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時間簡史的霍金,為何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2020-10-06 超弦

近日,諾貝爾獎陸續公布。作為世界知名的獎項,諾貝爾獎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尤其是科學愛好者。最近有個朋友提出了一個問題:寫出時間簡史的霍金,為何沒有獲得諾貝爾獎?儘管霍金一生都在為他所熟知,對理論物理學產生了影響,但這個領域最著名的獎項卻和霍金無緣。那麼,為什麼科學最具標誌性的先驅之一從未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呢?

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我們知道能獲得諾貝爾獎的人無一不是科學界的翹楚,但是許多重要的發現,諸如宇宙微波背景、X射線的發現,青黴素等等,科學上很多事情的發生都是因為運氣。即使在理論物理學領域,像愛因斯坦這樣的人也很幸運,因為他提出的理論可以在幾年內立即得到實驗驗證。愛丁頓測試了愛因斯坦1916年提出的相對論,僅僅三年後的1919年。但鑑於這一理論仍被認為是毫無疑問的,愛因斯坦被授予了諾貝爾光電效應獎。我想說的是,獲得諾貝爾獎既是一種幸運,也是一種才華。

基於這些知識,你可以看到諾貝爾委員會不願意僅僅基於這個想法是正確的或者他們正在試圖解決物理學中最難的問題來獎勵理論家。而霍金呢?霍金關於黑洞的主要觀點與霍金輻射有關,但從未觀測到。他也嘗試了一些物理學中最難的問題,如量子引力,但這個問題基本上一直在逃避物理學家,至今還沒有解決任何問題。這雖然給他打開了知名度,但這本身並不足以讓他獲得諾貝爾獎。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霍金太超前了,技術還有一些追趕的餘地。

諾貝爾獎在科學界受到極大的尊重。但是有些科學家永遠不會獲獎,因為他們走在時代的前面,或者他們從事的領域根本不被考慮(天文學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這樣一個領域,而目前地質學仍然是一個領域)。但除了諾貝爾獎,還有其他形式的認可。霍金對世界的最大貢獻是他幫助當今許多科學家在他們心中找到了科學的聲音。他的書塑造了許多人的職業道路,這是每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渴望得到的遺產。

霍金的研究——黑洞

所有的空間/時間理論都很難被證明,因為它確實需要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時間來建立完成實驗所需的技術。如果我們有技術進入深空,在黑洞上做實驗,霍金很可能很快就獲得諾貝爾獎。但不幸的是,這很困難。例如,彼得·希格斯在31歲時就提出了關於希格斯玻色子的時空理論。他不得不等到他86歲時,他們才有技術來證明這一點。而這項技術(大型強子對撞機)花了幾十年的時間建造,耗資數十億美元。他們直到最近才證明了愛因斯坦在20世紀20年代提出的空間引力波理論,基普·索恩剛剛為此獲得了諾貝爾獎。所以這項技術花了將近100年的時間。

因此,如果霍金斯獲得諾貝爾獎,他很可能已經很老了。不幸的是,像愛因斯坦這樣的人在擁有技術來證明他的大部分理論之前就去世了。像愛因斯坦一樣,這項技術在霍金的有生之年可能不會得到發展。

不僅如此,霍金還研究了黑洞發出的輻射——也就是霍金輻射。這一理論認為黑洞畢竟不是完全黑色的,而是發射輻射,最終導致黑洞消失。問題是,觀測這種輻射所需的技術需要數年時間,花費數百萬美元才能驗證霍金的理論。

甚至再樂觀一點,有可能證明這一點的技術可能在未來5-10年內得到發展。所以霍金可能會在70多歲,或者80年代初獲得諾貝爾獎,就像彼得·希格斯那樣。霍金是《時間簡史》的作者,是宇宙學領域的一個活的傳奇。他最著名的是他對黑洞和相對論的研究,這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看法和研究方式。他與羅傑·彭羅斯爵士合作,研究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結果表明,宇宙和時間的開始是一個暗示,即宇宙大爆炸,還有黑洞的終結。

當然,雖然霍金先生從未獲得諾貝爾獎,但作為科學大使,他的影響是深遠的。


相關焦點

  • 霍金一生對人類影響最大的成就是什麼?他為啥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然而,真正給霍金帶來聲譽的並非他上述成就,而更在於他對宇宙學的科學普及工作,更具體的來說就是《時間簡史》。這本書於1988年首次發行,迅速引發轟動,並創下了雄霸「星期日泰晤士報」暢銷書排行榜榜首237周的前所未有的金氏世界紀錄。
  • 霍金除了時間簡史,還有霍金輻射,不要再說霍金沽名釣譽
    文/科學新視界,百家號首發,轉載請註明來源於百家號人人知道霍金,但是可能很多人連他的《時間簡史》都沒看過,但時間簡史這本書更大的意義是對科普的貢獻,他讓更多的普通人了解科學,關心科學了。今天我們就說說霍金的學術貢獻——霍金輻射。
  • 霍金為什麼沒有得過諾貝爾獎?
    他是全球最為知名的物理學家,著有《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等暢銷科普書籍。此外,他年輕時便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症」),但是重病沒能讓他停下科研的腳步,這番堅持與樂觀也激勵了全世界無數人。但人們不應忘記的是,霍金同樣是一位劍橋大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量子物理和宇宙學,他也被譽為」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
  • 史蒂芬·霍金為什麼沒有得過諾貝爾獎?
    他是全球最為知名的物理學家,著有《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等暢銷科普書籍。此外,他年輕時便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症」),但是重病沒能讓他停下科研的腳步,這番堅持與樂觀也激勵了全世界無數人。 專題:身處果殼之中,仍是宇宙之王——再見,霍金!
  • 霍金的《時間簡史》讀後感
    霍金的《時間簡史》讀後感我所了解的霍金是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20世紀70年代,他和彭羅斯一道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為此他們共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定理皆隨著時間的增加,黑洞的面積不減。
  • 悟出時間簡史的男人卻沒能掌控時間,幸好我們還有他們!
    今天,2018年3月14日,全世界很多人都因為一則消息被震撼到了,甚至可以說是無法置信:那個寫出「時間簡史的男人去世了!」沒錯,他就是霍金。霍金的偉大已經不需要過多的修飾語了,全世界知名的科學家有很多,但霍金是和曾經的愛因斯坦一樣被世界各國公認的最受尊敬的偉人!
  • 「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的霍金,為何沒能獲得諾貝爾獎呢?
    「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的霍金,為何沒能獲得諾貝爾獎呢?霍金是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的物理學家,被譽為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也是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對於物理領域來說,霍金將會是震古爍今的一位新的巨人,一生獲得的榮譽非常多,但卻遺憾的沒有獲的過諾貝爾獎,這是為什麼呢?
  • 從《時間簡史》到《黑洞不是黑的》霍金的「科學洞見」在這些巨著
    原標題:從《時間簡史》到《黑洞不是黑的》,霍金一生的「科學洞見」都在這些巨著裡   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從《時間簡史》到《黑洞不是黑的》,霍金一生出版了無數科學巨著,將自己關於科學的見解在這些書中進行了詮釋。
  • BBC紀錄片《時間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致敬霍金!
    既是當今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又是一名出色的科普小說家的霍金教授,在1988年撰寫了天文科普小說《時間簡史》。這裡收集了兩個視頻。
  • 霍金有資格獲得諾貝爾獎嗎?
    霍金在世的時候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近日,諾貝爾獎的頒獎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不少朋友針對此提出了許多有關諾貝爾獎的疑問,其實飽受關注的是一代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世的時候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那麼為什麼霍金從來沒有獲得過物理學的諾貝爾獎呢?
  • 諾獎科學家,曾激勵霍金寫出《時間簡史》,本書是他給世界的答案
    雖然史蒂芬·溫伯格不如史蒂芬·霍金更廣為人知,但說起科學研究和科學傳播,他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霍金的追隨對象,他的《最初三分鐘》曾激勵霍金寫出《時間簡史》。史蒂芬·霍金除了諾獎,史蒂芬·溫伯格還曾獲得美國國家科學獎章,更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倫敦皇家學會外籍會員、美國哲學學會會員等。著作是多個領域的權威教材,代表論文引用的H指數超高。
  • 霍金:生活所迫寫《時間簡史》,因疾病名聲大噪,但絕非徒有虛名
    輪椅上的霍金,究竟是悲劇而智慧的典型,還是用病症炒作的騙子?西方物理學界有個牛人,在輪椅上熬過半生,成就卓著,生榮死哀,最後被葬在了牛頓墓旁,沒錯,他叫霍金,《時間簡史》的作者。霍金的青年時代:智力超高,卻懶散調皮不用功必須說明的是,霍金絕非徒有虛名,他在32歲時就已經加入了英國最高的物理學會,於物理學領域,他獲得了諾貝爾獎以外幾乎所有的業內大獎。而他出版《時間簡史》開始炒作自己,是46歲,那時他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主要科學貢獻。換句話說,沒有炒作他也是一位厲害的科學家。
  • 一分鐘看懂時間簡史
    作為愛因斯坦之後在公眾社會影響最大的科學家,霍金當得起這種跨越了年齡、行業,幾乎全民性的懷念。即使,多數人並不明白他的理論,也並未閱讀過他的暢銷著作《時間簡史》,就像有評論者說的:滿屏悼念,怎麼不見人寫讀後感?於是,我想寫個《時間簡史》讀後感幫助大家在茶餘飯後多一個談資,裝B的時候也能帶上一絲學術的味道。
  • 霍金去世了!這位號稱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為何沒獲得諾貝爾獎?
    史蒂芬·霍金已經於2018年3月14日去世,享年76歲。史蒂芬·霍金專注於研究宇宙論和黑洞,並且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不減定理,並且還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為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以及普朗克的量子力學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重要一步!
  • 霍金一生都在尋找它——能讓霍金獲得諾貝爾獎的神秘天體
    史上最暢銷科普書《時間簡史》的作者,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一生致力研究黑洞,他幾乎所有的理論貢獻都與黑洞有關,而幾乎所有關於黑洞的理論和定律也跟他有關,所以稱他為「黑洞之王,導致它們其中一個落入黑洞,由於失去湮滅對象,剩下的虛粒子會成為實粒子並獲得質量,它有可能隨即落入黑洞,但存在一定的概率逃離黑洞。
  • 《時間簡史》等霍金系列著作電子書全面上線 - 湖南頻道
    《時間簡史》等霍金系列著作電子書全面上線 來源:紅網 作者:秦芳 楊波 編輯:胡芳 2015-12-10 09:49:33
  • 回憶霍金之《時間簡史》(序章)
    前幾天關於楊振寧先生的文章中提到了霍金先生。霍金先生是年初的時候與世長辭的。當時冷言因為忙於工作,也沒有空寫紀念文章感覺有點說不出話的感覺。冷言向來是比較尊重理論物理學界的前輩的。對於霍金先生的離世冷言深深的感覺到理論物理學界又失去了一位殿堂級的神人,最重要的一點是:霍金先生所提出的許多理論都沒有得到證實,這是最讓人痛心的一件事情。霍金先生一生都致力於科普事業,《時間簡史》是霍金先生一生中最知名的著作。
  • 霍金,時間簡史,宇宙的那些事?
    霍金,思想上的巨人霍金,思想上的巨人,然而卻在2008年3月21日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21歲時本該擁有一副健全的身體,卻患上了肌肉萎縮側索硬化症,從此在輪椅上躺了半世紀。並沒有被這副軀殼所累,用僅有的一根手指敲出了《時間簡史》這部曠世巨作。
  • 霍金,時間簡史,宇宙的那些事?
    霍金,思想上的巨人霍金,思想上的巨人,然而卻在2008年3月21日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21歲時本該擁有一副健全的身體,卻患上了肌肉萎縮側索硬化症,從此在輪椅上躺了半世紀。並沒有被這副軀殼所累,用僅有的一根手指敲出了《時間簡史》這部曠世巨作。
  • 霍金去世為何引起全球關注? 因為物理學? 時間簡史?
    來源: 周浩金 舉報   據《衛報》和 BBC 報導,當今最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時間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