象。
科學的實現需要三個過程:一是從自然界獲得新發現;二是對現象作出科學嚴謹的解釋;三是有所發明和改進。
按照科學定義以及諾貝爾獎頒獎要求,以下三種行為可以獲得諾貝爾獎:
1)通過嚴格的科學檢驗,發現並證明心靈感應存在的人(自身具有心靈感應的人或者能證實自然界存在心靈感應的人)。
2)通過嚴格的科學檢驗,揭開心靈感應原理的人(能夠準確描述心靈感應發生原理和作用機制的人)。
3)在心靈感應基礎,有所發明、改進的人(運用心靈感應原理做出創造發明的人)。
雖然,目前科學界否定了心靈感應現象,甚至將它認為是「唯心主義思想」,但如果有人證明了它的存在,就沒有人可以否定事實!即使目前科學家無法做出合理解釋,但也必須接受它存在的現實。因此,證明心靈感應存在的人就有資格獲得諾貝爾獎,除非科學家否定真實、否定科學的初衷(如果科學家們都不科學了,世界一定存在神)!
如今,諾貝爾獎金大約在650萬人民幣左右,如果你能證實心靈感應的存在,你就能輕鬆獲得這筆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