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發布最大蛋白質互作圖;雙語對大腦發育的影響

2020-12-05 騰訊網

1,Nature發布最大蛋白質互作圖:有助於發現COVID-19的奧秘

來源:生物通

在最新一期(4月9日)Nature雜誌上,來自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癌症系統生物學中心(CCSB)等處的科學家們公布了第一張人體相互作用組參考圖譜,這構成了一個信息「支架」,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錯誤的基因如何導致疾病,例如癌症,還有冠狀病毒(COVID-19)的。

經過近十年的努力,美國,加拿大,西班牙,比利時,法國和以色列等處80多名研究人員共同努力,才繪製出人體參考互作圖譜(the Human Reference Interactome (HuRI) ),這一圖譜繪製了8,275種人類蛋白質之間的52,569種相互作用,是同類研究中最大的圖譜。

2,疫情期間隔離帶來的心理問題,如何破解

來源:NEJM醫學前沿

在一篇定性綜述中,作者分析了24項研究,這些研究是關於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伊波拉病毒、H1N1流感、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和馬流感暴發期間採取的隔離措施對心理的影響,並確定了引起心理壓力的關鍵因素。

作者建議採取緩解策略,包括最大限度縮短隔離時長、提供關於疾病和傳播風險的詳細信息、通過非接觸方式加強與家人朋友的聯繫、提供有助於度過隔離期的充分物資(如電話、無線網絡、食物、書籍、遊戲)以及呼籲利他主義,認可正在接受隔離的人所做的努力。

3,心臟超聲或可用於靶定神經厭食症重症患者

來源:精神時間

來自英國牛津大學皇家伯克郡 NHS 基金會的 Amythe 學者做了一項 meta 分析研究,對神經厭食症出現心血管併發症患者的心臟超聲異常相關研究做了系統回顧,研究成果發表在近期的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中。

研究證實,神經厭食症患者出現心血管併發症時在心臟超聲下可見心臟結構和功能的異常改變,這些結構和功能的異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患者神經厭食症相關症狀的嚴重程度,可以作為對神經厭食症患者危險分層的評價工具,指導臨床對神經厭食症重症患者的靶定。

4,雙語對人體大腦發育有影響嗎?這篇研究揭曉答案!

來源:生物探索

與雙語相關的14個皮層區域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雙語(或多語)成年人的皮層區域和皮層下灰質結構以及連接這些區域的白質束的結構與單語者不同。神經科學領域的一項最新研究進一步探究了雙語如何影響大腦從幼年到成年前期的結構變化,該研究由雷丁大學和喬治敦大學的研究人員們完成。

結果顯示,在幼年期到青春期早期,雙語者的大腦相比於單語者呈現更多的灰質,尤其是額葉和頂葉區域;而後在青春期中後期,雙語者大腦的白質完整性也增加了,尤其是纖維連接額皮層和紋狀體,表明雙語者和單語者之間大腦結構的差異可能是一個發展基礎。該發現不僅證實了先前關於雙語大腦結構與單語大腦結構不同的說法,還表明,成年人身上的某些影響可能源於大腦的發展。

5,星形膠質細胞對神經迴路形成作用研究進展

來源: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誌

星形膠質細胞(astrocytes, Ast)是哺乳動物大腦中含量最多的神經膠質細胞,它在維持血腦屏障、調節局部血流量、抗氧化和代謝支持以及神經迴路的形成上起著重要的作用。星形膠質細胞可以通過各種分泌信號控制突觸的形成、成熟和修剪。

神經迴路的形成主要包括三個過程,首先,軸突和樹突之間形成未成熟突觸;其二,突觸成熟,沉默突觸轉化為活性突觸;其三,敲除和修剪過量及不合格突觸。星形膠質細胞可以控制突觸形成、成熟和消除的每個階段以支持神經迴路的發生和維護。本文將星形膠質細胞對神經迴路形成的調節作用研究進展進行了綜述。

6,友誼質量如何影響青少年的直覺進食?

來源:環球心理資訊

在青少年群體中,常出現限制性進食(為改變外在形象而控制進食)和情緒性進食(為排遣情緒而進食)等消極進食行為。直覺進食(個體根據內部生理線索進食, 即飢餓時進食, 飽腹時停止進食, 而不受外部或情緒因素的影響)包括無條件地允許進食、根據飢餓感進食且不受情緒因素的影響、關注內部生理線索和相信內部生理線索4個維度。以往研究表明,較差的友誼關係會增加青少年的消極進食行為,高水平的自我憐憫(指個體在面對挫折、失敗或痛苦時, 對自身表達仁慈或憐憫的能力)和積極身體意象(指個體對自身外表持有愛、自信、尊重、欣賞和接受的能力)不僅能預測更少的飲食障礙,而且對青少年的直覺進食還具有顯著促進作用。該研究旨在通過探討友誼質量與直覺進食的關係、作用機制, 以期為增加青少年直覺進食提供合理且有效的建議.

7,BMJ子刊:多泡熱水澡,心腦血管好!20年隨訪研究發現,每天泡澡與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28%,中風風險降低26%有關

來源:奇點網

最近,Heart雜誌發表了一項包含30000多人,隨訪近20年的前瞻性隊列研究結果。來自日本大阪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與每周不泡澡或者泡1-2次相比,每天泡澡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下降28%有關,與中風風險下降26%有關,還與腦出血風險下降46%有關。按照水溫進行分析,溫水和熱水分別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下降26%和35%有關。

8,普通的智能馬桶算啥,你見過登上《自然》子刊的智能馬桶嗎

來源:學術經緯

學術期刊《自然-生物醫學工程》的最新一期上,有篇研究論文向讀者介紹了一款新穎的智能馬桶,發明這款馬桶的是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一支科研團隊。這種新的智能馬桶更關注你的健康,可以在你使用它時,連續不斷對你的尿液和糞便進行自動分析,從而幫助你及早發現疾病跡象。

研究人員在馬桶內裝配了壓力和運動傳感器以及一套攝像頭,通過拍攝視頻和算法處理來分析使用者的尿流(包括流速和流量),還使用可拆卸的試紙來測量尿液中的白細胞數量,測算蛋白質含量,從而判斷使用者是否患有膀胱感染、糖尿病、癌症或腎衰竭等疾病。利用計算機視覺及機器學習算法,馬桶還可以對便便進行圖像識別,根據其形狀、顏色、硬度等臨床指標來劃分糞便類型,論文指出,「其性能不亞於受過訓練的醫務人員」。

前文閱讀

1,腦科學日報|直接用人類神經元構建AI晶片;手臂一彎,LED燈就亮

2,腦科學日報| 腸道神經元的「守護神」;家用監控系統,遠程反饋新冠症狀

相關焦點

  • 雙語對人體大腦發育有影響嗎?這篇研究揭曉答案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雙語(或多語)成年人的皮層區域和皮層下灰質結構以及連接這些區域的白質束的結構與單語者不同。神經科學領域的一項最新研究進一步探究了雙語如何影響大腦從幼年到成年前期的結構變化,該研究由雷丁大學和喬治敦大學的研究人員們完成。
  • 氣候變化讓地球96%人口大腦發育受影響
    原標題:氣候變化讓地球96%人口大腦發育受影響   覺得自己腦子有點不好使了?現在,給你一個誰也無法反駁的藉口。   科學家研究稱,如果全球變暖繼續加劇,到2100年,全球96%的人口可能都無法攝取足夠的ω-3脂肪酸,而這種天然脂肪酸對大腦發育十分重要。
  • 新研究:學習第二語言會影響大腦結構,提高大腦效率
    例如,一些研究發現,雙語或多語成年人的皮層區域和皮層下灰質結構與單語者的不同。這些發現與其他觀察結果一致,此前的其他觀察強調,掌握一項新技能(如雜耍、彈鋼琴或操作特定工具)的人大腦結構也會發生變化。由於這些變化通常發生在與習得技能相關的大腦區域,因此掌握雙語和多語預計會影響與語言處理、學習和控制相關的大腦區域。
  • Nature 發表最大蛋白質互作組資料庫HuRI
    圖片來源:Nature  2020 年 4 月 8 日,哈佛大學醫學院,Dana-Farber 癌症研究所與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等多家單位的研究人員們在Nature上共同發表文章《A reference map of the human binary protein interactome》,公布了目前為止最大規模的人類蛋白質互作參考圖譜
  • 母體微生物組影響胎兒的神經發育
    母體微生物組影響胎兒的神經發育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24 15:14:18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Helen E. Vuong課題組取得一項新成果。
  • 莫錯過大腦發育關鍵期,也要規避影響智力的因素哦
    那麼我們不妨從孩子的大腦發育開始了解吧!【寶寶的大腦發育】這個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同樣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大腦,即便是同卵雙胞胎,大腦也是不同的。寶寶剛出生,大腦只有了成人的1/4大小;到了2歲,已經長到成人大腦的3/4,到了寶寶5歲,他的大腦大小以及容量就已經和成人相當接近了。
  • 孕婦吃什麼對胎兒大腦發育好?
    孕婦吃什麼對胎兒大腦發育好?作為一個聰明的準媽媽,補充優質蛋白質也是非常重要的,蛋白質是構成寶寶機體的重要成分。 其次:攝入充足的維生素 女性懷孕時期需要的營養是全面的。因此,在飲食調節上準媽媽應注意各種維生素營養的吸收,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來補充各種維生素。這時,也正是胎兒腦及神經系統迅速分化時期,所以,準媽媽要更加注意補充多種維生素(尤其是葉酸、維生素B,2、維生素B6等)的攝入。
  • 國科大博士生導師郎明林課題組在Nature子刊發表蛋白質糖基化與...
    蛋白質糖基化是目前在高等真核生物中發現的最普遍最重要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方式之一。該類修飾涉及聚糖與蛋白質分子的連接,是蛋白質分子正確摺疊、維持穩定、參與互作和細胞黏附等活動所必需的,異常的糖基化修飾會導致多種人類重大疾病發生,例如白血病(leukemia)、胰腺功能障礙(pancreatic dysfunction)、阿爾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 AD)等。由於糖基化的複雜性,研究難度大,相關領域研究起步較晚,研究結果還不盡完善。
  • 刺激大腦發育,開發大腦,你也可以
    無數人一直在從事大腦的開發和研究工作。這裡面有醫學專家、腦科學家、心理學家和教育專家,都在從各自的領域出發進行大腦的研究工作,並且試圖尋求一些安全、長效的方法來開發大腦。大腦是人身體上最重要也是最精密的器官,它的正常發育與我們每個人的健康是息息相關的。
  • 德國科學家發現影響器官發育的蛋白質
    新華網柏林8月25日電(記者劉向)德國科學家近日研究發現,磷脂醯絲氨酸受體對於所有較高等級的動物和人類來說,是形成健康的器官和組織必不可少的蛋白質。  據德國媒體報導,德國不倫瑞克市生物技術研究協會的研究人員發現,磷脂醯絲氨酸受體是構成每個細胞的基本分子。如果缺少這種蛋白質,器官發育將出現嚴重障礙。
  • 學術頭條:新冠病毒出現致病性突變,雙語環境改變大腦發育,高校可退...
    ,有19個為全新突變根據《中國科學報》報導,4 月 19 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團隊在預印本平臺 medRxiv 上發布了名為題為「patient-derived mutations impact pathogenicity of SARS-CoV-2」)」的研究。
  • 研究發現:大腦這個部位會影響智商,5個方法促進孩子大腦發育
    而父母后天教育的結果,大部分作用在了孩子大腦的這個位置。孩子的智力發育與大腦這個部位有關美國貝薩斯達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對300名5-18歲的孩子進行了核磁共振與智商測試的實驗。結果顯示,智商越高的孩子,大腦皮層就越年輕;孩子11歲時,大腦皮層的厚度達到最大。
  • 孕婦慎用超聲波檢測器 影響胎兒大腦發育(圖)
    【搜狐科學訊】據美聯社網站2006年8月7日報導,一項最新研究報告稱,孕婦暴露於超聲波可能影響胎兒大腦發育。但是研究人員也表示,由老鼠進行實驗得出的結果不應該令那些出於醫療目的而需要進行超聲波檢測的孕婦望而怯步。  在實驗中,當懷孕的老鼠置身於超聲波之中時,幼鼠胚胎正在發育的大腦神經細胞不能夠正確按大腦皮層方向擴展。
  • 精通多門語言,對你的大腦有什麼好處?
    根據他們各自的情況,以及他們如何習得每種語言,雙語者一般可以被劃分為以下三種:混合型雙語者、協調型雙語者和次屬型雙語者。但在最近腦成像技術的發展之下,神經語言學家得以瞥見語言學習如何精細地影響雙語大腦。眾所周知的是,大腦的左半球在邏輯思維過程中更佔主導地位,更善於分析;右半球在情感和社交方面更活躍。然而左右半腦的功能傾向只與程度相關,並不是完全分離。隨著年齡增長,大腦的偏側優勢得到發展。而語言功能的發育需要大腦兩側共同作用,所以越大,我們就越難學會一門語言。這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關鍵期假說」。
  • 這些營養元素影響智力發育,媽媽們可要記牢了!
    這些營養元素影響智力發育,媽媽們可要記牢了! 寶寶3歲時,大腦發育達到高峰,因此,大家在寶寶3歲前一定要給他補充充足的營養,保證大腦健康發育。那麼有哪些營養元素有益於寶寶智力發育呢?育姐今天就給大家扒一扒。
  • J Neurosci:研究揭示大腦結構發育過程
    2019年6月27日訊 /生物谷BIOON /——在最近發表在《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揭示了大腦的基本結構形成的過程。人類的大腦由神經元組成。大腦皮層是大腦大部分功能的所在地,也是大腦的最大組成部分,它被分成無數的微柱。
  • 《自然生物技術》解密:懷孕最早期,人類大腦是如何發育的……
    圖片來源:UNSW對人類大腦早期發育的研究一直存在諸多障礙,因為研究人員還無法在妊娠最早期階段接觸到人胚胎腦組織。因此,目前幾乎所有關於大腦最早期發育的知識都是基於對果蠅和小鼠的研究。然而,人腦的組成與動物的存在很大差異。因此,人腦發育的這一時期一直被視為神經學的黑匣子。現在,黑匣子有望被「破譯」了。
  • 《自然》:母親腸菌或影響後代神經發育
    原創 奇點糕 奇點網 收錄於話題#神奇的腸道微生物23個胎兒在母親體內發育時,一切營養都來自於母親,同樣,有時候也會受到一些不利影響,例如孕期壓力、感染和飲食習慣的變化,這些因素會不同程度地影響胎兒時期和出生之後的大腦發育和行為。
  • 類器官體單細胞測序揭示人類大腦發育特徵
    類器官體單細胞測序揭示人類大腦發育特徵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0/17 14:17:36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J.
  • 哺乳期媽媽的飲食這樣吃,促進孩子大腦發育,寶寶更聰明!
    而了出生後大腦重量大概是350-400克,而6個月時大腦的重量就翻了一倍,大腦的重量大概是700克左右。而孩子大腦突觸的發育也是極快的。在出生後三年腦細胞突觸的發育是最快的。哺乳期的營養非常重要,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大腦發育。