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諾貝爾獎陸續公布。作為世界知名的獎項,諾貝爾獎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尤其是科學愛好者。最近有個朋友提出了一個問題:寫出時間簡史的霍金,為何沒有獲得諾貝爾獎?儘管霍金一生都在為他所熟知,對理論物理學產生了影響,但這個領域最著名的獎項卻和霍金無緣。那麼,為什麼科學最具標誌性的先驅之一從未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呢?
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我們知道能獲得諾貝爾獎的人無一不是科學界的翹楚,但是許多重要的發現,諸如宇宙微波背景、X射線的發現,青黴素等等,科學上很多事情的發生都是因為運氣。即使在理論物理學領域,像愛因斯坦這樣的人也很幸運,因為他提出的理論可以在幾年內立即得到實驗驗證。愛丁頓測試了愛因斯坦1916年提出的相對論,僅僅三年後的1919年。但鑑於這一理論仍被認為是毫無疑問的,愛因斯坦被授予了諾貝爾光電效應獎。我想說的是,獲得諾貝爾獎既是一種幸運,也是一種才華。
基於這些知識,你可以看到諾貝爾委員會不願意僅僅基於這個想法是正確的或者他們正在試圖解決物理學中最難的問題來獎勵理論家。而霍金呢?霍金關於黑洞的主要觀點與霍金輻射有關,但從未觀測到。他也嘗試了一些物理學中最難的問題,如量子引力,但這個問題基本上一直在逃避物理學家,至今還沒有解決任何問題。這雖然給他打開了知名度,但這本身並不足以讓他獲得諾貝爾獎。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霍金太超前了,技術還有一些追趕的餘地。
諾貝爾獎在科學界受到極大的尊重。但是有些科學家永遠不會獲獎,因為他們走在時代的前面,或者他們從事的領域根本不被考慮(天文學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這樣一個領域,而目前地質學仍然是一個領域)。但除了諾貝爾獎,還有其他形式的認可。霍金對世界的最大貢獻是他幫助當今許多科學家在他們心中找到了科學的聲音。他的書塑造了許多人的職業道路,這是每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渴望得到的遺產。
霍金的研究——黑洞
所有的空間/時間理論都很難被證明,因為它確實需要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時間來建立完成實驗所需的技術。如果我們有技術進入深空,在黑洞上做實驗,霍金很可能很快就獲得諾貝爾獎。但不幸的是,這很困難。例如,彼得·希格斯在31歲時就提出了關於希格斯玻色子的時空理論。他不得不等到他86歲時,他們才有技術來證明這一點。而這項技術(大型強子對撞機)花了幾十年的時間建造,耗資數十億美元。他們直到最近才證明了愛因斯坦在20世紀20年代提出的空間引力波理論,基普·索恩剛剛為此獲得了諾貝爾獎。所以這項技術花了將近100年的時間。
因此,如果霍金斯獲得諾貝爾獎,他很可能已經很老了。不幸的是,像愛因斯坦這樣的人在擁有技術來證明他的大部分理論之前就去世了。像愛因斯坦一樣,這項技術在霍金的有生之年可能不會得到發展。
不僅如此,霍金還研究了黑洞發出的輻射——也就是霍金輻射。這一理論認為黑洞畢竟不是完全黑色的,而是發射輻射,最終導致黑洞消失。問題是,觀測這種輻射所需的技術需要數年時間,花費數百萬美元才能驗證霍金的理論。
甚至再樂觀一點,有可能證明這一點的技術可能在未來5-10年內得到發展。所以霍金可能會在70多歲,或者80年代初獲得諾貝爾獎,就像彼得·希格斯那樣。霍金是《時間簡史》的作者,是宇宙學領域的一個活的傳奇。他最著名的是他對黑洞和相對論的研究,這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看法和研究方式。他與羅傑·彭羅斯爵士合作,研究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結果表明,宇宙和時間的開始是一個暗示,即宇宙大爆炸,還有黑洞的終結。
當然,雖然霍金先生從未獲得諾貝爾獎,但作為科學大使,他的影響是深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