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已經擋不住霍金了!!!(附《萬物理論》精美影評)

2021-02-08 英語環球ChinaPlus


The victim should have the right to end his life, if he wants. But I think it would be a great mistake. However bad life may seem, there is always something you can do, and succeed at.

While there's life, there is hope.

上面這句話小夥伴們很熟悉吧?作為名人名言摘抄和引用很多年了吧?但是你知道這是霍金(Hawking)說的嗎?

最近這位大佬頻上頭條,真是讓人不得不服,峰哥你還好嗎?!

從前段時間火極一時,為「漸凍人(ALS)」而生的「冰桶挑戰」:

到《星際穿越》的「技術顧問」,黑洞神馬不明覺厲的那些事兒...

其實這些也就算得上是冰山一角,霍金對人生的探索遠不止於此,現在小編帶著大家去長長見識先~

生命不息,「運動」不止

我是霍金我吝誰?

不止於《時間簡史》

跟女兒一起寫了本兒童三部曲《喬治的宇宙秘密鑰匙》(George's Secret Key)

不止於行走

霍金曾經是牛津大學賽艇隊的小夥伴哦~

不止於說話

在英倫老牌搖滾樂隊 Pink Floyd 的新專輯 The Endless River 中,霍金就在《 Talkin』 Hawking》中Rock & Roll了一把~

不止於科學

跟謝耳朵一起出境的《生活大爆炸》和《辛普森一家》都不算啥了,這哥哥最近想演007大反派,你能忍嗎?!

甚至...不止於地球

宇宙還能攔住霍金嗎?!

看完不得不嘆服啊,不愧是人生贏家...但是這樣的人生不是誰都能咬牙堅持的,在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SL)面前,什麼都是脆弱的...

唯有愛情不是...!

得知他患了病仍然不離不棄的是學生時代的戀人Jane,他們一起走過了20多個年頭,對於那段歲月她是這麼說的:

We had this very strong sense at the time that our generation lived anyway under this most awful nuclear cloud - that with a four-minute warning the world itself could likely end.

That made us feel above all that we had to do our bit, that we had to follow an idealistic course in life.

That may seem naive now, but that was exactly the spirit in which Stephen and I set out in the Sixties - to make the most of whatever gifts were given to us.

在關於霍金的許許多多紀錄片中,也許只有今年的《萬物理論》(The Theory of Everything)清晰深刻的描繪了霍金與Jane的愛情,上映還遙遙無期,先看個預告片你就懂了:

還不過癮?送上搶現場影評(點擊閱讀原文,聽聽愛情的聲音):

【影評文稿】

Some are born great, some achieve greatness, and some have greatness thrust upon them.

There is one point missing in William Shakespeare's romantic tribute to great persons, they are not always immediately appreciated. Some historical figures like Vincent van Gogh wait for decades, patiently in their deaths, before their names receive world acknowledgement.

Stephen Hawking is lucky in this sense, the scientist's best-seller "A Brief History of Time" has allowed us - his contemporaries - to realize his brilliance as he continues a life-long struggle with motor neuron disease. But the greatness of his ex-wife, Jane Wilde, is yet to be explored in the movie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Inspired by Jane's memoir "Traveling to Infinity: My Life with Stephen Hawking", the biographical romance is told from a female perspective. It is true director James Marsh's film describes how Stephen Hawking achieved international fame in the world of science. Screenwriter Anthony McCarten's story is not about archaic laboratories or indecipherable formulae on dusty blackboards, it is about the love story of Stephen Hawking and Jane Wilde.

He is a science dude who studies cosmology - which he calls the religion for intelligent atheists, and she is an arts student who goes to the Church of England. It is extraordinary the two young students so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could hit it off, but even more extraordinary is their life together, during which Stephen developed his famous theorem about time while Jane took care of his needs in the family. They tried to live a normal life and be a normal family for two and a half decades, until the debilitating disease became an insurmountable obstacle for the union.

Unlike director James Marsh's previous work on the thriller "Shadow Dancer" which is full of suspension and foreboding,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takes on a lighter tone, all the while stressing the loving aspects of their relationship and flowing smoothly in warm-colored shots and emotions.

Eddie Redmayne as the wheel-chaired professor is charged with the task to reproduce Stephen's good sense of humor and the progressive symptoms; he is very effective in making the audience feel for the victims of the ALS disease: certainly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ice-bucket challenge. Felicity Jones shows strength in a quiet way and proves Jane's devotion and perseverance in everything the couple has achieved jointly.

When Stephen was diagnosed with the terminal disease, he was given two years to live. Now half a century has passed the cosmologist is still exploring the universe at Cambridge; he owes that at least in part to Jane Wilde.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is a recollection of the happy moments in Stephen and Jane's relationship, and the filmmakers have done a great job sharing these moments with a greater audience.

是不是更感動了呢?電影最後霍金問簡:「How many years?」簡說:「The doctor said you had two, but now we had so many…」。

原來,最後勝利的,還是愛情...

關注微信公眾帳號:英語環球 NEWSPlus

我們的官方網站:NEWSPlusRadio.cn

訪問 lizhi.fm 荔枝 FM:搜索 英語環球

搜狐新聞客戶端:搜索 英語環球廣播

新浪微博:搜索 英語環球廣播

點擊閱讀原文,聽聽影評

相關焦點

  • 影評霍金人物傳記《萬物理論》,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希望!
    (文章內容包括小編觀點意在傳播娛樂正能量,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標題與內容相符且無虛假/誇大/誘導/不友好)影評霍金人物傳記《萬物理論》,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希望!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電影名叫《萬物理論》,這是一部有關於霍金的人物傳記片,霍金常年在輪椅上生活,全身只有大腦和手指可以活動。儘管如此,他還是在物理學界獲得了如雷貫耳的成就。講述他的故事,可以挖掘的點有很多。
  • 《萬物理論》解讀霍金的一生,身體的缺陷擋不住思想的遨遊
    聽著霍金的描述,簡仿佛看到浩瀚的宇宙就在面前流淌。她被霍金口中的世界吸引,也深陷這男子的魅力中。二人順理成章的確定了關係。而霍金送他的定情禮物居然就是一盒汰漬。隨後霍金就跟隨教授去倫敦聽講座去了。數學和物理的相通性讓他茅塞頓開,論文研究方向也讓他初具雛形。愛情學業雙豐收。霍金的前途本事一片光明,可是他的身體卻突然失控,身形佝僂,四肢無力。不停顫抖的手指連粉筆都握不住。甚至,走在路上都會被自己絆倒。
  • 《萬物理論》影評:一個關於霍金的「愛情簡史」
    我們都知道霍金的名著《時間簡史》,說起來特別巧,霍金的第一任妻子就叫簡,而且本片就是根據簡的回憶錄拍的,《飛向無限:和霍金在一起的日子》,講述了霍金和簡相識相戀相愛,以及霍金患病前後感情生活的變化。所以,本片叫做霍金的「愛情簡史」簡直不能再貼切了。
  • 《萬物理論》:霍金,生命長河中的一位偉人,宇宙星辰是他的歸宿
    《萬物理論》:霍金,生命長河中的一位偉人,宇宙星辰是他的歸宿電影《萬物理論》是用來記述霍金青年時代的一部影片,很幸運能和這樣的人生活在一個時代,他的離去是全人類的損失,我們普通人對於霍金的了解呢,都是在新聞和百度百科裡。
  • 「萬物理論」講述霍金的人生故事
    人們對霍金的《時間簡史》了解的很多,而對霍金的個人生活知道的很少。《時間簡史》是霍金的一部暢銷世界的科普書籍,即將上演的好萊塢大片「萬物理論」成為全球影迷熱切期待的故事片。電影「萬物理論」講述了科學家史蒂芬·霍金的故事,霍金是一位研究天體物理學和宇宙學的科學家,他的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宇宙學的面貌。個體生命始終是渺小的,霍金不屈服於命運的安排,終身都在與身患的退化性疾病做抗爭,他是我們的時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人們甚至將霍金的名字和歷史上的科學巨匠牛頓、達爾文、愛因斯坦相提並論。霍金屢次成為娛樂界的搞怪人物,人們很少知道霍金的個人生平。
  • 萬物理論是什麼意思 揭秘你所不知道的霍金
    霍金近日去世的消息也是震驚了世界,享年76歲的霍金,他的一生足以用傳奇來形容,在霍金21歲的時候就已經得了漸凍症,之後也是沒有被挫折所擊敗,為人類科學事業貢獻突出,他的事跡也是被改編成了電影萬物理論,那麼電影萬物理論是什麼意思?
  • 霍金傳記電影《萬物理論》:浪漫愛情與浩瀚星空交相輝映
    《萬物理論》是英國於2014年拍攝的傳記電影,電影講述了20世紀偉大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與他的第一任妻子簡.王爾德的愛情故事以及霍金作為理論物理學家,對於科學的貢獻。、婚後的生活、霍金在劍橋大學求學過程和後來的學術研究:關於黑洞理論、關於霍金輻射等等。
  • 霍金自傳電影《萬物理論》劇本
    如果說首推最能反映霍金一生的電影,小編我力推這部由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主演的電影《萬物理論》。導演: 詹姆斯·馬什編劇: 安東尼·麥卡滕 / 簡·霍金主演: 埃迪·雷德梅恩 / 菲麗希緹·瓊斯 / 艾米麗·沃森 / 大衛·休裡斯 / 查理·考克斯 / 更多...
  • 霍金青年時代傳記片《萬物理論》,飛向無限:和霍金在一起的日子
    霍金青年時代傳記片《萬物理論》,飛向無限:和霍金在一起的日子這不是關於霍金的傳記,而是關於霍金身後的女性。當他的思緒在宇宙漫遊時她的世界已經縮小為房屋的四壁。也許當事人會比我們更清楚:愛情不應該是任何偉大頭腦的附屬品。
  • 霍金前妻談《萬物理論》幕後
    [摘要]奧斯卡獲獎影片《萬物理論》,根據霍金的第一任妻子簡·王爾德所著的回憶錄改編,講述了霍金和簡始於劍橋大學的愛情故事及霍金患病前後的勵志傳奇。她說,如今與喬納森生活愉快,而與霍金仍然保持著「家人般的聯繫」。《萬物理論》中飾演簡·霍金的弗莉西蒂·瓊斯,在揣摩角色期間,曾來過這兒幾回,與簡喝茶、吃晚飯。簡給她說了很多往事的細節,還把婚紗拿出來給她看。電影出來後,簡對著大銀幕驚呼:「那簡直就是我啊!」採訪期間,電話頻繁響起。簡會遠遠招呼一聲:「請接電話吧,喬納森,謝謝。」
  • 《萬物理論》:為什麼霍金成為了霍金? | 五官科
    文 | 方槍槍 編輯 | 胡雯雯《萬物理論》是一部「好看」的電影:顏值極佳的男女主角,唯美清新的攝影,如畫的英倫風景……導演詹姆斯·馬什用過於不緊不慢的節奏和大量細節,裹挾著大光圈柔鏡攝影美學,講述了霍金與第一任妻子Jane之間的愛情和生活,從二人夢幻般地在劍橋相遇相識相愛說起,到霍金被檢查出ALS,身體經歷一次次手術、學術攀登座座高峰而「成為霍金
  • 《萬物理論》:偉大霍金的愛情故事
    宇宙無盡黑暗,裡面有黑洞,有時間畸變,有空間扭曲,這些神秘的景象和秘密都裝在一個聖人的腦子裡,那就是霍金。霍金的身體缺陷被漸凍症折磨,到生命的最後他甚至無法言語,抬頭都困難。他思考著宇宙中瑰麗的場景,卻被困於一個輪椅上,可笑的諷刺,可悲的身體,這一切,霍金溫柔的妻子看在眼裡,不僅給他悉心的照顧,也給他溫柔的撫慰,這就是《萬物理論》這部電影要表現的故事。一個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的愛情故事,這個故事並不曲折也不悲壯,是兩個成年人為愛的選擇。
  • 珍念,霍金與比利時科學家發表宇宙大爆炸的最終理論
    然而,我從來都不喜歡多元宇宙理論——如果多元宇宙中的不同宇宙的規模非常大或是無限的,那麼這個理論就無法被檢驗證實。」在該新論文中,霍金和赫託格指出,「大爆炸理論」中關於宇宙永恆膨脹的理論是錯誤的。赫託格說:「通常的永恆膨脹理論的問題是,它的前提假設是有一個已經存在並按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發展演化的背景宇宙,而把量子效應看作是圍繞這個理論的微小波動現象。
  • 《萬物理論》發行國版藍光 講述霍金傳奇人生
    《萬物理論》發行國版藍光 講述霍金傳奇人生 《萬物理論》國版藍光現已全國發行發行    由詹姆斯·馬什執導的霍金青年時代的傳記片《萬物理論》國版藍光現已全國發行發行,影片靈感源於簡
  • 霍金傳記片《萬物理論》首曝預告
    時光網訊 由《走鋼絲的人》導演詹姆斯·馬什執導的霍金傳記片《萬物理論》今日曝光首款預告片,預告中可謂「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童話般的愛情和霍金大病來臨的前兆,在跳躍的一幀幀畫面裡,牽動著觀眾的每一根神經。影片聚焦於霍金劍橋求學階段與同學簡·王爾德之間的感情故事。
  • 微影評|《萬物理論》
    這部影片靈感源於簡·王爾德的回憶錄《飛向無限:和霍金在一起的日子》,講述了知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和他的第一任妻子簡·王爾德始於劍橋大學的愛情故事及霍金患病前後的勵志傳奇。它並沒有從科學的領域去講述霍金的成就,而是讓霍金作為一個我們熟知的朋友去了解他的生活。
  • 霍金將主演高科技電影 闡釋宇宙起源理論
    這一次,霍金決定換個媒介來普及他的理論,那就是高科技電影。霍金在片中將扮演他本人,一些已故的科學家大師們也將通過電腦特技「復活」。***大銀幕演繹《時間簡史》據《星期日泰晤士報》10月15日報導,霍金主演的這部影片定名為《超越地平線》(Beyond the Horizon)。
  • 今晚我們看電影 《萬物理論》
    埃迪·雷德梅恩憑藉著在《萬物理論》當中飾演著名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獲得金球獎最佳劇情男主角獎。1月24日晚21:30藝術人文頻道《今晚我們看電影》請到了電影學者葛穎,與主持人張穎共同來聊一聊詹姆斯·馬什《萬物理論》。
  • 《萬物理論》宇宙之王霍金的青年傳記,天才背後的愛情故事
    所謂「萬物理論」也完全沒有融入敘事中。看完之後,觀眾既不能了解霍金的理論,也不知道他的生活,可謂失敗。看到下面有人的評論很中肯,於是我不必自創了:「所有那些為愛咬牙堅持的勇氣,相信愛能戰勝命運的決心,甚至是愛本身,都在時間的面前碎成了灰燼。
  • 人類消失對宇宙會有什麼影響?霍金的質疑,讓人擇原理站不住腳
    在我們出現之前,萬事萬物已經出現,規律同樣早已形成,人類只不過是自然演化的產物。然而在學術界,仍然有一部分人認為,宇宙是因為人類存在而存在的,一切隨著我們的意識而動。假如某天人類消失,宇宙或許也會隨之消失,這一理論也被稱為「人擇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