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時間簡史》到《黑洞不是黑的》霍金的「科學洞見」在這些巨著

2021-01-15 騰訊網

  原標題:從《時間簡史》到《黑洞不是黑的》,霍金一生的「科學洞見」都在這些巨著裡

  紅網3月14日訊  據外媒14日報導,知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

  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從《時間簡史》到《黑洞不是黑的》,霍金一生出版了無數科學巨著,將自己關於科學的見解在這些書中進行了詮釋。這些書都是由中南傳媒獨家引進,由湖南科技出版社、湖南少兒出版社出版,下面,小編就帶你一起盤點霍金出版過的那些巨著,來紀念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

  2006年6月21日下午3時,霍金在北京友誼賓館會見時任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副董事長、常務副總經理、瀟湘晨報社社長、紅網董事長龔曙光。特派記者劉剛攝

  《時間簡史》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

  該書內容是關於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識,但是從那以後無論在微觀還是宏觀宇宙世界的觀測技術方面都有了非凡的進展。這些觀測證實了霍金教授在該書新版中的許多理論預言,其中包括宇宙背景探險者衛星(COBE)的最近發現,它在時間上回溯探測到離宇宙創生的30萬年之內,並顯露了他所計算的在時空結構中的漣漪。

  《果殼中的宇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

  本書作者霍金把我們帶到理論物理的最前沿,他利用通俗的語言解釋制約我們宇宙的原理。

  《大設計》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

  宇宙何時並如何起始?我們為何在此?為何是有非無?何為實在本性?為何自然定律被這麼精細地調諧至讓我們這樣的生命存在?以及最後,我們宇宙的表觀「大設計」能否證實使事物運行的仁慈的造物主?科學能否提供另一種解釋?

  有關宇宙起源以及生命本身的最基本的問題,曾經為哲學的範圍,現在佔據著科學家、哲學家和神學家相遇但卻自說自話的領地。在霍金和蒙洛迪諾的書中,他們以精彩簡樸的非專業語言表述有關宇宙奧秘的科學思考。

  《我的簡史》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

  史蒂芬·霍金的一系列探討宇宙神秘的暢銷書使全球讀者眼花繚亂。現在,這位也許是我們時代最傑出的宇宙學家向自己的內心凝視生命和智慧的演化。

  史蒂芬·霍金浮光掠影般講述了自己從戰後的倫敦的男孩成長為國際學術巨星的歲月。這部附有大量罕見照片的,簡明的、風趣的、坦誠的自傳讓讀者了解在過去著作中難得一見的霍金:被同學起綽號為愛因斯坦的好追根究底的小學生;曾經和同事為特別黑洞存在打賭的開玩笑者;在物理學和宇宙學世界搏取立足之地的年輕的丈夫和父親。以特有的謙遜和幽默的文筆,霍金傾談他21歲時被診斷出ALS病後面臨的挑戰。追蹤他的思想家的生涯,他解釋早夭的前景如何迫使他取得一個又一個智慧的突破,還論及他的傑作——20世紀標誌性著作之一的《時間簡史》的本源。

  這部清晰的、親切的、明智的《我的簡史》為我們打開通往霍金個人宇宙的一扇窗戶。

  《黑洞不是黑的》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

  只能用機器人與我們交流的霍金現在仍保持著異常的活力,他懂得宇宙學中很罕見的數學語言,而且他力求贏得更多大眾的理解。《黑洞不是黑的》是霍金2016年在英國BBC廣播公司裡斯講演中向大眾傳遞的對黑洞的洞見,其中談及的「黑洞無毛定理」使得黑洞研究變得極度純粹,並直擊自然的核心奧妙。他以遊刃有餘的通俗講解,將我們帶向宇宙最奇異的角落。這位傳奇物理學家斷言,只要能理解黑洞以及它們如何挑戰時空的本性,我們就會更接近揭開宇宙的奧秘。黑洞裡真的什麼都沒有嗎,這個問題也許不是作為大眾的我們所要關心的問題,卻是我們偶爾想起會好奇的一個話題,這本書則以極簡的講述,告訴我們一個不同以往的黑洞。在經典引力物理中,霍金除了貢獻了奇性定理,還發現了黑洞視界面積不減定理。霍金這次要告訴我們,黑洞並不像想像的那麼黑,事物可以從黑洞逃逸,信息可以某種方式保存。本書由大衛·舒可曼撰寫導言,並特別收錄吳忠超《黑洞極簡史》。

  《宇宙簡史》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 出版

  霍金思想在物理界有獨特的貢獻和價值,他推動了理論物理學的進步,並為我們展示了迷人的宇宙,拉近了我們與星空的距離。「我即使被關在果殼之中,仍自以為無限空間之王。」霍金詩意地濃縮了他的學說和思想,隨同他的《宇宙簡史》,帶給青少年朋友對空間的無限遐想和對科學的無限追求。霍金從人類關於宇宙的構想的歷史談起,到2000多年後哈勃之發現宇宙在膨脹,包括宇宙起源的理論(如大爆炸)以及黑洞和時空的本質。末尾,他擺出了現代物理學沒有解決的問題,尤其是如何將所有的局部理論整合成一個「統一的萬有理論」的問題。霍金說:「現在我很高興,我們尋求知識的努力永遠都不會到達終點,我們始終都有獲得新發現的挑戰。沒有這種挑戰,我們就會停滯。」本書濃縮了霍金的諸多學術思想,是霍金科學觀點的精華。

  (紅網綜合)

相關焦點

  • 《時間簡史》:霍金用這本書,讓科學在全世界流行起來
    編者按:2018年3月14日,霍金去世。1974年他在《自然》上發表了論文「黑洞爆炸麼?」其中提出了霍金輻射,這個假說認為質量較小的黑洞會釋放出物質。科研成就之外,霍金對於科學傳播的貢獻可能更大,《時間簡史》這本銷量超過一千萬的科普書大大提升了科學在文化界的地位,霍金的成功改變了科普寫作的格局。
  • 從「時間簡史」到「我的簡史」 讀懂4本書感受霍金的偉大
    《時間簡史》宇宙的存在與意義,人類的存在和意義,在上個世紀即將結束的時候,人類似乎終於找到了答案,逐漸到達了解宇宙之謎的邊緣。這都跟1988年出版的,霍金撰寫的宇宙學科普著作《時間簡史》有關。提到霍金寫過什麼書,相信很多人想到的,都是這本《時間簡史》。
  • 黑洞是如何蒸發的?霍金在《時間簡史》中向我們撒了一個謊
    在史蒂芬·霍金的科學生涯中,最偉大的思想就是改變了我們對黑洞的認知。「霍金輻射」證明了黑洞會蒸發,也證明了黑洞並非漆黑一片。1974年,在黑洞熵概念的啟發下,霍金將量子力學與相對論相結合,發現了黑洞會蒸發的秘密。
  • 聽霍金講述黑洞: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視頻)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聽力>聽力視頻>新聞視頻>正文聽霍金講述黑洞: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視頻) 2019-04-11 09:11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霍金去世:偉大的霍金,依然活在時間簡史裡
    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著有《時間簡史》等書。
  • 《時間簡史》解讀
    這篇書評解讀的,是世界科學著作的裡程碑,霍金教授的《時間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 Stephen Hawking)。《時間簡史》是全世界最知名,銷量最大的科普書,沒有之一。
  • 霍金與時間簡史不會成為歷史 但他卻無法逃脫生老病死的黑洞
    ,一位全球盡人皆知的科學家:霍金,史蒂芬·威廉·霍金!想到霍金,估計很多人都是想起的他在輪椅上的樣子,這位在因為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而被輪椅囚禁了55年的物理學家,通過自己的勤奮與不懈努力,為我們的世界開拓了一個嶄新的世界,作為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也是繼愛因斯坦之後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思想家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霍金的去世是我們全人類的損失!
  • 時間簡史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完整導讀霍金的作品
    《時間簡史》是由英國偉大的物bai理學家、黑洞理論和「大爆炸」理論的創立人史蒂芬·威廉·霍金撰寫的一本有關宇宙學的經典著作,是一部將高深的理論物理通俗化的科普範本。可見,宇宙演化的觀念並不是產生於這些天才的頭腦之中。   將哈勃的發現當成現代宇宙論的誕生是公平的。哈勃發現,從星系光譜的紅移可以推斷,越遠的星系以越快的速度離開我們而去,這表明整個宇宙處於膨脹的狀態。從時間上倒溯到過去,估計在100億到200億年前,曾經發生過一樁開天闢地的大事件,即宇宙從一個極其緊緻、極熱的狀態中大爆炸而產生。
  • 聽霍金講述黑洞: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1988年,霍金出版《時間簡史》,講述從大爆炸到黑洞的故事。霍金用美麗的語言揭開黑洞奇幻的面紗。霍金說,你可以把電視機、鑽石戒指、你最討厭的人扔進黑洞,但黑洞能記住的只有總質量、角動量和電荷。霍金說,如果你掉進黑洞了,不要放棄,是能出去的。霍金說,如果沒有我愛的人們和愛我的人們,宇宙將是一片虛無。來一起聽聽霍金講述他眼中的黑洞吧。
  • 霍金除了時間簡史,還有霍金輻射,不要再說霍金沽名釣譽
    文/科學新視界,百家號首發,轉載請註明來源於百家號人人知道霍金,但是可能很多人連他的《時間簡史》都沒看過,但時間簡史這本書更大的意義是對科普的貢獻,他讓更多的普通人了解科學,關心科學了。之前我們講黑洞是個引力大到連光都跑不出來的天體,所以黑洞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應該是不輻射任何能量的,但這只是經典黑洞的說法。霍金輻射則說的是如果考慮量子力學的影響,黑洞不是只進不出的,而實會有一定的能量輻射出來,黑洞其實是一個「灰洞」,這就是霍金輻射。
  • 為什麼要讀《時間簡史》?
    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霍金,於2018年3月14日辭世。人們在高度讚揚他巨大的科學成就,銘記他為人類作出的傑出貢獻,讚美他堅韌不拔的生命勇氣,盛讚他的「科學鬥士」精神的同時,無不提及他的在科學界影響深遠的科學巨著《時間簡史》。霍金的這部科學著作《時間簡史》,首次出版於1988年。
  • 霍金去世,《時間簡史》銷量暴漲!看不懂?別不好意思,學學畢飛宇...
    和霍金相關的圖書,比如《時間簡史》《霍金的宇宙經典套裝》《果殼中的宇宙》《大設計》《黑洞不是黑的》《霍金三部曲經典著作套裝》《霍金著作全集》等,在當當網的累計銷量同比提升19倍。其中,圖書《時間簡史(插圖本)》的銷量提升最為迅猛,同比提升近33倍,而電子書《圖解時間簡史》銷售同比更是提升57倍!
  • 《時間簡史》:來自科學界的一本暢銷書
    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霍金,近日辭世。人們在高度讚揚他的巨大的科學成就,銘記他為人類作出的傑出的貢獻,讚美他的堅忍不拔的生命勇氣,盛讚他的「科學鬥士」精神的同時,無不提及他的在科學界影響深遠的科學巨著《時間簡史》。
  • 黑洞不黑?一起去看看霍金眼中的宇宙
    在這一時期取得巨大成就的先鋒當屬霍金。 到了1970年,霍金聲譽與日俱增,身體卻越來越差。進入輪椅生活以後的霍金,卻發現自己的思想異常的活躍。偉大的發現「黑洞不黑」,就來自這一時期的直覺,霍金從量子力學找到了「黑洞不黑」的答案。這一理論把兩個尺度截然不同的領域結合起來。黑洞為量子力學與粒子物理這兩大領域的相遇提供了契機。
  • 從黑洞蒸發論到《時間簡史》,史蒂芬·霍金為人類做了哪些貢獻?
    當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並不是很聰明。他學會說話和讀書比他妹妹晚得多。當他在小學時,他的學業成績並不突出,只有中上的水平。但是史蒂芬.霍金動手能力特別強。他的玩具經常被他拆卸和安裝。他還試圖理解他們的基本原則。他喜歡把事情總要弄個水落石出,即使他發現一個困難的問題,他也不會停下來。他經常設計幾個遊戲,這些遊戲都很複雜,一般的孩子很難在遊戲中獲勝。
  • 沒讀過《時間簡史》就沒資格悼念霍金嗎?
    因為在朋友圈中刷屏霍金去世消息的網友中,很多人可能跟筆者一樣,或許壓根就沒有看過或者沒有看完他的那本暢銷幾千萬冊的名著《時間簡史》,又或者完全看不懂他的著作,不明白他創立的無邊界宇宙理論,甚至上中學時連物理考試都不及格。
  • 霍金的《時間簡史》讀後感
    霍金的《時間簡史》讀後感我所了解的霍金是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20世紀70年代,他和彭羅斯一道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為此他們共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定理皆隨著時間的增加,黑洞的面積不減。
  • 寫出時間簡史的霍金,為何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作為世界知名的獎項,諾貝爾獎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尤其是科學愛好者。最近有個朋友提出了一個問題:寫出時間簡史的霍金,為何沒有獲得諾貝爾獎?儘管霍金一生都在為他所熟知,對理論物理學產生了影響,但這個領域最著名的獎項卻和霍金無緣。
  • 回憶霍金之《時間簡史》(序章)
    對於霍金先生的離世冷言深深的感覺到理論物理學界又失去了一位殿堂級的神人,最重要的一點是:霍金先生所提出的許多理論都沒有得到證實,這是最讓人痛心的一件事情。霍金先生一生都致力於科普事業,《時間簡史》是霍金先生一生中最知名的著作。
  • 除了《時間簡史》,關於霍金你還應該知道這些!
    提到霍金,你們往往會想起他標誌性的輪椅,以及那本暢銷全球的《時間簡史》。然而說起他的本職工作——物理學家,除了專業人士,恐怕很多人都不清楚他在科學上究竟做出了怎樣的貢獻。   由於黑洞的引力之強,它會不斷從外界吸收物質到它的視界面內,而視界面裡面的物質卻無法逃脫(霍金輻射例外,後續會介紹),因此黑洞就像一條只進不出的「貪吃蛇」,隨著時間的演化,它的質量會越來越大,相應的視界面的面積也會越來越大而絲毫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