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己的大腦控制自己的大腦

2020-08-31 墨默天地

文|墨默

你的大腦並不是你,你的大腦是(屬於)「你的」大腦。

乍看到這一行字的時候,感覺是在玩文字遊戲,但看完李笑來《把時間當朋友》之後,就明白了,大腦與其它器官一樣,是人體的一部分而已,大腦不應成為我們的主宰,我們只是利用大腦來進行思考而已,原來我們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大腦的思考方式和思考結果。

我們遇到問題,通常的思考方式會受上一次思考方式的影響,延續上一次思考後的結果而行動,從而下一次遇到相同的問題,大腦還是會使用這種思考方式從而導致相同的處理結果。

一、錘子與釘子

我們很容易理解用一個錘子去砸一個釘子,但我們不可能用一個錘子去砸同一個錘子,也不可能用一個釘子去砸同一個釘子,那麼用自己的大腦去控制自己的大腦是不是也不太可能呢?

人類的大腦有一個特殊的「大腦額葉」,具有其他動物所沒有的反思能力,從而人類最終創造了語言,發明了文字,逐漸衍化為地球上最強大的物種,具有嚴謹的邏輯思維與縝密的推理能力。

大腦與思考之間的關係遠比錘子與釘子之間的關係複雜多了,我們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大腦摒棄慣性的思考方式,從而控制自己的生活與工作。

二、知道的部分與不知道的部分

以自我為立足點,每個人把自己劃分為二個部分:自己知道的、自己不知道的;

以別人為立足點,每個人還有二個部分:別人知道的,別人不知道的。

這樣劃分出一個人的四個區域,如圖所示


圖片來源網絡

對每個人來說,第一象限中的區域:自己知道別人也知道的都是公開可見的部分;

第二象限中的區域:別人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部分就是自己無意識的盲區;

最隱秘的應該是第三象限中的區域:自己不知道的,別人也不知道的自己。而當我們意思到這個區域的存在時,是憑藉著人類的心智意識到部分;

第四象限中的區域,是自己知道別人不知道的隱私部分。

而每個人的四個部分都是大腦所控制的,思維方式也是遊走於這四個象限間,而真正聚焦的點是我們可以控制大腦的主界面。

三、無意識地受控與有意識地控制

《把時間當朋友》一書中是這麼說的:「如果我們能用自己的大腦控制自己的大腦,那麼我們就應該用自己的大腦控制自己的大腦------事實上這恰恰是人類與猩猩的區別,儘管人類和猩猩擁有共同的祖先」


圖片來源網絡

上圖直觀地顯示了無意識地受大腦控制的思維方式及行為結果:遇到刺激就立即作出條件反應;而有意識地控制大腦,遇到刺激時,利用大腦進行分析,然後再作出合理的反應。

書中舉了二個例子:

美國數學家約翰.納什,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他是歷史上第一個「用自己的精神戰勝了自己的精神病」的人,通過掙扎學會了控制自己的大腦,不再被自己大腦中的幻覺所控制。

奧地利神經學家、精神病學家維克多.弗蘭克,在納粹集中營受到殘酷對待時,利用積極、樂觀的思維方式激勵自己渡過艱難歲月,重獲新生也是主動有意識地控制大腦的結果。

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 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最後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一己態度和生活方式 的自由不能被剝奪。

用自己的大腦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大腦,不再讓自己成為大腦的奴隸,不再讓自己按照大腦的「慣性思維」跟著感覺走,而是刻意練習,冷靜分析,真正駕馭自己的大腦,培養正確的思維方式,從而指導合理的行為成就最好的自己。


相關焦點

  • 如何控制情緒,做自己大腦的主人?我是這樣理解的
    假如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是不是就可以避免產生不利於自己的反應?產生這樣的疑問,是因為它有一個大前提,即我有權利思考,並選擇讓什麼事物進入我的腦中,就算有什麼事物強行闖進你的大腦,你也有權力把它放到一邊不管,因為這可以表明是你在主導著你的大腦,你的精神,你的意識。
  • 大腦是身體的支配者,而你只是大腦的一部分,甚至「不是自己」!
    這個問題不難回答,一個人的組成由大腦、心臟、骨架和軀體等器官組成。大腦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器官,有人說心臟,我只想說,現在的科技真的可以用設備來代替你的心臟。說起來有點嚇人,不過真的是這樣。這個問題就結束了,下面再思考一個問題,到底是我們控制大腦,還是大腦控制我們?
  • 想練好肌肉,你要先學會控制好自己的大腦
    大腦是人的核心部位,它控制著我們一切生命活動,他控制著我們的語言、行動、平衡、記憶、等所有活動,同樣控制著我們身體各種激素的調節。大腦就是我們身體的指揮官,然而健身並不是簡單的把鐵舉起來就可以長肌肉,所以大腦在健身過程中,也需要動起來,好的指揮官是非常重要的。
  • 飛機自己的電子「大腦」
    l914年,一名美國發明家斯派雷利用地平儀上陀螺指針做為飛機平飛的標準,用電器裝置測出飛機飛行時和這個標準的偏離,再用機械裝置予以校正,就使飛機保持在平飛的狀態上。這就是世界上第一臺自動駕駛儀。雖然它只能保持飛機的平飛,但它給後人以啟迪,從此開始了飛機自動飛行的時代。20世紀70年代,電子計算機進入飛機,飛機有了自己的電子「大腦」。此時的飛機不僅能被控制平飛,而且可以控制轉彎和升降。
  • 在此時此刻,是你的大腦在控制你,還是你在控制大腦?
    人類是大腦的「傀儡」?到底是誰在控制誰?你有想過嗎?我們都說高考是人的一生最為公平的一次競爭,其實從人出生的一瞬間開始,人的一生本來就是不公平的,因為我們的身體條件各不相同,所處的環境也是不同的,我們的一生當中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追求。
  • 心理學家:想法能控制大腦行為!網友神回復:大腦有自己的想法?
    網友:有自己的想法!之前看到過一篇深得人心的文章名字叫「真正傷害你的是你對事情的看法」如果是平時愛研究心理的專業人士看到會想起著名的ABC理論,如果沒記錯的話是一個美國心理學家提出的理論,名字就不說了,想知道自己查吧這個理論就強調說:是我們對某件事的認知評價引起消極或積極的情緒及行為反應,而非事件本身。
  • 認識你自己,從認識大腦開始!
    那我們不妨從大腦入手來打開一扇認識自己的窗戶吧!大腦的重要性一點不亞於「身」和「心」,然而人類對自己的大腦,卻一直缺乏系統的認識和了解——不是指生理解剖上的了解,而是對大腦的能力、潛力的認識,人類所知不多。大腦在學習的時候是怎樣運作的?大腦的能力怎樣提升的?大腦各種能力可以提升到什麼程度?大腦還有什麼潛能有待開發?
  • 大腦中「勤奮的小孩」靠作弊「犒賞」自己
  • 是你在控制大腦,還是大腦在控制你?這個問題令人細思極恐
    大腦是人類最重要,也是最神秘的身體器官之一。有人提出了個疑惑:人和人的大腦是什麼關係呢?是你在控制大腦,還是大腦在控制你?看到最後,你會感到細思極恐!傳聞一批科學家,曾經做過一個這樣的實驗,這個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搞明白人體的行為和大腦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控制關係。
  • 假肢越來越逼真 用大腦就能控制手指的擺動
    日前,研究人員剛剛在假肢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成功展示了應該如何利用大腦實現對假肢的控制,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具體情況。在實驗的過程中,一名志願者在沒有接受過訓練的情況下實現了利用大腦來移動假肢的手指。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醫學教授、這項研究的主導者 Nathan Crone 表示:「我們相信這是人類首次在沒有進行廣泛訓練的情況下實現用思維控制假肢,並且進行獨立的數字動作。這項技術能夠幫助假肢使用者操控假肢來完成抓取動作,比如握住一個網球等等。」
  • 為何控制不住自己伸向食物的手?專家揭開大腦調控進食的新奧秘
    新華社武漢7月18日電(記者李偉)「吃貨」常常管不住自己的嘴,大腦是控制進食活動的「司令部」。來自中國科學院等科研機構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發現下丘腦的一個神秘腦區中的神經元在進食調控中發揮重要作用,提出了一個全新的大腦調控進食機制,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世界權威期刊《科學》上。
  • 如何訓練自己的大腦 用聰明人的思維解決問題
    如何通過思維模型訓練自己的大腦,解決更多問題,做出更好的選擇。開始之前,我先問你的問題,有一位警長跟一位老人在講話,一位小朋友跑過來說你爸爸和我爸爸正在吵架。老人就問警長這小孩是誰啊?經常會說他是我小孩,請問吵架的那兩個人到底是誰?你想看看我五秒鐘之後我來揭曉答案。正在吵架的那兩個人是警長的老公跟他的嶽父。所謂思維模型。
  • 是人類在研究大腦還是大腦在研究自己?這是個問題!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你聽過人類大腦計劃嗎?人類大腦計劃(Human Brain Project, HBP)是繼人類基因組計劃之後,又一國際性科研大計劃。人類腦計劃包括神經科學和信息學相互結合的研究,其核心內容是神經信息學(Neuroinformatics)。
  • 學會切換大腦的兩種模式,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厲害!
    這兩種大腦運行模式區分起來不難,從字面意思即看得出「自動駕駛模式」是大腦快速、自動且無意識的一套運行系統;而「主動控制模式」則恰好相反,它表現出緩慢、刻意和深思熟慮的一面。倘若一個人從早到晚主動控制類似的小事,就容易用腦過度。相反,我們大多數人每天傍晚下班回家從不看路,也沒想過在哪個路口該左轉還是右拐,卻安全到家,用的便是「自動駕駛模式」。
  • 大腦擁有很多未解之謎的秘密,盤點大腦秘密,讓你認識自己的大腦
    但是人類在研究這些科學技術的時候,卻還沒有搞清楚自己大腦的一些秘密,很多時候大腦能夠給人帶來巨大的震撼,今天美女小倩就給大家介紹一些關於大腦的秘密。排名第五:大腦的記憶力為何會時斷時續,大家一定能夠記得小時候的一些事情,可是你會發現這些事情你總是能夠記住一部分,忘記一部分。
  • 如何才能讓自己(的大腦)更善於思考?
    也就是說,經過你深度思考過的東西,通常就記住了,而且大腦會把它放到長期記憶區。而沒有經過深度思考的東西,通常只會放在短期記憶區。關於具體的記憶方法,分享過太多了,比如檢索記憶,間隔重複記憶,再比如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體中的編碼定位記憶、撲克牌記憶等等,這裡就不再一一贅述了,感興趣的可以自己去找了看。
  • 被寄生蟲控制大腦的殭屍蝸牛,眼睜睜看著自己送死...
    沒錯,這都是寄生蟲在搗亂它們甚至可以控制蝸牛的大腦讓它們主動在白天顯眼的地方出沒頂著鮮豔的「毛毛蟲」眼睛就是為了吸引鳥類的注意一旦進入宿主體內它們就會慢慢發育成成蟲但是想要繼續交配繁殖下一代它們必須讓宿主回到水邊才行於是它們也會控制昆蟲的大腦驅使它們跳入附近的水中
  • 什麼是第二大腦思維,如何培養自己的「第二大腦」?三點幫助你
    很多人都是用單一的大腦思維去工作,可是有少數人已經鍛鍊出了第二大腦的思維來工作,如果你過去從來沒有用過第二大腦的觀念,今天我就來帶你一起培養這個思維。第二大腦概念很好懂,你要儘可能把不需要大腦處理的事情都外包出去,好比在手機出現前,記住家人的電話都很厲害的,可是現在已經不再需要背電話號碼了,存在手機裡一件撥出去就行了。這個就是第二大腦的概念。
  • 你真的對自己的大腦了解嗎?
    在同一年,人民網採訪了美國加州州立大學的一名華裔人類行為學中心教授,他也指出人類大腦中僅僅開發了10%,而且這篇文章被國內眾多權威網站所轉載,2014年上映的電影也利用了這樣的觀點,並描述了女主角露西的腦潛能被開發到100%後變得無所不能,可以利用腦電波隔空移物甚至還能改變自己的形體。人類的大腦果真像傳言或是電視電影中的那樣,還有大部分功能未被開發嘛?
  • 如何利用發揮自己的大腦潛力?
    我們的大腦有2000億個腦細胞,能夠容納1000億個信息單位,為什麼還有人抱怨自己學不好,記不牢?發散性思維思維導圖是幫助大腦發揮潛力的一種方法。發散性思維是思維導圖的核心。針對遊戲發言的思想,我們可以用思維導圖來表現,思維導圖的中心就是主題詞。大家的想法都是從這個中心發散出去,每一個分散出去的子中心又可以聯想發散出分支,整合起來以無窮分支從中心向四周發散或匯聚於一個共同的中心。讓大腦更好更快地處理信息就是思維導圖的優勢所在。上述案例中說的情景在日常生活中多見的就是大家說的頭腦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