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簡史》等霍金系列著作電子書全面上線
來源:紅網 作者:秦芳 楊波 編輯:胡芳 2015-12-10 09:49:33
—分享—
史蒂芬·霍金及其著作。通訊員 楊波 供圖
紅網長沙12月10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秦芳 通訊員 楊波)記者從湖南科技出版社了解到,12月10日,史蒂芬·霍金系列著作電子版全面上線,其中《時間簡史》,更是第一次以圖文形式出現在電子屏幕。
「我們在幾乎對世界毫無了解的情形下生活著。我們對於使生命得以實現的陽光的產生機制,對於將我們束縛在地球上,否則我們就會以渦旋的軌道被拋到太空去的重力,對於我們由之構成並依賴其穩定性的原子思考得很少。除了小孩(他們知道太少,會不知輕重地問重要的問題),我們中很少人會用大量時間驚訝自然界為何這個樣子;宇宙從何而來或它是否總在這兒;時間會不會有朝一日倒流,並因此導致果先於因;或者人類認識是否有一最終的極限。甚至我曾遇到一些小孩,他們想要知道黑洞是什麼樣的?物質的最小的部份是什麼?為何我們記住過去而不是將來;如果早先是紊亂的,則今天顯然是有序的,這究竟是怎麼回事?為何存在一個宇宙?」這是美國天文學家、科普作家、科幻小說作家卡爾·薩根寫在首版《時間簡史》導言裡的一段話。
1974年初,卡爾·薩根參加一個在英國由倫敦皇家學會主辦的關於探索如何尋找天外生命的會議。在會議中間休息時,他注意到在隔壁的大廳裡正舉行一個更大得多的會議,出於好奇心他進去了。很快他意識到自己見證了一個古代的儀式,是一個新會員參加皇家學會——學術組織的授職式。前排一位在輪椅中的年輕人正非常緩慢地將他的名字籤在一本書上,而這本書的最前頁是伊薩克·牛頓的籤名。當年輕人最後籤好時,大廳裡響起了一陣響亮的掌聲:史蒂芬·霍金,甚至在那時就是一位傳說中的人物。
中國讀者開始熟知史蒂芬·霍金,是在1988年的愚人節這天。這一天史蒂芬·霍金送給了世人一件特殊的禮物,那就是《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它回答了人們最感興趣的問題,如時間有初始嗎?它又將在何地終結呢?宇宙是無限的還是有限的?這本關於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識科普著作榮登《星期日時報》暢銷書榜237周,被稱為「比麥當娜談性的書更好賣的書」,成為出版業史上的奇觀。
史蒂芬·霍金的《時間簡史》,印數在1000萬冊以上,被翻譯成近40種語言文字。除了廣為流傳的《時間簡史》(普及版,插圖版),霍金還寫了不少的優秀作品,包括《時間簡史續編》、《時空本性》、《霍金講演錄》、《果殼中的宇宙》、《大設計》等。在過去的幾十年中,這些作品被國內引進並被越來越多的讀者熟知。
如今這些圖書的電子版本也上線了,其中《時間簡史》插圖版第一次以圖文形式出現在電子屏幕,將給讀者帶來更多新的閱讀體驗和期待。這次史蒂芬·霍金系列著作在亞馬遜kindle、掌閱、QQ閱讀、微信讀書等平臺的全面上線,也開啟了國內科普圖書電子化閱讀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