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想法能控制大腦行為!網友神回復:大腦有自己的想法?

2021-01-21 劫後餘生都有你

讓你想不明白的是對事情的看法還是想法?網友:有自己的想法!

之前看到過一篇深得人心的文章名字叫「真正傷害你的是你對事情的看法」如果是平時愛研究心理的專業人士看到會想起著名的ABC理論,如果沒記錯的話是一個美國心理學家提出的理論,名字就不說了,想知道自己查吧

這個理論就強調說:是我們對某件事的認知評價引起消極或積極的情緒及行為反應,而非事件本身。

再講一個故事吧就是說在沙漠裡有一隻駱駝,走的過程中腳踩到了小玻璃瓶,把腳硌了一下,玻璃也沒碎,這時,它完全可以不去理會這個小插曲,繼續走,但它就是大動肝火,腳又用力去踢那個小瓶子,但這下真的碎了,腳瞬間出現了一個傷口,血跡引來了沙漠裡的腐蝕者,禿鷹,兇狠的狼,和成群結隊的螞蟻,駱駝臨死前嘆到:我為什麼和一個玻璃瓶生氣呢?

那當你看到這個故事時你有什麼樣的看法呢?在比如說,你今天穿了件新衣服去上班路上突然下大雨,這時你並沒有傘,你是會樂觀的跑到近處躲雨,還是怨天尤人的煩躁一整天呢?當你情緒下降時,你的行為也緊跟著不理智,這是慣性。

還有一個觀點是說:你對事件的最終看法是事件發生原因的解釋造成的情緒方面波動

就比如說你發給經常聯繫的人一條消息,他久久沒有回覆你,這時在你心裡就產生了催化劑的效應,科學的說法就是歸因方式,也就是解釋風格,就是每件事發生的原因的傾向。

當我們看到消息沒有回覆的時候,大腦並不是立刻作出決定或者看法,而是對方為什麼不回復我,並想好了他會如何解釋。如果這時對方回覆你現在忙或者回復時機不對,你就會放鬆警惕,繼續等待。但是如果你大腦裡想的是會不會有什麼緊急情況,你會很緊張,緊張到憂慮半天還要打個電話去問問。

總之就是你對事件的最終看法是事件發生原因的解釋造成的情緒方面波動。

那每天都要生活,總會發生很多的事情,我們不斷地在腦海裡給事件做出一個解釋,久而久之,大腦形成一種慣性,會有一種穩定的解釋風格,甚至有時候事情還沒發生,你就潛移默化的在思考這個慣性解釋了

除了不成熟的解釋外,單一的解釋風格也是造成人生困境的原因

相信大家都讀過愛《愛迪生傳》從心理學去看發明大王成功的原因,就是他潛移默化的解釋風格

大家都知道愛迪生耳聾,這個事情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是痛苦的,但是愛迪生就不這樣想,他反而說耳聾從莫種意義上對他來說是有益處的,我在工作時只能聽到自己的電臺聲音,別人影響不到我,別人工作時都說電臺聲幹擾到對方工作很難進行,而我卻不會,當我在實驗電話機時,正是耳聾讓我必須改進送話器,以便連我也能聽到。

1868年愛迪生發明的電動表決機問世了,當時是要賣給國會使用,當時國會主席說道:年輕人,如果說一件最無用處的東西,那便是你這機器。

愛迪生遭到了嘲笑,但是他說,作為一個技術人員,我並不覺得我犯了什麼錯,而是商人犯了錯!

所以說一個人的解釋風格很重要,它深刻的影響著人的生理,心理變化,它甚至主導著我們的思想,控制我們的行為

讓你想不明白的是對事情的看法還是想法?網友:有自己的想法!

相關焦點

  • 你以為你的想法、情緒和行為都是受自己控制的,真相卻並非如此
    因為丈夫覺得,平常工作好累呀,難得一個周末,能躺在沙發上看看電視,簡直是一種享受。但是妻子就覺得,難得周末,我們是不是應該出去走走才對呢?或者分擔我日常的家務,讓我也輕鬆一點呀!妻子就此事有很多怨言,但怎麼抱怨丈夫都不改。後來,夫妻倆找了一位心理醫生,醫生說:「在你丈夫的潛意識裡,他想要被照顧。丈夫在旁邊聽完醫生說的話,一臉驚訝,心想「怎麼可能!醫生繼續說:」以後他躺在沙發上。
  • 用意念控制音樂輸出大腦?馬斯克的瘋狂想法要實現了
    大家記不記得,早些時候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個關於腦電波控制音樂聽歌的事?現在這件事有了新的動向,在 Twitter 上,一個計算機科學家@了馬斯克,Neuralink 的技術,可以直接從植入晶片中聽到音樂麼?
  • 當人有自殺想法時,為何大腦不去阻止?看看科學家怎麼說
    自殺是一個比較沉重的話題,有些人總是會因為想不通一些事情或者被逼無奈,便萌生了自殺的想法。有一個神奇的現象,每當我們要受到傷害的時候,大腦會優先的保護自己,那麼為什麼人類有自殺想法的時候,大腦不會去阻止呢?
  • 揮之不去的負面想法會隱藏在大腦中的什麼地方?科學家有了新發現
    一些揮之不去的負面想法會非常有害於你的健康。有時候,我越壓制它們,反而這些負面想法反彈更為強烈。新的研究表明,這可能是因為這些不需要負面想法仍然存在於大腦某個地方所致。研究小組繪製了15個人的大腦活動圖,他們試圖抑制紅蘋果或綠色花椰菜的任何想法或圖像。挑戰在於,在參與者被提示想像食物後,避免在僅僅12秒鐘的時間裡思考食物,而不是僅僅未來保持頭腦清醒而用另一個圖像替代它。
  • 只知大腦分左右,不知大腦分上下,鍛鍊孩子的上下腦有效控制情緒
    現在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從小就給孩子報各種早教班、啟智班、左右腦開發訓練等,目的就是從小開發孩子大腦潛力,提高孩子智商。而慢慢的又有家長提出了新的疑問,開發左右腦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智商和專注力等方面,那通過什麼樣的大腦開發訓練能提高孩子的行為能力呢?提出這樣疑問的家長通常都是家裡有一個常常讓家長「跳腳」的熊孩子吧!
  • 在此時此刻,是你的大腦在控制你,還是你在控制大腦?
    人類是大腦的「傀儡」?到底是誰在控制誰?你有想過嗎?我們都說高考是人的一生最為公平的一次競爭,其實從人出生的一瞬間開始,人的一生本來就是不公平的,因為我們的身體條件各不相同,所處的環境也是不同的,我們的一生當中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追求。
  • 用自己的大腦控制自己的大腦
    人類的大腦有一個特殊的「大腦額葉」,具有其他動物所沒有的反思能力,從而人類最終創造了語言,發明了文字,逐漸衍化為地球上最強大的物種,具有嚴謹的邏輯思維與縝密的推理能力。大腦與思考之間的關係遠比錘子與釘子之間的關係複雜多了,我們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大腦摒棄慣性的思考方式,從而控制自己的生活與工作。
  • 是你在控制大腦,還是大腦在控制你?這個問題令人細思極恐
    大腦是人類最重要,也是最神秘的身體器官之一。有人提出了個疑惑:人和人的大腦是什麼關係呢?是你在控制大腦,還是大腦在控制你?看到最後,你會感到細思極恐!傳聞一批科學家,曾經做過一個這樣的實驗,這個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搞明白人體的行為和大腦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控制關係。
  • 比電影還科幻 Valve心理學家正在研究用大腦控制遊戲
    【CNMO新聞】Valve的心理學家兼研究員麥克·賓德在遊戲開發者大會上發表了一場關於是否可以通過腦機接口(BCI)直接控制遊戲的演講。  越來越多的遊戲開發者開始詢問,控制器或滑鼠/鍵盤是否是與遊戲互動的最佳界面,或者是否存在一些更「自然」的東西能夠改善我們在遊戲中想做的事情與實際發生的事情之間的聯繫。
  • 大腦能停止思考嗎?
    我們常常發現自己處於無休止的思考循環中。每隔一段時間,我們都會告訴自己,別想了別想了,但是,我們真的停止得了這種思考嗎?麻省理工大學認知科學系助理教授Michael Halassa表示,這取決於你如何定義「思考」。他說,一個想法是腦細胞之間化學反應的結果,可以在有意識和無意識的水平上發生。
  • 人的大腦是個有缺陷的指揮官
    但是,面對一些與自己的觀點不一致的反對者,又會覺得不舒服:下意識猜想持不同意見者是不是對我有成見?他們考慮的不全面,所說的只是一面之詞,而事情本來並不像他們所說的那樣嚴重……而對於與自己想法相同的人,會不自覺的認為對方思考有深度,甚至覺得這個人很正直,很客觀,深感「英雄所見略同!」
  • 這項技術的問世,將公開你大腦所有想法……
    2019年,Facebook和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創辦的神經科技公司Neuralink都宣布,他們正在研發新技術來讀懂人的想法。Facebook資助了腦機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s, BCIs)研究,可以直接從神經元中提取思想並翻譯出來。研究人員說,他們已經建立了從大腦活動中實時解碼文字的算法。
  • 孩子出現反常行為,多半是大腦沒有整合,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在我們的大腦中,還存在著一種名為胼胝體纖維的元素,它會沿著大腦中樞連結左腦和右腦。在這種情況下,左腦和右腦的協同運作就非常重要,只有當左右腦通過連結、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有默契的運作時,孩子才能夠同時正視自己的邏輯和情緒,從而達到一種平衡狀態。那麼,如果孩子沒能做到左右腦的整合,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呢?
  • 科學家解密大腦真相,發揮大腦最強優勢
    只是因為這些行為建立的社會連接,讓大腦產生無形的社會獎賞,所以看似最無私的利他合作行為,對大腦說其實能體驗到最自私的內在滿足。這樣我們就得到了一種新的人性論:真正自私的人應該是最利他無私的人。因為越是關注社會的整體幸福,越能夠獲得更多個人滿足自力跟利他不再是相反的兩面,這正是人類演化出的第一個社會性特徵。
  • 段子神回復:我國有一套成熟的法律體系來應對你不成熟的想法
    神回復: 你快先把腳上的傷處理一下 畢竟也不是故意的 然後你最好帶手套把那些沒壞的護膚品什麼的挑出來 然後把碎片清理一下 等你麻麻回來和她解釋一下
  • 控制你的大腦,先了解下什麼是多巴胺
    實驗一:研究人員將老鼠和一個拉動控制杆放到一個籠子中,而老鼠的大腦中已被植入某種電極,每當老鼠拉動控制杆,研究人員就通過電極刺激老鼠大腦中的獎勵系統,結果發現老鼠產生了強烈的渴望,它們會持續數小時不斷地拉動控制杆,甚至拒絕進食和拒絕睡覺。它們會不停地按槓桿,直到它們精疲力竭而倒下。
  • 心理學家:寶寶出現這幾種行為,說明你在培養一個高智商的孩子
    1、高智商的孩子不僅會在意自己的感受也會在意別人的感受孩子幼年時大都情緒比較不受控制,喜歡哭鬧或是會因為想要什麼東西而無故發脾氣,大多數孩子都會這樣。而智商高的孩子會感受別人的情緒,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因為幼兒在兩三歲的時候自我意識形成萌芽,逐漸區別開自我和他人,智商高的孩子的共情能力會高於其他孩子。
  • 心理學家:通過這四種洗腦術,控制一個人很簡單
    說到傳銷,眾所周知,傳銷是一個有組織、嚴密性的內部組織。從真實的例子,以及新聞中的信息,我們可以知道,一旦你被騙進了這個組織,你的自由就會被完全剝奪,你將不能隨意行事,你將嚴格服從組織者和領導的安排。這只是個假象。真正可怕的不是身體被禁錮,而是思想,你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會被它們完全同化和控制。如果你做到了這一點,你所有的抵抗都將毫無意義,最終成為他們的傀儡和利潤工具。
  • 兩種方案,讓孩子輕鬆控制情緒大腦和理性大腦
    注意力不足的孩子自控力往往也比較弱學習任務還沒完成就忍不住玩遊戲看電視遇到事兒情緒容易失控01在對自控力的研究中,有一個著名的「棉花糖實驗」。美國心理學家沃特·米歇爾,讓一群4-6歲的孩子在兩種情況中做出選擇:一是現在馬上就獲得1份零食,二是等15分鐘後獲得2份零食。
  •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是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論壇或微博回復時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是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論壇或微博回復時時間:2019-07-19 10:50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是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論壇或微博回復時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是什麼意思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原本的意思是褒義的,形容人有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