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今天,世界最聰明的人之一——史蒂芬·威廉·霍金教授去世了。霍金教授一直是我很崇敬的一個偉大科學家。所以,今天什麼都不想做,只想寫一篇悼詞,聊以紀念偉大科學家的偉大人文精神。
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日)
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去世了,對科學界、哲學界都是個巨大損失
這也太突然了吧?我至今還不能相信,明明昨晚還在拜讀他的《時間簡史》裡提到的大爆炸理論,明明感覺隔著書本都能跟他學習交流。霍金教授的去世無疑是全人類的重大損失,目前為止霍金教授是研究宇宙誕生科學的前沿。不迷信權威,只相信數據和理論推導,在數十年如一日的研究裡,他在不斷的質疑、猜想、求證過程中不知不覺自己已經成為研究量子物理和宇宙學理論的權威。獲得CH(英國榮譽勳爵)、CBE(大英帝國司令勳章)、FRS(英國皇家學會會員)、FRSA(英國皇家藝術協會會員)等榮譽,以及霍普金斯獎、馬克斯韋獎、愛因斯坦獎、沃爾夫物理獎等獎項。
史蒂芬霍金1979至2009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在宇宙論和黑洞等主要研究領域裡,他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現在霍金走了,本來還很期待他的量子物理研究能夠進一步取得突破性成就,現在估計又要再等等了。未來人類將何去何從?茫茫浩瀚的宇宙之謎誰人能解?
一顆勇敢的心
偉大的科學家都敢於思考人生,都敢於探索宇宙,敢於質疑權威,敢於捍衛真理。16世紀初,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冒險糾正人們曾一度「堅信」的「地心說」,堅持現在連小朋友都知道的地球繞著太陽轉的常識(「日心說」),而被列為異端遭到打壓迫害,而另一位「日心說」的忠實捍衛者布魯諾甚至為了堅持「日心說」而殉道獻身。
眾所周知,霍金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盧伽雷氏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到了後期控制身體的運動變得越來越難,甚至動一根手指都很艱難。雖然不能說話、不能寫字,連看一頁書都需要幫助才能完成,但這並不能阻止他的學習和研究。正是在這樣的艱難條件下,霍金教授克服自身缺陷,在輪椅上實現了繼牛頓、愛因斯坦等偉大科學家之後的嶄新成就。病魔禁錮了他的軀體,然而他的思想卻遨遊在更廣闊的宇宙——光是他每日與病魔作戰的勇氣和生存的毅力與決心就很值得我們敬佩,更何況他對人類的巨大貢獻?試問有誰能夠做到在明明得知自己一輩子只能與輪椅為伴無法自由活動哪怕一根手指的情況下,還能數十年如一日地為了思索全人類的未來、追求人人嚮往的真理而咬牙堅持。
想想我們生活中,你或許會為你一時的失利而懊惱,或許會為你情場的失意而悲觀,甚至某些涉世未深的痴男怨女或懵懂的少年少女為了一個分數或為了一個分手而自殺殞命,值得麼?在霍金面臨的困難和痛苦面前,這些又能算什麼?
擁有一顆勇敢的心比什麼都重要,勇敢的心讓人變得難以置信的堅強,勇敢的心能創造奇蹟。
每一個偉大的科學家首先都是一個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
被宗教裁判機構以「異端」的罪名燒死在羅馬鮮花廣場上布魯諾就是一位思想家。
古希臘成功預言了一百多年後日食的著名的科學家泰勒斯是一名哲學家。
認識到銀河是由無數顆恆星組成的德謨克利特也是哲學家。
霍金也曾學習哲學並獲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哲學是所有學問中的終極學問,因為哲學研究的是更廣闊的主題,人生與宇宙。我們從哪裡來?去往何處?宇宙從哪裡來?宇宙將如何演變?這些問題或許都是窮其一生也無法解答的問題。
凡是潛心研究過哲學的,都聰明過常人。當你還在懶得躺在床上點外賣的時候,他們考慮的是人生的意義和未來的打算;當你還在刷微博或看這我篇文章的時候,他們也許正在思考宇宙的基本原理——中國歷史上也曾出現過這樣天才,還記以前教科書裡從小就喜歡數星星的張衡麼?還記得探究宇宙奧秘敢於問天的屈原麼?他們的哲學思維,都大大領先於時代。
有時候越是思維超前就越能感受到思想的力量,就像霍金教授,身體被禁錮於輪一種,思想卻是沒有拘束的,反而比常人看的更遠,如果能再給他五百年,相信他能無限接近洞悉宇宙的全部奧秘,思維的深度或許能穿透最遙遠的星系……
謙卑是人生的必修課
記得之前看過一個關於宇宙和時間演變歷史的科普劇集,裡面有過一句經典臺詞「學習天文學、學習天體物理學會讓人變得謙卑」。
是的,一個人類個體相比於地球,是多麼的渺小?而地球只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中的一個(小編抗議把冥王星剔除九大行星行列),而太陽系也只是銀河系一百億個恆星系統中不起眼的一個,而銀河系也不過是宇宙大海中的一個水分子——想想就知道人類有多麼渺小。
錄製紀錄片、參加公益活動、去大學巡迴演講、關注地球未來命運、幫忙客串肥皂劇甚至接受「冰桶挑戰」……霍金教授並沒有把自己當成一個高高在上的人,相反,他總是以一種謙卑的態度面對自己的人生。一想到愛因斯坦也曾是這樣一個低調和藹的老頭,你就會發現,研究大尺度宇宙的人,都有著一顆謙卑之心和敬畏只靈魂,敬畏科學、甚至敬畏上帝。
留給全世界的財富
霍金教授留給全人類的寶貴財富不只是幾個深奧的理論,也不只是《時間簡史》、《果殼宇宙》、《大設計》等書籍,最寶貴的是留給世人的精神財富、思想財富。
在理論上霍金做到了極致,他刷新了現代的宇宙科學前沿理論,讓我們可以一窺宇宙的真諦,哪怕只是那麼小小的一瞥。然而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開啟了宇宙的大門,激發了人們繼續探索宇宙的求知慾,在科學走進死胡同時讓人們看到一盞希望的燈塔,給人們繼續研究的動力和勇氣。
他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了全人類的共同利益在做研究。
通過霍金的努力,我們認識到,人類的一生是短暫的,但人類的思想卻是充滿無限可能的。
我們悼念霍金,是因為他為人類理論科學進步所作出的巨大貢獻,更因為他為人類的進步留下的寶貴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