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思想上的巨人
霍金,思想上的巨人,然而卻在2008年3月21日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21歲時本該擁有一副健全的身體,卻患上了肌肉萎縮側索硬化症,從此在輪椅上躺了半世紀。並沒有被這副軀殼所累,用僅有的一根手指敲出了《時間簡史》這部曠世巨作。
愛科普的霍金
霍金的學生曾這樣開玩笑說:&34;霍金是一名偉大的科學家,但他更喜歡為世人科普,可以說是史上科普第一人。霍金的絕大部分學術理論還只是假說,是經過嚴謹的數學推理結論的。可以說是至少領先人類觀測宇宙200年。
《時間簡史》中的奇特腦洞
《時間簡史》講述了許多關於宇宙學,物理學的奇特腦洞。 宇宙的本質是時間上和空間上的統一,宇宙並不處於絕對的靜止。在上世紀初,宇宙處於絕對靜止是被奉為真理的,當時愛因斯坦曾推算出宇宙並不是靜止,但他還是硬往裡面添加了一個宇宙常數,後來被啪啪打臉,因此愛因斯坦說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錯誤。
後來霍金並沒有犯這個錯誤,他和他的搭檔數學家彭羅斯提出了一個&34;,在150億年前,宇宙源於一個奇點,產生宇宙大爆炸而來的,又根據宇宙間恆星紅移現象,所有的星體都在遠離地球,知曉了宇宙在膨脹,又開始反向推導出最開始星體間的距離是零,從而得到了一個&34;的定理。
霍金的思想
下面列舉幾點關於霍金的思想。
P1:我們所觀察到的從遙遠星系的光實際上是在幾百萬年前就已經發生了,所看到的最遙遠的光,是宇宙中80億年前發出的,其實我們所看到的遙遠的宇宙,很有可能就是它們的過去。
P2:地球上時間並不是絕對的統一的,在局部上是有細微偏差的,不同高度的鐘表,它們在時間流逝上的速度也不同,取決於每個人的時間測度和究竟在何處開始運動。
P3:空間是可以彎曲的,取決於物體質量的萬有引力大小,引力越大,空間彎曲性就越大,這一事實提醒著我們,光在空間上並不一定就是沿著直線走的。
有人說,霍金是被禁錮在人類軀殼的&34;,要不怎麼能知曉至少領先人類宇宙學200年的理論知識,他所著的《時間簡史》更是被奉為宇宙星辰學中的&34;。
他還曾經警告我們,在未來的某一天,很有可能會收到宇宙外星文明的信號,請我們務必小心回復,如果遇到尋找新資源的外星高等文明,我們就很有可能被奴役、被侵略。畢竟文明等級不對等,落後就要挨打。
或許我們未來真的像霍金預言的那樣,希望我們謹慎對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