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感和心靈感應 - 宇宙不是機器,而是一個偉大的思想?

2020-08-11 探索XXX

諾貝爾獎得主物理學家沃爾夫岡·保利認為巧合是一種「無法追蹤的原則的可見痕跡」。宇宙中似乎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對人類生活的混亂施加某種秩序。

人們曾經試圖解釋那些被認為是巧合的各種現象,比如一些是一種心靈感應,而一些可能是預感。但如果冷靜下來分析,這些巧合似乎並不簡單。

強大的心靈感應

歷史上流傳著很多強大心靈感應的故事。人類學家勞倫斯·范德波斯特聲稱,卡拉哈裡的原始部落的成員能知道80公裡外的一個獵人同伴何時開始獵殺。他說,這些部落的獵手相信,他們在村子裡等他們的家人會知道他們何時帶著獵物歸來。

卡拉哈裡的原始部落獵手

這可能是這些未開化族群的錯覺,也可能是記者的誤解。但超心理學領域的研究人員,英國作家魯珀特·謝爾德雷克認為這是可信的。「這些都是生存技能,」他說,「它們可能是原始社會所有人類的共同技能。」他希望人們應該重視研究心靈感應等其他科學家認為是巧合的學科。「雖然(直覺能力)對現代社會的人不再重要,但它們在我們大多數人中仍然是以殘存的形式存在的。」

魯珀特·謝爾德雷克

謝爾德雷克也在做這方面的試驗。比如當電話響的時候,我們是否會猜到是誰的來電。在他的著作《被盯著的感覺》中,他研究了有人在背後看著他們時是否能夠感覺到的可能性。他認為這樣的直覺事件可能有一種看不見的因果影響。

動物的預知能力

像「心靈感應」這樣的詞在古典科學中遭到排斥,甚至有時和偽科學歸為一類。然而謝爾德雷克指出,類似的無形影響例如無線電波是眾所周知的。除了可見光之外,普通人對電磁光譜中的大多數頻段都只有微弱的感知能力。然而動物似乎更「敏感」一些。有一些動物會對自然界中的一些人類無法感知的信息產生反應,例如地震前的躁動等等。而這種敏感似乎可以被描述為一種預知能力。

謝爾德雷克一直在研究動物明顯的預知能力。動物怎麼知道主人什麼時候到家?他聲稱他的實驗表明這其中可能有心靈感應的成分。謝爾德雷克說,人們普遍認為動物在地震前的異常表現可以作為預測地震的一個依據。「沒人知道動物是怎麼做到的,」謝爾德雷克說,「不管是震動、毒氣還是更神秘的東西,比如預感。這不僅僅是巧合。」

謝爾德雷克認為一些巧合可以用形態共振理論來解釋。該理論假設生物體之間存在心靈感應型的聯繫,生物的「想法」可以在空氣中產生某種震動,如果你調到了正確的位置,你就可以接收到這些震動。

為了說明這在動物物種中是如何起作用的,謝爾德雷克引用了倫敦一組實驗鼠的例子。最初的實驗在1920年由哈佛大學的威廉·麥克杜格爾開始。實驗所用的動物是Wistar品系的大白鼠。它們的任務是學會從一個特製的水箱裡找到兩條舷梯中的一條逃生。「錯誤的」舷梯被照亮,而「正確的」舷梯卻沒有。如果老鼠進入照亮的舷梯,便會受到電擊。兩個舷梯會輪流被照亮。一隻老鼠在學會正確逃脫之前所犯的錯誤次數,可以用來衡量它的學習速度。

電擊次數曲線

一開始,第一代老鼠在學會正確逃生之前,需要進行多達330次的訓練,而其中的一半訓練會失敗而遭受電擊。在第一代老鼠學會後,會對他們的子女,進行下一代的實驗。該試驗一共持續了32代,歷時15年完成。而實驗結果證明,最後一代老鼠能迅速學會逃脫的方法。其結論就是:知識在無形中被積累下來,並傳給了下一代。

另一個例子是關於南太平洋島嶼上猴子的一個傳聞。其中一隻猴子偶然發現如果在吃土豆之前在海裡洗土豆,味道會更好。然而在觀察到這種行為後不久,據報導,整個群島的猴子都開始清洗土豆。分散的島嶼並沒有隔斷這種習性的傳播。

形態共振理論在告訴我們,靈魂似乎是連在一起的,而且與周圍的世界也有聯繫。

宇宙是機器

很多人批評謝爾德雷克是一個形上學者,而不是科學家。他的一些結論是基於一些不嚴謹的實驗之上。然而,謝爾德雷克並不是唯一的「形上學」的科學家。

在20世紀初,奧地利生物學家保羅·卡默爾在日記中詳細地記錄了他所經歷的每一個巧合。他對巧合往往成群結隊出現的事實很感興趣。1919年,他引入了連續性定律,他推測這些巧合是某種更深層次的作用力的結果。

巧合就像池塘表面的波紋,是唯一可觀察到的現象,而引起它們的風我們是看不到的。卡默爾認為,我們稱之為的巧合,實際上是宇宙連續性的表現。我們只是模糊地意識到它的存在,遠未理解。「連續性在生命、自然和宇宙中無處不在,」他說。「是臍帶把思想、感情、科學和藝術與孕育它們的宇宙子宮聯繫起來。」

卡默爾生活在一個經典物理學定律迸發的時代。17世紀笛卡爾、牛頓等人建立了理性科學的基礎。到了19世紀,物質被認為是一切事物的本質。科學家們把宇宙看作是一個由不可改變的法則統治的大機器,每一部分都以一種邏輯和可預測的方式與其他部分相互作用。感覺和自我意識被解釋成一種奇特的生物現象。但真的是這樣嗎?

宇宙是一個偉大的思想

二十世紀開始,愛因斯坦將能量和物質統一起來,它們是同一事物的兩種不同表達方式。隨著科學變得越來越怪異,超感官知覺和精神運動的說法也開始出現。

電子,這個在原子核周圍軌道上的微小粒子,表現出與光相同的波粒二象性。它們似乎可以同時存在於20個地方(量子疊加),它們會突然改變它們的行為,而沒有任何原因。但如果一對相連的粒子被分離,它們會在之後完全相互鏡像(量子糾纏),不管他們是相隔多麼遙遠。其中一個狀態改變,另一個也會相應變化,信息在它們之間被瞬間傳遞,而與距離無關。

每個粒子似乎都「知道」對方在做什麼。這一現象很難解釋,因為它違反了愛因斯坦定律,即沒有什麼東西能比光速傳播得更快。科學家們用「心靈感應」這個詞來形容它,甚至推測這些粒子的分離可能是一種錯覺。

每個原子中都有大量的物質。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說:「能量是所有物質的起源。現實,真正的存在,不是看得見、容易腐爛的物質,而是看不見、不朽的能量,那就是真理。」我們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是由微小的電磁力包組成的,它們以高度複雜的方式相互聯繫和交流。

這些帶電的基本粒子可以相互轉化,攜帶著解釋它存在所必需的所有信息。我們和宇宙構成了一個集成的網絡,所有能量和信息在不停的交換。正如英國天文學家詹姆士·金斯所說,「宇宙越來越不像一個偉大的機器,越來越像一個偉大的思想。」

問題是:宇宙是誰的思想?外星人?上帝?愛因斯坦說:「經過多年的思考、研究和思考,我得出結論,宇宙中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能量以外的東西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智慧。」

相關焦點

  • 人怎麼會有心靈感應和預感
    在千年之交,科學家開始努力研究改善神經功能的藥物和晶片,另外一些人則致力於研究人類思想中鮮為人知的領域,他們相信自己能夠發現或喚醒人腦中不同尋常的潛在能力。由此,被舊科學視為欺騙活動的心靈感應和超感覺等現象變成了生物上和物理上的真實。22世紀的人類學會了運用思想來跨越時空與遠方的同類互相交流,他們甚至能清醒地預見未來。
  • 不是生物學,而是量子物理學解釋心靈感應?
    然而,儘管在通信方面有所有這些便利和進步,但是人們一直在尋找更直接的方式來交換信息。如果您可以思考一下,讓別人立即理解您的想法或情感,那不是很好嗎?但是,我們大多數人都認為,心靈感應-無需講話或任何其他物理交流方式與他人交流的能力-要麼是童話故事裡的內容,要麼是幸運的禮物。但是話又說回來,也許我們都有心靈感應。
  • 不是生物學,而是量子物理學解釋心靈感應?
    然而,儘管在通信方面有所有這些便利和進步,但是人們一直在尋找更直接的方式來交換信息。如果您可以思考一下,讓別人立即理解您的想法或情感,那不是很好嗎?但是,我們大多數人都認為,心靈感應-無需講話或任何其他物理交流方式與他人交流的能力-要麼是童話故事裡的內容,要麼是幸運的禮物。但是話又說回來,也許我們都有心靈感應。
  • 親人出事有心靈感應嗎?孿生兄弟姐妹有心靈感應嗎?
    總之,心靈感應原本就不存在,任何表演心靈感應的影視劇,或者孿生兄弟姐妹之間發生「心靈感應」的傳說,都只是錯誤的演繹。在科學界,心靈感應被認為是超自然現象的一種。雖然有人指出,世界上「科學不能解釋的現象」還有很多,但是超自然現象是否存在的認識,並不是未知,而是確鑿的已知。既然超自然現象都是沒有的,自然也就沒有什麼心靈感應。
  • 「心靈感應」研究的重大價值和時代意義
    現有的科技水平已無法解決社會中存在的問題,人類社會亟需一場「革命」和一次「蛻變」。「心靈感應」稱作直覺、預感、第六感等,指的是人與人之間不用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這五種傳統感覺,而用"第六感"來傳遞思維和感覺的信息。「心靈感應」是上天賜予21世紀的「禮物」,研究「心靈感應」或可揭開宇宙更本質的奧秘,化解21世紀的社會矛盾,解決一切存在的問題。
  • 揭開「心靈感應」的終極奧秘
    19個世紀,特異功能大師梅辛就擁有這種特殊的「讀心術」,他能夠「讀取」別人的思想且能同時「感應」到成千上萬人的內心想法和情感狀態。傳統宗教中有記載,「心靈感應」類似於佛教六大神通——「他心通」。現代科學無法解釋"心靈感應」產生的原理,並否定了它的真實性!
  • 人的心靈感應是怎麼產生的?
    心靈感應是兩個人之間不藉助任何工具,可以遠距離的相互交流。全世界有許多真實、確鑿的心靈感應的例子,特別是雙胞胎之間能夠發生心靈感應的概率遠高於普通人。大量的事實,使我們不能把心靈感應歸於迷信。我自己也是親自經歷過心靈感應的事例。
  • 從"量子糾纏"看"心靈感應",夢中也有"心靈感應"
    ,我對這個概念的認識源於它與"心靈感應"具有頗為神似之處。即使距離相距遙遠,一個粒子的行為變化將會影響另一個粒子的狀態。當其中一顆被操作而狀態發生變化,另一顆也會即刻發生相應的狀態變化。因此也有人稱它為"遠距離瞬間感應"。兩個粒子即使一個在火星,一個在地球,其中一個進行某種運動時,另一個會受到影響,也就是能感應到;某人的兒子在某個地方死了,他的父親正在北極或南極,他馬上也能感應到這個死亡事件。
  • 前沿探索:心靈感應
    她自己也有一個異卵雙胞胎姐妹。同卵雙胞胎具有相同的DNA,這意味著他們的生理及心理特質相似。這導致了他們有可能患上相同的疾病。根據估算世界上有一億對同卵及異卵雙胞胎,而所謂具有「感應」的雙胞胎只有幾百對而已。這意味著99%的雙胞胎並沒有經歷過不同尋常或戲劇性十足的心靈感應現象。
  • 據說,男人愛一個女人,是會和她有心靈感應的
    心靈感應,是建立在默契和了解上的,需要長久的相處和足夠的感情,不是人人之間都會有心靈感應 在一段感情中,有了心靈感應說明彼此很相愛,同時心靈感應也會增進彼此的感情。 陷入愛情,很多女人會變得盲目,分不清真心還是假意。可事實上,當一個男人真愛一個女人的時候,他是會和她有心靈感應的。
  • 一個神奇的物理現象,和「心靈感應」有關,目前科學無法解釋
    「心靈感應」的現象,那麼我們用科學可以解釋嗎?其實在量子物理中,就有一個神奇的想像,和「心靈感應」十分類似,這種現象就是——「量子糾纏」,一個科學家至今都沒有搞清楚原理也無法解釋的物理現象,但是我們目前把「量子糾纏」這個現象利用在了前沿科技中,比如「量子計算機」和「量子通信」都是十分熱門的研究方向,量子力學相關的研究,是未來幾十年中科學家要研究的方向。
  • 一個神奇的物理現象,可能和「心靈感應」有關,科學家也無法解釋
    其實在量子物理中,就有一個神奇的想像,和「心靈感應」十分類似,這種現象就是——「量子糾纏」,一個科學家至今都沒有搞清楚原理也無法解釋的物理現象,但是我們目前把「量子糾纏」這個現象利用在了前沿科技中,比如「量子計算機」和「量子通信」都是十分熱門的研究方向,量子力學相關的研究,是未來幾十年中科學家要研究的方向。
  • 心靈感應,心靈傳送,遠程視覺,PSI現象是真實還是不真實的?
    4.0電子傳送(電子傳送)4.1空間和宇宙/平行空間額外維度基於對象通過空間和/或宇宙/平行空間的額外維度的傳輸來搜索有關擬議的電子運輸概念的信息的搜索僅獲得一個結果(請參閱第5節)。 4.2)。關於宇宙/平行空間和空間額外維度的研究的當前知識已嚴格限於開發量子場和重力引力理論的偉大統一工作。必然包括後者。
  • 心靈感應會不會是一種特殊的量子糾纏現象呢?看看科學家怎麼說
    量子糾纏是量子力學中存在的一個神秘現象,是量子力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難題。對於量子力學相信大家不會陌生,它是現代科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可以說是現代最偉大的一門科學。事實上,量子力學並不是現代產物,它早在1900年就被普朗克在研究黑體輻射的時候發現了。
  • 心靈感應現象真的存在嗎,量子糾纏能否被用來解釋
    為此,雙胞胎之間,除了相貌有著驚人的相似,難道真的存在心靈感應現象嗎?先說下心靈感應,被稱作直覺、預感、第六感等等。是指兩人之間不通過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這五種傳統感覺,用「第六感」來傳遞思維和感覺的信息。
  • 神奇的「心靈感應」現象,可能跟量子糾纏相似,目前還無法解釋
    如果宇宙中存在其它的智慧文明,相信它們也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除了這種直接用語言和文字進行交流的方式之外,還有一種特別神奇的交流方式無法用現有科學來解釋,它就是心靈感應現象。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心靈感應,它的確存在於這個世界上,人們經常用「心有靈犀」來比喻兩個人之間的親密程度。
  • 經濟學人書架|經濟思想就是偉大心靈的回聲
    現代經濟學絕不是單純沿著一條繼承、延續的脈絡而發展。與之相反,經濟學發展過程中充滿了鬥爭和反思,不斷有新思想、新方法被引入經濟分析,又不斷地被拋棄。現代的新古典經濟學,百年前仍只是經濟學的一個晚出的分支流派,卻在很短時間內奪得話語權,反客為主,一舉變成了經濟學本身。斯密的《國富論》是經濟學的開山之作,內容豐富,文字靈活,確實是一本值得反覆閱讀的經典。
  • 布魯諾不是因為日心說被處死,而是一個更加「可怕」的思想
    曾幾何時,搞科學也是一個高危職業,追求真理的過程中你必須遵照當時權威既定下來的條條框框,不能隨意發揮,更不能步子邁的太大,不然後果十分嚴重。在科學史上為推動人類發展、追求真理而做出貢獻的思想家、科學家非常多,但有一個人我們一直銘記他,並不是因為他的科學發現,而是他捍衛真理、面對權威視死如歸的勇氣和魄力。
  • 追求心靈自由和人的尊嚴是人類文明的源泉
    文章說,1560年,瑞士鐘錶匠布克在遊覽金字塔時,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推斷:金字塔建造者絕不會是奴隸,而是一批具有自由身份的農民和手工業者,因為奴隸們的心靈不自由,心靈不自由是不會製造出如此精緻建築的。幾百年來,布克說的話,一直被人們當成笑料。可是最近埃及通過大量的證據,得出結論,金字塔真的是由當地具有自由身份農民和手工業者建造而成的,而非以前記載的由奴隸所造。
  • 科學解釋靈異現象之鬧鬼和心靈感應
    還比如說有時候我們看到某種景象,雖然這地方我們從來沒來過,但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甚至不是似曾相識,而是和記憶中的某處場景是一樣一樣一樣的。關於這樣的靈異現象還有很多,比如聽見異樣的聲音,想起自己的前世,見到鬼魂顯形或感覺到幽靈的存在,感覺被鬼魂附體,記憶中被外星人綁架,靈魂出竅,看到自己死後的樣子,感受到他人的心思,預言未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