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霍金「觸電」當主角:關心宇宙與愛情

2020-12-02 中國新聞網

  霍金「觸電」,關心宇宙與愛情

  蔣肖斌

  3月14日,史蒂芬·霍金去世。在這天刷屏追懷霍金的80後90後們,人生中第一本科普讀物,說不定就是《時間簡史》。

  除了寫書,霍金從不害怕被搬上銀幕或螢屏。他在《星際迷航(Star Trek)》電視系列劇的《星際迷航:下一代》中飾演過自己,與愛因斯坦、牛頓一起打橋牌;在美國卡通片《辛普森一家》中,多次以動畫形式出現,並為自己配音;他的形象也在卡通片《飛出個未來》中出現;卡通片《居家男人》中,則有與其類似的角色(Steve)對其進行了滑稽的模仿。

  最為中國觀眾津津樂道的,是霍金在美劇《生活大爆炸》中第5季第21集中的客串,本色出演,以客座教授的名義來到謝爾頓所在的大學授課幾周。當「謝耳朵」西裝筆挺地去覲見偶像時,霍金坐在輪椅上給了小謝一個犀利的眼神。

  以下幾部影片,霍金則是當之無愧的主角。

  《萬物理論》(英國,2014)

  這部電影又名《霍金:愛的方程式》,講的是愛情。

  霍金和簡相識於一場舞會,初次見面就交談甚歡,頗有相見恨晚的感覺。之後,霍金大膽地邀請簡參加舞會,二人隨即陷入熱戀。然而,一次昏迷之後,霍金被確診患上了罕見的盧伽雷氏症,醫生說他只剩兩年的生命。被病魔折磨的霍金陷入抑鬱,但簡併沒有因此拋棄他。恰恰相反,幾經波折之後,兩人踏入婚姻的殿堂,簡還為霍金生下了幾個活潑可愛的孩子。

  霍金的身體迅速虛弱下來,在學術研究上卻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成就。為了照顧霍金,簡心甘情願成為了他「背後的女人」,這也不幸成為兩人幸福婚姻裡的第一道裂縫。

  影迷評論說,所有那些為愛咬牙堅持的勇氣,相信愛能戰勝命運的決心,甚至是愛本身,都在時間面前碎成了灰燼。宇宙和愛情,哪個才是未解的難題?

  《與霍金一起了解宇宙》(美國,2010)

  這是一部紀錄片,霍金編劇並主演,講的是宇宙。

  在「探索」頻道推出的這部紀錄片中,霍金指出,外星生物在消耗儘自己星球上的資源後,便會乘坐大型飛船到他們能夠到達的星球掠奪資源,並將那裡開拓成殖民地,給人類帶來滅頂之災。

  當時68歲的霍金在片中談論了他對宇宙外星生命問題的最新思考。他認為,外星生命幾乎肯定存在於宇宙的許多其他地方——不僅活在行星之上,還可能存在於恆星中心,甚至漂浮於行星間的廣闊宇宙。

  霍金認為外星人一定存在,而理論依據超乎尋常的「簡單」——宇宙有1000億個銀河系,每個都包含上億計恆星,在這樣一個龐大空間裡,地球不大可能是唯一演化出生命的行星。「我覺得,純粹出於數學腦筋去想,單是如此巨大的數字,就足已令『外星人存在』的想法顯得完全合理。真正的挑戰是,去發現外星人到底是什麼樣子。」

  《時間簡史》(英國/日本/美國,1991)

  這又是一部霍金編劇並主演的紀錄片,《時間簡史》,在中國觀眾眼中就約等於霍金。

  本片是關於霍金的紀錄片,介紹了他「黑洞理論」的形成過程、論證方式,以及家庭生活,有趣的成長過程,還有母親、好友等現身說法。在普及宇宙知識的同時,介紹一個天才學者的日常生活。

  1988年,霍金的科普著作《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發行,從研究黑洞出發,探索宇宙的起源和歸宿,該書被譯成40餘種文字,出版逾1000餘萬冊。但因書中內容極其艱深,在西方被戲稱為「讀不來的暢銷書」。

  有學者曾指出,這種書之所以如此暢銷,是因為書本嘗試解答過去只有神學才能觸及的題材:時間有沒有開端,空間有沒有邊界。

  《科幻大師》(美國,2007)

  這是ABC製作的一套科幻劇集,每集都請不同的導演來講述一則發生在未來的故事,片頭的解說詞,則請來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擔當。

  《一逃了之》講述心理醫師連續數月來不斷嘗試讓一個男人恢復記憶,她的目的究竟是什麼?《覺醒》講述外星生物蒞臨地球,並奪去人類的武裝;《傑瑞也是人》則將鏡頭對準一個本來沒有感情的生化機器人;《太空浪子》中一群因疾病而異變的人類被拋棄太空,這天他們迎來地球的訪客;《小兄弟》中一種智慧機器人代替人類進行審判,人類漸漸失去自由和思考能力;《機器鳥》則講述一種可以判斷罪行的機器鳥,它甚至逐漸取代警察。

  有人看了之後說,幻想,是從我們的實際出發、對於未來境遇的設想;而它所揭示的,是我們司空見慣甚至已經遺忘或者故意視為不存在的真實。

相關焦點

  • 熒幕上的霍金,關於宇宙與愛情
    霍金曾說,大眾會好奇一位殘障人士,為何會想到這麼多宇宙論,這讓他成了大眾媒體的寵兒,而他也從不害怕被搬上熒幕。霍金還在美劇《生活大爆炸》中第5季第21集中客串,本色出演,以客座教授的名義來到謝爾頓所在的大學授課幾周。而以下幾部影片,霍金是當之無愧的主角(劇情介紹來自豆瓣)。《萬物理論》(2014)這部電影又名《霍金·愛的方程式》,講的是愛情。
  • 走好,霍金先生,輪椅太小,但恰好宇宙夠大
    但是他並沒有放棄,1979至2009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 霍金關於宇宙的終極十問!
    霍金去了宇宙的星辰大海,但霍金源於對人類的關心留下十個終極問題。 一,有造物主存在嗎?(霍金) 科學是基於可測試性、可重複性和可證偽性的基礎(這才是科學)。但有一些事,我們並不能測試、重複和證偽,上帝的存在性是屬於這類事物。---加來道雄。
  • 【霍金】書上的宇宙之神說來就來了
    當代最偉大物理學家輪椅上的愛因斯坦地球上最接近宇宙終極奧秘的史蒂芬 · 霍金繼宇宙論和黑洞方面研究之後又開始了另一項偉大探索▼【新浪微博】該微博的簡介中表示,本微博由霍金團隊以及社交媒體公司Stradella Road共同管理維護,落款SH的內容均來自於霍金教授本人。就像屈原、愛因斯坦是"教科書"裡程碑式的人物一樣,霍金同樣是我們"書本上認識的傳奇人物"的重要代表之一。
  • 《萬物理論》:偉大霍金的愛情故事
    宇宙無盡黑暗,裡面有黑洞,有時間畸變,有空間扭曲,這些神秘的景象和秘密都裝在一個聖人的腦子裡,那就是霍金。霍金的身體缺陷被漸凍症折磨,到生命的最後他甚至無法言語,抬頭都困難。他思考著宇宙中瑰麗的場景,卻被困於一個輪椅上,可笑的諷刺,可悲的身體,這一切,霍金溫柔的妻子看在眼裡,不僅給他悉心的照顧,也給他溫柔的撫慰,這就是《萬物理論》這部電影要表現的故事。一個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的愛情故事,這個故事並不曲折也不悲壯,是兩個成年人為愛的選擇。
  • 對於霍金來說 也許愛情是比宇宙更加複雜的命題
    愛情也許是這宇宙最沒有公式可尋的事情,我們計算不出幸福,但它卻有種神奇的力量,能夠支撐我們跨過一個又一個看似邁不過的坎。成功的男人背後是女人26年的相守年輕的霍金在牛津裡是個名不經轉的毛小子,成績並不怎麼樣。
  • 再見,世界的偉人,霍金先生
    霍金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現象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 本色出演《生活大爆炸》霍金:其實我還是個演員,參演過多部影劇
    提到霍金,大家肯定不會感到陌生,即使不了解物理,不了解霍金的研究領域,但霍金的傳奇事跡一直活躍在我們初中乃至高中的作文裡。儘管這樣一位只能躺在輪椅上的人,思維依舊穿梭在宇宙空間。而霍金躺在輪椅上的形象已深入人心。也曾被多次搬上了大屏幕。拾光小編就來盤點一下霍金曾參演的影視劇吧。
  • 《萬物理論》影評:一個關於霍金的「愛情簡史」
    我們都知道霍金的名著《時間簡史》,說起來特別巧,霍金的第一任妻子就叫簡,而且本片就是根據簡的回憶錄拍的,《飛向無限:和霍金在一起的日子》,講述了霍金和簡相識相戀相愛,以及霍金患病前後感情生活的變化。所以,本片叫做霍金的「愛情簡史」簡直不能再貼切了。
  • 霍金生於伽利略誕辰,猝於愛因斯坦的誕辰,盤點霍金那些預言
    霍金先生全名史蒂芬·威廉·霍金 出生在伽利略生日 1月8日,去世於愛因斯坦生日3月14日,享年76歲,這三位可以說是世界級的物理學家,不知他們的出身和去世的日期是否有所聯繫。如果同一時代出現這幾位科學家的思想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 霍金:直刺宇宙深處,勵志改變人生
    「宇宙遼闊無際,對於人們來說,宇宙是一片未知的世界,宇宙裡,還有很多古老,甚至連誰也解答不出來的問題1973年11月,霍金向世界宣布,黑洞不斷地輻射出X光,伽馬射線等,這就是有名的「霍金輻射」。而在此之前,人們對黑洞的認知都是只吞不吐。 憑藉著對量子宇宙論做出的巨大貢獻,霍金理所應當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可謂是名至所歸。 如果說,在別人的眼中,這已經很了不起了。但對當時癱瘓的霍金來說,這遠遠不算什麼,價值太少。
  • 「宇宙之王」霍金的浪漫愛情:我愛過你,我盡力了
    愛情 ,我也盡力了!儘管21歲的霍金已經被查有肌萎縮側索硬化症,但是簡任然被霍金的毅力和開朗的性格感染。結婚時,他們熱情相擁,霍金緊擁著妻子說:l love you !愛情發展,科學突破,本應該一切順利的的生活,可是病情的加重使得霍金不得不禁錮在輪椅上,於是他對簡也越來越依賴。同時,簡給丈夫洗澡、梳洗、穿衣和一勺一勺餵飯的挑戰也越來越艱巨。(這也為後來霍金與第二任妻子相遇做了鋪墊)此時霍金已經不得不坐在輪椅上靠妻子照顧,更何況有了孩子使簡更加艱難,因此不得不去找人幫助。這一次的幫助,使得簡愛上了別人。
  • 霍金傳記電影《萬物理論》:浪漫愛情與浩瀚星空交相輝映
    《萬物理論》是英國於2014年拍攝的傳記電影,電影講述了20世紀偉大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與他的第一任妻子簡.王爾德的愛情故事以及霍金作為理論物理學家,對於科學的貢獻。影片側重於霍金的感情生活,是因為主創曾表示「人心之中蘊藏的宇宙洪荒,並不遜於頭頂的蒼穹」。21歲的霍金,當時正在劍橋求學,認識簡也不久,兩人正沉浸於甜蜜的愛情中,這時卻被診斷出患有運動神經元病。其實之前霍金已經有症狀了:經常莫名其妙的摔倒、手裡的東西也經常掉落......
  • 「宇宙之王」霍金只有眼皮能動
    根據量子力學理論,空間充滿反粒子和虛粒子,它們成對地以實物形式出現,分離然後靠近,共同淫滅,在黑洞附近,上述的虛粒子可能落進黑洞,這樣剩下的那個失去了小夥伴,沒法潭滅,於是就變成了輻射,被黑洞釋放了出來,著過《星際穿越》的小夥伴,應該都對主角進八黑洞的情形印象深刻,應該都對主角進入黑洞的情形印象深刻
  • 霍金:宇宙不是由上帝創造的
    霍金近來新聞不斷。9月初,他在介紹自己最近出版的新書《大設計》時稱:他不再相信上帝創造宇宙的說法。而在此前,這位自然科學界的泰鬥級人物曾相信神造論和科學並不矛盾。  據美國太空網北京時間9月13日報導,霍金日前在談到他的新書《大設計》時表示,探索太空和時間旅行的主角應該是人類,而不是機器人,哪怕僅僅是出於追求浪漫的前提。
  • 霍金傳,奧斯卡影帝演繹下的愛情傳奇
    作為當今世界上最聰明的人,隨著霍金的去世,理科屆再也沒有像他這樣舉世聞名的大家了。2014年,小雀斑傳神地演繹了霍金從健康到輪椅的過程,還有他傳奇的愛情故事,值得一看。這是先前寫作的文章,再發一次,以饗大家。本文作者:李嘯天盤點物理學史上的大家,偉大者不過三兩人而已。
  • 霍金去世,留給世界最後的話,激發了每個人心中的「小宇宙」
    作為漸凍症患者,他不會忘記參與關心漸凍症的活動:冰桶挑戰。但真正參加的是他的孩子們,他只是在旁邊靜靜的看著就好。這些還只是冰山一角,在各種演出、活動,甚至電影中都有霍金的身影。比如,2007年霍金參與零引力公司提供的零引力飛行,親身體驗零引力感覺。他事後還歡快的表示,「好奇妙噢!
  • 霍金逝世,享年76歲,他回他的宇宙了!
    霍金的生前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現象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霍金的貢獻可以位列其中。霍金的代表作《時間簡史》(1988),探索著宇宙的起源,憑藉豐富的想像,精妙的構思,字字珠璣,闡釋宇宙未來之變,神奇而美妙。這本書至今累計發行量已達2500萬冊,被譯成近40種語言。
  • 靈魂在太空飛舞,說說"宇宙之王"霍金
    霍金把他的一生全部都奉獻給了科學事業,他主要研究的是宇宙學和黑洞,他提出的這些理論對人類探索宇宙學產生了很大的幫助。還著有《黑洞、嬰兒宇宙及其他》、《果殼中的宇宙》等。霍金通過朋友的介紹,認識了簡,在經過了幾次的交流之後,一種叫做愛情的火花飄零到了他倆身上。
  • 影評霍金人物傳記《萬物理論》,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希望!
    在拍攝上,整部影片以劍橋為背景,劍橋美麗的景色也的確是背景,絲毫擋不住男女主角在劍橋的浪漫愛情故事,當他們參加五月的舞會,在橋上第一次接吻,在河邊快樂的討論TIME倒流時,絲毫沒有背景色掩蓋住美好。在細節方面,把男主角史蒂芬霍金得了運動神經元病後的身體的變化,從手到肩膀再到腳最後到只能看到的面部神情,一一用近景的方式拍攝出來,讓觀影者體會到病情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