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在世的時候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近日,諾貝爾獎的頒獎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不少朋友針對此提出了許多有關諾貝爾獎的疑問,其實飽受關注的是一代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世的時候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說起史蒂芬·霍金教授,被許多人認為是一代人中的天才,他以對黑洞和相對論的研究而聞名,它徹底改變了我們看待和研究宇宙的方式。雖然身體殘疾,但他的成就在是大多數人無法比擬的。那麼為什麼霍金從來沒有獲得過物理學的諾貝爾獎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這主要歸結於諾貝爾獎的評定方式,諾貝爾獎不是給最聰明的人,甚至不是對科學做出最大貢獻的人,而是為了一項發現。諾貝爾獎每年頒發的六個國際獎項中的任何一個,獎勵在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經濟學和促進和平方面的傑出工作。諾貝爾獎於1901年首次頒發,由瑞典學術團體的成員決定,如果是和平獎,則由挪威議會決定。而理論上的科學發現必須通過觀測數據來證實,而建造一臺設備來測試這些理論發現需要幾十年的時間,例如,愛因斯坦在1920年代提出的空間引力波理論,直到2016年才得到證實。
現代宇宙學的支柱是相對論,但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從來沒有因為相對論而獲得諾貝爾獎,而是因為他的光電效應而獲得諾貝爾獎。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總是對量子力學持懷疑態度,但他卻因在這一領域的貢獻而獲得諾貝爾獎。
在卡爾·威廉·奧森的建議下,愛因斯坦獲得1921年的艾弗雷德獎,但不是相對論獎。相對論給了我們一種理解宇宙整體的方法。因此我只是想通過這個例子說明,在當今這個時代,沒有實際的證據,在這麼多有爭議的問題上獲得諾貝爾獎是不可能的,只有時間會證明一切。
而霍金提出的發現「霍金輻射」恰恰是未被證實的理論,這個理論可能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才會被證明。有人認為黑洞理論已經被證實,史蒂芬·霍金會重新獲得諾貝爾獎嗎?其實這個答案還沒有得到證實,我們只是看到了一張照片,他們說是個黑洞,但那不能證明什麼。史蒂芬·霍金的工作是圍繞黑洞展開的。他的一個重大發現,霍金輻射,指出黑洞並不是完全的黑色。它們在視界(黑洞周圍最後一個「可見」區域)附近由於量子效應而發出輻射,導致它們失去質量,最終消失在虛無中。這些輻射的性質與內部物質的類型無關,所以在黑洞的情況下,信息守恆定律仍然不成立。
不幸的是,到目前為止,以我們目前的技術還不能證實他的預言。因此全世界都知道背後的原因,霍金的發現是宇宙學,宇宙學通常很難被證明,而諾貝爾物理學獎通常授予實驗性的理論證實。很不幸我們沒有技術來驗證霍金所有的理論。世界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愛德華維滕也因為同樣的原因永遠不會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