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施劍松報導 瘦弱的霍金歪著頭,獨自坐在夕陽下,背後是金碧輝煌的天壇祈年殿———中國古代皇帝和天對話的地方。而霍金自己就是這個世界公認的研究宇宙學最優秀的科學家——一個在現代與天對話的人。
第三次來華的霍金在眾人的陪伴下,昨天來到了天壇祈年殿參觀。
在京期間,他將向公眾主講兩場《宇宙的起源》講座。霍金看上去看到了天壇
霍金唯一的中國學生吳忠超,用霍金自己的相機給他在天壇祈年殿的臺階前留了影。這張照片中的情景就是霍金一直夢想的天壇之行。然而這張照片記錄下的只是霍金在天壇的一瞬間。在他一個半小時的天壇之行裡,也只有這張照片上的這一個瞬間使霍金看上去看到了天壇。在現場的人看到,就在吳忠超拍下這張照片的時候,他的身旁還有五六名攝影記者拿著長槍短炮對著霍金,不停地按下快門。
昨天下午5點,從霍金乘坐的奔馳麵包車出現在天壇南門開始,來自全國各地的50多個記者就把霍金團團包圍。霍金怎麼下車,霍金現在的模樣,霍金那輛著名的黑色智能輪椅……所有的這些都不會逃脫攝影記者的鏡頭。而這些鏡頭的圍堵從一開始一直持續到最後他離開天壇的時候。
霍金:人太多,我想走
周日的下午,天壇的遊人本來並不多,但霍金出現的地方永遠熱鬧非常。「哎,霍金!」不時有遊客發出這樣的驚嘆。緊接著周圍所有人都會拿出相機對著霍金按下快門。前來遊覽天壇的霍金自己成了這個時候天壇最大的風景。
就在天壇圓丘上,當登上圓丘的霍金環顧四周時看到,周圍依然除了鏡頭和人頭還是鏡頭和人頭,這位以紳士風度著稱的科學家通過計算機說出了「人太多,我想走」的話來。
而就在霍金通過電腦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不遠處一位穿著高跟鞋的女記者,以一種女性少有的敏捷,一個箭步就衝到了霍金的面前,將手裡的話筒對準了霍金的電腦發音器。
遊人:這是霍金
霍金隨後在學生和女兒的陪同下遊覽了祈年殿。他的黑色輪椅慢慢地行駛在天壇祈年殿前的天道上,一位英語導遊俯身在他耳邊不斷地給他講解周圍的景物。也許,這個全世界最聰明的大腦可以通過導遊的講解想像到人頭和鏡頭後的風景。
這個人是誰啊?當看到一大群人圍著一位坐在輪椅上的外國人,一個三歲的小男孩,忍不住問自己的媽媽。他的媽媽不知道,一邊哥哥模樣的大男孩說,等你長大了就知道了。不光是這個三歲小孩,遊人中不時有人會發出這樣的疑問。一個花白頭髮的老漢告訴身邊的老伴,這是個計算機專家,沒看他輪椅上那麼多電腦嗎?一位圓臉的女大學生告訴趕忙拿出相機的媽媽,這是霍金,研究宇宙的。還有一位到天壇散步的中年人告訴身邊的妻子,這是個大科學家,很有名。「他研究什麼的?」妻子問。「好像是物理。」中年人回答。
最聰明的大腦只能歪在輪椅靠背上
全世界都知道,霍金擁有一顆人類最聰明的大腦。但是,這顆大腦現在只能歪在輪椅的靠背上,用特別的支架固定。只要稍有顛簸,助手都會習慣性地用手扶住他的頭。
在霍金的脖子下方,有一個空洞,這個洞是為了防止他呼吸困難而打開的。在天壇之行裡,他不得不幾次停下來,接受醫務護理。
現在霍金已經喪失了語言能力,一臺特別設計的智能系統擔負他與外界溝通的任務。一個傳感器被安放在霍金眼鏡的右邊鏡片上。傳感器可以通過霍金眼球的轉動和臉部肌肉的變化判斷出他想說的話,然後通過電腦語音發聲。一位從香港一直跟到北京的記者說,這套系統並不那麼完善,讀錯率不低,有時也會誤解了霍金實際想說的話。
就是這樣一個人,卻在40年的時間裡,一直處於數學和宇宙學研究最前沿的地位。他目前擔任著英國劍橋大學最崇高的數學教席———盧卡斯數學教席的教授,他的著作《數學簡史》全球銷量達到2500萬冊。並因為對宇宙起源的研究被看作是繼愛因斯坦後,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
霍金要走天道正中的漢白玉主道
在霍金乘坐輪椅前往祈年殿的過程中,發生了一個小插曲。當時,導遊和助手推著他的輪椅走在祈年殿前天道右側的漢白玉便道上。霍金突然示意停下來。他不停地用眼神向身邊的女兒示意,可是大家一直沒有弄清楚他到底想說什麼。直到過了六七分鐘後,身邊人才明白過來,原來霍金要求走天道正中的那條漢白玉主道。當大家把他的輪椅抬到主路上後,剛剛一臉焦急的霍金終於露出了笑容。一邊的吳忠超對記者說,他真是個天才,他剛剛是發現自己並沒有走在整個空間的中軸線上。他對空間的感覺是非常敏銳的。
(責任編輯:史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