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發現控制進食的大腦區域!厭食症患者或迎來救星!

2020-11-28 生物谷

2019年7月1日訊 /

生物谷

BIOON /——就像交響樂一樣,大腦的多個區域協同工作來調節對食物的需求。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他們已經在大腦的情緒中樞杏仁核內發現了一個交響樂指揮器--一個控制食慾抑制和活動的大腦區域。這項研究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題為"A bed nucleus of stria terminalis microcircuit regulating inflammation-associated modulation of feeding"。

圖片來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美國聯合大學神經科學系的Haijiang Cai副教授說,他們發現了控制食慾下降--即厭食症的神經迴路。


厭食症可由疾病引起的炎症引起,並可對恢復和治療成功產生負面影響。這對生活質量有害,並增加許多疾病的發病率。


為了確定杏仁核內的特定神經元是否控制進食行為,研究人員抑制了神經元,從而增加了食慾。然後他們再激活神經元,結果導致食慾下降。


Cai教授說:"通過抑制迴路中的神經元,我們可以有效地阻止炎症引起的進食抑制,讓患者吃得更多。我們用厭食症來簡化實驗,但是對於肥胖的人,我們可以激活這些神經元來幫助他們吃得更少。這就是這類研究的潛在影響。"


進食聽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並不簡單。人們感到飢餓,要麼是為了滿足營養不足,要麼是為了得到吃點好東西的獎勵。一旦找到食物,我們會在咀嚼和吞咽之前檢查它是否好吃。在某一點之後,我們會感到滿足。


理論上,每一步都是由不同的神經系統控制的。


Cai教授說:"我們發現的這個迴路非常令人興奮,因為它表明大腦中許多不同的區域相互交流。我們有希望找到一種方法來理解這些不同的進食步驟是如何協調的。"


研究人員在小鼠模型中發現了大腦區域。下一步是在人類身上識別它,並驗證同樣的機制是否存在。Cai教授說,如果在人身上也是這樣的話,那麼科學家們就能找到控制進食活動的方法。(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相關焦點

  • 為何控制不住自己伸向食物的手?專家揭開大腦調控進食的新奧秘
    新華社武漢7月18日電(記者李偉)「吃貨」常常管不住自己的嘴,大腦是控制進食活動的「司令部」。來自中國科學院等科研機構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發現下丘腦的一個神秘腦區中的神經元在進食調控中發揮重要作用,提出了一個全新的大腦調控進食機制,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世界權威期刊《科學》上。
  • Nature發布最大蛋白質互作圖;雙語對大腦發育的影響
    3,心臟超聲或可用於靶定神經厭食症重症患者 來源:精神時間 來自英國牛津大學皇家伯克郡 NHS 基金會的 Amythe 學者做了一項 meta 分析研究,對神經厭食症出現心血管併發症患者的心臟超聲異常相關研究做了系統回顧,研究成果發表在近期的
  • 有這5種性格的人,容易得厭食症,快看看你中槍了沒?
    1.厭食症與遺傳 新的研究表明,人類的基因可能會顯示患進食障礙的傾向。 以前,醫生將導致厭食症、貪食症和其他進食障礙的原因,歸咎於父母的過度控制。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露易絲·格麗克 | 從厭食症到詩人的升華
    04厭食症十六歲時,露易絲患上厭食症。厭食症讓露易絲體會到了從未擁有過的掌控感。經年以後,露易絲對這段經歷依然抱以積極的眼光看待,她說:"飢餓感幫我控制了貪慾,對於獲得一個獨立的自我,是大有幫助的。"但並不是每一位厭食症患者都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自己主動走進治療,完成從厭食症到詩人這一升華過程。絕大多數患者,如果不經過系統治療,終身都會經受一系列併發症的纏繞,奄奄一息。積極尋找、參與專業治療,才會有機會真正去直面痛苦,成為自己的主人,像露易絲一樣,擁有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 Nat Commun:下丘腦炎症是如何參與糖尿病表型的?
    在下丘腦中,穩健和經典的炎症激活已被發現可以導致疾病,如厭食症和糜爛。同樣,在齧齒動物模型和人類中,下丘腦炎症對於飲食肥胖和相關代謝紊亂的發病機制十分重要。 下丘腦炎症最近已被牽連進更大範圍的代謝性疾病,從肥胖擴大到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代謝症候群。
  • SMHC進食障礙診治中心成立1周年回顧
    1、 2017-09-07,參加2017年中華醫學會第十五次全國精神醫學學術年會,杭州,陳珏在進食障礙專題會發言——進食障礙的基於家庭的治療(FBT)2. 2017-11-02,中華醫學會第23屆心身醫學分會全國年會,南京,陳珏在「心身疾病心理治療」專題會發言——進食障礙的心理治療。
  • 研究發現VR能治療多種腦部創傷 戴上VR比止疼藥還管用?
    學者們正在研究虛擬實境如何幫助治療創傷性應激症候群、神經性厭食症和焦慮等疾病。  研究者發現,虛擬實境(VR)不僅僅是一種流行的電子遊戲方式,它也可以應用於醫療。
  • 你知道控制「自私」的大腦區域在哪兒嗎?
    研究者發現,杏仁核、皮層和大腦的前腦島區域參與了模仿他人與經歷痛苦和情感,而在前額葉皮層的背外側和背內側區域中,對行為和衝動控制起關鍵作用。接著參與者進行了一項叫做「獨裁者遊戲」的任務,在這項任務中,每輪給他們10美元,共計24輪,詢問他們是想要保留他們的錢,還是與一個陌生人分享(提供陌生人的年齡和收入等相關信息)。
  • Nat Commun:運動是大腦氧氣增加的關鍵
    與國際公認的結論相反,據國最近一項發現,小鼠運動時血液可以為的大腦帶來更多的氧氣,因為增加的呼吸將更多的氧氣帶入血紅蛋白中(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這一發現表明,大腦吸收更多氧氣的方法是通過增加血液向大腦的流動。
  • Nat Commun:阿茲海默症患者大腦細胞的死亡機制
    2019年5月23日 訊 /生物谷BIOON/ --根據最近一項研究,科學家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可以加速大腦衰老,並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發生的機制。「我們現在對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的分子因素有了更好的了解,我們可以利用這些因素來制定改進的和迫切需要的治療和預防策略,」該研究作者,Van Andel研究所助理教授Viviane Labrie博士說。
  • 科學家發現大腦負責控制宗教信仰區域(圖)
    佛教在線訊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日前,科學家在人體大腦中發現「上帝區域」,大腦中有三個組織部分負責控制宗教信仰意識。  這項研究共有40多位參與者,其中包括:基督教、穆斯林教、猶太教和佛教人士,當他們被問及關於宗教思考和精神道德範疇的問題時,他們大腦的這三個部分就出現神經元活躍狀態。
  • Nature:大腦中控制社交記憶的區域同時引發攻擊性行為
    2018年12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哥倫比亞科學家已經確定了一個可以幫助機體做出什麼時候攻擊入侵者以及何時接受入侵者的決定的大腦區域。這個大腦區域稱CA2,是海馬體的一部分。海馬體是一個更大的腦結構,此前相關研究表明海馬體對於機體感受其它人,地方,事物和事件的記憶至關重要。
  • IJED:肥胖或厭食症個體或很難區分出食物的「味道」
    圖片摘自:mysantabarbaratherapy.com2016年5月17日 訊 /生物谷BIOON/ --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通過研究發現,厭食症或肥胖女性或許對味道的反應並不相同研究者Guido Frank博士指出,味道是驅動我們攝入食物的原動力,而其總是與腦島中不同的神經元模式直接相關,腦島是大腦中的初級味覺皮層;研究人員進行這項研究目的就是為了尋找是否異常的飲食習慣和大腦腦島區分味覺刺激體的改變直接相關。
  • 科學家發現控制胃功能的大腦區域!壓力調節可能是治療胃腸疾病...
    科學家發現控制胃功能的大腦區域!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大學的研究人員確定了控制胃功能的大腦區域
  • TEM:控制飲食的大腦功能成像研究
    在世界範圍內,肥胖症成人和兒童患者人數正不斷上升。目前肥胖症是對公眾健康最嚴重威脅之一。近日,Cell Press出版社的journal Trends in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上刊登的一則有關人類大腦成像新的研究研究表明:肥胖患者人數急劇增加的重要原因可能是由於高熱量食物被大力宣傳以及這些食物可方便獲得。
  • 法科學家發現大腦長期儲存記憶的區域
    新華網巴黎7月5日電(記者楊駿)法國波爾多大學科學家布盧諾·邦滕皮及其研究小組最近通過研究終於發現了大腦儲存並調出舊時記憶的區域。據稱,這一發現為今後人們有針對性地治療記憶退化病人提供了可能。  邦滕皮等人早先的研究表明,大腦海馬區對於記憶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但這種作用只是暫時的,這一區域並不構成記憶最終的儲存地。
  • 大腦特殊區域控制身體運動意圖
    相反,你的伸展肢體的主觀感受可能是由想運動的意願所產生的,而這種意願是由與實際運動完全不同的腦部區域所控制的。一個法國的研究團隊根據他們的發現而得出了這一結論。他們發現,刺激腦部的某一部分會使自願者有想要活動某些身體部位的衝動,而刺激腦部的另外的部分則會在自願者不知道的情況下引起身體的運動。
  • 科學家找到大腦中控制思維徘徊的區域
    科學家找到大腦中控制思維徘徊的區域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23日 10:01 來源: ??科學家們一直在探求人在思維徘徊時大腦中發生了什麼,但是製造最近,人們對於能夠這種使我們作白日夢的神經機理仍了解得很少。??但是在1月18日的《Science》上,一組來自英國阿伯丁大學和美國Dartmout大學、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們發表文章,聲稱發現了人腦中支持人作白日夢的一些區域。??在研究中,科學家們對一些在進行簡單的記憶問題的志願者的大腦進行了掃描。
  • 巴黎科學家發現大腦長期儲存並調出記憶的區域
    法國波爾多大學科學家布盧諾·邦滕皮及其研究小組最近通過研究,發現了大腦儲存並調出舊時記憶的區域。這一發現為今後人們有針對性地治療記憶退化病人開闢了新路。 邦滕皮等人早前的研究表明,大腦海馬區對於記憶的形成起重要作用,但這種作用只是暫時的,這一區域並不構成記憶最終的儲存地。大腦儲存並調用長期記憶的區域很長時間以來一直沒有被發現並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