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霍金的名著《時間簡史》,說起來特別巧,霍金的第一任妻子就叫簡,而且本片就是根據簡的回憶錄拍的,《飛向無限:和霍金在一起的日子》,講述了霍金和簡相識相戀相愛,以及霍金患病前後感情生活的變化。所以,本片叫做霍金的「愛情簡史」簡直不能再貼切了。
2018年3月14日,今天是一個值得被記住的日子,全世界痛失了霍金教授,網上有很多對霍金先生的追悼,追憶先生一生對世界,對物理學,宇宙學的貢獻。另外,先生的仙逝也帶動了電影《萬物理論》新一輪的觀影熱潮,相比高深難懂的物理學概念,本片很好補充了大眾對霍金感情生活方面的空白,讓我們看到一個有血有肉的霍金。
1963年,在劍橋大學,那時霍金21歲,他追求有一天能找到一個完美的公式來解釋萬物,藉此來殺掉上帝。而簡篤信上帝,希望有一天能擁抱上帝。就是這樣兩個不同信仰的人,在美好的大學年華,相戀相愛了。他們一起參加舞會,講述關於恆星的情話,在煙花下浪漫接吻。
也許是上帝羨慕霍金的愛情太美,讓他患上了罕見的病,漸凍人。緊接著,醫生下了殘酷的死亡通告,霍金最多只有2年的時間了。在青春躁動的21歲,霍金真不是神,他一樣選擇了逃避,摔東西,拒絕一切社交,把自己關在寢室。
感謝簡,感謝那個為愛不顧一切的小姑娘,她堅定地要跟霍金在一起,能走多久就是多久。是的,他們結婚了。
時間在流逝,二年,五年,十年...霍金和簡有了羅伯特、有了露西、蒂姆三個孩子。
霍金在科研上也獲得了很多成就和名望、諸如宇宙大爆炸、時間奇點、霍金輻射,還出版了名著《時間簡史》。
一個兩年,又一個兩年...對霍金而言,對全世界而言,這是生命的奇蹟。但對簡而言,這是一場漫長的煎熬。簡需要一個人撐起整個家庭,照顧霍金,照看孩子。影片雖然沒有特別突出簡的情感變化,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出生後,簡在面對整個家庭永遠是奔著臉,沒有了往昔的容光。只有面對詩歌,面對喬納森,臉上才會泛出一絲漣漪。
一切的一起,霍金又何嘗不懂,何嘗不理解。在霍金寫完《時間簡史》,在一個晚上,那是婚後霍金和簡第一次談心。
霍金:他們說我能活多久?
簡:他們說兩年。
簡:而你卻活了這麼久。
長時間沉默。
簡:我的確曾經愛過你!我盡力了!
然後兩個人淚流滿面,這一幕真的很感人,好濃烈的情感噴發,我眼淚差點就奪眶而出。到這裡影片已經臨近結尾了,最後簡跟喬納森結婚,重新修讀拿到了中世紀詩歌博士學位。而霍金教授跟看護伊蓮走在了一起。
在霍金名譽世界的今天,很少人知道霍金背後那個默默奉獻了大半生的女人。在我看來,她跟霍金一樣偉大,她放棄了學業,放棄了上帝、放棄了唱歌跳舞、放棄了人生最好的芳華...此致致敬。
霍金終其一生都在研究時間,不知可曾想過,正是在時間面前,偉大的愛情都會消耗殆盡。人們都很怕突然聽懂一首歌,而這裡,我突然讀懂了一句詩,「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是啊,如果當年霍金沒有撐過2年,那留給彼此的,一定是一段無比美好的愛情童話故事吧。
當然,在老先生仙逝的日子裡,鬥膽做這麼一個假如,我並沒有惡意,也沒有刻意要謳歌悲壯的愛情。我只是想說,霍金老先生和簡的愛情故事,才是真正的、平凡的愛情故事。平凡而偉大,直見人心。
最後,世間再無霍金,時間永留簡史。霍金老爺子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