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再無霍金,時間永留其簡史 長沙圖書館舉辦霍金作品閱讀分享會

2020-11-28 星辰在線

  

  (長沙圖書館舉辦「人間再無霍金,時間永留簡史——霍金作品閱讀分享會」。)

  

  (湖南大學大一女生連政朗讀紀念霍金的詩歌《活著的另一種方式》。)

  星辰在線4月22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羅建勳)今年4月23日是第23個世界讀書日,近期從圖書館到書店,從商場到廣場,各種城市閱讀活動遍地開花,「書香長沙」已然成為一道美麗的城市精神風景線。4月15日,「人間再無霍金,時間永留簡史——霍金作品閱讀分享會」在長沙圖書館2樓報告廳舉行。

  星辰全媒體記者在現場看到,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教授劉兵,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中南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龔曙光,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首席編輯孫桂均三位主講嘉賓從各自的領域視角出發,與眾多長沙市民解讀於3月14日剛剛去世的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及其經典作品。本次閱讀分享會活動由湖南省出版工作者協會、湖南省圖書編輯協會主辦,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湖南省新華書店、長沙圖書館協辦,《新課程評論》雜誌執行主編鄭燕主持。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首席編輯孫桂均介紹「第一推動叢書」。)

  孫桂均:霍金是個非常有市場意識的科學家

  孫桂均是湖南科技出版社「第一推動叢書」較早的參與者之一,她所編輯的系列圖書之中,最為人所熟知的便是霍金的系列作品,霍金所著《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中文版即是該叢書的第一輯。

  她首先講述了自己與霍金的兩次會面。她2006年參加倫敦國際書展,順道前往劍橋大學拜訪霍金,達成了霍金中文版圖書與湖南科技出版社的合作意向。她當時見到一個知名科學家卻經受著身體疾病的折磨,自己心生同情和崇敬。而兩年後第二次見面時,霍金通過電子聲合成的話「我認識你」向孫桂均進行問候,這讓她感到親近和圖書出版人的驕傲。

  「第一推動叢書雖然是面向普羅大眾,力爭通俗易懂,形象生動地介紹和普及各相關領域的科學知識,但真正願意在午後溫暖的陽光下,躺在沙發上靜靜地讀它們的人卻少而又少。」孫桂均揭秘《時間簡史》一書從靜靜出版推出到成為暢銷書,其實經歷了相當長的時間。令人欣喜的是,正是圖書質量上乘,全民科普意識日趨濃厚,該書連同其所在系列叢書越來越受到更多的讀者賞識和喜愛,出版社屢次修訂、加印和重印。

  在孫桂均看來,霍金是個非常有市場意識的科學家。讀者看不懂《時間簡史》,霍金團隊就推出插圖版;讀者還是看不懂,就推出普及版;小朋友看不懂咋辦?那就推出少兒讀物《喬治的宇宙》——該書是霍金和女兒露西合著的講述喬治在宇宙中的冒險故事圖書。

  

  (清華大學劉兵教授,解釋為什麼「讀霍金,懂與不懂都是收穫」。)

  劉兵:很多人通過霍金和他的作品,走近物理學、鑽研宇宙和關注科學

  劉兵教授在長沙圖書館現場展示出自己學生時代與霍金的合影。那是1985年霍金首次訪華,在北京師範大學做了場學術講座,劉兵跟隨導師聆聽後一起拍攝的。劉兵還記得當時幾個學生把霍金抬到了長城之上,讓他成為來過北京的好漢。而對於霍金那次講座,劉兵無奈地自我坦承說自己雖然北大物理學本科畢業,研究生念科學史,那年也完全聽不懂。

  在分享會現場,劉兵簡要解讀了霍金《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和《大設計》三部作品。「這三本書被稱作霍金『三部曲』,它們為什麼能夠暢銷?因為讀者並不看重是否讀懂,而是在參與和追求與霍金相關的文化潮流。」劉兵認為,霍金已經成為了這個時代科學的象徵和科普文化讀物的象徵。

  由於其所屬的歷史階段,霍金關於宇宙、時間、外星人、人工智慧、生物科技等方面的前瞻預言,體現了科學家的人文關懷,令他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頂級科學家。

  很多人是通過霍金才開始關注他所研究的內容,才開始走進物理學、鑽研宇宙和關注科學,因此可以說「讀霍金,懂與不懂都是收穫」。

  

  (龔曙光說他親眼見到霍金時,感到自己是自己幸福的敵人。均由星辰全媒體記者 羅建勳 攝)

  龔曙光:霍金的身上透露出溫暖的生命力、樂觀的韌勁和對未來的期許

  龔曙光猶記得自己當年見到《時間簡史》的作者史蒂芬·霍金時,霍金痛苦地斜躺在輪椅上,用特製的語音器和他交談。《時間簡史》一書即是霍金蜷縮在輪椅上,用唯一能夠動彈的手指,一個語音一個語音按擊出來的,是克服了相當大的困難的。

  他分享自己在讀到霍金第一本書時的感悟——人存於世,自己是自己自由的敵人;而當他親眼見到霍金時,又感到自己是自己幸福的敵人。關於自由,「我們大多數世俗人,把自己囚禁在一個不自由的空間裡,失去了想像。」而霍金一個傷殘之人,卻把目光、視野和想像延伸到了浩瀚的宇宙和無窮無盡的時間;關於幸福,霍金健在時,全身幾乎僵硬,只有指頭和思維能活動,是個世俗意義上孤獨的無幸福可言之人,承受著生命的苦難。但他卻微笑著告訴人類,他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龔曙光說自己或許讀不懂霍金,卻能感悟到一個偉大的生命和偉大的靈魂。因為霍金的身上透露出一種溫暖的生命力,一股樂觀的韌勁,一片對於未來的執著和期許。

相關焦點

  • 霍金小傳 | 時間永留簡史,世間再無霍金
    霍金者,宇宙超絕之人才也。其生,世人因之鼓舞;其逝,天地為之哀泣。其生也,伽利略去之三百周年也;其逝也,愛因斯坦之一百三十九周年誕辰也。「天不生夫子,萬古如長夜也。」現代科學之巨擘何以綿延而不衰耶?蓋精神相續,志氣相銜,夢想待成,事業未競也。時間永留簡史,世間再無霍金也。
  • 世間再無霍金,時間永留簡史——霍金生平
    世間再無霍金,時間永留簡史——霍金生平 2018-03-14 14:48
  • 世間再無霍金,時間永留簡史
    霍金撰寫了多本闡述自己理論與一般宇宙論的科普著作,廣受大眾歡迎。其中《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曾經破紀錄地榮登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的暢銷書排行榜共計237周。這一天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霍金認為這純粹是一個巧合,因為每天都有數以萬計的人降生於世。小時候的霍金與一般的孩子一樣,有自己擅長的方面,但不是全才。例如,他相當晚才學會閱讀,但他對事物的來龍去脈特別感興趣,他曾計算過進自家屋子的各種方法,發現共有11種。
  • 生於伽利略祭日,逝於愛因斯坦誕辰,世間再無霍金,時間永留簡史!
    霍金做出很多重要貢獻,最主要的是他與羅傑·彭羅斯共同合作提出在廣義相對論框架內的彭羅斯–霍金奇性定理,以及他關於黑洞會發射輻射的理論性預測(現稱為霍金輻射)。霍金也是現代科普作家,在他發表的眾多著作中,1988年撰寫的《時間簡史》尤其引人注目,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響。
  • 世間再無霍金,時間永留簡史 ---HENRY首發頓生活大爆炸謝耳朵的經典語錄
    令人尊敬的霍金生於伽利略忌日,卒於愛因斯坦誕辰世間再無霍金,時間永留簡史最接近宇宙的人去了該去的地方>1.8 伽利略逝世300周年也是霍金誕辰今天會不會也在世界的哪個小角落裡有一個新的小生命的誕生在往後的日子裡繼續向著你們的遠方前進55年的輪椅生活55年沒有站起來過
  • 世間再無霍金,時間永留簡史
    霍金的子女露西,羅伯特和蒂姆在英國新聞社協會通訊社發表的聲明中說:「我們深愛的父親今天(3月14日)去世了。」聲明稱,霍金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一個非凡的人,他的工作和成就的影響將會持續多年。霍金童年時學業成績並不突出,但喜歡設計複雜的玩具。他於1959年在牛津取得自然科學一級榮譽學士學位,20歲往劍橋大學研究宇宙學。1963年,22歲的霍金被診斷為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1985年,霍金因肺炎而漸喪失說話能力。他只能靠右眼的肌肉移動特製眼鏡的按鈕,操作發聲器「講話」。
  • 14期贈書《時間簡史》| 時間只留簡史,世間再無霍金!
    》| 時間只留簡史,世間再無霍金!時間有初始嗎?它又將在何地終結呢?宇宙是無限的還是有限的?霍金教授遨遊到外層空間奇異領域,對遙遠星系、黑洞、夸克、大統一理論、「帶味」粒子和「自旋」粒子、反物質、「時間箭頭」等進行了深入探討——其出乎意外的含義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
  •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去世享年76歲:世間再無霍金 時間永留簡史
    如果說當代科學界有誰能和愛因斯坦相提並論,答案莫過於霍金。全身僅有幾根手指可以活動的他,以其對現代物理學的突出貢獻和特殊的人生經歷,成為世人眼中當之無愧的傳奇人物。  霍金的成名始於他對黑洞的研究成果。在結合了廣義相對論和量子理論進行研究之後,1974年3月1日,霍金在《自然》上發表論文,闡述了自己的新發現——黑洞是有輻射的。
  • 科學巨人霍金去世,享年76歲:世間再無霍金,時間永留簡史...
    霍金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現象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 科技閱讀會:專家領讀《時間簡史》,共同討論霍金精神
    近日,由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深圳市金融商會主辦,深圳市科技傳播促進會、深圳市金融商會慈善基金會聯合承辦《科技閱讀會》在深圳灣創投大廈19樓舉辦,活動邀請了深圳市科技傳播促進會創會會長胡寶祥作為本次領讀人,分享了《時間簡史》宇宙空間的圍度,探討霍金精神帶來了什麼。
  • 時間永留簡史!走進《圖解時間簡史》
    時間可逆轉嗎?可以穿越時間隧道去旅行嗎?宇宙有沒有邊緣?宇宙起源於哪裡,未來會怎樣?……這些問題困住了眾多的哲學家和科學家。《時間簡史》在科學界、出版界都鼎鼎有名。因為他清晰地解讀了宇宙學的很多問題,將高深的理論物理學通俗化,向大眾普及。儘管如此,沒有一定物理學基礎很難真正讀懂。
  • 《時間簡史》等霍金系列著作電子書全面上線 - 湖南頻道
    通訊員 楊波 供圖  紅網長沙12月10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秦芳 通訊員 楊波)記者從湖南科技出版社了解到,12月10日,史蒂芬·霍金系列著作電子版全面上線,其中《時間簡史》,更是第一次以圖文形式出現在電子屏幕。    「我們在幾乎對世界毫無了解的情形下生活著。
  • 霍金去世為何引起全球關注? 因為物理學? 時間簡史?
    來源: 周浩金 舉報   據《衛報》和 BBC 報導,當今最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時間簡史
  • 暢銷書作家霍金:閱讀霍金,懂與不懂都是收穫—新聞—科學網
    1988年,霍金的《時間簡史》面世。1992年,其簡體中文版作為「第一推動叢書」第一輯中的一本在湖南科技出版社推出。 「首印3000冊。」引進《時間簡史》的策劃編輯李永平說。雖然對《時間簡史》的銷售存有疑慮,但出版社仍對「第一推動叢書」進行了大量而持續的宣傳。直到1995年六七月,《時間簡史》和霍金終於在中國公眾中「火」了起來。 李永平說:「市場上同時有七種盜版,盜版比正版還多。」那時,如果坐飛機旅行,拿本《時間簡史》會顯得特牛。而同時走到長沙三角花園的地方,賣衣服的布棚子小攤上,賣衣服女孩的跟前也放著《時間簡史》。
  • 回憶霍金之《時間簡史》(序章)
    對於霍金先生的離世冷言深深的感覺到理論物理學界又失去了一位殿堂級的神人,最重要的一點是:霍金先生所提出的許多理論都沒有得到證實,這是最讓人痛心的一件事情。霍金先生一生都致力於科普事業,《時間簡史》是霍金先生一生中最知名的著作。
  • 《萬物理論》影評:一個關於霍金的「愛情簡史」
    我們都知道霍金的名著《時間簡史》,說起來特別巧,霍金的第一任妻子就叫簡,而且本片就是根據簡的回憶錄拍的,《飛向無限:和霍金在一起的日子》,講述了霍金和簡相識相戀相愛,以及霍金患病前後感情生活的變化。所以,本片叫做霍金的「愛情簡史」簡直不能再貼切了。
  • 霍金除了時間簡史,還有霍金輻射,不要再說霍金沽名釣譽
    文/科學新視界,百家號首發,轉載請註明來源於百家號人人知道霍金,但是可能很多人連他的《時間簡史》都沒看過,但時間簡史這本書更大的意義是對科普的貢獻,他讓更多的普通人了解科學,關心科學了。霍金輻射則說的是如果考慮量子力學的影響,黑洞不是只進不出的,而實會有一定的能量輻射出來,黑洞其實是一個「灰洞」,這就是霍金輻射。
  • 霍金的《時間簡史》讀後感
    霍金的《時間簡史》讀後感我所了解的霍金是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20世紀70年代,他和彭羅斯一道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為此他們共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定理皆隨著時間的增加,黑洞的面積不減。
  • 廈門市少圖設立霍金專題書架 有3版本《時間簡史》
    導報訊(記者 崔曉旭 通訊員 李玉燕)導報記者昨日從市少圖獲悉,為致敬不久前與世長辭的偉大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先生,廈門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特別採購、加工了一批霍金先生的著作,並在中山公園館四樓閱覽室設立「史蒂芬·霍金」專題書架。
  • 《時間簡史》:霍金用這本書,讓科學在全世界流行起來
    編者按:2018年3月14日,霍金去世。1974年他在《自然》上發表了論文「黑洞爆炸麼?」其中提出了霍金輻射,這個假說認為質量較小的黑洞會釋放出物質。科研成就之外,霍金對於科學傳播的貢獻可能更大,《時間簡史》這本銷量超過一千萬的科普書大大提升了科學在文化界的地位,霍金的成功改變了科普寫作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