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個讓全世界都悲痛的日子。
據多家媒體確認,21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走在宇宙和黑洞最前沿的物理學家——霍金,於2018年3月14日逝世,享年76歲,留給世人無盡的遺憾。
他生於伽利略忌日,死於愛因斯坦的誕辰。
他全身癱瘓的霍金,一輩子困於輪椅,卻從來沒有放棄對物理的鐘情。
他對於科學界是神一般的存在。
有人說,人類世界永遠地失去了一個有趣的天才。
物理界的頂級段子手
霍金絕對不是一個你想像中的坐著高科技輪椅的書呆子。不少熟悉霍金的人都知道,他其實是一個十分外向的人,並且保有著他的霍式幽默。
在剛裝上語音合成器時,他調侃說「可惜這玩意兒是美式口音的」。
2015年,霍金以全息影像出現在雪梨歌劇院科學講座上,然後回答了一個問題,成為了第二天歐美娛樂頭條……對話是這樣的↓↓↓
實力撩妹有沒有!
2016年,霍金在英國拿了一個獎:英國驕傲獎的終身成就獎。不僅獎項很國家重量級,頒獎人也是。此次的頒獎人正是英國首相特雷莎·梅。
梅姨在頒獎詞中說:「他是一個了不起的人,他無疑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鼓舞人心的科學家之一。」
然而霍金當著全英國觀眾的面說:「首相大人,感謝您說這些客氣的話。我每天都要應對各種困難的數學問題,請不要再讓我解決脫歐的問題了。」
蜜汁微笑
還有貝克漢姆和他的妻子去拜訪霍金的那次,霍金說:「我和你總是作為英國象徵被比較一番,卻難分高下。」
說到關於平行宇宙的問題,他是這麼回答的。
熱愛生活的開心果
霍金說過,如果生活沒有了樂趣,那將是一場悲劇。
2016年4月12日上午十點左右,霍金開通了微博,並且發出了第一條與中國網友的對話。
不到八個小時時間,粉絲數漲到了一百萬以上,這條微博甚至被當成錦鯉轉發。
中秋節霍金入鄉隨俗發了條微博,順便調侃了下「月餅的口味很重要」。
除此之外,霍金還是一個喜歡跳舞的人。青年時報記者曾採訪霍金的機械師馬丁。
馬丁說,霍金是一個非常會享受生活的人,雖然他身體癱瘓了,但他的腦子非常清醒,他知道他需要些什麼。
「你肯定想不到他喜歡現代音樂吧?他還喜歡跳舞。」
「他怎麼跳?在輪椅上跳?」
馬丁點頭。
據稱,霍金時常在去往辦公室的路上駕駛輪椅橫衝直撞,還在一次與查爾斯王子的會晤中因為表演旋轉輪椅而軋到王子的腳。
他還積極參與各項公共活動。作為漸凍症患者,他不會忘記參與關心漸凍症的活動:冰桶挑戰。
但真正參加的是他的孩子們,他只是在旁邊靜靜的看著就好。
這些還只是冰山一角,在各種演出、活動,甚至電影中都有霍金的身影。
比如,2007年霍金參與零引力公司提供的零引力飛行,親身體驗零引力感覺。他事後還歡快的表示,「好奇妙噢!零引力階段真炫,高引力階段沒事,我可以永續這樣。太空,我來了!」
生活大爆炸中的客串……
在《辛普森一家》中,霍金是常客,還給自己配音。
孩子們眼中的霍金
仨孩子曾經接受過BBC採訪,提到霍金對他們的影響。
大兒子羅伯特是1967年出生的,那時霍金還能說話,只是難以辨認說的是什麼,但羅伯特說:「就算我聽不懂,他也會一直說。他是一個內心極其強大的人。」
▲羅伯特(左上)
在女兒露西心目中,霍金也是如此,有一點固執,但樂觀堅強。
1991年3月,霍金有一天坐輪椅回柏林公寓,過馬路時被小汽車撞倒,左臂骨折,頭被劃破,縫了13針,但48小時後,他又回到辦公室投入工作……類似的事情經常發生,因為活著對霍金而言就是一件麻煩事。但在露西看來,霍金從不是為了活著而活著,他寫書、演講、做學問,無論做什麼,身旁的人都會被他那種毅力感染——他活得比任何健全之人都有質量。
▲露西
小兒子蒂姆甚至小時候很長一段時間都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殘疾的,因為他喜歡賽車,會陪自己下象棋,而且絕對不讓子。
對待這個世界他始終滿懷熱情
著名攝影師Platon Antoniou曾分享一則關於霍金的故事。
他為霍金拍攝時,霍金的狀態不太好,就連這僅有的一小塊肌肉,也在慢慢萎縮中。
拍完快要離去時,他依然問了霍金一個問題:
「您能不能再給我一個詞,表明一下您想對這個世界說的話?」
霍金的護士接過話說:「對不起先生,霍金先生已經很累了,他眼睛下面的肌肉也在萎縮,他恐怕做不到。」
正當攝影師準備離開時,突然聽見屏幕上光標的聲音,霍金用眼睛下面那一小塊活躍肌肉指揮的光標,停在了字母「w」上。
護士聽到後,略帶歉意地說:「不好意思,霍金先生這段時間打字常常不受控制,有時會打出來一些無意義的字。」
但她剛說完這句話,光標又動了,這次它停留在「o」上。
直到最後,光標定格在「w」。
霍金用盡全身力氣,打出了他對這個世界想說的話:「wow」。
即使一生被禁錮在輪椅上,即使一生受盡病痛折磨,全身失去控制能力,只有眼睛下面一塊肌肉可以控制,他對於這個世界,依然像一個孩童般熱愛。
是的,世間再無霍金,可能他帶著許多秘密走了,但他留下的巨大成就仍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改變著我們的世界,甚至影響孩子們的一生。
今天,學姐還特別花時間搜集了一些關於霍金的電影和紀錄片,希望你能帶著孩子一起看看,讓我們進一步了解霍金,了解宇宙,相信你會收穫良多。
1
《萬物理論》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如果想對霍金迅速獲得一些認識,不如從這部電影開始。《萬物理論》講述了霍金和他的第一任妻子始於劍橋大學的愛情和霍金患病前後的勵志故事,這部電影獲得了當年奧斯卡獎提名。雖然主線是愛情故事,但霍金對科學的執著和精神上的力量,也有非常多的體現。
影片把萬物理論的概念消融在生活中尋常的細微和幻滅中,宏大和瑣碎的主題互為映射,霍金和女友簡找到了他們的生活理論的相處之道,霍金也在宇宙的理論繼續尋找著那條「中道」。
2
《霍金傳》
Hawking
電影以一種真實的記錄方式,把霍金研究宇宙起源的過程呈現在我們面前。採用雙線敘述的手法,以描寫21歲患「運動神經細胞病」霍金的劍橋生活為主線,穿插兩位「發現宇宙大爆炸殘餘的輻射」的科學家接受電視採訪的過程。
3
《與霍金一起了解宇宙》
Into the Universe with Stephen Hawking
首先推薦Discovery探索頻道的紀錄片《與霍金一起了解宇宙》,豆瓣評分高達9.3,由霍金本人和前面飾演過霍金的「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主講。
這是一部面向大眾的紀錄片,從最有趣的外星生命、時間旅行和宇宙的起源於消亡說起,在淺顯易懂的解說中娓娓道來,各種簡單經典的實驗讓人耳目一新。
雖然是科普紀錄片,但看起來一點也不會不悶。充滿幽默感的霍金還用了很多生動的類比比喻,讓我們更好地理解複雜的物理概念,深入到宇宙眾多問題的思考中去。
4
史蒂芬·霍金之大設計
Stephen Hawking's Grand Design
第一集【宇宙之匙】
霍金提出了終極問題:宇宙緣何存在並遵循規律和法則?一個無盡的宇宙的存在究竟有何意義?為何它是如此完美以致生命的存在?
第二集【生命意義】
霍金探索終極問題:我們的生命是否有意義?我們的存在是否有目的?霍金相信哲學已死,而科學卻持有找到答案的鑰匙。
第三集【上帝造物】
我們所居住的宇宙是否是由上帝創造並控制的?為了回答這個古老的爭議十足的問題,霍金帶領我們走過一段人類評判自身在宇宙中的地位的旅程。
霍金像講故事一樣娓娓道來人生與世界的真相,既是哲學又是科學,邏輯描述非常清晰。相信在看過3集之後,無論是對宇宙起源,還是對生命存在的探討,都會有新的認識。
5
史蒂芬霍金看宇宙:時間簡史
Beyond the Horizon
我們都知道霍金最著名的一本書就是《時間簡史》,但書中的知識也許必須在具備一定的物理知識儲備後才能完美消化。
如果孩子們對空間和時間感到好奇的話,可以來看這部紀錄片《史蒂芬霍金看宇宙:時間簡史》。這部紀錄片於2009年上映,同樣是Discovery探索頻道出品,豆瓣評分8.7,分為過去篇和現在篇。
片中對遙遠星系、黑洞、夸克、粒子等進行了深入淺出的介紹,並對宇宙是什麼樣的、空間和時間以及相對論等古老問題做了闡述,使觀眾初步了解時間、宇宙的起源等宇宙學的奧妙。
部分內容來源│小花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